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价值与实现

2017-12-11陈婕王盛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11期
关键词:生态文明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陈婕++王盛

doi:10.3969/j.issn.10017836.2017.11.033

收稿日期:20170517

作者简介:陈婕(1989—),女,江苏扬州人,助教,硕士研究生,从事大学生教育管理研究;王盛(1988—),男,江苏连云港人,硕士研究生,从事大学生教育管理研究。

摘要:提升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是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首先阐述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价值和我国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领域存在的问题,然后结合国外经验提出了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7)11009603

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其综合素质影响着社会发展和经济进步。在后工业划时代,维护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而生态素养也就此成为大学生应该具备的核心素养之一[1]。生态文明教育在德育领域具有重要意义,与传统教育方式相比更注重受教育者健全人格的培育,可以使学生在理解生态理念的基础上尊重自然、热爱生命的思想意识,进而形成保护环境、关爱他人的良好行为习惯。由此可见,生态文明教育与新时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极佳的契合点,强化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不仅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必然要求,也是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输送合格人才的内在要求。

一、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价值1有助于充实大学生德育教育内容

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持续推进的背景下,民主教育对大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作用不断凸显出来,并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马尔库赛认为,生态教育学是传统教育内容的重要补充,人们可以通过生态文明教育帮助社会底层大众视线社会参与,以实现具有广泛的社会涵盖的民主。由此可见,生态文明教育所提倡的民主、自由、包容的现代民主思想与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具有方法层面的契合性和目标上的一致性。大学生群体作为社会的未来和先进文化的继承和传播者,其精神面貌是时代风尚的重要表征。对大学生实施生态文明教育可以呼唤起他们的同情心和慈悲情怀,摆脱商品经济造成的动物化,实现人的本体性的回归。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进行文明生态教育有助于在新的发展阶段下的发展,对建立更为广泛的民主政治具有重要价值。

2生态文明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视角

道德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构成部分,是培养高素质人才必不可缺的重要环节。生态道德是人类处理与自然环境关系过程中形成的道德规范,并成为一切生态思想和行为体系的价值基础。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构建起新的视角,丰富了道德教育的基本内涵[2]。首先,生态道德教育满足了新时代背景下人们对道德教育提出的新要求。面对工业化进程的深入,人类在获得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在生态环境上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因此,在现代人类社会,人们不仅面临着价值困境和文化反思,还需要面临日益恶化的生态危机。因此,要寻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就需要以新的生态伦理引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因此,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延伸到生态道德领域是时代的必然要求。其次,生态道德教育拓展了传统道德教育的视野,生态道德所传递的生命价值和对差异的包容等生态理念,不仅反映了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思想,也传达了人类社会内部矛盾的对立统一,这不仅与传统思想道德教育具有相同的诉求,同时也拓展了其视野。

3有助于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效果

生态文明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天然的契合性。从国家层面来看,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是提高自然生产力的重要前提,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生态文明是超越工业文明的更高层次的文明,有效拓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视野,有助于建设和实现最广泛的和谐文明。从社会层面来看,生态文明强调对生命权和发展权的尊重,这与社会主义倡导的平等权利高度一致。从个人层面来看,生态环境保护是爱国主义的重要表现,生态理想和目标实现也需要每个社会分子的支持与配合。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可以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升和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效果。

二、大學生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先天不足

当前,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不足,特别是在行动方面仍缺乏足够的意识和动力:首先,大学生通过中学时期的生物学知识学习,对生物群落和生态环境的基本知识掌握较好,但是在大学时期并没有有效的环境生态知识方面的补充学习,而对生物学知识的学习掌握是环保行为的认知前提,这方面的知识灌输有待加强。其次,生态法律意识教育是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学生理应具有一定的生态法制知识和法制精神。但是,当前大学生群体的生态法制意识仍然淡薄,这不仅有环境立法滞后的原因,亦有大学生生态法制教育滞后的原因。最后,大多数大学生均能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但是缺乏行动意识和行动精神。例如,许多大学生都懂得应该保护水资源,但是在生活中却存在浪费生活用水的现象。

2生态文明教育重理论轻实践问题比较突出

鉴于生态文明教育的特殊性及其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领域的突出价值,实践教学对提升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效果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从调查情况来看,只有少数学生表示思想政治课堂上没有生态文明教育的渗透,大多数大学生则表示课程内容中有生态文明知识的相关设计。但是这些设计往往仅限于知识传递层面,形式枯燥、内容陈旧,不能对学生的思想意识产生明显的影响。

从生态实践教学层面来看,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基本不存在生态实践教学设计,与生态文明有关的实践教学仅限于环境、生物等相关专业的野外实习。而对大学生的走访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学生对生态文明实践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强化实践教学是生态文明教育必须要解决的问题。endprint

3校园文化的助推作用不足

校园文化对高等教育的助推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但是从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来看,校园文化的助推作用仍显不足。首先,我国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重视物质积累,但是生态文明教育方面的物质文化发展却严重滞后[3]。例如生态文明教育基地严重缺乏,难以对生态文明教育产生必要的支撑作用。其次,从校园的精神文化建设层面来看,生态文明教育一直得不到有效重视,宣传的内容无论是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存在明显不足。最后,从校园文化制度建设来看,学校的各级规章制度都较少涉及生态层面。例如,高校的校规校纪大多是对学习、考试以及集体生活的规制,很少提出环境层面的要求。

三、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国外经验借鉴

1澳大利亚的生态文明教育

澳大利亚生态文明教育始于20世纪70年代,并于1980年建立起全国性的生态文明教育专业系统。自此生态文明教育在全国得到推广,其教育的力度和成效也不断加强。澳大利亚重视生态文明教育的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理论教育与生态实践相结合,其具体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首先,澳大利亚的生态文明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完善,已经形成了全国通用的生态文明教育课程,而教育部门仍致力于该课程的内容完善和发展。其次,澳大利亚的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对国家面临的具体环境问题的处理,通过学生了解甚至参与环境问题处理,达到对生态文明理念的认知和形成生态化生活能力。最后,澳大利亚针对从事相关工作的教师开设了生态文明教育的传统学位教育,很多大学也面向社会开设生态文明课程。当然,这种教育仍以环境调查和问题解决为基础展开,而这种活动往往可以得到土地所有者的支持。

2加拿大的生态文明教育

加拿大的生态文明教育始于20世纪60年代,至今仍是公共教育关注的领域。加拿大的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出发点是培养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意识,其教育特征是将教育内容贯穿于主流教育之中,潜移默化地对社会公众产生影响。具体而言,加拿大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经验有以下几方面:首先,加拿大的很多省份均将生态文明教育明确作为科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并将其纳入可持续性的教育发展战略。其次,加拿大在教育领域喜欢使用美国教材,但是唯独在生态文明教育领域使用加拿大的本土教材,正是教材本身与加拿大生态人文环境的适应性,提高了教育本身的效果。最后,加拿大的生态文明教育贯穿各个学段的教育,同时被教育领域提升到学术与行政管理层面,使生态教育中融入了生态道德理念,不断影响着年轻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3西班牙的生态文明教育

西班牙对生态文明教育的认识较早,早在20世纪末期就将其定位为一门跨学科课程,并确定其在思想道德教育领域的独特地位。在西班牙,官方教育是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途径,将生态文明教育与学生的学习、生活与社区紧密相连,为提升生态文明教育的质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其次,在西班牙,校外生态文明教育是学校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补充,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得校外生态文明教育的机会,例如,生态学家小组和野外学习中心,都是为生态文明教育提供校外实践教学的重要去处。最后,为了提高生态文明教育的效果,提升全体国民的生态道德水准,西班牙制定了生态文明教育的全国性战略,提供了全面教育目标和相关的执行程序。

四、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途径综合国外生态文明教育的经验和我国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出如下强化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途径。

1强化大学生生态志愿服务活动

高校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活动不仅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实践能力,还有助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化,是高校履行社会责任的必要手段[4]。因此,通过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活动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渗透可以有效提升生态文明教育效果,但是也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国外情况来看,许多生态文明教育先进的国家均将生态志愿服务纳入大学生的课外生活,同时以必修学分、课程作业等形式强化大学生对生态志愿服务活动重要性的认知。反观国内,大学生生态志愿服务活动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教育实践基本是一片空白。由于教育宣传工作的滞后,许多大学生对生态志愿服务活动缺乏正确的认知,环境志愿服务的意识不足,参与积极性不高。虽然有部分高校开展过类似的活动,但是这种偶发和短暂的志愿服务,并不能提升学生的生态道德认知,也无法实现对学生精神的感染和意志构建。

鉴于上述分析,强化我国大学生的生态志愿服务活动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提高学生的志愿服务精神,培养其活动技能和独立思考能力。首先,志愿服务精神培育是一切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基本任务,也是必须要达到的重要目标。在生态文明教育的视野下,志愿服务活动可以通过净化环境、优化生态、环保宣传等形式,引导学生综合观察周边的经济与生态之间的关系,鼓励学生凭借大学生的知识优势,分析平衡环境与经济发展的最佳方案,这样不仅可以塑造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还可以激发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兴趣,并形成良好的志愿服务意识。其次,生态文明服务技能的培育一直是生态文明教育的难点,其对组织者的知识储备、管理能力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例如,志愿活动的地点、工具准备都要全面考虑。最后,独立思考能力也是生态志愿服务要达到的重要目标,这类活动不仅要给学生提供认识环境的机会,还要鼓励学生理性思考,鼓励其对相关产业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或建议。

2积极开展大学生户外考察活动

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的生态文明教育有着自身的特殊性,虽然其适用生态文明教育的各种形式,但是其核心是促进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和健全人格的形成,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制下对社会与自然协调发展的不懈追求。户外教育活动可以使学生走进自然,在环境教育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对学生的生态文明价值观构建具有重要的启发和促进作用[5]。结合生态文明教育的具體特征,户外活动应该秉承循序渐进的教育理念,按照下述四种形式开展:一是进行野外研究教育,使学生通过野外调查研究,认识所在区域的自然生态特征,构建基本的自然生态意识,为后续活动的开展打下基础。二是可以将区域内的工业调研作为户外活动的重要形式,分析企业的污染和资源利用情况,判断企业发展与环境的相容性,通过此类活动建立环境责任感,强化环境监督意识。三是将生态户外活动纳入学生的考核体系,有条件的高校可将其列入选修课并计入学分,并将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课程展开考核。endprint

3强化新媒体在生态文明教育中的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数字传输和通讯技术的进步,新媒体教育已经成为思政教育研究的重要领域,而生态文明作为工业化时代的全球话题也获得新媒体的持续关注。因此,新媒体是生态文明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将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用于生态文明教育需要注意做好以下工作:首先,生态文明教育目标的实现需要学生的体验参与,在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生态文明教育可以利用新媒体的技术优势,对学生进行真实自然环境呈现,有利于学生生态观念的形成,树立良好的生态理想。其次,网络等新媒体具有明显的交互性特点,其信息来源复杂,有时还真伪难辨。因此,在进行教育信息组织时,一定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进行内容整合。最后,针对网络等新媒体上的负面信息,教师要利用课堂教学进行解释和辩別。体现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的配合,促进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

4强化生态文明理论教育

生态文明教育需要实践教学的支持,但是不能因此而否认理论教育的重要性。我们应该知道,任何教育都需要理论教育的支持,可以说理论教育是教育活动应必备的基本形式。就思想政治教育而言,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向来是该领域的所秉承的基本理念和原则。因此,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的理论教育具有重要地位,是其他教育形式,特别是实践教育得以顺利开展的必要保障。显然,任何形式的实践活动如果缺乏理论的支撑,必然会沦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任何缺乏理论的内涵未免会陷于空洞,这种教育也必定会流于形式。当前,我国的生态文明教育理论研究方面已经有了相当数量的成果,但是对实践教学的支撑作用还有待进一步提升,相关的政策措施也需要进一步探讨和明确。生态文明教育首先是文明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净化学生的心灵。对我国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而言,很明显处于一种萌芽状态,想要在短期内普及并取得相当的效果,必须依靠强有力的理论灌输。当然,单纯的理论灌输不符合现代教育理念,也有悖于生态文明教育的初衷。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理论的灌输应该是一种基于理论传授的讨论,是灌输基础上的修补。

参考文献:

[1]刘必春.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3(7):124—125.

[2]张博强.略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6):102—105.

[3]李定庆.系统论视角下的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11):105—108.

[4]仲艳维,杨瑒,朱平芬,张雪雯.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实践途径的探索[J].中国林业教育,2011(S1):41—46.

[5]陈自龙.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路径探讨[J].教育探索,2014(5):127—128.

(责任编辑:陈树)2017年11月第36卷第11期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Heilongjiang College of EducationNov.2017Vol.36 No.11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态文明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研究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将生态文明教育渗透于高中自然地理教学中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