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元认知理论指导下的日语初级听力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2017-12-11许霄翔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11期

doi:10.3969/j.issn.10017836.2017.11.048

收稿日期:20170609

作者简介:许霄翔(1987—),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助教,硕士,从事日语语言文学、日语教学研究。

摘要:随着日语听力教学在现代日语专业教育中地位的日益提高,传统教学中的“‘有声精读课程”教学模式,已很难满足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求。以元认知理论为指导,对日语初级听力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对自我学习认知活动进行监控和调节,并对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以供探讨。

关键词:元认知理论;日语初级;听力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H369.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7)11014503

随着社会发展对复合应用型人才需求量的不断增加,日语听力等学科基础课程在高等院校的日语专业培养体系中地位的日益凸显,许多高校开始在大学的第一学期开设日语听力课程,进一步明确了听力在听、说、读、写、译五项基本技能中的重要地位。但在传统的听力教学中,词汇、句型、语法、翻译都是教师需要讲授的核心内容,听力课堂更像是一堂“有声”的精读课程,学生多把听力作为一种被动接受的过程,语言输入质量和听力教学效果都不甚理想。如何改革教学模式,在有限的理论学时之内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成为日语初级听力课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元认知与日语初级听力教学

1元认知理论

元认知,又称反省认知、监控认知、超认知等,是由美国心理学家Flavell于1976年首次提出的,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三部分,其理论核心可以概括为:认知主体为完成某一具体目标或任务,对于自身所经历的认知活动进行情感体验,在掌握影响其过程和结果相关因素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对认知活动进行监控和调节,即对认知本身的认知活动[1]。

其中,元认知知识是基础,需要认知主体既要具备关于自己认知能力的知识,又要具备关于认知活动目的、内容的知识,同时还要具备关于认知策略的知识,这种认知主体认知结构中既存的知识经验,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元认知体验是认知主体在认知活动中所进行的有意识的认知体验或情感体验,它既是丰富和发展元认知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激发和指引元认知监控的内在驱动力,伴随着认知调节的整个过程;元认知监控是关键,它反映了认知主体在主动学习、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学习过程进行合理规划、监控和评价的能力。

因此,所谓元认知理论,实际上就是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三者有机动态的结合,即选择有效认知策略来控制、指导、调节认知过程的执行,其本质是人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2]。

2日语初级听力教学对象的特性

日语初级听力是为零基础的日语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基础日语的辅助课程,虽然尽早强化听力训练是提高听力水平、促进语言学习最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其教学对象为一年级新生。比较已基本实现大众化教学的英语语言学习或高年级的日语专业学生而言,日语专业一年级学生基本没有任何日语语言学习的基础,没有日语知识储备,尚处于最基本的语音学习阶段,单词储备量和语言知识量都严重不足。对于授课教师而言,既要讲授语言基础知识,又需要兼顾传授听力方法和听力技巧、强化听说练习与剖析社会文化背景等,教学难度较大。但在另一方面,比较高年级学生而言,一年级学生在语言学习方面具备明显的优势,即学习兴趣浓厚、课余时间充裕,课程压力相对较小,这就使得将元认知理论引入日语初级听力教学,引导学生掌握良好的语言学习方式、方法,进而提高学习水平成为可能。

3元认知理论在日语初级听力教学中的指导意义

听力是一种有目的的、积极提取有效关键信息的行为,而听力理解则需要听力活动的主体对于输入的语言信息进行解码、加工、意义重构和输出,在这一过程中,主体的积极参与显得尤为重要[3]。作为一名语言教师,与传授学生一种语言技能相比,教会其如何听、如何学,如何用正确的思维习惯和方式合理规划、监控、评估学习过程似乎更为重要,尤其是在语言学习的初级阶段,这也就是元认知理论在日语初级听力教学中的指导意义。具体来讲,就是彻底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和学习热情,让学生自觉主动地设置学习目标,制定学习方案,选择学习内容,设计学习环节,调整学习进度,评价学习效果,从而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

二、教学流程设计

所谓教学模式,实际上就是教师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的反映[4]。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除了特定的理论指导与支持外,都必须具备与其理论框架相适应的逻辑步骤和操作程序,也就是说,某种教学模式的选择,直接影响了教学活动的流程和教学行为规范。

在笔者看来,元认知理论指导下的日语初级听力教学模式,更像是自学辅导教学模式与巴特勒学习模式的结合,为实现学生主动学习、自我管控、独立思考、自主创新的教学目标,同时考虑到学生在语言学习初级阶段的认知水平,笔者选择了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新经典日本语听力教程(第一册)》作为基础内容,并将具体的教学流程设计如下:

1课前计划与准备

课前准备阶段,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准备阶段,也是保证这一教学模式顺利实施的最重要步骤之一。简单的课前准备,学生盲目地多听、泛听,难以实现预期效果。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应当首先对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知识掌握程度以及现有的学习方法等情况进行评估,并以此作为授课基础,开展后续的课程设计。其次,教师需要对本课所涉及的内容、文化背景进行梳理和剖析,将课程与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结构相联系,合理选择授课的难易程度,并帮助学生了解听力材料以及每课的教学目标,进而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和情感接受能力,自行制定短期目标和实施方案。授课材料的难易程度选择尤为重要,过于简单的材料,会导致学生無须使用任何策略;而过难的材料,又会使他们没有时间去考虑如何运用恰当的策略。endprint

2过程指导与监控

过程控制阶段,也可说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实施阶段,也是教师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手段。过程监控不等于简单的课堂提问检查,而更需要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对学生的课前准备情况进行准确的指导。学生执行自己所制定的学习计划,对学习过程进行有意识的自我监控,分担了教师的部分课堂教学压力,为教师观察和监测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针对不同学生进行分层次的讲解和教学,提供了充足的时间。笔者在实践中,根据一年级学生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主要时间用在了指导学生掌握语音识别、选择注意力、词义猜测、逻辑推理、图解速记等听力理解策略,引导学生合理利用这些策略并进行有效的调节和监控,从而帮助学生有效利用课堂之外的自学时间。

3课后评估与调节

学生完成每课的学习计划后,对这一阶段学习过程的评价和反思,是整个教学流程的重中之重,它直接反映了每一阶段的教学目标达成度和教学效果。在此阶段,教师要指导学生主动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分析和评价,如是否达成了最初设定的学习目标、在听力策略的使用方面是否合理有效、在本課学习中还存在哪些问题和不足等等,为更好地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做好准备。这一阶段中,学生的自我评价是否准确、是否合理,会直接关系到整个教学模式能否顺利实施。学生对自身学习效果评价过高,可能会导致养成轻浮、不深入的不良学习习惯;评价过低,更是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必须要对学生的自我评价情况进行有效监控,帮助学生进行正确评价[5]。

三、教学实施细节及问题分析

元认知理论的应用对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教师授课中的整体把控与课下管理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除了基本的教学计划设计外,实践中,笔者采用了以下辅助策略。

1建立“听力日记”,辅助学习

为做好积极有效的课下管理和整体把控,笔者在教学中,要求学生每天至少要进行30分钟的听力练习,并在完成任务后,对自己当天的学习过程进行分析和评价,包括目标的完成度、练习中遇到的问题、自己的薄弱环节以及自己的想法和改进措施等。学生将这一切以“听力日记”的形式进行呈现,教师则可通过此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实时监控[6]。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语音听力训练阶段的关键在于消除学生的胆怯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一新生在开始接触听力时,常会因日语的语速过快,弱化、吞音、音变等语音现象而感到畏惧、紧张甚至疲惫。这时,首先就是要尊重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消除学生这种不安、焦虑的负面情绪,给学生营造相对轻松的学习氛围。笔者要求学生选择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听力练习,任务目标降低到了能听准发音、记录自己学过的词即可,从而让学生在语音阶段轻松过渡。

3督促语言知识的积累

进入基础听力训练阶段,培养学生的元认知意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成为关键,其难点是对学生完成情况的监控[7]。笔者在课前会将要出现的生词、句型、知识背景、听力要点等进行归纳整理并下发给学生,要求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调整学习进度。通过随堂小考检验学生「聞く前に」和「単語と表現」部分、以及「ジャドーイング」跟读练习的完成情况,直至良好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的养成。

4指导听力策略

在学生的“听力日记”中,笔者发现诸多共性问题,如语速太快听不清、听不到全部内容就无法理解句意、单词没学过听不懂等。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引导学生,要让自己习惯听不清、听不全、听不懂,消除学生的完美心理主义。学生要做的是能够有目的地在语流中提取自己需要的关键信息,根据语境、语音、语调、语气和上下文的逻辑关系等,对所听到的内容大意进行推测,而教师则要培养学生掌握这种策略和灵活运用这种策略的能力。

四、教学效果评价

从教学效果来看,笔者根据上述改革思路及注意事项,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自我管控、独立思考、自主创新意识为目标,配以现代化的教学辅助手段,与学生进行了充分的互动、沟通,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良好。对于教学效果的评价,笔者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了分析。

首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及学生日常的学习情况,将课程目标设定为以下几点:(1)培养学生较灵敏的听觉辨别能力,能识别清音、浊音、促音、拗音、长音、多音节组合等声音符号,掌握日语语音的弱化、无声化规律,理解常见的语音变化现象;(2)培养学生在语流中识别单词、辨别同音词和同义词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听解策略能力,在情景对话中,能根据上下文的逻辑关系和思路的脉络猜出没听懂或没听清的词和词组的意思;(4)培养学生迅速捕捉重点内容、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理解整段会话语言表达的大意,理解内容不低于70%;(5)培养学生速记和概括能力,能以较快的速度大致记录下所听的内容,对于所听的话题和内容能大致复述出来;(6)使学生在听力能力提高的基础上,逐步养成用日语思考和表达的习惯。

其次,在考试题型设计方面,充分考虑学生的整体趋向性和个体差异性,分别设有假名识别、听写单词、短对话、长对话、提取关键信息填空、原文填空、概括并回答问题以及听写句子等题型,不仅考察了学生基础语音、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进一步考察了学生分析、推理、概括等综合能力的达成情况。

从课程目标达成度来看,在笔者执教的49名一年级学生当中,总课程目标达成度为0.78,其中在基础的语音和词汇方面达成度较高,约为0.93,而分析推理、概括等方面的达成度则相对较低,平均达成度仅为0.68。从中不难看出,对学生自主学习要求越高的部分,达成度越是不甚理想,进一步说明在听力教学的初级阶段,仍需要严格的监管机制来把控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进而督促学生养成合理、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结束语

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元认知理论指导下的日语初级听力教学模式,对于促进学生的认知水平,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控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听力水平和日语综合应用的能力,都有非常积极的指导意义。在教学实践中,还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课下管理和日常监督机制以及更加健全的教学效果评价体系,让元认知理论指导下的日语初级听力教学模式更加健全和完善。endprint

参考文献:

[1]杨坚定.听力教学中的元认知策略培训[J].外语教学,2003(4):65—69.

[2]孙苏平.日语专业学生日语听力元认知意识的调查研究[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7(2):62—65.

[3]吴梦.日语初级听力教学过程中的学习策略教学[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6(2):72—74.

[4]张芳玲.元认知策略在英语专业听力教学中的应用[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36(9):70—71.

[5]许梅英.高师院校英语听力教学与元认知意识培养[J].教育评论,2013(1):117—119.

[6]孙羽佳.元认知策略培训与大学生听力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实证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10.

[7]苏君业,罗米良,刘晓华.新经典日本语听力教程(第一册)[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5:1—9.

Reform and Practice of Japanese Listening Teaching

Model under the Guidance of Metacognitive Theory

XU Xiaoxiang

(Rongcheng College, Harb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ongcheng 264300, China)

Abstract:With the increasingly elevated status of Japanese listening teaching in modern Japanese professional education,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of “audio” intensive course is difficult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talent training mode. Based on metacognitive theory, this paper has reformed the Japanese primary listening teaching mode, guided the students to play the subjective initiative, supervise and adjust the selflearning cognitive activities, and put forward the solution to the problems in practice for discussion.

Key words:metacognition; Japanese junior; listening teaching model

(責任编辑:刘东旭)2017年11月第36卷第11期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Heilongjiang College of EducationNov.2017Vol.36 No.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