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拟止眩方治疗脑卒中后眩晕7 6例临床观察

2017-12-12薛保国党照丽刘慧敏

黑龙江中医药 2017年3期
关键词:中风病西药中风

薛保国 党照丽 刘慧敏

(河南省孟州市中医院·4 5 4 7 5 0)

·临床报道·

自拟止眩方治疗脑卒中后眩晕7 6例临床观察

薛保国 党照丽*刘慧敏

(河南省孟州市中医院·4 5 4 7 5 0)

目的:观察自拟止眩方治疗脑卒中后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方法,共观察病例1 2 6例,其中治疗组7 6例、对照组5 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西药盐酸氟桂利嗪和倍他司汀联合治疗,治疗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增加自拟止眩方进行治疗,疗程结束后按相关标准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症状总积分均较前有明显下降,且治疗组中医症状总积分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 1)。根据中药新药治疗中风病的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 4.7 3%,对照组总有效率8 0%,治疗后两组总疗效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5)。结论:自拟止眩方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本方能够明显改善脑卒中后眩晕的症状。

自拟止眩方 脑卒中 眩晕

眩晕是脑卒中后常见症状之一。与周围性眩晕相比,脑卒中后的中枢性眩晕的预后差,持续时间长[1]。在常规西药治疗下,仍有大量患者存在严重的症状,可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卒中后的患者可能伴有各种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状态。这种状态亦有可能产生功能性眩晕。目前,尚缺乏治疗卒中后眩晕的有效手段。近年来我院应用中药自拟止眩方治疗脑卒中后眩晕,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14年01月—2017年06月入住我院神经内科伴有严重眩晕的脑卒中患者126例。其中男性52例,女性74例,年龄为31~83岁。患者病变部位累计脑干、小脑及基底动脉尖分布区等。使用随机数字表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76例、对照组50例。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的年龄、性别、病程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2][3]

(1)临床诊断为脑卒中,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2)出血性脑卒中发病1周以后;(3)以头晕或眩晕为主诉,伴或不伴肢体或头面部的麻木、肢体瘫痪、感觉异常、步态或肢体共济失调、构音或吞咽障碍、跌倒发作、偏盲、声嘶等。

1.3 排除标准

(1)进展性脑卒中;(2)颈源性、耳源性、眼源性和颅内肿瘤等其他疾病导致的眩晕;(3)严重贫血,营养不良及血压、血糖控制不佳者;(4)伴有其它系统的严重疾病者;(5)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

1.4 治疗方法

本研究在不影响脑卒中及其他疾病常规治疗的前提下进行。

1.4.1 对照组 采用单纯西药治疗:应用盐酸氟桂利嗪片和倍他司汀片。盐酸氟桂利嗪片每日10mg,睡前服,每日1次;倍他司汀片每次8mg,每日3次。10天为1个疗程。

1.4.2 治疗组 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自拟止眩方治疗,其药物组成为:生地黄20g,牡丹皮20g,钩藤20g,山药25g,山萸肉20g,当归25g,珍珠母20g,野菊花25g,地龙20g,杏仁20g,制半夏18g,酸枣仁20g,僵蚕18g,胆南星18g,水蛭18g,土元20g,葛根25g,丹参25g,天麻20g,三七20g,全蝎12g,川芎10g。研末,装0号胶囊(每粒约0.5g),每次5粒,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根据症状及用药反应适当增减。10天为一个疗程。

1.5 疗效判定标准

1.5.1 两组治疗前后、随访时填写《中医眩晕症状观察表》[4]此表总分最高为66分,最低为0分(正常人为0分,分值越高,眩晕程度越重)。

1.5.2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中药新药治疗中风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结合临床制定如下:临床痊愈:眩晕等症状、体征明显改善;显效:眩晕等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有效:眩晕等症状及体征均有好转。无效:眩晕等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

1.6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总积分比较

由表1可见,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中医症状总积分无明显差异(t=0.0319,P>0.05),说明两组患者中医症状总积分具有可比性。经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中医症状总积分均较前有明显下降,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说明两组治疗均能改善脑卒中后眩晕的症状。而治疗后,治疗组中医症状总积分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并且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4.184,P<0.01),说明治疗组治疗脑卒中后眩晕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总积分比较(,分)

2.2 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根据中药新药治疗中风病的中医证候疗效判定,由表2可见,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4.73%,对照组总有效率80%。经秩和检验,治疗后两组总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68,P<0.05),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表2 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3 讨论

脑卒中后眩晕的发生率高,在后循环卒中的患者中更为常见。卒中后眩晕主要表现为旋转性,或为固定一侧运动的感觉,多为持续性,持续时间较周围性眩晕长[2]。目前,现代医学对卒中后眩晕的治疗方法不多,主要是通过药物治疗与功能康复训练。在药物治疗主要包括两方面:前庭神经抑制剂和止吐剂[3]。前庭神经抑制剂有抗胆碱类、抗组胺类、苯二氮类等;止吐剂包括多巴胺受体阻滞剂等。它们的作用机制均是参与对前庭神经系统与呕吐中枢神经递质的调节,通过抑制中枢前庭系统与呕吐中枢的神经核团以缓解眩晕的症状。

祖国传统医学认为,中风是以卒然昏仆,不省人事,口舌歪斜,半身不遂,失语为主症的病证。而眩晕是指出现目眩、头晕或感觉旋转不定,不能站立,甚则昏倒等症状的一类疾病。中风昏仆与眩晕之晕倒相似,有部分中风病人,以眩晕为其先兆表现。如元代名医朱丹溪提出:“眩晕者,中风之渐也。”亦有部分中风患者,中风恢复期时仍遗留有眩晕等症状。医圣张仲景认为“络脉空虚”,风邪入中是中风发生的主因。脑卒中后期,患者往往络脉空虚,肝肾阴虚,气血亏损未复,风、火、痰、瘀之邪留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遗留后遗症恢复较难。而风、火、痰、瘀亦为眩晕之致病因素,故可出现眩晕。针对中风后眩晕各证候的不同,治疗可根据标本缓急分别采取平肝、熄风、潜阳、清火、化痰、化瘀等法以治其标,补益气血、滋补肝肾等法以治其本[5]。

本研究所选用止眩方中天麻,钩藤,珍珠母,牡丹皮,野菊花平肝潜阳,清火熄风;生地黄,山药,山萸肉滋养肝肾,益精填髓;制半夏,胆南星,杏仁,葛根化湿祛痰,健脾和胃;丹参,三七,川芎,地龙,僵蚕,水蛭,土元,全蝎祛瘀生新,活血通窍;党参,白术,黄芪,当归,酸枣仁补益气血,调养心脾。诸药相伍,共凑“滋补肝肾,化痰通络,活血祛瘀”之功效,使瘀浊得消,虚者得补,升降有序,脑髓充盛,则眩晕自止。从现代药理研究看,天麻具有保护脑细胞、抗眩晕、改善记忆、降压等作用;钩藤具有降压、抑制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形成等作用;地龙具有显著的抗凝血、溶解纤维蛋白和激活纤溶酶原作用,能有效抑制血栓形成和溶解血栓[6]。而脑卒中后患者大多呈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倾向提高。故本方能有效缓解脑卒中后眩晕症状。

通过上述两组病例观察,可见应用自拟止眩方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说明止眩方能够明显改善脑卒中后眩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具有应用方便、副作用小、安全可靠的特点,适宜临床推广应用。

[1] 李盛鋆,郭秀海,万敏,等.奥氮平辅助治疗卒中后眩晕疗效的初步观察[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0,7(11):565-569.

[2] 屠永华,王玉锦.眩晕症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综合临床,2003,19(4):294-295.

[3] 眩晕诊治专家共识[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5):369-373.

[4] 金勋.眩晕病证候诊断指标及表现观察[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09:48.

[5] 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7:312-328.

[6] 陈长勋.中药药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0:136-140.

* 通讯作者

猜你喜欢

中风病西药中风
预防中风应做到八要八不要
缺血性中风病复发危险因素中西医的研究进展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回药失荅剌知丸治疗中风后痴呆的疗效观察
消渴汤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82例
补肾活血祛瘀方治疗中风病恢复期100例
补肾养血通络方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5例
参附芪养心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50例
中风病机及用药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偏瘫2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