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曹操诗歌人文精神浅见

2017-12-11韩卓异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11期
关键词:曹操人文精神诗歌

doi:10.3969/j.issn.10017836.2017.11.034

收稿日期:20170918

作者简介:韩卓异(1984—),女,黑龙江绥化人,讲师,硕士,从事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

摘要:曹操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他不仅推进了建安文学的发展,而且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曹操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诗歌上,他的诗歌今存的不多,仅20余首,但这些诗歌如同一面广角镜,反映了东汉末年的全景社会,所表达的社会内涵非常丰富,特别是其中忧国忧民的人文思想,是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

关键词:曹操;诗歌;人文精神

中图分类号:I2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7)11009903

曹操(155—220年),字孟德,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中国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

曹操生活在东汉末年,那是个动乱、黑暗的年代,国家分裂,生灵涂炭。总览曹操的全部诗歌,无论是在诗歌中表现的政治理想还是对现实生活的记叙,都是当时社会现实的反映。在诗歌中,他为国家的命运而忧虑,也为百姓的苦难而伤怀。从他的生活轨迹看,无论是政治作为还是诗歌创作,他的目光都聚焦于匡世平乱,创造太平盛世,力图改变国家和民众的命运,表现出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

一、对国家前途的忧患与担当

曹操的诗歌大气磅礴,在为经天纬地的远大理想而引吭高歌的同时,对国家命运的忧患相伴而生,这种为天下而忧的情怀使他的诗歌更具社会意义。

曹操的忧患意识源于當时的社会状况。东汉末年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最血腥的年代,这一时期国家君主形同虚设,各地豪强蜂拥而起,大肆瓜分国家权力和国家资源,社会处于混乱无序的状态,社会生产力受到极大破坏,社会矛盾极其尖锐,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种社会状况使曹操深为忧虑。在他现存的20余首诗歌中,“忧”“愁”“苦”“悲”等字反复出现。这种焦虑情绪从“忧从中来”开始,到“何以解忧”的思索,最后是几十年萦绕于心、长相伴随的“忧思难忘”,体现了他忧虑与苦恼的思想状态以及积极奋进的精神境界。

亲身经历国家分裂、民不聊生的现实,曹操“忧从中来”是自然而真实的情感。《步出夏门行·土不同》《薤露行》《蒿里行》《苦寒行》等作品都表现了对国家分裂、社会动乱的忧虑。《步出夏门行·土不同》描写了由于战乱导致的民生凋敝、社会混乱的现状。作者首先描写了冬天河北冀州大地萧瑟、寒冷、荒凉的景象,一股肃杀、悲凉之气扑面而来。作者触景生情,以此为背景,发出了“士隐者贫,勇侠轻非。心常叹怨,戚戚多悲”的哀叹,诉说了动乱时代社会法治、社会正义和社会道德的缺失。《薤露行》《蒿里行》二诗,作于建安初年,都是围绕董卓之乱展开的。前一首反映何进谋诛宦官事败,董卓入洛阳作乱;后一首写关东各路“义士”举兵讨伐董卓,同时又为各自的利益相互争斗残杀,置百姓的生死于不顾。这两首诗真实记录了当时的残酷现实,因而被誉为“汉末实录,真诗史也”(钟惺《古诗归》)。在《蒿里行》中,曹操以忧伤、悲愤的笔触,真实地再现了董卓之乱给国家、社会和民生带来的深重灾难:“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因此“念之断人肠”。他在《薤露行》中写道:“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作者在这里扩大了视角,不仅写出了国家政权的丧失、汉献帝刘协的颠沛流离,也表现了迁都过程中民众经历的苦难。诗的最后,作者自比微子,为国破民殃而感到无比的哀伤。

“何以解忧”是曹操忧患意识中思想升华的标志,显示出由对时事的哀伤、忧虑向对未来自觉和理性的思考、探索转变,由单纯的情感宣泄向展示一统天下的宏伟抱负、治理国家的雄才大略和匡时济世的担当精神转变。曹操在他的诗歌中宣示的政治理想是建立一个太平盛世,其中包括统一的国家,儒法兼用、恩威并施的贤君良臣政治制度,安定、和平、和谐的社会环境,富庶而又俭朴的民生。

曹操诗歌中与政治理想相关的有《度关山》《对酒》《短歌行》等篇。《度关山》是他政治理想的具体化。诗中勾勒出一幅令人向往的美景,规划出贤君治世、“总统邦域”的政治制度,“封建五爵”的政治体制,“俭为共德”“兼爱尚同”的朴素民风。曹操深知战乱给社会和百姓带来了巨大灾难,因此他在《对酒》中突出描绘了祥和、富庶的美好生活图景,在这里没有国家分裂之痛,没有暴政之虐,没有战乱之苦,没有贫穷之忧,没有短命之殇,没有犯罪之恶,没有天灾之害,没有人际之争扰,没有人与自然之间的冲突。与《度关山》相比较,这首诗对理想的描述更具体、更宽泛,思想更深刻,既体现了诗人的浪漫想象,又表现出政治家的高瞻远瞩和雄浑气魄。同《度关山》一样,他在《对酒》中也对理想社会中国家最高统治者、王公大臣直至普通百姓提出了道德要求:“王者贤且明,宰相股肱皆忠良”“爵公侯伯子男,咸爱其民”“咸礼让,民无所争讼”。在这里,曹操的仁者之心跃然而出,这是他政治理想的核心部分,即贤能治世的仁者之政,也是他理想的一条主线。曹操政治理想的另一条主线是法治。“犯礼法,轻重随其刑”,即依据事实、依据法律治罪,做到轻重有度。这样的思想产生于一千多年以前,不能不说是非常先进而令人钦佩的。这两条主线体现了曹操政治理想中儒法并重的治世主张。曹操政治理想中第三条主线是人民丰衣足食、社会祥和稳定、百姓遵礼守法、民风淳朴友善的愿景。在他理想的社会中,“三年耕有九年储,仓谷满盈”“路无拾遗之私”“囹圄空虚,冬节不断”。

“忧思难忘”体现的是曹操对自己政治理想的坚持和“因忧而进”、勇于担当的历史责任感。虽然曹操对国家和百姓的命运给予深切的关注与同情,并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理想,但以他一己之力难以从根本上改变社会。面对这样的现实,他并没有放弃自己的追求,于乱世之中挺身而出,力挽狂澜,平豪强、灭贼寇、恢复生产、改善民生,完成了消除割据、统一中原的历史重任,推进了社会的长足进步。《苦寒行》《步出夏门行·冬十月》《却东西门行》等诗歌真实记叙了他纵横驰骋,逐鹿中原的场景,在《短歌行》《观沧海》《龟虽寿》等诗歌中则抒发了平乱之后的豪迈之情。endprint

通过读曹操的诗歌,我们看到了他理想中政治的清明、道德的进步、民生的富庶和社会的和谐,透过他的展望,我们不难感受到他对国家、社会命运的关注与思索,对理想的坚持,对历史责任的担当,并深深为他忧国忧民以及追求社会进步的情怀所感动。

二、对天下苍生命运的关注与体恤

在中国历史上,关注和同情百姓命运是文人墨客的优良传统,也是古代文学作品中的闪光部分和宝贵的精神成果。在关注国家社稷的同时,曹操站在政治家的高度,以更广阔的视野,以悲悯同情之心,关注着百姓的苦难命运。“君子多苦心,所悉不但一。”(《善哉行其三》)哀民之不幸的心愫浸润其中,體现了人文关怀的亮点。

(一)以悲凉的记叙,细致的刻划,展示天下苍生的凄苦生活画面

身处中国历史上空前的大乱之世,曹操目光所及都是战乱、贫困的惨景,惊于心,动乎情,促使他以诗歌来记录所见所闻,倾述悲伤怜悯之情,因而后人评价“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钟嵘《诗品》)。

在诗歌中,曹操对百姓生活的观察和记叙主要聚焦于三点。

1离乱之痛

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导致百姓流离失所,引发了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有近百万人为求生存而流落到南方。《薤露行》中写到了百姓在战乱中哭号迁徙的情景。《却东西门行》中描写了士兵在征战中遭受的苦难和厌战思乡的情绪。作者以鸿雁和转蓬比喻远离家乡的征夫,以比兴的手法写出了常年征战远离家乡士兵寂寥悲凉的心境。“鸿雁出塞北,乃在无人乡。举翅万馀里,行止自成行。冬节食南稻,春日复北翔。”然后再写士兵征途之苦和思乡之切:“戎马不解鞍,铠甲不离傍。冉冉老将至,何时反故乡。”最后写了士兵思乡而不得归的苦楚与无奈,龙、虎、狐尚知不离居所,而远征的人却有家难回,真是欲哭无泪呀。作者不仅描写了征夫的身体之累,更表现了他们的心灵之苦。

同样是表现征夫题材的作品,如果说《却东西门行》是作者以旁观者的角度对征夫命运进行客观描写的话,那么《苦寒行》则做了角色的转换,以自身的体验来抒发对战争的厌倦和极度思乡的真情实感。这首诗作于建安十一年(206年)率兵讨伐袁绍之甥高干途中。首先写行军的艰险,太行山险峻,羊肠小道曲折,一路风雪交加,还有猛兽相随,恶劣的环境对人的身心都是严峻的考验。此时此景,连三军的主帅也不免“延颈长叹息”,难抑思乡之情。接下来的行军又遇重重险情,桥梁断绝,道路迷失,人马饥饿,无处宿眠。在真情倾述之中,对连年征战的厌倦表现得淋漓尽致,因此,他在另一首诗《短歌行》中写道:“一匡天下,不以兵车。”这对于鞍马征战、杀伐一生的封建集团统治者曹操来说,不啻于人生的深刻反思和人性的觉醒与回归。

2贫困之苦

虽然曹操诗歌直接描写百姓贫困生活状态的笔触不多,但是他以广阔的视角表现宏大的社会生活画面,恰如一幅巨大的镜子,折射出黎民百姓生活的艰辛。《薤露行》《蒿里行》等诗篇描绘出大动乱的社会场景,为研究分析当时广大人民的生活状况提供了条件。可以想象,在这样的大乱之世,社会生产力必然遭到巨大的破坏,特别是豪强纷争中疯狂杀戮和掠夺,使百姓能够生存下来已经成为最基本的要求,而生活的贫困则难以避免。

从另一个角度看,曹操在诗歌中对其理想的展示也反衬出百姓生活的困苦。他在《对酒》中想象出一个丰实富庶的人间天堂,正是因为作者目睹了百姓贫苦无依的残酷现实,才激发了他一匡天下,改变社会,拯救民生的雄心壮志。在当时的农耕社会,民以食为天,解决吃饭问题是改善民生的首要问题。所以,在他的理想王国里面,“雨泽如此,百谷用成。”粮食大丰收,大家衣食无忧。读这首诗,我们透过作者色彩斑斓的理想看到了他那个时代黑暗惨淡、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

《谣俗词》是曹操诗歌中唯一的直接叙述百姓贫困生活的作品。作者设身处地,以第一人称的形式述说生活的穷苦:“瓮中无斗储,发箧无尺缯。”寥寥10个字写出了衣食难续、温饱无着的悲惨情景,因而这两句诗成为了千古名句。诗的前两句说出了“我”的贫困境遇,做了一个铺垫,接下来话锋一转:“友来从我贷,不知所以应。”“我”已经如此贫困,但还有比“我”更穷的人来求我帮助,令“我”欲哭无泪。诗的后两句表达了更深层次的寓意:如果“我”的贫困表现的是个体现象的话,那么友人的出现与“我”相呼应,表现的是一个广大的社会阶层的生活状态,具有了更典型的社会意义。作者采用先平后扬的艺术手法,以点带面,塑造了东汉末年百姓的贫困生活实景。

3死亡之殇

东汉末年的连年战乱,导致士兵和平民大量死亡,史书这样记载:洛阳周围“二百里内,房屋荡尽,无复鸡犬”(《资治通鉴》卷五十九),“人相啖食,白骨遍野,残骸余肉,臭秽道路。”(《晋书·食货志》)这样的社会现实在曹操的诗歌中得到了真实的反映。《蒿里行》是一首非常典型的“悯民诗”。在诗中,曹操以悲悯的目光,细致入微的观察,震撼人心的描写,悲凉的笔调,写出了战乱带来的人间惨剧:“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此情此景,即使是长年征战沙场,见惯了生生死死的曹操,仍难掩极度悲伤的情绪。这首诗在一千多年以后的今天读来,还是令人心生感伤悲愤之情,不由得感叹在那个年代,百姓的生存权力被剥夺,他们面临的不仅是贫与苦,还有生离死别。

(二)以仁者之心对贻害国家和百姓的时政弊端进行深刻的批判

对穷苦百姓和士兵不幸命运的哀伤,使曹操进一步思索造成这一社会现实的深层次原因,并对种种弊端进行批判。这种批判精神的代表作是《薤露行》和《蒿里行》。

首先,他直接抨击当时的最高统治者汉灵帝刘宏。在曹操看来,追根溯源,是统治者的失德失能造成政治和社会的危机,贻害于国家和民众。由于用人失当使小人当道,导致国家的分裂和中央权力的散失,形成了政治秩序的混乱无序,这是民众苦难的根源所在。在《薤露行》中,他以悲愤的心情叙述了董卓之乱的过程,“惟汉廿二世,所任诚不良。”把矛头直指汉灵帝刘宏,指诉其用人不当,使宦官当道,把持朝政,他认为这是导致祸乱的开端和原因。在天子即神的封建时代,作为臣子的曹操能有如此的勇气,能有这样深刻的认识是难能可贵的。endprint

接着,他对贻害国家和百姓的“不良之人”给予痛斥。在《薤露行》中,他以讥讽的语气,用形象化的语言痛斥当朝大臣何进等人,认为他们只不过是“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强”的无能之辈,难堪大任。“犹豫不敢断,因狩执君王”叙述了“知小谋强”的后果,这样的人却主导国家大事,结果是误国殃民,而且还丢了自己的性命,作者对何进等人的不屑与痛恨之情溢于言表。

最后是对乱世贼子董卓进行大力的鞭挞,对军阀混战予以谴责。“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薤露行》)董卓的出现使国家和百姓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在这场灾难之中,他是窃国之贼,是动乱的罪魁祸首。《蒿里行》对董卓之乱进行了更深入的描写。“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淮南弟称号,刻玺於北方。”在讨伐董卓过程中,各路“义士”各谋所图,引发了军阀混战,烽烟遍地,百姓流离失所,同时,军阀混战伴随着土地的兼并,使农民失去生存的基础,民不聊生,苦不堪言。

在诗中,曹操对统治者及军阀们的贪婪、残暴表现出极大的反感和义愤,并以犀利的笔调加以大力批判,表现出强烈的反对战争、爱惜民众、怜悯苍生的民本思想和人文精神。

三、结束语

总之,忧天下、悯苍生是曹操诗歌的一个重要主题,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浓厚的人文关怀精神,这些诗篇今天读来仍然令人感动。

参考文献:

[1]中国历代文学家评传[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3.

[2]刘红英.曹操诗歌的忧患意识[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1(3).

Brief Analysis of Humanism in Cao Caos Poetry

HAN Zhuoyi

(Heilongjiang College of Education, Harbin 150080, China)

Abstract:Cao Cao is a celebrated literary figure in the history, who not only pushes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of Jianan literature, but also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hinese literature. His literary achievements are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poetry, among which only twenty or so still exist, but they reflect the panoramic society in the late Eastern Han Dynasty like a mirror, and express abundant social connotations, especially the humanistic thought of concern about the destiny of the country and the people, which is a valuable spiritual treasure.

Key words:Cao Cao; poetry; humanistic function

(責任编辑:陈树)2017年11月第36卷第11期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Heilongjiang College of EducationNov.2017Vol.36 No.11endprint

猜你喜欢

曹操人文精神诗歌
1800年后读懂曹操
曹操:一个熟悉的陌生人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诗歌岛·八面来风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四岁让梨的孔融,为何被曹操杀了
寻找历史的缝隙——关于“人文精神讨论”的述评与思考
曹操地下用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