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与悦读

2017-12-12陆秀明

读天下 2017年11期
关键词:悦读阅读小学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教学更加关注的是学生的需求,由此,对于语文阅读教学,有许多教学工作者也越来越推崇把“阅读”转变成“悦读”。让阅读教学的课堂成为培养学生个性的广阔时空,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让学生在快乐中读书,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阅读;悦读;小学;自主性阅读

一、 绪论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学生的自主阅读,让学生与文本对话,在积极的思考和情感活动中,产生独特的体验和感情,受到熏陶,从而有效地完成阅读教学活动。我想,学生只有“悦读”才能“乐思”,只有“乐思”,才能“乐学”,才能把阅读教学课堂变成学生喜爱的“悦读”课堂。如下便是笔者关于自主性的作用理解以及如何将阅读转变为“悦读”,让学生能够自主的阅读的一些浅见。

二、 关于自主阅读对小学生的作用

(一) 扩宽阅读思维

书的世界广阔无垠,小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可以不出门便畅游在历史、世界各地、各种伟人的思想、各种科学自然世界等,小学生可以脱离现实生活见识到更加广阔的世界,并且小学生可以不再以一个两个视角看这个世界,而是以更加多而不同的视角看待这个世界。

(二) 脱离低级阅读趣味

现代科技的发展,各种网络游戏充斥,而家长忙碌于自己的工作中,对于子女的陪伴、教育不够,使得许多小学生非常容易沉迷于游戏中不能自拔,而小学生长时间玩游戏会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培养小学生自主阅读,可以分散小学生对于游戏的注意力,将一部分兴趣转移到阅读上来。

既然自主阅读对于学生良好的作用,且能够促进语文的高效教学,那么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又当如何来培养学生的自主性阅读呢?本文中,笔者主要是探讨怎样将阅读变为“悦读”来培养小学生的自主阅读习惯。

三、 阅读——“悦读”,培养自主阅读的途径分析

(一) 创设良好的“悦读”氛围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教学中,竭力营造一种艺术氛围,通过语言的渲染、情感的设置和各种手段的参与,让学生用眼去感悟语言,用心品评文字。

如教学《雅鲁藏布大峡谷》一课时,上课前播放有关山川河流的歌曲,让学生感受大自然宁静、和谐、欢乐的气氛。随即描述:在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有兩个世界之最:一个是世界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一个是世界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高峰与深谷咫尺为邻,近万米的强烈地形反差,构成了堪称世界第一的壮丽景观。通过语言和音乐构成的和谐、欢快的阅读教学氛围,犹如让学生身临其境,加深了对文本理解,拓宽了他们的视野,也积累了学生想象表达的语言。根据学生的需求,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读自悟的兴趣,可以将学生情不自禁地吸引到文本中来,从而积极主动地与文本、与作者对话,享受阅读的快乐,成为阅读的主人。

(二) 提供自由的“悦读”空间

1. 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就是因为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导致学生无法和文本进行有意义的“对话”。既然硬指标是低效劳动为什么不让学生各取所需,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并共享阅读成果呢?课堂上,我们常说选择喜欢的自然段来读一读,这就体现了学生阅读的自主性,这有利于学生自我体验阅读的快乐,从而形成独到的感悟。

如教学《火烧云》一课,火烧云呈现的形态各不相同,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形态来读,并引导学生谈谈自己读后的感受,然后将自己的感悟通过与情感的阅读描述出来。这样,学生读得用心,读得动情,议得热烈,也读出了语言文字背后隐藏的内涵。

2. 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方式

阅读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边读边想,可以边读边演,可以集体读,个人读,也可以静心默读并作批注……教师应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阅读,如阅读中理解词语可以用工具书,也可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背诵积累时,可以先理解句意,或采用体会语句叙述的顺序,也可抓住关键词语;感悟语言时也应该还学生以自主权。

如教学《小英雄雨来》一文时,我问学生准备用什么方法来学习,通过思考,有的学生说:我准备一段一段读,边读边想象课文中的人物,也有的说:我想抓住雨来在各个故事中的语言、动作、神态来感受雨来的各种形象。总之,在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愿望,鼓励他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探究,从而发展学生的个性。

3. 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感悟

读者与文本的相互作用是以情感为载体的,情感贯穿于整个阅读活动的全过程,情感的不同,经验能力的不同,使学生对文本必将产生多元解读,阅读活动就应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让学生以一种无拘无束的心态走进课文,表达自己充满个性色彩的阅读感受。于永正教师说过:“你想想,你的语文能力是从哪里来的?是听老师讲得来的,还是靠自己多读多写得来的?”此话真如醍醐灌顶,值得每个语文教师深思。若是教师给学生提供自由发表独特见解的言语空间,让学生各抒己见,让学生的思维更活跃,个性更张扬,真正实现了自主“悦读”。

(三) 升华“悦读”成果

阅读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真正意义上的阅读,需要良好的交流,需要友善的争辩,需要情感的撞击,这将使阅读充满合作学习的愉悦,充满着思维撞击闪现的火花,达成基本的共识,或者形成一定的评价倾向,或者生成期待解决的新问题。将带给教师和学生难以言说的美妙的心路历程。教师在教授完一篇课文后,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自己对于本文的读后感,对于文章主人公的认识和看法。这样的小组讨论学习,既互相分享了阅读后的成果,也加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 总结

总之,阅读是学生在读,必然当以学生为主体,当为其创设“愉悦”的阅读氛围,激发学生阅读欲望;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和方法,自由交流阅读感悟;在合作交流中,升华“悦读”成果,让学生在“悦读”的过程中逐渐养成自主阅读的好习惯。同时新课标的教育背景下对小学生自主阅读非常重视,注重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李枝芳.关于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23).

作者简介:

陆秀明,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华城小学。

猜你喜欢

悦读阅读小学
微课,为“悦读”插上“隐形的翅膀”
从阅读到“悦读”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