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97前后香港电影中本土景观的成因与表现

2017-12-12张婷

戏剧之家 2017年22期
关键词:香港电影全球化

张婷

【摘 要】1984年,中英两国政府正式签署《中英联合声明》,标志香港进入回归祖国前的过渡期。这一时期的政治变局多少造成了港人内心的不安与动荡,出于对香港前途的担忧和对回归祖国的疑虑,港人的本土意识进一步加强,渴求对自身处境的进一步认证。本文在回顾香港电影本土化表现的同时,重点研究“九七大限”来临前后,港人缘起于迷茫无助心理下对自我身份的重新定位,这一时期的香港电影在影像构建与价值体系的确立上,呈现出一道别样的影像风景。为了使论述清楚明晰,笔者选取的文本主要集中在1992-2002年间上映,并有一定代表性与社会影响的电影作品。

【关键词】香港电影;全球化;本土景观;历史记忆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22-0103-02

一、背景概述

(一)“九七回归”下的心理投射

对九十年代香港电影整体创作情况的解读,脱离不开其特殊的政治身份与地理位置。联合声明的签订使香港民众间普遍产生一种对祖国大陆的疏离感与自身命运动荡的恐惧感。面对“1997”这个颇有意味的年份,港人大多呈悲观心态。对回归后香港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方面均不看好,“九七大限”的形容即是人们对回归心态的贴切写照。在20世纪90年代的移民潮和诸多被视为有政治寓意的文学、影视作品中,可以窥见港人“无助、迷茫”的微妙情绪。以语言为例,它是一个民族、基本的文化载体与沟通方式,能清晰地表征使用者的国族身份。王家卫导演的《重庆森林》(1994)中,警员663(金城武饰)用了粤语、日语、英语、普通话这不同的语言形式与女杀手进行搭讪。港人复杂、含混的身份通过这种语言风格上的大杂烩样式得以显现,潜在表达了港人在自我身份定位上的迷茫感。由此,港人在回归前普遍面临一种对于阐释自我身份的焦虑,在此背景下,诸多香港电影开始试图在创作中通过一种景观化的呈现完成对自我身份与处境的重新定位。

(二)全球化的时代趋势

全球化是一种以经济为先导、以价值观为核心、以政治为辅、以广义的文件为主体的社会合理化与一体化浪潮。[1]这种“一体化”并不是简单地打破疆域界限进而实现同质化的过程,而是随着广播信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而形成的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复杂局面。它在给我们带来对信息的便捷传递与跨文化沟通与弥合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值得警惕的可能性预想。正如金耀基教授所说:“在全球化中所出现的,并不是一个愈来愈有同质性的世界,反而是一个更显示文化‘差异性与‘多元性的世界。”[2]在这种语境下,多种地理区域形成的文化群落需要有一个为自己重新定位的自觉性意识,重新发现自身的特殊性与差异性成为一个顺应趋势而合理应对的必然走向。香港作为一个拥有特殊地理位置的国际化都市,在现代社会浪潮中若不对自身文化差异性进行强调与意识的独立构建,很容易堙没在被同质的浪潮中。所以,这一时期产生的本土化景观建构实则是一种特定语境下有意识的规整与自认。

二、本土化景观的影像表达

(一)生存空间的写实描绘

在“九七”前的回归大限以及“九七”后的身份转换带给港人的不安的主调下,香港这一“寄身于国族边缘的特殊社群”在影像表达中不断被暗示与读解为一个危机四伏、处处充满险境的城市。危城意象的大量出现是“九七”前香港人不知何去何从、迷茫态度的反映,也是在对内地的假想过程中,因未知而引发的恐惧和排斥。随着“九七大限”的临近,香港电影开始以新的方式为自己的身份寻找出路。在大量影像空间的复制中,标志性的地域性空间成为各种生活样式的代言,不断演绎着真实社会构成当代香港的视觉经验。其中既有中环、维多利亚港等繁华地段的尽情展现,也有普通百姓生存空间的真实反映。

《麦兜故事》的开头,就以一个塑胶盆的飞行历程提及了很多带有浓浓香港“港味”的本土地域,通过熟悉的街道建筑,使影片贯穿了一种浓浓的只属于香港的生活气息。《新不了情》中,纯粹温情的爱情故事使人挥泪动容的同时,阿敏与阿杰相遇相爱的场景都围绕着香港的油麻地旧街、夜市等地展开。对香港地方性的重视、在影像中本土特色地域场景的运用,是“九七”前后香港电影回归本土、找尋身份的一种表达。

(二)本土人物的真实构成

电影中每个人物都是社会文化生活经验累积的个体。“九七”前后相当一部分香港电影中的本土人物是构成香港社会的主体,是香港文化生活的真实(下接第105页)组成部分,也是香港人真实的生命存在。这些电影以现实生活为基础,展示了香港真实的本土人物面貌,或者对某些社会问题及人生困境进行着微妙的折射与反映。

许鞍华的作品《女人,四十》(1994)是一部典型的女性题材电影,影片开头,许鞍华便用阿娥在市场买鱼时打死活鱼来占小便宜这样的巧妙构思塑造出了一个朴素真实的普通女性形象。电影中的一家是再平凡不过的香港居民的代表,生活在中西交融、新旧交替、通货膨胀的九十年代的香港,为生计奔波的同时主人公也体悟着亲情的温度。与女性导演许鞍华柔和笔调下的寻常人家相比,陈果作品中的小人物更显悲剧色彩,《去年烟花特别多》中,当家贤被英国政府遣散后为生计所迫而加入黑社会,身份与心理遭受了巨大的颠覆与改变,他在对生活艰辛的体尝与对失去的遭遇中,被迫以对过去清零的方式来走入新的生活。

(三)对历史文化记忆的恢复

回归前,殖民主义教育下的香港很难产生正确的国家观念和鲜明的民族认同感。当九七回归已成定局,一众香港电影开始在文化及历史中追寻过去的踪迹,从而达到对自我的清晰认知,它们从各个方面显示出香港社会的变迁。陈可辛导演的《甜蜜蜜》(1996)中,充斥着众多代表“过去”这一时空的物象符号,对香港不同时代的普及文化进行了影像式的缅怀:黎小军初到香港时,借住在他的姑妈家,姑妈家墙壁上挂着好莱坞著名影星威廉·霍尔登的照片,她曾在年轻时与来到香港拍片的威廉有过极为短暂美好的情缘,这份少女的爱恋就此成为一生的牵挂,而威廉·霍尔登在50年代来港拍片是香港的一块特定的历史;从电影开头贯穿至结尾的《甜蜜蜜》附载的是六七十年代邓丽君国语歌时期的文化记忆,另外,还有麦当劳、BB机、自动提款机以及移民潮代表了香港八九十年代的社会特色。

三、结语

特有的政治环境与全球化的时代趋势为香港电影解读与建构自我提供了合理动因。写实的表层影像之下也包含着港人内在的精神表达,成为香港电影特定年代下的影像风景。其中既有小视角下普通市民的生活面貌表达,又有放置在历史框架下的大格局隐喻,但在对生活与文化状态的差异性强调上是基本一致的。在对这些本土化图景进行观照的同时,确实能窥见彼时香港电影对确认自我及表达困境的迫切需要。

参考文献:

[1]王四达.全球化:一个逻辑与历史的进程[J].中山大学学报,2000,(3):89.

[2]金耀基.全球化、现代化与社会秩序[J].深圳大学学报,1999(2):26.

猜你喜欢

香港电影全球化
新旧全球化
全球化减速:全球化已失去动力 精读
对话王晶:“我拍肯定不一样”
好奇心与全球化是如何推动旅游新主张的
论1930年代上海与香港电影的多元互动关系
香港电影:似水年华,如“影”随形
香港影人内地捞金10年记
许冠文喜剧与香港电影本土化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俄青年
香港电影要造本土“大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