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治疗体会
2017-12-12马妍芹
马妍芹
730913白银市精神卫生中心
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治疗体会
马妍芹
730913白银市精神卫生中心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急性期的临床治疗手段及体会。方法:收治精神分裂症患者180例,平分3组,分别采用利培酮、齐拉西酮和阿立哌唑药物治疗,观察疗效,并总结其他治疗方法。结果:利培酮和阿立哌唑的效果优于齐拉西酮(P<0.05);阿立哌唑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利培酮组和齐拉西酮组(P<0.05)。结论:在日常临床诊疗中,利培酮和阿立哌唑较常用,结合其他治疗,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精神分裂症;急性期;临床治疗
精神分裂症属一种病因不明、反复发作的慢性迁延性疾病,且随着疾病的复发,病情会逐渐加重及复杂化,更为难治,因此精神分裂症的及早治疗极为重要。目前全世界约1%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较多发,发病人群多为中青年人,患者主要表现为思维、知觉、情感、认知及社会功能等多方面的障碍和精神活动不协调[1]。由于该病病程较长,常易导致患者的人格缺失或社会性缺失,给家庭和社会带来较大负担。该病入院治疗的患者多处于急性期,需要用强化性药物来缓解症状,治疗周期一般在1~2个月,且越早治疗,患者预后越好。有研究发现,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早期干预治疗,有利于改善精神疾病的病程及预后[2]。现今精神分裂症的早期干预、早期治疗也越发得到重视。现就近年来收治的急性期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治疗方式做如下综合分析。
资料与方法
2014年4月-2016年12月收治精神分裂症患者180例,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的精神分裂症和精神分裂症(ICD-10)的诊断标准[3]。首发精神分裂症90例,男50例,女40例,平均年龄(36.2±6.4)岁,平均病程(14.3±5.2)个月;复发精神分裂症90例,男48例,女42例,平均年龄(35.8±5.9)岁,平均病程(15.1±4.9)月。随机分为利培酮组、齐拉西酮组和阿立哌唑组,各60例,每组各复发30例,首发30例。均采用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①利培酮:2007年8月美国FDA正式批准利培酮用于13~17岁青少年的精神分裂症治疗[4],为一线用药,对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效果较突出,尤其是有持续敌意或严重暴力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对患者的冲动行为、过激情绪等有良好的控制改善作用。临床给药剂量缓慢增加,用药初期先给予2mg/d,在治疗1周内加至4mg/d,给药剂量一般≤6mg/d,不适于长期用药。本药不良反应较多,长期用药易导致患者体重增加、机体代谢紊乱,致使患者血液中粒细胞大量减少甚至缺乏,易并发严重感染,危及生命。所以在临床治疗中要严格把握用药时间及剂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②齐拉西酮:适用于精神分裂症首次发作或慢性病程急性发作的患者。其能与多受体结合,如5-HT2A/D2受体、5-HT2C/D2受体、5-HT1A/D2受体等结合率都极高,所以对阴性症状的患者有很好的改善效果,同时能够改善患者焦虑、抑郁和敌对情绪,对有认知障碍、情感障碍、记忆障碍、社区认知不良的患者均有很好的疗效,适用范围较广。临床诊疗中发现,该药会导致患者出现消化系统失调、嗜睡、头晕目眩、增重等不良反应。但其不会导致像利培酮一样的糖、脂肪等的代谢紊乱。临床使用剂量120~160mg/d,<80 mg/d是无效剂量。③阿立哌唑:属新型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的阳性和阴性症状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能够调节不同脑区域DA的含量,增加DA过低的区域,改善患者的阴性症状,反之亦然。起始给药量一般5mg/d,递增式给药,10 d后用量控制在20~30mg/d。用该药治疗期间,一般不联合用药。④用药方案:均2次/d递增式给药,疗程6~8周,治疗期间抗精神病药物均单一用药。若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如睡眠障碍、药源性锥体外系症状等,可适量用药对症治疗。
观察指标:治疗效果按PANSS量表减分率疗效评定。①治愈:减分率≥65%;②显效:50%~64%;③有效:25%~49%;④无效:<25%。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TESS评分对不良反应进行评定。
统计学处理:结果采用SPSS 19.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疗效对比:PANSS评分结果示,首发精神分裂症组和复发精神分裂症组用3种常见药物治疗后,首发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0%、76.7%和90%,复发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6.7%、80%和86.7%,利培酮和阿立哌唑的效果优于齐拉西酮(P<0.05),见表1。
不良反应对比:阿立哌唑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利培酮组和齐拉西酮组(P<0.05),见表2。
讨 论
通过病例数据回顾性分析可见,利培酮和阿立哌唑的疗效优于齐拉西酮(P<0.05);阿立哌唑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与利培酮和齐拉西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日常临床诊疗中,利培酮和阿立哌唑较常用,价格亲民,效果也较显著。其中以阳性症状的控制效果好的利培酮为首选治疗药物。除上述3种药物,临床诊疗中奥氮平和氯氮平的效果也较好。其中奥氮平能够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的症状,提高患者认知能力,在临床用药时需要严格控制血药浓度,其与不良反应的发生呈正相关,但其价格高昂,用药需要考虑患者家庭承受能力。氯氮平为精神分裂症的一线用药,疗效显著,有研究发现其效果优于奥氮平及利培酮,但容易导致患者心血管功能异常,增加患者的感染风险,不良反应较大。
除药物治疗外,在临床诊疗工作中,还有其他辅助性疗法用于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具体如下。
表1 3组药物治疗效果对比(n)
表2 3组药物不良反应对比(n)
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体内缺乏人体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而电休克疗法能够通过电刺激参与患者脑部的BDNF的调节,使其增多。有研究显示,有感觉过激、情感障碍的患者采用连续性电休克治疗,患者的阳性症状能够得到改善,且与治疗前相比,患者脑内的BDNF也明显增加。
心理干预疗法:心理干预在近年来越发得到重视,即利用心理学的原理,个性化制定渐进式的疗法,对患者的心理活动、行为问题产生影响,使患者的心理及行为朝转归方向变化。心理干预疗法与药物治疗联合应用,对降低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效果显著,同时对患者认知功能恢复、情感障碍恢复具有促进作用。心理干预疗法不仅是面对患者的情感和认知功能,而且现在一般与社会学相结合,有社会技能训练、职业康复训练等方式,能够加快患者回归社会的速度。
认知行为治疗:该方法尤适用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因为首发的患者单纯药物治疗效果一般,而配合认知行为疗法能够明显减少患者的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较为难治的精神疾病,不仅对患者生理和心理产生影响,也会对患者的家庭、社会功能产生影响,且预后较差,病程易反复,所以该病的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十分重要。精神分裂症的治疗研究也在不断发展,从单纯药物控制,到电休克疗法、心理干预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等辅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治愈率也越来越高。而一切的治疗方式都离不开患者家庭的支持,从院内治疗到家庭治疗都十分关键,对改善患者预后、使其尽早回归社会意义重大。
[1]邓方渝,张宏强,母福坤,等.综合干预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7,1(44):46-48.
[2]秦虹云.首发分裂症患者早期干预的主要方法及其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12,28(17):121-122.
[3]李璐,郭中孟.改善精神分裂症预后和结局的策略[J].世界临床药物,2012,35(7):169-170.
[4]曾莉.齐拉西酮、利培酮和喹硫平治疗首发及复发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评价[J].药物评价研究,2012,5(35):368-371.
Clinical treatment experience of schizophrenia
Ma Yanqin
Baiyin Mental Health Center 730913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linical treatment and experience of schizophrenia in acute phase.Methods:180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were divided into the 3 groups on average,they were treated with risperidone,ziprasidone and aripiprazole respectively,the curative effect was observed,and other treatment methods were summarized.Results:The effect of risperidone and aripiprazole was better than ziprasidone(P<0.05).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aripiprazole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risperidone group and the ziprasidone group(P<0.05).Conclusion:In daily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risperidone and aripiprazole are more commonly used,we should combined with other treatment,to achieve better therapeutic effect.
Schizophrenia;Acute stage;Clinical treatment
10.3969/j.issn.1007-614x.2017.3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