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舒伯特艺术歌曲《菩提树》演唱技巧及艺术表现

2017-12-12杨腾博

戏剧之家 2017年22期
关键词:菩提树艺术表现演唱技巧

杨腾博

【摘 要】在十九世纪的欧洲,有一座音乐名城——奥地利维也纳,在维也纳古典乐派三位杰出的音乐家海顿、贝多芬、莫扎特之后,十九世纪初,又出现了一颗璀璨的新星,他是维也纳古典乐派向浪漫主义乐派过渡的奠基人,在他的音乐中,既有古典主义音乐的元素,同时也具有浪漫派的特征,艺术歌曲是他音乐创作的重中之重,在他一生31年的时光里,他创作了六百余首艺术歌曲,他就是——弗兰兹·舒伯特。

【关键词】舒伯特;菩提树;演唱技巧;艺术表现

中图分类号:J6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22-0060-02

一、舒伯特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

(一)舒伯特介绍

弗兰兹·舒伯特(Franz Schubert,1797-1828),奥地利伟大的作曲家,是浪漫主义音乐的奠基人。1797年1月31日出生在奥地利维也纳近郊里克登塔一个贫困家庭,父亲是一个喜欢音乐的小学校长,从小跟随父亲学习小提琴,从兄学习钢琴。由于其出色的嗓音条件,11岁便进入帝国教堂的唱诗班学习,成为乐队的队长,后同时担任乐队指挥。他在教堂唱诗班期间,接触了大量的维也纳古典乐派伟大作曲家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的作品,为他以后的音乐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曾随萨列里学习作曲。1813年,由于青少年时期的变声,使他不得不离开教堂的唱诗班,为了维持生活,减轻家里的压力,他去父亲的学校担任助理教师,同时继续学习作曲。舒伯特生活在歐洲政治非常动乱的年代,政治黑暗,民不聊生。舒伯特向往着理想的社会,不断幻想着能拥有幸福的生活,在理想的社会中能使他自由的创作,可是他的理想社会与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于是,1818年以后,他辞掉了在学校担任助理教师的职位,在维也纳开始了自由音乐的生涯,他很少与贵族交往,一生贫困潦倒,主要依靠创作作品的稿费度日,他的生活时常陷入贫困,以至于他经常靠朋友的接济度日。在他创作的旺盛时期,健康日益恶化,终日与病魔作斗争,1828年11月18日病死在维也纳哥哥的家中,终年31岁,根据他的遗言,把他埋在他一生崇拜的偶像贝多芬的墓边,就此,一个伟大的作曲家就此陨落。

(二)创作背景

舒伯特生活在维也纳古典主义音乐和浪漫主义音乐交替的年代,他的音乐有很多古典音乐的元素,但是,在他的音乐中,运用了很多和声手法来表现音乐的色彩,使用各种音乐的体裁来发展音乐,表现内心的丰富感情。虽然舒伯特不是艺术歌曲的创造者,但是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创作的艺术歌曲有600余首,给后人留下了许多音乐财富,他还创作了9首交响乐,14部歌剧,100多首合唱歌曲,但他最主要的成就是艺术歌曲,如:《菩提树》《魔王》《海的静寂》《摇篮曲》《鳟鱼》《死神与少女》和《致音乐》等,舒伯特表现了浪漫主义音乐家对于诗歌的向往,他阅读了大量的诗歌典籍,选作歌词的既有歌德、席勒、海涅、缪勒、施莱格尔的作品,也有一些很平庸的著作,但在舒伯特的笔下,不论是伟大的著作,还是平庸的作品,所有的诗都变成了音乐。他并不因偏爱诗歌而使旋律有失完整,他善于以自然完美的音乐表现出诗的完美和意境。他注重应用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的和声色彩和织体丰富的变化,这些都是音乐重要的表现要素。艺术歌曲是伴随着浪漫主义文学而繁荣起来的,文字的渲染和音乐旋律的结合使歌曲的艺术性与技术性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更重要的是钢琴伴奏不仅仅作为音型化衬托或勾画旋律轮廓,而是渲染歌曲的意境,补充单凭旋律和歌词无法传达的内容。所以说他的艺术歌曲,既体现了诗歌与音乐的完美统一,又体现了人声和伴奏的和谐,以至于在他之后的很多作曲家都很难达到如此尽善尽美的艺术境地。被后世誉为“艺术歌曲之王”。

其中,舒伯特众多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声乐套曲《冬之旅》。《冬之旅》是根据德国浪漫主义诗人缪勒的同名诗歌加以创作的,是舒伯特艺术歌曲的代表作。由于受到诗人缪勒诗歌的巨大冲击,从而创作的由24首艺术歌曲组成的声乐套曲。这部声乐套曲在1827年到1828年写成,与他四年之前的那部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互有联系,可以说是《美丽的磨坊女》的姊妹篇。它们都是由一些结构各自独立,情节上相互有一定联系的歌曲组成。前者主人公是一位饱经风霜的漂泊者,往事的回忆只是不断地增加他的痛苦;后者描写了一位青年磨工的失意爱情,可以说,这两部声乐套曲都是舒伯特内心和生活的真实写照。这部《冬之旅》声乐套曲,刚开始大家并不看好这部作品。因为在这之前,舒伯特从来没有写过如此富有深意的作品。而舒伯特与生俱来的音乐天赋,使他很轻松地领悟到了诗歌的内涵,诗人缪勒的这首诗歌,在舒伯特的音乐下,使诗人想表现的内容更为透彻富有深意,《冬之旅》的艺术价值体现在它对诗歌与音乐的完美结合,并且带有强烈的悲剧色彩。所以《冬之旅》是舒伯特众多作品中艺术价值很高的声乐套曲。

二、艺术歌曲《菩提树》的演唱技巧及艺术表现

(一)艺术歌曲《菩提树》简介

艺术歌曲《菩提树》是声乐套曲《冬之旅》的第五首作品,其旋律优美动听,情感表达细腻,成为舒伯特众多艺术歌曲中非常著名的一首。《菩提树》描写了一位流浪汉,在流浪的路上,看到了一棵菩提树,在瑟瑟寒风中,他想起了在自己的故乡家门口,也有这么一棵树,联想到了自己在外流浪的艰辛,从而激起了自己对家乡的无限遐想,表现了一个流浪者被爱人抛弃,寂寞孤独地流浪在异国他乡的心情。

(二)演唱技巧

在舒伯特这首作品中,他有意识地把和声、钢琴伴奏提高到和音乐的旋律、诗歌同等重要的地位,使这首作品非常富有歌唱性,成为人们非常喜爱的歌曲,同时,舒伯特通过他极具个性的音乐表现手法,这就使演唱者对这首作品的把握有了一定的要求。

如果说作品的创作者是整部音乐的躯体,那么作品的演唱者就是这部音乐作品的灵魂,作品的创作者和演唱者都是诠释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演唱者能很好地表现它们,听众也会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所以我们不难发现,真正的音乐表演艺术家不仅仅是满足自我陶醉,而是在切身领悟音乐本身的内在和更深层次的真谛,从而达到更高的艺术层次,在我们多年的声乐学习当中,我们不难发现,有很多掌握了高超演唱技巧的表演者,但是,在他们的表演中,始终缺乏一种更深层次的内在要求,能够称之为音乐表演艺术家的人少之又少。在音乐的表演中,需要有个人情感的展现,但是不能任由个人情感的肆意发挥,那样音乐就变为发泄个人情感的工具,音乐表演者应该以作品本身所具有的感情为基础,深刻领悟音乐的内在,结合自身并有节制地表达感情,只有这样,音乐才能不断地向前发展。

艺术歌曲《菩提树》是声乐套曲《冬之旅》情绪比较鲜明的作品,它的旋律优美、简练,利用调式调性的转换表达故事人物的内心世界,在歌曲钢琴伴奏的织体中,深刻形象地描绘出故事主人公在冷风中孤独寂寞的身影。因此演唱者在演唱的时候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夸张和做作,要体现出人物真实的情感。另外,这首作品的旋律性非常强,多以二度和三度音程级进,多以附点音符为主,这种创作方式鲜明地体现了流浪者内心孤独、寂寞和悲伤的感情,在演唱过程中要特别注重通过调节气息和控制音量,要以浑厚柔和悲伤的音色来演唱,同时要注意利用力度的变化来突出人物情绪的起伏跌宕。作品在情绪转折的地方都使用寒风吹动树叶沙沙作响的主题来完成,所以要求演唱者在表演不同唱段时,要投入到歌曲的意境之中,仿佛看见真实的场景,演唱者要根据每段不同的和声伴奏,感受到作品中人物情绪的起伏变化,适度地调整音色和音量,保持整个作品的完美谐和。例如在歌曲中分节歌的变化,歌词是这样写的“凛冽的北风吹来。直扑我的脸,把头上的帽子吹落,我仍然坚定地前进。”这一段与前两段形成鲜明的对比,就需要演唱者在演唱中适度调整音色和音量,要加重语气和语调,表现出主人公激动的情绪,从而更好地诠释作品的意境。

(三)艺术表现手法

在舒伯特的艺术歌曲创作中,变化分节歌是他最常用的歌曲形式。《菩提树》就是在变化分节歌的基础上,根据诗歌情绪的强烈对比,运用和声、织体、调式调性的变化来表现人物内心情感激烈的冲突。《菩提树》的曲式结构是复三部曲式结构,全曲由前奏、呈示部、展开部和尾声构成。

呈示部为并列单二部曲式结构,作品1-6小节是引子,运用16分音符的三连音表现寒风瑟瑟的场景。在第7小节出现主题,有a和b两个主题构成,由E大调展开主题,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后音阶下行,表现了流浪者情绪的低沉,被拉回到了回忆当中。a主题分为两个乐句,第二个乐句是第一个乐句的完全重复,更加突出了对故乡的怀念。b主题是在a主题的基础上加以展开变化而来的,是a主题的进一步发展,也是对流浪者情绪起伏的刻画,思乡之情进一步加深。b主题出现之后马上向下属方向离调之后立刻返回E大调,和声色彩的变化,采用柱式和弦,给人一种连绵不绝悠长的感觉。

呈示部的第二个乐段在其同主音e小调展开,小调浓郁、忧伤、暗淡的音乐色彩与大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加表现了流浪者的思想之情,之后由e小调转回E大调,表现出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仿佛是黑暗之后重见光明,在经历各种磨难和孤独之后,重新看到了希望,这是对家乡的向往,生动地描绘出了主人公的形象,使音乐生动展现在观众面前。

展开部继续由小调展开,是由呈示部的主题发展而来,其音乐的起伏变化,深刻表现出主人公的窘迫与凄凉。

三、结语

舒伯特艺术歌曲《菩提树》是其比较著名的作品之一,深受人们的喜爱,也是传唱比较广泛的一首作品,本文通过对其演唱处理及艺术分析,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作品,把握主人公内心的情感世界,全身心地投入到歌曲的意境,为演唱者更好地表演作品提供了借鑒和参考。

舒伯特的一生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伟大的作品,他是维也纳古典乐派向浪漫主义乐派过渡的奠基人,仅艺术歌曲就有600余首,虽然他不是艺术歌曲的创始人,但他在艺术歌曲上的成就为后人所不能及,他的作品形成了诗歌与音乐的完美结合,被后人誉为“艺术歌曲之王”。

参考文献:

[1]高磊.浅谈舒伯特艺术歌曲的特点[D].山东师范大学,2015.

[2]陈毓博.德语艺术歌曲语音及演唱分析[D].新疆师范大学,2010.

[3]查琳.从艺术歌曲《菩提树》看舒伯特的音乐表现手法[J].艺术教育,2007,(02):30.

[4]柴莺.对舒伯特《菩提树》的音乐分析及演唱表演思考[J].甘肃科技,2007,(07):262-265.

猜你喜欢

菩提树艺术表现演唱技巧
菩提树下
菩提树下
菩提树下的静谧时光
菩提树下
陆在易艺术歌曲《祖国,慈祥的母亲》的演唱分析
探讨琵琶演奏中的音乐感觉与艺术表现
民族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达研究
浅析咏叹调《我怀着满腔热情》旋律特点及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