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医生模式治疗社区老年慢性疾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探究
2017-12-12王敏刘海红张慧媛
王敏 刘海红 张慧媛
266000青岛市市北区同安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全科医生模式治疗社区老年慢性疾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探究
王敏 刘海红 张慧媛
266000青岛市市北区同安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目的:探讨全科医生模式治疗社区老年慢性疾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收治老年慢性疾病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全科医生模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治疗30周后,两组血糖、血压、血脂、心电图等指标均显著改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5年随访,观察组服药依从性、病情稳定程度、药物安全性、治疗效果、年均再住院率及年人均治疗费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科医生模式治疗社区老年慢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全科医生模式;社区老年慢性疾病;临床效果;安全性
高血压、糖尿病、缺血性心脏病是目前城镇社区老年患者门诊就诊率最高的3种慢性疾病[1]。由于老年患者年龄偏大、生理机能衰退,且医疗保健知识匮乏、经济水平偏低,导致多数患者就医时已多种疾病并存且病情复杂。因此,为社区老患者提供便捷、经济、安全的医疗服务,从而防止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改善预后,提高老年人生存、生活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旨在对全科医生模式治疗社区老年慢性疾病的临床效果、安全性及治疗性价比进行探讨、分析,以为临床研究提供科学依据,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0年8月-2012年3月收治社区老年慢性疾病患者80例。男48例,年龄55~83岁,平均(72.12±8.56)岁;高血压29例,糖尿病21例,心脏病24例,病史2~18年。女32例,年龄58~85岁,平均(74.56±8.32)岁;高血压31例,糖尿病23例,心脏病28例,病史1~20年。按顺序编码运用现场抽签方式,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性别、年龄和病史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方法:两组社区老年慢性疾病患者均在社区医生指导下给予相应治疗,并严格按医嘱服药。经规范治疗30周后,患者血糖、血压、血脂、心电图等各项监测指标均较前有所改善,达到均一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后,对以上两组患者进行为期5年的跟踪随访观察。其中,对照组延续上级医院治疗医嘱,继续服药治疗,每季度由社区医生进行随访1次,常规进行血糖、血脂、血压、心电图监测。观察组在延续上级医院治疗医嘱、继续服药治疗的同时,施以全科医生模式干预。由社区医师每月跟进,根据患者病情变化随时调整药物治疗剂量,并进行相应的健康指导及心理疏导,每季度常规进行血糖、血脂、血压、心电图监测。具体方法如下:①收集社区老年慢性疾病患者完整资料:包括基本情况、家庭成员、经济收入、生活状况、饮食习惯等综合信息,记录家族遗传病、用药史及药物不良反应史、住院史等,建档保存,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个体化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案。②与社区老年慢性疾病患者建立相对稳定的医患关系:对患者进行长期随访,每季度监测患者血糖、血压、血脂、心电图等指标水平,询问患者的主观病情感受,及时了解患者病情、生理、心理变化。根据患者康复情况适当增减服药剂量,指导患者正确服药,帮助患者康复。③对社区老年慢性疾病患者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告知其科学、健康饮食的重要性,指导患者在日常饮食中,清淡为主,多吃富含维生素、纤维素及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少吃高脂、多糖类食物,以保持肠道通畅,减轻肝、肾代谢负担;生活中应注意个人卫生,保持房间干净整洁,空气流通,避免细菌、病毒感染,并提倡戒烟限酒,适度进行如散步、太极拳等适宜老年慢性疾病患者的运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④对社区老年慢性疾病患者开展健康教育:针对患者需求,开展医学、心理、安全等多项专题健康教育讲座或慢性疾病患者小组座谈会,普及慢性疾病防治知识及相关领域知识,加强患者对其自身及家庭成员身体、心理健康的重视。
表1 两组血压、血糖、血脂、心电图指标的达标情况比较(例次)
观察指标:观察并比较5年随访观察周期内两组患者的综合治疗效果、患者再住院率及治疗费用等情况。通过监测两组患者血压、血糖、血脂、心电图等指标的达标率、药物漏服次数、药物不良作用发生次数,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病情稳定程度、服药依从性及治疗安全性;通过我中心自制调查问卷,分别统计两组患者年均再住院次数及年人均治疗费用金额数,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性价比。
结 果
两组血压、血糖、血脂、心电图指标的达标率比较:观察组血压、血糖、血脂、心电图指标的达标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药物漏服次数、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药物漏服次数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两组年均再住院率及年均治疗费用金额比较:观察组5年随访观察期内的年均再住院率及人均治疗费用金额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两组药物漏服次数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表3 两组观察期内再住院率及治疗费用总金额比较
讨 论
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日趋严峻,截至2016年,>65岁的老年人口已接近1.45亿。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不断提高,老年慢性疾病患病率高、致残率高、经济负担高的三高现象,已严重阻碍了家庭及社会经济发展。罹患慢性疾病的老年人在身体机能受损、生活行动受限、经济负担沉重的多重重压之下,往往伴发心理问题,严重者可出现精神抑郁,不愿长期服药治疗,自行停药,导致慢性疾病病情加重或出现急性心脑血管意外,进一步降低生活质量,加重家庭经济负担[1,2]。
本次研究显示,社区全科医生模式治疗方案使高血压、糖尿病、缺血性心脏病等慢性疾病患者的病情稳定程度、服药依从性、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要优于专科治疗,这与马登娥、罗东勇的研究结果大致相同[3,4];其改善患者长期预后、降低再住院率、减轻患者经济负担作用显著。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4点:①“以人为本”是社区全科医生模式的核心治疗理念。作为居民健康的第守门人,社区全科医生与患者有更多的接触机会,可以全方位地逐步了解患者的综合信息,寻找致病根本原因及最佳有效治疗手段。②社区医疗服务机构便捷、经济,可有效节省就诊时间及医疗费用,慢性疾病患者发生轻微病情变化时,更愿意选择到社区医疗机构就诊,因此全科医生更容易掌握患者第一手患病资料[5]。③社区全科医学模式要求医生将患者每次病情变化建立医疗档案,因此全科医生在给患者进行治疗时可以参考之前的病案、家族史、既往史等相关资料,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及药物使用剂量,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6]。④全科医生模式治疗采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的综合干预措施,医生与患者建立相对稳定的、亲切的医患关系,为其制定经济、安全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患者对医生的信任感较强,容易接受医生的心理疏导及饮食、生活指导,树立正确的治疗观念[7,8]。
综上所述,全科医生模式是社区老年慢性疾病理想的防治手段,能使病情得到更好的控制和改善,降低患者再住院率,减少治疗费用,有效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现状,相较传统专科治疗模式更加便利,安全性更高,临床效果更佳。因此,全科医生治疗模式值得在社区内广泛推广。
[1]陶箐.城镇老年人健康管理个性化服务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
[2]方洁如,王冬竹.老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心理状况调查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06,4(4):376-376.
[3]马登娥,张志福.全科医生对老年慢性疾病在社区治疗的经验探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15):201-202.
[4]罗东勇,李汉兴,陈能栋,等.全科医生模式治疗社区老年慢性疾病效果分析[J].内科,2016,11(2):276-277.
[5]汤可艳.浅议开展社区医疗的相关优势及问题分析[J].医药前沿,2012,2(19):366-367.
[6]张煜,曹薇薇.健康管理对社区老年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影响的研究[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4,28(12):12-14.
[7]梁月好.心理疏导及精神护理在老年慢性病诱发的抑郁患者中的应用[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7,6(2):98-100.
[8]李春葵.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病伴发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J].内科,2015,2(1):93-94.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general practitioner model in the treatment of elderly chronic diseases in community
Wang Min,Liu Haihong,Zhang Huiyuan
Tongan Street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Shibei District,Qingdao City 266000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general practitioner model in the treatment of elderly chronic diseases in community.Methods:80 patients with elderly chronic diseases were selected.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treatment,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general practitioner model.We compared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wo groups.Results:After 30 weeks treatment,the blood glucose,blood pressure,blood lipid,ECG and other index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s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After 5 years of follow-up,the medication compliance,disease stability,drug safety,treatment effect,annual rehospitalization rate and annual per treatment cost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general practitioner model in the treatment of elderly chronic diseases in community was significant,and the safety was high.
General practitioner model;Elderly chronic diseases in community;Clinical efficacy;Safety
10.3969/j.issn.1007-614x.2017.3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