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与实践

2017-12-12昌艳

读天下 2017年11期
关键词:实践创新小学语文

摘 要: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性学科,在各学科的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联动作用,是学生进行文学创作的启蒙,对学生今后的语言表达、人际交往等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此时,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也在不断地实施创新,开辟新的教学思路,推出新的教育观念,使其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化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结合当前小学生的教育现状,提出了语文课堂教学创新与实施的办法,促进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创新;实践

一、 前言

课堂教学是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组成部分,发展创新教育课堂,要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增强学生懂学、乐学的心理,提升学生的创新观念意识,激发学生的潜能,并不断地進行实践与探索。我们教师也要明白创新教育观念的本质,要积极地提倡创新、发扬创新、体现创新、完善创新机制,为打造兴趣课堂,提升课堂教育效果,促进班级学生整体的文化修养而不懈努力!

二、 分析当前教育现状,结合学生特点进行教学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需要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切不可急于求成,需要经过大量的课堂教学实践,分析当前学生的自身教育现状,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理清思路,明确教育教学目的,运用好合理的方式方法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

我们知道,小学生受家庭环境教育影响的深度和广度的不同,致使学生的自身文化修养各有千秋,接受问题的能力、方式也各有差异,加上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如不给予正确的引导,科学合理的教育模式的实践,要想提升班级学生的整体文化素质,将是一个十分困难的现实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知识点的提出时,要恰当合理,问题新颖,能让班级大部分学生所接受,这也是在考验教师平时对学生是否拥有更高水平的洞察力。教师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掌握了学生个性化的特征后,才能进行合理的分析,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的显著成效,这一过程所获得的成果体现了实施创新下的作用。因此,创新是对学生的现状、特性进行整合,实现整体素养的提升,达到教学效果的一个过程,并体现了实践与结果的有机结合,使其在课堂教学成效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

三、 强化课堂兴趣教学,推动学生的自主创新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其目的也是为了能够吸引学生的思维意识进入课堂学习,加快课堂教学进程,保证教学效果的大力提升。由此,兴趣的引导也是创新的一部分,为实现课堂教学创新提供了前提。当课堂教学有了趣味性,学生才能主动进入学习状态,激发求知的欲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来自于对课堂教学观念的创新、教学结构的创新、课堂情境铺设的创新,最终实现推动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

(一) 教学观念创新

小学生天生的活泼爱动、爱说、爱笑的性格,这是他们与生俱来的优势,我们教师一直都反感学生上课说话,不遵守课堂纪律,爱搞小动作,上课不注意听讲,却没有人运用逆向思维去思考问题,既然学生爱说爱动,那我们就发挥他们的优势,让他们去说,对什么感兴趣说什么,语文学科的教学不就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色彩,发挥语言的魅力吗?如果哪天学生真的不说了,那才是真正的困境。所以说,教师要学会用逆向思维去思考问题,更新教学观念,发扬学生会说的天分,利用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来一场生动的说话大课堂,这也是活跃课堂氛围,提升学生语言素养的一种办法。学生对动漫人物“奥特曼”感兴趣,我们就提出怎么样去形容奥特曼这个人物,它在剧情中表现出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动画作品中要发扬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精神等问题,大家七嘴八舌痛快地演说,这时我们就将雷锋叔叔同样也有这样的情怀说给大家听,引导学生就课件《雷锋叔叔和我们在一起》进行学习,带动了学生的兴趣,强化了学生对课本的学习,体现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地位,发挥了课堂教学观念创新下的最大效果。

(二) 教学结构创新

语文课本的编排具备一定的思维逻辑性,教师教学结构的固守成规会导致课堂教学过程的枯燥,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做不到全程注意力集中的状态,他们难免对这一机械式的灌输方式失去兴趣,出现各种课堂问题。那么,我们就要对教学结构进行创新,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跳跃式思维来激起学生的注意,用间接的表现形式来体现知识点内容,这样使课堂内容变得有活力,引导学生不断地进行思考,同时也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分散了学生对过强的逻辑思维的反感。就如同我们习惯了让学生先预习,再阅读,然后认生字,最后说出文章的中心思想一样,何不尝试先说出中心思想,让学生带着文中所表达的意境,再进行阅读、解读课文呢?因此,牢不可变的教学结构需要我们去大胆去打破、去尝试、去创新,这样才会带来意想不到的课堂效果。

(三) 课堂情境铺设创新

课堂情境的创设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现语感,进行情感上的倾泻,而当今信息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多媒体技术已普遍地呈现在了学生的课堂之上,教师要利用好教育资源,发挥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优势,利用多媒体来创设语境,可以更好地发挥出最佳的效果,体现出优美的意境。当多媒体悠扬的音乐声响起,屏幕上出现了一个诗人站在鹳雀楼上,右手捋着胡须眺望着远方,教师跟着音乐的节奏朗读着唐代诗人李白的《登鹳雀楼》,学生观看着大地山川河流的景象,感受着诗人当时的心境,体会创造诗的意境,解读心灵上的困惑,让学生能够豁然开朗,对诗人的佳句赞不绝口,增加学生对诗的感触。因此,课堂教学中发挥好多媒体技术进行情境的创设,可以更好地诠释诗的意境,加深学生的触感,增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以此更好地提升课堂情境铺设创新下的学习效果,对课堂学习效率的提升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四、 结语

总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利用对学生个性化的了解,发挥出个人才能,合理地利用好教学基础设施的作用,实施有效的创新策略,最终实现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的目的。同时,不断为增强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为社会培养出更优秀的人才,为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金翎.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2.

[2]赵剑华.创新教育优化语文课堂[J].河南教育(基教版),2010,(9):37.

作者简介:

昌艳,辽宁省沈阳市,辽宁省沈阳市辽中区六间房九年一贯制学校。

猜你喜欢

实践创新小学语文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