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分布与耐药性观察研究

2017-12-12汤伟明周翔徐燕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33期
关键词:铜绿单胞菌耐药性

汤伟明 周翔 徐燕

213300溧阳市人民医院检验科

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分布与耐药性观察研究

汤伟明 周翔 徐燕

213300溧阳市人民医院检验科

目的:探讨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分布与耐药性。方法:对73例患者155株铜绿假单胞菌进行分离和研究,根据菌株药敏、来源结果,进行耐药性及菌株来源分布分析。结果:痰中检出铜绿假单胞菌的数量最多;神经内科是检出菌株最多的科室;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氨曲南、头孢他啶、亚胺培南、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吡肟的耐药率比较高,对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和哌拉西林的耐药率比较低。结论:研究出高效的抗菌药物及高感染率科室,有利于预防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强化耐药性检测,能指导临床用药。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分离;感染

本次研究将155株铜绿假单胞菌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铜绿假单胞菌的分离和检验,对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分布与耐药性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5年4月-2016年5月收治住院患者73例,共分离出155株铜绿假单胞菌,全部符合相关的临床诊断标准。从患者的痰、血、中段尿、分泌物等,将标本中的铜绿假单胞菌分离出来,将分离出的155株铜绿假单胞菌以常规的方式进行培养、分离和鉴定。

方法:①运用上海复星公司的BIOFOSUN微生物鉴定药敏系统,对所有的菌株进行自动的鉴定;②进行药敏试验,运用复星公司非发酵菌的药敏纸片进行试验和测定,再根据药敏试验的结果,按照CLSI2016版的标准进行分析和判定。

质控菌株:铜绿假单胞菌ATCC 27853。

观察指标:①对铜绿假单胞菌在各标本中的分布进行观察;②对铜绿假单胞菌在不同科室中的分布进行观察;③对铜绿假单胞菌与抗生素的耐药性进行观察。

统计学方法:采用WHONET 5.4分析,建立实验数据,进行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和耐药率的分析。

结 果

铜绿假单胞菌在各标本中的分布:对标本进行分离后,铜绿假单胞菌在痰中所含的数量112株(72.26%),分泌物中所含的数量9株(5.81%),胆汁中所含的数量2株(1.29%),血液中所含的数量5株(3.23%),尿液中所含的数量8株(5.16%),引流液中所含的数量4株(2.58%),组织中所含的数量6株(3.87%),胸水中所含的数量2株(1.29%),粪便中所含的数量1株(0.65%),其他标本中所含的数量5株(3.23%),未知标本中所含的数量1株(0.65%),见表1。

铜绿假单胞菌在不同科室中的分布:对标本进行分离后,铜绿假单胞菌在神经内科中所含的数量42株(27.10%),呼吸内科中所含的数量32株(20.65%),普外科中所含的数量30株(19.35%),ICU中所含的数量27株(17.42%),泌尿外科中所含的数量11株(7.10%),胸外科中所含的数量3株(1.94%),肾内科与消化内科中所含的数量2株(1.29%),传染科、骨科、脑外科、内分泌科、烧伤整形科与心血管科中所含的数量为1株(0.65%),见表2。

铜绿假单胞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药物的耐药性都比较强,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氨曲南、头孢他啶、亚胺培南、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吡肟的耐药率比较高,美罗培南19.4%,妥布霉素16.8%,庆大霉素12.9%,环丙沙星12.3%,左旋氧氟沙星11.1%,哌拉西林9.7%,见表3。

讨 论

铜绿假单细胞分布十分广泛,在日常生活中,它主要分布于周围的环境及正常人群的皮肤、呼吸道、消化道等各个部位。在身体素质较差、免疫力较为低下的人群中,铜绿假单胞菌十分容易引起患者的严重感染,并且引起医院感染的可能性也比较高[1]。铜绿假单胞菌具有较强的耐药性,并且以各种形式对人体产生感染,不仅难以治疗,并且难以彻底清除[2,3]。其能产生诸如氨基糖苷类钝化酶、内酰胺酶等多种活性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药物的靶位,例如青霉素结合蛋白的改变或是DNA螺旋酶的结构发生改变,从而逃避药物的作用,能够导致外膜的通透性降低,促进生物膜的形成[4]。

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机制较为复杂,在周围的环境和人的消化道、呼吸道等部位都有分布,是导致老年体弱、出现慢性疾病、免疫功能下降的患者合并感染的一种常见的病原,易引起非常严重的感染,或出现多重耐药性[5],还会以多种形式感染人体。其治疗和清除都相当的困难,其中最为常见的几种感染形式为呼吸道感染、肺部感染、手术后伤口感染、烧伤后感染、尿路感染等[6]。在本次研究中,下呼吸道感染较多,铜绿假单胞菌在上呼吸道是正常的菌落,当人体免疫力下降的时候,就容易出现呼吸道感染。因此,医院的管理部门应加强患者呼吸道的护理和观察,加强医院的消毒工作,有效预防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7]。

在本次研究中,将155株铜绿假单胞菌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铜绿假单胞菌的分离,对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分布与耐药性进行研究,由表1~表3能够了解到,对标本进行分离后,铜绿假单胞菌在痰中含量最多,胸水、胆汁、粪便、未知标本中所含的铜绿假单胞菌的数量较少;铜绿假单胞菌在神经内科、呼吸内科、普外科、ICU中的含量较多,其次是泌尿外科,胸外科、肾内科、消化内、传染科、骨科、脑外科、内分泌、烧伤整与心血管科比较低;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药物的耐药性都比较强,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氨曲南、头孢他啶、亚胺培南、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吡肟的耐药率比较高,其次是美罗培南和妥布霉素,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和哌拉西林的耐药率比较低。ICU患者的免疫力都比较低,病程较长,病情较为严重,还配合侵入性治疗,抗菌药物的治疗也较多,为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提供了的条件,因此,医院应该加强对神经内科、呼吸内科、普外科、ICU等科室的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预防和消毒管理,消除诱发的各种因素。对患者做侵入性操作时,应该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加强病房等物品的消毒和清理;对已经发生感染的患者进行隔离;使用抗菌药物时选取敏感性高的药物,提高治疗效率。医护人员平时的工作也应严格落实医院的消毒、卫生管理制度。

表1 铜绿假单胞菌在不同标本中的分布(n=155)

表2 铜绿假单胞菌在不同科室中的分布

表3 铜绿假单胞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

综上所述,对分离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分布与耐药性进行观察和研究,能够促进研究出高效的抗菌药物,有利于预防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强化耐药性的检测,对细菌的药敏谱进行动态的检测,能够对临床患者的用药予以更加正确的指导,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1]李淑芳,郑玲,王芬,等.1335株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分布特征及耐药性研究[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5,32(10):985-987.

[2]孙茜,王鹏华,褚月颉,等.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糖尿病足患者临床及耐药特点分析[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2,28(10):817-820.

[3] 滕国杰,聂秀红,杨强,等.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和美罗培南治疗机械通气患者痰分离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风险差异[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6,15(6):397-400.

[4]王绍志,柴连海,张勇,等.ICU患者感染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耐药性机制分析及检测方法评价[J].中国急救医学,2015,4(6):510-513.

[5]蓝锴,罗强,张伟铮,等.医院内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变迁[J].广东医学,2011,32(18):2398-2400.

[6]毛雄英,吕婉飞,张媛媛,等.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特征及耐药性研究[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4,31(3):251-252.

[7]郭霞,许云敏,单斌,等.415例血培养阳性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分析[J].中国合理用药探索,2017,14(1):9-13.

Distribution and drug resistance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infection isolated from clinical specimens

Tang Weiming,Zhou Xiang,Xu Yan
Clinical Laboratory,the People's Hospital of Liyang City 213300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distribution and drug resistance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infection isolated from clinical specimens.Methods:A total of 155 pseudomonas aeruginosa strains were isolated and studied in 73 patients.Based on the drug sensitivity and source,we carried out the analysis of drug resistance and source distribution.Results:The number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detected in sputum was the largest.The detected strains were the most in neurology.The drug resistance rate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were high for piperacillin/tazobactam,aztreonam,ceftazidime,imipenem,ticarcillin/clavulanic acid,cefepime,the drug resistance rate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were low for gentamicin,ciprofloxacin,levofloxacin and piperacillin.Conclusion:Finding effective 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high infection rates was beneficial to prevent pseudomonas aeruginosa infection.Strengthening drug resistance test can guide clinical medication.

Pseudomonas aeruginosa;Drug resistance;Isolate;Infection

10.3969/j.issn.1007-614x.2017.33.4

猜你喜欢

铜绿单胞菌耐药性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婴幼儿感染中的耐药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WHO:HIV耐药性危机升级,普及耐药性检测意义重大
槲皮素改善大鼠铜绿假单胞菌肺感染
持续性根尖周炎中牙龈卟啉单胞菌的分离与鉴定
共代谢基质促进铜绿假单胞菌降解三十六烷的研究
铜绿假单胞菌金属酶及整合酶的检测
齐口裂腹鱼肠道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
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基因组揭示结核杆菌耐药性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