APP下载

浅谈创设《品德与社会》课堂活动的有效策略

2017-12-12牛柴军

读天下 2017年11期
关键词:课堂活动品德与社会小学

摘 要: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是我国义务教育课程体系的核心,它是一门集思想性、知识性和实践性为一体的综合学科,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针对本人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小学品德与社会的特殊性,发现一线教师,不注重课堂活动设计,无法达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的教学效果。本文主要通过课堂活动设计来分析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力求使小学的《品德与社会》课达到新课程标准的目的和要求。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活动;有效

《品德与社会》课是我国义务教育课程体系的核心,它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国家公民良好道德品质的重任,而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品德与社会》课的核心。《品德与社会》课程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作为总目标,实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知识这几个目标的内在统一。《品德与生活》这门课程是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而展开教学的。活动是课程的呈现形式,是课程实施的“灵魂”。孩子们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深切体验,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所以,在设计课堂活动时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 创设有效活动,使教学内容“活”起来

教学活动不能单纯地进行“教学”,“寓教于乐”是最有效、最吸引孩子的教学方法,它强调的是寓“教育”于“活动”之中。课堂上有多种教学活动形式,有实地采访调查,快乐的教学游戏,合作学习的小组讨论,还有生动形象的情景表演。种种的活动都为老师提供教育的机会。老师的任务就是让孩子们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那么,课堂活动情境的创设就显得尤其重要了。孩子们是充满童趣的,平时老师们在设计活动情境时不妨设计吸引孩子们的活动,如:在学习《与邻里和睦相处》一课时,上课前可以给学生们讲了一个小故事:昨天我的邻居老张突然跑来找我说:“新搬来的李某好可恶!晚上三更半夜跑来猛按我家的门铃。”我非常同情他说:“的确可恶,你没有马上报警?”他说:“没有。我就当他们是疯子,继续听我的爵士乐。”一则小笑话引发了学生们广泛的讨论,让他们列举发生在他们身边邻里之间许多凡人小事,如爸妈不在家时邻居是怎样帮你的、你的家人又是怎样帮助邻居的、你是怎样帮助邻居的等等,通过学生讲自己的故事,让他们自己明白与邻居相处,要互谅互让,说话、做事要考虑左邻右舍的利益,进而引申到对邻居的困难要热情帮助,邻里之间要和睦相处。

二、 创设有效活动,使教学内容“实”起来

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主要方式,儿童只有在现实的活动中才能得到深刻的情感体验,再由直接经验和体验改变自身认知状态。而《品德与生活》课要培养的是在实际生活中发展的儿童。因此,在设计教学活动时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来。只有来自学生生活中的东西才能在最大程度上让学生乐于接受,从孩子们的生活出发,是老师必须认识到的。例如我在上《找春天》这课时,先利用孩子们生活中熟悉的日歷引导学生找到“立春”,进而带领学生走进“春姑娘”的世界,说说自己在生活中在哪里找到了“春姑娘”,这节课的最后,还设计了一个“争当环保小能手”的活动,让孩子们谈谈自己生活中是怎么爱护环境的。孩子们各个畅所欲言,非常地高兴。这样的教学联系了生活实际,孩子们接受都非常自然!

三、 创设足够时间,使教学活动“有效”起来

儿童的生活是连续的、发展的过程,儿童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提高、经验的积累也是连续的过程。因此,他们的活动也应该是连续的过程。不同的时令、节气、环境和活动主题,决定了活动时间长短的不同。因此它不应该局限在一节课中,更不应终止于一次活动。它应不断地延续、深化下去,从而提高活动实效。所以,我们要灵活安排活动计划,对活动时间长的内容及早做出安排。如在进行《秋天的图画》这一主题探究时,可以给学生较长的时间准备,让孩子们做好活动记录,观察日记,你在秋天里发现了什么?随时写一写你发现的东西,以及图片、资料的搜集,还可以让学生搜集一些秋天的图片,或者动手画一画、拍一拍等一系列的活动。让孩子们在近一个月的时间内都能感受秋天的美,了解秋天的知识,使孩子们的认知更加系统化。

创设出有效的活动情境,就能把教材教活了,把孩子教活了,把教学过程中的育人功能充分地体现了出来。兴趣是认识和从事活动的巨大动力,是推动人们去寻求知识和从事活动的心理因素。“创设丰富的教学活动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目前我国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教学中让我们一起再努力,创设出更多、更具体生动的教学活动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定会使《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鲜活起来。

参考文献:

[1]课程标准[S].品德与社会.

[2]鲁洁.再论“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向生活世界的回归[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4,(04).

作者简介:

牛柴军,山西省临汾市,山西省临汾市侯马市上马中心校。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堂活动品德与社会小学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思想政治课与现代教育技术结合研究的初探
小学初级汉语课堂活动设计思考与实践
放飞思想,张扬个性,激活小学语文课堂
精心设计,开辟品德与社会课新天地
小学品社课堂结合时事教学初探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