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术式子宫肌瘤剔除治疗子宫肌瘤280例临床观察
2017-12-11刘震
刘震
【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不同术式子宫肌瘤剔除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 280例子宫肌瘤患者, 依据分组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 140例。观察组患者采取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原位旋切剔除术,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 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感染发生率、术中出血量及
月经缓解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94.62±20.15)min, 术后感染发生率为3.57%(5/140), 术中出血量为(54.26±6.62)ml, 月经缓解率为96.43%(135/140)。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25.54±21.35)min,
术后感染发生率为11.43%(16/140), 术中出血量为(95.62±6.71)ml, 月经缓解率为86.43%(121/140)。观察组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 术后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 月经缓解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原位旋切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不适反应或术后恢复情况均明显优于常规的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 具有临床推广使用的价值。
【关键词】 不同术式;子宫肌瘤;剔除术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34.034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中常见的良性肿瘤, 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上升趋势[1-3]。在本文当中, 对本院2016~2017年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展开研究, 对患者分别进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原位旋切剔除术和常规的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两种治疗方式, 寻求适宜的治疗方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0月17日~2017年3月17日
在本院治疗, 经诊断确诊为子宫肌瘤的患者280例, 所有患者均被确诊为子宫肌瘤并行剔除术治疗, 无手术禁忌证, 无凝血功能障碍, 无其他严重器官损伤, 所有患者均被告知实施的治疗方案并自愿服从医院的安排签署知情同意书。将280例子宫肌瘤患者依据分组对照原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140例。观察组患者年龄45~76岁, 对照组患者年龄48~75歲。两组患者的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观察组患者采取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原位旋切剔除术,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进行治疗。子宫肌瘤剔除术是目前保留子宫的主要手术方法, 具体实施方法如下。①常规的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要对患者采取全身麻醉或者硬膜外麻醉, 术中若肌瘤位于子宫前壁, 则先将子宫膀胱腹膜反折切开, 然后用手指探及肌瘤后钳夹该部位的子宫壁, 切开并将肌瘤剔除;若肌瘤位于子宫后壁, 则先将子宫直肠腹膜反折切开, 再用手指探及肌瘤后钳夹该部位的子宫壁, 切开并将肌瘤剔除。子宫肌瘤体积较大者, 同时将子宫前、后穹窿切开, 显露肌瘤后, 纵向切开肌壁后将肌瘤剔除, 检查无异常后, 逐层缝合切口。②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原位旋切剔除术要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 将垂体后叶素稀释到0.9%的氯化钠溶液中, 注入肌壁以及肌瘤的交界处, 单缀点阵将假包膜以及子宫横行切开, 将瘤核用齿抓钳牵拉, 并剥离瘤体, 如果肿瘤的直径超过2 cm, 用1号可吸收线缝合子宫肌层, 当缝合的组织出现紫色的缺血状态时采用白克剪将子宫肌层切除, 根据患者肌瘤的大小以及位置, 用1号可吸收线对创面进行缝合, 对创面进行电凝止血, 将麦氏点的穿刺孔从5 cm扩至15 cm, 通过碎瘤机将肌瘤粉碎, 并从套管中取出。
1. 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感染发生情况及月经缓解情况, 并进行对比分析。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94.62±20.15)min, 术后感染发生率为3.57%(5/140), 术中出血量为(54.26±6.62)ml, 月经缓解率为96.43%(135/140)。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25.54±
21.35)min, 术后感染发生率为11.43%(16/140), 术中出血量为(95.62±6.71)ml, 月经缓解率为86.43%(121/140)。观察组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 术后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 月经缓解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子宫肌瘤是常见的妇科病, 主要表现为月经紊乱, 经量变化, 伴有疼痛或者压迫症状, 治疗的方法手段也要考虑到肌瘤的位置、大小、生长速度、患者的年龄以及是否保留生育能力等方面的因素[4-8]。目前子宫肌瘤的确切病因有待研究, 一般认为与患者机体的激素水平有关, 子宫肌瘤虽然是良性肿瘤, 但是随着其自身的发生发展也可能导致缺血贫血的情况, 甚至变性。在治疗过程中临床多会选择采取手术剔除的办法, 对于剔除也有一定的弊端, 尤其是会影响到患者的机体和子宫, 手术风险相对高, 而且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原位旋切剔除术手术费用高, 设备比较昂贵, 对于医生镜下缝合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 所以要求医生对于在腹腔镜下进行的操作非常娴熟才能不致发生医疗事故[9-13]。
综上所述,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原位旋切剔除术相对于常规的手术剔除术而言在患者手术过程中承受病痛或者在其愈后的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后遗症等方面都相对好, 且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另一方面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原位旋切剔除术是一种创伤性比较小的手术手段, 避免了对患者腹部造成大切口, 留下的瘢痕较小, 符合了美观的要求, 而且借助腹腔镜可以更好地观察到患者的病灶及其周围的一些组织, 一定程度上可以缩短手术进行的时间, 更快更准的找到病灶[14-16]。术后恢复得快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减轻患者及其家属的经济压力和精神负担。所以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原位旋切剔除术可以显著缩短患者的病程, 而且降低了愈后以及再复发的几率, 更具有安全性与可行性, 使子宫肌瘤的治疗也符合了微创的特点, 具有推广的意义和价值。endprint
参考文献
[1] 欧阳煜宏. 不同术式子宫肌瘤剔除治疗子宫肌瘤280例临床观察. 中国妇幼保健, 2011, 26(36):5831-5834.
[2] 陈晓珊. 不同术式子宫肌瘤剔除治疗子宫肌瘤80例临床分析. 中外健康文摘, 2012(30):226-227.
[3] 皮冰. 两种不同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比较. 中国妇幼保健, 2010, 25(9):1284-1286.
[4] 郭琦璇. 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100例临床分析. 浙江临床医学, 2010, 12(4):372-373.
[5] 江亚涛, 陈宇清.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对比分析. 福建医药杂志, 2013, 35(3):130-131.
[6] 王琳. 开腹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分析.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 28(2):130-131.
[7] 李青梅.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分析. 中国医学创新, 2013, 23(1):130-131.
[8] 池芸.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分析. 吉林医学, 2013(24):4887.
[9] 庄会坤, 李春芳, 杨娜, 等. 原位旋切法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 山东医药, 2012, 52(47):41-42.
[10] 孙丽静.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中国医药指南, 2016, 14(4):145.
[11] 赵红霞. 小切口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结果对比分析. 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14):578-579.
[12] 万红英.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的比较. 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7):186.
[13] 張黎. 72例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传统开腹术的临床效果对比. 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30):128-129.
[14] 朴成文. 腹腔镜下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对比研究. 中国医药指南, 2015, 13(36):152.
[15] 刘金霞, 陈茵. 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分析. 中国医药指南, 2011, 9(3):35-36.
[16] 郑德娟. 个性化护理和常规护理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围术期中的效果对比分析.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5, 26(20):4799-4800.
[收稿日期:2017-08-1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