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文化创意街区的建设模式与空间品质塑造研究

2017-12-12郑志元陈刚

江淮论坛 2017年6期
关键词:动力机制

郑志元+陈刚

摘要:文章通过对城市文化创意街区建设相关理论的分模块梳理,总结其产生的本源街区类型并归纳创意街区建设的五种主要模式。在此基础上探寻和发现创意街区形成与发展的初始要素和后续动力,进而针对创意街区在当今发展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地域文化营造、整体环境塑造、业态经营布局等改善策略。

关键词:文化创意街区;动力机制;空间品质;表达途径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7)06-0170-004

“文化创意产业”又称“创意经济”、“创意工业”,是一个以创意为核心,文化为基础,科技为支撑的新型产业集群。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的载体通常有三种类型:文化创意街区、文化创意园区和文化创意聚集区,本文主要对文化创意街区进行探讨。

一、城市文化创意街区相关研究与建设模式

(一)创意街区的定义及街区建设相关理论研究

文化创意街区是指建立在公共街区属性基础之上的融历史文化保护与创意商品展示于一体的休闲步行街道,其具有参观、游览、休闲及购物等特征,是集历史文脉、创意产业、艺术聚集、业态经营、旅游观光和环境塑造于一身的特色街区。对于城市文化创意街区建设的相关研究,国内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下面试举几例:

关于文化创意街区建设思想的萌发,高廷仁较早提出以“经营城市记忆”的理念将文化创意产业与城市建设改造相结合。关于文化创意街区具体建设的思考,陈序、马建华、刘家明和陈琛分别从文化策略、文化生态、旅游体验及传播学视角提出福州三坊七巷创意街区在场所精神、文物保护、产品策划及品牌传播四个方面的发展建议。关于文化创意街区本体的特点分析,郑建苹和陆江通过对镇江西津渡文化创意街区的分析,指出其在津渡文化品牌打造及多元业态组合方面所取得的成效。关于文化创意街区建设后的体验评价,张惠琪等通过对南锣鼓巷的调研分析,指出其应重点突出胡同文化底蕴,并在业态质量、配套设施、景观风貌和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继续完善。关于文化创意街区的再更新策略,陈伟霞提出田子坊在后续发展中应注重建筑原真性、环境完整性、旅游产品丰富性和注重开展节庆展演活动,同时要完善基础设施,加强旅游导识系统建设和加强旅游营销。

经过比较分析,对于文化创意街区的建设研究,各学者只是针对某单一街区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其相应解决对策,而缺乏对创意街区进行系统的分类梳理,在此基础上类比分析发现其潜在规律,探究街区产生的动力机制,从而有效解决其在现阶段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提出空间品质改善策略,最终通过五种有效的表达途径,实现街区的空间品质提升,达到人与街区协同发展的崭新篇章。

(二)创意街区的本源类型和建设模式

文化创意街区的产生和发展,依托的本源街区类型主要有文化型、工业型、居住型、商业型、新建型及综合型等六类。文化型街区是指在现有街区内原真性保留了众多文化类建筑,或者文化性组织旧址以及由不同时期的新老建筑所形成的典型性街区风貌,其是城市发展的历史见证者,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属性。工业型街区是指因工厂搬迁或者倒闭所造成的大量工业遗产剩余,其具有历史内涵丰富、建筑坚固耐用、空间可塑性强及交通便利性高等特点,为文化创意街区的形成提供了易于改造的符号鲜明的廉价空间场所。居住型街区是指该街区的原有功能是为人们提供居住空间和生活服务,其有适宜的人性空间和完善的生活服务设施,街道尺度便于人类交往和活动,为文化创意街区的后续建设提供了较好的人居环境基础。商业型街区是指在合适的尺度上,从人本、文化和城市总体发展的角度出发,提供丰富的商业和配套设施,其为文化创意街区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地理优势。新建型街区是指借助城市新城开发或高校建设,在其附近建设新的街区,从而创造研发型与消费型共生或者“产—学—研”一体化的文化创意街区。综合型街区则是以上几种街区类型的混合。

针对以上本源街区类型,其文化创意街区的建设模式主要有历史文化街区更新模式、工业遗产改造模式、文化观光旅游模式、商务办公模式及综合开发模式。历史文化街区,文物古迹相对集中,能较全面地体现传统建筑风貌和民族地域特色,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其通常处在城市更新的大背景之下,由政府主导进行建设,依据街区文物古迹的价值度,进行合理的保护、修缮、改造,并结合创意产业特点,使其在保持文化内涵、复兴历史地标和体现地域风貌的基础上达到使用功能的更新及周边环境的改善,最终实现文化街区新的价值,重新焕发出活力,如福州三坊七巷创意街区、镇江西津渡创意街区和北京南锣鼓巷创意街区。工业遗产是城市在其发展过程中所经历时代留下的历史见证,其是城市记忆的载体。工业遗产改造需要借助艺术家和设计师的力量,发挥其艺术创意思维,给原本单调的工业空间重新注入新鲜的血液,如北京798艺术街区和常州运河五号创意街区。而文化观光旅游模式主要是伴随着人们的休闲旅游活动而展开,经济的发展和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休闲旅游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方式。旅游开发为创意街区的发展提供了新途径,为地域特色展示、地方文化传承及民族自豪感的树立开辟了新渠道,如上海田子坊街区、南京1912街区和成都宽窄巷子街区。商务办公模式相较于其他类别文化创意街区,其主要为同行之间的参观、访问、交流、合作提供良好的对话平台,并附加一定的教育展示功能,使有兴趣的相关爱好者拥有近距离体验的机会,如上海四平路设计创意街区。[1]

二、城市文化创意街区建设的动力机制

(一)初始要素

街区区位优势。文化创意街区的产生和演进通常依托于城市更新建设与旧城改造运动,两者关系密切。而城市老旧街区在被更新改造之前,其地理区位条件往往较为优越,处在城市中心地段,土地潜在寻租价值较高。如福州三坊七巷、上海田子坊、扬州东关街、成都宽窄巷子和南京1912等創意街区,其都位于所在城市中心地段。伴随城市建设高速发展,房地产热的与日俱增,其建设模式也已经由向土地增量要发展转变为向土地存量要发展的转变。老旧街区因其明显区位优势成为文化创意街区建设的初始动力之一。endprint

文化价值优势。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其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满足,对精神文化需求有着更高的要求。[2]本土文化意识的觉醒,带动了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使社会整体对文化价值认可度不断提升。城市老旧街区,在其形成过程中,较完整地记录了历史变迁痕迹和社会风情变化,较好地保留了传统地域风貌和民族地方特色,成为人们得到精神满足的重要体验场所。如以福州三坊七巷为代表的闽都文化、以北京南锣鼓巷为代表的胡同文化、以南京1912街区为代表的民国文化、以镇江西津渡为代表的津渡文化和以扬州东关街为代表的运河文化及盐商文化等等。老旧街区因其承载的深厚文化底蕴和其具有的较高历史价值成为文化创意街区建设的又一初始动力。

(二)后续动力

文化旅游的兴起。人类有意识的外出旅行活动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主要以谋生为目的。[3]现代旅游起源于19世纪40年代,旅游者主要以参观、休闲、度假、疗养等活动为目的。当今旅游产业的发展和旅游产品的有机更新,旅游者已经不满足于简单的游览活动,其希望通过对旅游目的地的解读能够获得文化养料的汲取,在游览过程中达到精神上的共鸣和文化上的认同,从而借助旅游活动重新激发旅游者活力。文化旅游作为新型旅游形式越来越受到广大旅游者的青睐,而文化创意街区作为文化旅游的重要载体之一,旅游趋势的改变为其后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体验经济的萌发。体验是一种以亲身经历的方式在实践中认识事物的过程,人类在历经长时间的定居生活后,便有了追求不同于已有生存环境的欲望,总是试图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不同的体验活动,其也是人们室外出行的内在动力。而千篇一律的城市建设活动,使原本具有地域特色的城市空间消失殆尽,转之以国际风为主的建筑形式四处盛行。具有地域特色和传统文化底蕴的老旧街区给人们渴望进行不同体验需求的原始动机提供了可供践行的物质空间,为文化创意街区的发展提供了后续前行的动力。

创意产业的发展。我国许多传统历史街区在更新改造前就是各界名人或艺术家集聚的地方,其在历史的沉淀中保留了大量时代遗存,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是艺术家进行艺术创作的重要灵感来源。[4]其所特有的文化属性,满足创意阶层的心里和行为需求。加上改造后环境质量的提高,创意氛围的进一步浓厚,使其能够吸引更多的创意人才进行创意产品的设计、展示和销售。改造后的街区,环境优美,同时拥有品质较高的放松和交流场所,结合文化旅游的兴起,使其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通过人们在空间中行为活动,实现街区的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消费认知的改变。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增长,目前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们消费观念也随之悄然改变。一是消费结构已经由功能型消费向文化休闲型消费转变,最终购买行为取决于消费前体验满意度,其对消费整体空间氛围提出更高要求。二是消费习惯已经开始由物的实用性消费向物的符号性消费过渡,商品符号价值替代了其使用价值。更新后的文化创意街区,其常常将历史文化包装成独特的产品以建立超出预期的消费体验,从而满足购物者的心理需求,形成消费购买行为,最终通过符号化场景的营造创造符合现代人们需求的消费场所,其为文化创意街区的持续发展提供经济支撑。

三、城市文化创意街区建设中的问题

商业性过度。商业建筑、民居建筑及政治、文化等特定功能的建筑,都是历史文化街区重要组成部分。一定程度的商业开发,不仅还原历史文化街区原有原貌,且能够满足人们参观学习、旅游购物、休闲体验等社会活动的需要,重新激发老旧街区的活力。然而,在街区具体建设中,多数临街建筑常被过度开发为商铺,作为连锁餐饮、咖啡馆、纪念品等的售卖空间。建设中街区地域文化空间和传统风貌的缺失,使其丧失了自身原有属性,加上千篇一律的商业业态,最终导致人们在具体参观游览和购物体验过程中,缺乏对其文化上的认同和价值上的归属。

互动性缺失。消费需求不断发展升级,体验式消费进入大众视野,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已不仅仅满足于纯粹的购物行为,其希望在购物过程中实现休闲、运动、娱乐、餐饮、培训等方面的消费诉求。同时,其对于购物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体验式消费”应运而生,其更注重消费者的参与、体验和感受,对空间和环境的要求也更高。创意街区往往是一条线性空间,在街区更新改造过程中,如一味追求商业使用面积,忽视了对城市中公众交往与交流的空间设计,导致街区中互动性体验缺乏,此种商业开发模式与人们的体验需求背道而驰,最终导致街区日益丧失其空间活力。

多样性衰退。创意街区是城市街道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城市人文的缩影。国内商业街区的开发过于追求商业利润,沿街商铺售价和租金是其考虑的首要因素,容易导致商业业态急功近利情况的出现,造成近期销量好、利润高的业态重复产生的现象,而代表街区商业文化的“老字号”、有城市文化内涵的业态被迫迁出。[5]高重复高频率的业态布局,容易使街区文化地域性缺失、街区消费人群固化及重复建设局面的出现,也不符合当今消费者的购物体验需求,一定程度上削减了创意街区的活力,影响其后续发展。

符号性不足。在文化创意街区中,人们的行为模式受到周围环境和周边信息的影响,良好有序的信息传达能够让人们对其中的文化特质产生感知,最终形成体验者的决策行为。文化符号是人类借助于语言和非语言形式来表达文化内容的一种方式,其具有形态性和表意性,并会以一定的表象形式呈现在人们面前,帮助人们理解其文化内涵,从而达到文化认同和价值统一,使人们对街区产生良好印象及体验,最终刺激消费行为。创意街区需要“文化符号”,即将最能表现出地域特色和精神特质的内容提炼出来,打造成一个具有特定内涵或意义的标识,有效表达当地文化的独特性,成为文化创意街区的独有主题和灵魂。[6]在此基础上进行文化资源的活化,拓展衍生产品,打造持久的创新和盈利能力。

四、城市文化创意街区空间品质改善策略

地域文化的营造。在文化创意街区中,地域文化的构成要素分为显性要素和隐性要素。显性要素包括地理位置、街道结构、广场空间、建筑造型、景观特色、标识特征等,其都是地域文化的物质载体。隐性要素包括民间文化、民间艺术、历史典故、风俗习惯等,其都是地域文化的精神载体。在创意街区建设及更新改造过程中需处理好隐性要素与显性要素之间的关系,对已有的能够展示街区地域文化及整体风貌的显性要素进行可行性保护和节点性再造,突出地域空间特征。对能够体现街区历史文化的隐性要素进行艺术化再现,体现其文化典型特质。最终,通过地域文化的整体营造使其成为城市精神的集结地,大众体验的文化场。

整体环境的架构。文化创意空间的整体环境,不仅包括实体环境,还包括虚拟环境。实体环境是指由建筑所围合的街道空间、广场空间以及建筑室内空间,他们是承载人们行为的物质空间,同时是人们最容易接触的地方。虚拟环境是指附着在实体空间上的“文化场”,其借助颜色、形态、大小、质地等属性的搭配,营造符合文化创意街区定位的空间环境,以超出人们心里预期的效果满足其使用需求。

商業业态的布局。创意街区的业态布局是一个综合度高、专业性强、与城市地域文化发展密切相关的一项系统工程。要根据其街区定位、服务对象、消费习惯等需求特点进行总体业态规划和单项业态调整。高、中、低档合理搭配,强调业态的多元化、个性化和差异化特征,最大限度满足不同兴趣爱好消费群体购物、餐饮、文化、娱乐、旅游、观光等多种需求。同时,在业态布局过程中,注重突出创意街区的个性、风格和特色,尤其是要扶持老字号、“本土味”的名特产品,从而借助创意街区的区位优势、文化优势及环境优势,彰显其独特的品牌形象。

空间符号的提取。创意街区的发展,需凝练街区典型文化特征和空间符号,经由设计语言进行抽象化再现,以此作为街区特色定位的主题表达。在此基础上,结合街区地域文化特征和传统风貌特色进行相关衍生品的拓展,依据创意街区的业态布局,进行相应的抽象主题符号表达和具象衍生品的展示,形成整体品牌空间感知。

参考文献:

[1]王颖.基于旅游者心理需求的文化创意街区景观设计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2.

[2]王婷.中国城镇居民收入结构变化对私人消费的影响——基于东部省份的数据[D].山东大学,2013.

[3]陈愉秉.从西方经济史看旅游起源若干问题[J].旅游学刊,2000,(01).

[4]霍珺,朱喆,陈嘉晔,等.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城市历史街区因素分析[J].美术大观,2013,(07).

[5]张世标.国内商业街业态现状研究与建议[J].现代商业,2009,(27).

[6]傅琳雅.文化创意产业链的构建及发展战略[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2).

(责任编辑 焦德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动力机制
1988—2010年西安市空间扩展及动力机制研究
新常态下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探讨
重大交通设施项目风险复杂动态交互演化机理与仿真分析
科技查新服务业变革优化的动力机制研究
宿迁市产学研合作动力机制研究
对大学英语教学动力机制构建的研究现状与理论思考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四川旅游小镇发展现状与动力机制研究
甘肃省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
中国经济不存在“东北化”可能
试析新时期国有企业管理创新特征与动力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