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水荡漾花鼓灯
2017-12-12王一然
王一然
【摘 要】淮河横贯安徽,联袂南北,将南乡的柔情与北土的豪迈交融于淮水;亦农亦渔的生产活动,又使淮人的生活丰富多彩;而源远流长的文化积淀,则更是哺育着皖地艺术绵延成长。安徽花鼓灯,就是这样的人类文明所燃亮的一盏艺术明灯。安徽花鼓灯以祭祀活动为源起;地理文化特点,则是花鼓灯得以丰富、成熟、发展的土壤,并在中国民间舞蹈艺术中独树一帜。其流派不同,歌、舞、乐的表演风格各异,让人耳目一新,于传统艺术中尤显弥足珍贵。在大力拯救非遗的今天,我们要用既完备又科学、既承袭又发展的方法,保护和传承安徽花鼓灯这一舞蹈艺术,并将此作为我们不懈研讨的主题,为之扎实努力。
【关键词】形成;流派;形式;传承
中图分类号:J7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22-0130-02
花鼓灯——淮水漾起的舞
任何一种民族民间舞蹈,都一定是受地理环境、劳动方式、风俗习惯、历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产生,淮河流域的安徽花鼓灯也不例外。
淮河水源充沛,据史料记载,这里频发洪水,人们常组织鼓乐舞蹈作祭祀,祈求风调雨顺,以缓解苦闷,增强与大自然抗争的勇气和信念——这便是花鼓灯的源起。
淮河以大別山的泉水汇流成我国南北地域的分界线,这使淮河人兼具南北方性格特征,所以舞蹈中的女性形象大多体现南方女人的柔美,因而就有舞蹈中“兰花”的形象——“女人要会风摆柳”;而这南北分界的地理优势,也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因而舞蹈中男性形象(也称鼓架子)则着重体现阳刚之气,男演员都要会武术,以突出技艺性,便有“男人要会翻跟头”之说。而种粮、打渔这些安徽人赖以为生的劳动方式,则使他们的舞蹈动作丰富多彩。社会习俗也同样影响着花鼓灯。花鼓灯产生的时期,正值女人“三寸金莲”的屈辱史,女人不被允许外出,当然更不能参与跳花鼓灯(女人跳花鼓灯已然是1952年以后的事了);又有“好女不看灯,好男不玩灯”的说法。考虑观众的意愿,表演者男扮女装,用踩寸子的表演方式,模拟小脚状态下的女人来进行表演,因而形成表演中脚下碎步要小而灵活的动作特点。
社会历史,也是花鼓灯表演形式的形成因素之一。在朱元璋建立起明朝政权之前,曾下令在他的家乡凤阳兴建中都城。但由于风水的缘故,并未在此立都,凤阳城楼废弃。当地有“凤阳是个好地方,自从有了朱元璋,十年就有九年荒”的顺口溜。百姓田地被圈占,人民流离失所,凤阳人只能靠四处乞讨为生。于是他们把跳花鼓灯当成一种乞讨手段,过上“身背花鼓走四方”的乞讨生活。人们自发组织灯班,沿淮河奔波演出,逐渐形成了半职业化的花鼓灯班子。为了满足观众,使每场表演时间较长,便逐渐产生了歌、舞、乐的结合,构成了花鼓灯的独特表演形式,所谓“一台锣鼓半台戏”。花鼓灯歌、舞、乐的结合,是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的产物。
花鼓灯的灵魂——流派及其歌、舞、乐
花鼓灯是一种歌、舞、乐相互依存的艺术形式。其中“舞”的部分在传承发展中形成三个风格流派,在这里,我姑且称之为“冯派”、“怀远派”和“凤台派”。“中国花鼓灯第一村”——冯嘴子村,是冯派代表人物冯国佩老师的家乡。冯国佩以穿寸子表演“小兰花”著称。他踩着寸子,身体重心稳稳落在脚掌前部,脚下立得起、刹得住……踩步频率高、善于大拐弯;动作速度快,刹得准,人称“小金莲”。其舞蹈风格含蓄俊俏,格外优美。他自创的“野鸡溜子”等动作,广受欢迎。怀远县莲花村是被当地人称为“灯窝子”的地方,十个花鼓灯老艺人九个出自怀远。艺名“小白鞋”的郑九如老师就是怀远人。他个子较高,性格较高傲,使他的舞蹈形成端庄大方的大家闺秀风格。他丰富的舞蹈动作大多在于扇花的变化。陈敬芝老师人称“一条线”,凤台人,其舞蹈风格与怀远派不同。他的舞蹈动作特征与他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陈敬芝老师生长在一个出售绸缎的家庭,从小父母视他如女孩子一样抚养,所以他的动作大多是浑身抖动,表现出一种可爱的样子,比如“扯线”等动作。陈老师又深受徽剧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他的动作步伐丰富。这三个流派的动作有很大差别,例如持扇的手法就各不相同。三位代表性艺人不仅都有自己的舞蹈特色,而且都是打锣鼓唱灯歌的好手。
探究花鼓灯“舞”的动作来源,则都是源于人们对生产劳动、日常生活及多彩的大自然的体会,例如“簸簸箕”、“燕子出水”、“三点头”等动作;有的动作是由封建社会时期被皇宫流放等原因流落在民间的宫女、舞女、妃嫔们的故事而来,如“凤凰单展翅”、“喜鹊蹬枝”等。人们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对勤劳的赞美,对劳动的尊重,对大自然的崇敬的情感赋予舞蹈动作,尽情抒发。
花鼓灯的“灯歌”大致分为三种调式:上河调、下河调、慢赶牛。灯歌内容全部取自社会生活。农民根据生活劳动而作,所以灯歌不仅是一种艺术的表现形式,更是一种文化的承接和历史记载。“乐”的部分体现在锣、鼓、镲的现场配乐,它与“舞”相呼相应而形成花鼓灯舞特有的风格,将女性的俏丽和男性的刚劲表现得淋漓尽致。
可以说,三大流派是花鼓灯的支柱,是引领花鼓灯的魂,而其中的歌、舞、乐则是魂中之魂。歌、舞、乐在花鼓灯中缺一不可,否则将失去生命,只有三者巧妙结合,方能彰显花鼓灯的艺术魅力。
花鼓灯的明日今生——关于传承和保护
花鼓灯通常是家族代代相传,例如冯氏家族即十分重视花鼓灯的传承。类似娄楼老师拜师学艺也是一种传承方式。诚然,花鼓灯的流传,得益于安徽人的保护。皖地就有在小学设置花鼓灯课程的,这是一种极好的传承方法。怀远县莲花村有花鼓灯培训班,由第二、三代传承人在业余时间对村里的孩子进行花鼓灯集中培训。但当前受年轻人外出打工的影响,土生土长的花鼓灯舞传承人将会越来越少,这需要我们未雨绸谋。
歌、舞、乐在继承与发展中是必须要完整保留的三个部分,它们各有自己的使命,各有艺术魅力,三者并存才是完整而完美的花鼓灯。迄今“舞”的部分得到了较好的传承;对“歌”“乐”的拯救则迫在眉睫。许多歌、乐已失传或几近失传。同时我们也发现,石村蓝、马红鳞、石村泉这些前辈艺人的身上,还有许多值得我们挖掘、探究的舞蹈动作与表演特征;并得知,花鼓灯中的散舞、帮鼓舞没有受到关注,尚需不懈努力。
文化的传承应是多样性、多层面的,也是综合性的立体的生态的传承。
对民族民间舞的传承与发展,我觉得应该分为“非遗”和“创作”两种方式。“非遗方式”是指保存其原有的内容与形式而不做任何与时代或需要相适应的改变;“创作方式”则是指在艺术的教学与创作舞台作品上,要保留“非遗”的风格韵味,同时紧扣时代文化背景及其审美需要加以更新。对花鼓灯的传承不仅仅是原生态的保留,也要对它再认识,最终形成专业的教学与舞台作品的呈现。所以,我觉得在采风中我们更应注重那些平时难得一见的“非遗”演出。只有掌握其原貌,才能创作出符合时代需要的舞蹈形式。这次从当地的“非遗”表演中,我们就看到了原生态花鼓灯:兰花、鼓架子、伞和锣、鼓、镲的完整套路。虽然是将原本几个小时的表演压缩成几分钟,但还是保留了“大花场”、“小花场”、“盘鼓”、“小戏”形式。其中“大花场”是集体舞蹈表现形式;“小花场”是双人舞为主,有文场和武场,即“唱”和“打”,这正是“兰花”与“鼓架子”的逗场,表现相互嬉戏耍逗的场面,这逗场表现出安徽人的幽默性格。还有“盘鼓”中的“地盘鼓”、“中盘鼓”、“上盘鼓”,在表演中也都有所体现。我们由此见识了一个的大型花鼓灯舞的完整形式,这于我们对花鼓灯的再认识真是更上了一层楼。
此次采风让我对花鼓灯的有了更多的了解和理解。收集到许多关于花鼓灯的动人故事,为进一步学习花鼓灯积累了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