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经典例谈
2017-12-12王彬
今年寒假,笔者对经典阅读做了一点有益的尝试,领着学生阅读了路遥的长篇小说《人生》。感慨颇多,笔者不揣浅陋,结合实际说说我的想法:
一、精读、细读,是让阅读走向深刻的前提
为了应付各类纷繁复杂的考试,学生自主阅读的空间和时间被步步挤占。再加上“快餐阅读”已逐渐成为一种时尚,并越来越受到青少年的青睐。学生难免变得浮躁,静不下心来走进文本细嚼慢咽,获得精神的愉悦。
好书要精读、细读、反复读。这是我自己读书和指导学生读书的一点体会。对于大家公认的好书,那些名著(尤其是中国本土作家的名著)要聚精会神地去读,最好是一字一句地诵读,用红笔将该圈该点的地方划下来,精妙绝伦处记下来。
为了让学生触摸文字,感受到每一个文字的温度。寒假里,笔者要求学生跟我一起听音频,看名著,并轻声跟读,动笔圈点勾画,做到一字不落,一字不错。“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地上没一丝风尘,河里的青蛙纷纷跳上岸,没命地向两岸的庄稼地和公路上蹦蹿着。”一个个音符像一个个快乐的小精灵在我们的头顶上飞来飞去,让我们有些许激动和欣喜。
二、交流、讨论,是让阅读走向深刻的动力
学生对合作探索有着天然的要求和愿望,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在人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要求,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当然,自主阅读是基础,交流讨论是提升。如果没有学生个性化的阅读为基础,讨论就会变成脱离文本的空谈,就有可能会把阅读引入歧途;如果没有阅读后的交流讨论,那阅读只是在文字的表面滑行,学生也许就不能深入到语言内部去体会、理解作品的丰富情感,阅读也就有可能流于肤浅。
读完《人生》第一章,笔者让他们自己先稍做交流,而后又抛出了两个小问题,找一找人物的反常表现,并体会小说中人物对话的特点。
学生的发言虽然很稚嫩,但也不乏一些精彩的阐述。如在讨论“小说对话中的心心相错”时,有学生就说,高加林的民办教师被下了后,想告大队支书高明楼,如果路遥写高玉德老两口子也跟儿子一样的想法,想去告状,自然可以取得某种外在的社会效果。但这样一来就把两代人的心理差距搞模糊了。路遥没有这样写,他写母亲是下跪求儿子别告,父亲是想送茄子给高明楼。儿子的怒、母亲的悲、父亲的忍,心理差距扩大了,心理层次就丰富了,艺术效果就强化了。
三、鉴赏、仿写,是让阅读走向深刻的催化剂
《课标》要求学生“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为了让学生能有效鉴赏,笔者跟学生渗透了一些常用鉴赏术语。如“写风写雨,笔无虚设”“巧设悬念,引人入胜”“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似断而连”“此时无声胜有声”“写反常的表现”“借幻觉写真情”“细微末节见真情”“把人物推向命运的极端”……让学生任选其一写一段赏析或仿写。
笔者就是想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反复读,专注名著本身,去体悟,去理解。
如《人生》中巧珍嫁给马栓的一段:“在估计快要出村的时候,她忍不住用手撩开盖头一角:她看见了加林家的田畔……别了,过去的一切!她放下红丝绸,重新蒙住了脸,泪水再一次从她干枯的眼睛里涌出来了……”
学生“夏若红栀萧”在QQ群中写道:在巧珍把自己匆匆嫁给马栓的路上,她的一“撩”一“放”也就是与过去的一切告别了。放下红丝绸,表现了巧珍的心彻底地死了,对高加林的感情也死了,虽然她内心深处依旧深爱着高加林,心里却绝望地明白今生今世他们都不可能在一起了。这一个动作,笔力千钧,如电影特写镜头,给人以无限的感慨。可谓“细微末节见真情”。
在“高玉智回来后,高明楼宴请高玉智兄弟两人”片段中。学生“凤鸣九天”在QQ群中点评道:高明楼敬酒至少有三个心理层次:第一是他做了对不起高加林父子的事,又不好直说,所以他要借这杯酒打招呼。第二他想通过高玉德来巴结专區劳动局长,保住自己的位置。第三这是他在官场混迹多年,这个动作是他植根于他灵魂深处的惯性动作。
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意味着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这要求教师要集中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激发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兴趣、欲望,鼓励学生真正参与到对话的进程中来,一起探索,一起发现,一起分享。
当然,阅读名著如果只关注写作手法,那还只是拾了芝麻,丢了西瓜。笔者认为阅读名著最大的收获在于对人生的一点感悟,对自身情感的一种熏陶。这种情感上的熏陶会一辈子留在学生的潜意识中,健全学生的人格,形成他们的人生底色。
王彬,江苏高邮市赞化学校教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