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问补思四部曲 巧明题意清思路

2017-12-12陈元芝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7年11期
关键词:借物那本书本义

叶圣陶先生说:“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乱走的。”但是在实际写作中,有不少学生的思路是不清晰的,这就会带来作文的诸多问题,如偏离题意、中心不明、选材不当、详略错置、顺序混乱等等。在教学中,我针对这部分学生的問题,进行了分层集中指导。分层目标即定位于“把握作文题意,理清写作思路”。那么如何把握题意清晰写作思路呢?笔者尝试以“读—问—补—思”四部曲引导学生,在课上简单易行的学习中较为快捷地实现了目标。

一、方法引领妙奏曲,审明题意思路清

以2014年南京市中考作文题为例,引导学生一起弹奏这四部曲。

(一)读:读懂作文要求

原题回放:

请以“只是因为 ”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1)从“那本书”、“那条路”、“那个人”三个短语中任选一个,填在横线上,将题目补充完整。(2)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3)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读了此题,可以看清这样几个题意的要求:(1)半命题;(2)三选一补全题目;(3)文体自选;(4)字数和保密要求。读懂作文题目的要求,是写作思路清晰的起点,它决定了思路的走向。

(二)问:逐词问明命题

以假定选择“那本书”为例,那么完整的题目就是“只是因为那本书”,我们试着逐个词语问明其含义。(1)“只是”何意?意思为“仅仅是”,看来文中应体现“无它不可”的重要。(2)“因为”何意?这是一个表示原因的连词。(3)“那本书”何意?“那”是代词,远指;“本”是量词。“那本”意为“那一本”,在数量上有限制;“书”,应是成本的著作,此处是用其本义。题目中每个词语的意思已经问明,之后不可忽略的一点是,我们需要在此基础上问明题目整体的意思。那么,“只是因为那本书”这个题目,从字面上看是“仅仅是因为那本书”,而这中间有个隐含义,就是“使人有所领悟,产生了某些变化”等。

这样问明了题目的局部和整体的意思,就可以使学生写作的思路走上正确的方向并且走向深入。

(三)补:明确内容、中心

我们试着在这题目的前、后、中间补上一些可以提示写作内容和中心的重要词语,使它贴合题目的要求,让写作内容和中心变得具体和明朗起来,这样写作的思路就更加清晰了。如,题目“只是因为那本书”,可以补:谁?只是因为哪本书?怎么样?

这里所补的“怎么样”就是这本书所带来的变化、领悟、作用等,想清了补充的完整问题也就明确了写作的内容和中心。这样,学生把握了题意,写作的思路就更加细化了。

(四)思:探明写法、详略、顺序

在写作过程中如何能凸显题意和主旨呢?这就需要进一步想一想,运用怎样的写法,详略如何处理,前后顺序的安排等,使行文的思路更清晰。比如:此文写法可以采用对比,将没有那本书与有了那本书的不同突显出来;详略上应是无时略而有后详;顺序安排上,可以考虑从无到有、由主到次的顺序,这样就能够使文章思路清晰,条理分明了。

二、佳作示例聆妙音,轻松成文巧点醒

法国作家卢梭说过:“没有榜样,你永远不能成功地教给别人以任何东西。”我国伟大领袖毛泽东也曾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教学中也应该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和作用。读—问—补—思,有了上面的方法指导,再引领学生聆听考场妙音,对学生的轻松成文将会带来点醒和领悟。

只是因为那本书

从《水浒传》到《三国演义》的惊鸿一瞥,从《琵琶行》到《长恨歌》的凄凄述说,对于女子我是恨恨的——恨她们的柔弱,恨她们的不争。直到上次读书节,偶然的契机让我重拾《红楼梦》——一本原只被我当作装点门面的书,我才发现,我错了。

细细品读,我才发现,只知“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的黛玉,竟有着不输男儿的气度;只知隐忍退让、明哲保身的宝钗,竟有着“菩提非树,明镜非台”的智悟。从妙玉不为繁华世俗所同流,到探春理家治法;从王熙凤敢怒敢言,到湘云才气逼人,处处窥见的,是她们对封建礼数的嘲讽与对自己命运的抗争;处处嗅到的,是她们——这些才貌极佳的十二正钗,虽被当时错乱的贵贱价值观所缚,但仍散发着坚毅、智慧与清明的魅力。红楼女子,却是彻底打破了我对古代女子局限的印象——原来早在百年前她们已然在为命运而拼搏,在为不公而呐喊!

调整感情,我开始细细揣摩小人物的故事,感动于晴雯病中补裘时的温柔,惊愕于平儿被打骂后仍然坚定的初心,叹惋于红玉的精明算计。我,被《红楼梦》彻底吸引。也许,它注定被家道中落,看破富贵的曹雪芹塑造成为大悲剧,但他却通过小人物的嘴与生活轨迹,展现了下层人民对命运的抗争与呐喊。当尤三姐自刎的利刃滑落,我的泪也随之滚下———我似乎读懂了她的坚贞,读懂了她用行动向世俗证明,尽管身份低微,又是一介女流,她,也有尊严。

放下《红楼梦》,我怅叹良久。多年来,我对古代女子误解了多少!只是因为这本《红楼梦》,我收获了满腹墨香,更收获了人性之美。红楼女子的一颦一笑,似穿透了百年时空击入我心,让我也同她们般,坚强,智慧,忠诚,并学会与命运抗争!

这四段组成的精美小文,学生很容易看清作者的思路。第一段略写作者没有《红楼梦》那本书时对女子的认知,其目的是为引出有了那本书后的改变并形成对比,后文的详写凸显了内容和主旨。第二段写对十二正钗的领悟,第三段是为女性小人物的感动。最后一段则呼应开头,以对比来突出主旨,总结提升只是因为《红楼梦》那本书,让“我”纠正了误解,收获了美好人性,更启迪了自己的人生,作用巨大。全篇首尾圆合,层次清晰,题意把握准确,主旨鲜明突出。“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乱走的。”叶圣陶先生所言非虚也。

三、尝试运用细品评,炼就火眼辨优劣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后面我以学生已经做过的一篇习作,来引导学生运用所学之法,重新审视题目,准确把握题意,并据此理清写作的思路。有了以上的认知高度,再来品评同学的习作,便有了孙悟空炼就的火眼金睛,可以轻松辨识优劣,修正同学和自己的习作了。endprint

(一)原题回放,完整把握

城市里,乡野间,总能见到一些枝繁叶茂的大树,粗壮的枝干,撑起繁密的枝叶,如一把巨伞,荫蔽着树下的生灵。仰望大树,有时会沉醉在绿阴中,有时会生出一种莫名的感动,或许还有敬畏和沧桑感。请以《仰望大树》为题,写一篇借物抒情的文章。不少于600字。

(二)审清题意,理顺思路

读,获得如下题意信息:(1)命题作文;(2)据导语可知“大树”是其本义;(3)文体是“借物抒情”;(4)字数要求。

问,明确命题含义:(1)“仰望”何意?本义:仰面向上看,或是抬头向上看。引申义:表达对某人或某事的敬慕、敬仰和向往之情。(2)“大树”何意?本义:大的树木;比喻义:像大树一样的人。(3)此文“仰望大树”是写本义还是引申义、比喻义?据导语和“借物抒情”的要求,重点应是写其本义。

补,清晰内容重点和主旨:“仰望大树”,可补:谁?在哪里?怎样?仰望什么样的?大树情形怎样?感受如何?

思,想清详略安排和顺序手法处理等:(1)详略:“借物抒情”,物应是主角,所以“仰望大树”描写要细致,详写;情感抒发略写,感情抒發要自然,由物生发。(2)“仰望”的视角不容忽略。(3)可运用联想、想象以丰富所写之景。

(三)炼就火眼,品评优劣

以三篇学生的习作,通过以上的学习和训练,学生应在原有水平上会有所提升,就以此为试金石,看看学生的火眼炼就如何,是否能辨出优劣高下。观察的视点侧重于对题意的准确体现和文章思路的清晰与否。

通过品读交流,学生已能较为轻易地看出其中两篇的问题。一篇是文中无作者“仰望”之姿,无所见“大树”之态,最后结尾“仰望大树”是为迎合题目而硬贴的标签,并无实质内容。另一篇则是无实在“仰望大树”的举动和“大树”的具体形象,仅仅是用其比喻义,不符合“借物抒情”的题意要求。这两篇因为对题意没有准确把握,故而文章思路不清,重点和中心都难以显现。而第三篇则完全符合题意,有作者“仰望”的观察视点,有“大树”具体的美丽形象,全文思路清晰,由物到人,关联紧密,前后照应,升华自然,很好地体现了“借物抒情”的文体特点,且文笔漂亮,抒写真挚,情感动人,是一篇上乘之作。

有了以上的优劣品评,之后学生们对于自己的习作修改亦有了正确的方向,心目中规划着要达到的目标,笔下也变得灵动起来。本次的习作修改和再创作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我们说,每一个学生都是一朵花,每一朵花的开放都有其独特的美丽。教师的职责是能看清每一朵花的需要,给予他们适合的阳光、水分和养料,让他们茁壮成长并绚丽绽放。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恰当的目标分层定位,给予有共同需要的学生以集中学习,可以高效地实现我们对学生应有素养的培育,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达到我们理想的育人境界。

陈元芝,江苏南京市第九初级中学教师。endprint

猜你喜欢

借物那本书本义
取一本够不着的书
一起去图书馆吧
借物思考解难题
Towards a Semantic Explanation for the(Un)acceptability of (Apparent) Recursive Complex Noun Phrases and Corresponding Topical Structures
借物抒情
“自”的本义是鼻子
民歌《茉莉花》歌词本义喻反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