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辅导”: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范式
2017-12-11金建龙
doi:10.3969/j.issn.10017836.2017.11.031
收稿日期:20170426
作者简介:金建龙(1973—),男,辽宁大连人,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助理研究员,硕士,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精致化管理、批判性思维与个性管理研究。
摘要:“微輔导”是思想政治教育“精致育人”模式中一项创新工作,也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工程的有益尝试。它是利用“微媒体”平台构建微社区,从学生有效需求出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与学生平等交流,积极传播社会正能量,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关键词:精致育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微辅导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7)11009003
21世纪,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普及和信息技术的不断革新,微时代悄然而来。微时代在给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冲击的同时,也给思想政治教育“精致育人”模式提供了有效平台。实践中,“微辅导”走入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精致育人”工作视域。
一、“微辅导”工作实施背景及预设前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传统的同质化教育无法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趋势越来越明显。在推进非同质化教育实践中,我们构建了思想政治教育“精致育人”模式。“精致育人”理念的核心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和成长规律,以“文”教化人心,在规则意识下引导大学生个性发展。“精致育人”理念实施的出发点是大学生的有效需求。大学生有效需求为“微辅导”工作的可行性提供了现实条件。
移动互联网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无形当中为辅导员和大学生搭建起了沟通桥梁。实践中,辅导员可以利用手机微博、手机微信、飞信、手机QQ群等微媒体,通过特色网约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指导,帮助学生解决思想、学习、情感及生活等方面的问题,从形式上实现了由原来的单向说教式向双向的“微沟通”方式转变,更注重个体的反馈。微媒体技术上的发展,分化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为“微辅导”工作的可行性提供了技术条件。
微时代,人们越来越关注和逐渐接受微媒体给自身生活方式带来的影响,传统固化及定式思维下的生活方式逐渐被信息时代下新的生活方式所取代。同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微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它的“无屏障性”“开放性”“隐匿性”等特点深刻影响着正处在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重要时期的高校大学生,容易导致大学生价值观多元化、道德观出现偏差、盲目追求更加自由、平等、个性张扬生活等问题。这些都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挑战,需要辅导员借助“微媒体”平台对学生进行主流价值观引领和个性化深度辅导,从而实现“精致育人”效果。不过,由于网络的复杂化和多元化,高校辅导员实施“微辅导”工作是有预设前提的。预设前提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表现为大家共同接受的东西。只有在预先假定事实成立并在此框架下,辅导员 “微辅导”工作才具有可行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首先,“微辅导”工作中,作为“微主体”的辅导员应具备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综合能力、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支持能力、解释能力、比较能力、思辨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利用媒介的各种信息为个人学习、生活等服务能力。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网络媒介上消费时间和内容上缺乏一定的理性、认知判断上缺乏理智、道德规范上缺乏自律等。可以说,大学生媒介素养主要是在经验基础上积累起来的,尚处于低层次的自发状态。他们对于网络媒介传递的信息缺乏警惕性,不能正确地研究、判断和识别信息的价值,不能对网络媒介信息进行客观综合、解释、比较和思辨,更不能充分、有效地利用网络媒介资源为自己更好的生活、完善自我服务。作为“微辅导”工作中主导者,媒介素养是辅导员的必备素质。辅导员只有熟悉和掌握常用的网络技术,了解大众传媒内容生产流程和传播特点,对媒介信息具有较强的选择、质疑、比较和思辨能力,掌握大学生网言网语、微言微信话语体系,具备网络交往能力,才能引导大学生对信息进行选择性阅读,提高信息的甄别能力和筛选能力;才能在微媒体平台上对大学生成长中心理困惑与成长问题开展深入访谈,进行深度辅导,从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其次,“微辅导”工作中,“微内容”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微辅导”中师生之间的交流更为平等、深入和便捷,同时交流的载体——微媒介信息传播的无屏障性、开放性、隐匿性等特点,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形成一定程度的冲击。习近平总书记也曾指出:“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大学生正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同时大学生又是微媒介信息传播的主要受众,如何应对微媒体带来的挑战以及挖掘其德育功能是当前高校辅导员的重要使命。“微辅导”工作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辅导员要更新教育理念,学会提高微平台媒介技能,实现对微平台的有效占领,通过与学生个性化平等交流,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积极传播社会正能量,对错误思潮及时开展批评和讨论,强化正面信息,消解负面消息,牢牢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核心,对学生实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其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微辅导”工作基本内涵与时代意义
“微辅导”是辅导员一项精致化、个性化深度辅导工作,由于借助于微媒体为平台,也可以理解为“网络深度辅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利用“微媒体平台”构建微社区,在微社区中与大学生平等交流成长中任何话题并对其进行精致化、个性化深度辅导;同时善于借助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积极传播社会正能量,对错误思潮及时开展批评和讨论,强化正面信息,消解负面消息,对学生实现潜移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体系浸润大学生成长,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endprint
“微辅导”工作是思想政治教育“精致育人”模式选择的一种实践,也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一次有益尝试。它在辅导形式、载体利用、内容深度等方面都不同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当代,“精致育人”视角下思想政治教育“微辅导”模式选择与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
首先,“微辅导”构建了德育功能基础。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是包括社会性育人功能和个体性育人功能在内的完整统一体。纵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演进轨迹,不难发现,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更加注重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性功能,忽视了大学生个体生命成长和人格精神塑造等个体性育人功能,缺失对大学生个体行为的具体指导。思想政治教育育人不能单纯地依靠社会性他律,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大学生学会用自省的方式来反思自己,提高个体性自律育人功能。微媒体中的微博、微信等内容自身具有浓重的人文特点,往往通过简短的文字内容来表达个人的情感和观点。“微辅导”工作正是利用微媒体这个独有特点,要求辅导员以平等的生活化视角切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生平等交流,探讨时政热点,指点成长规划,分享生活琐事。个体性育人功能旨在关注大学生个体生命成长,是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内在要求。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不同,“微辅导”工作更注重的是大学生个体的情感体验、个体的人格精神塑造和个性化成长经历。在“微辅导”工作中,辅导员只有深入大学生实际生活中去寻找大学生人格发展和道德生活中遇到问题本质,并能够通过平等交流的方式给予及时的指导,纠正大学生偏离主流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重构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实现学生个体行为的具体引导。
其次,“微辅导”异化了师生传统地位。当代大学生属于95后群体,是与中国网络一起长大的,他们天生就是网络原住民,他们对网络知识的掌握和接受是与生俱来的,其对网络知识的了解和微媒体技术的掌握远远高于辅导员。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学生也的确给辅导员提供了大量信息知识和信息技能,甚至是信息文化和信息思想,呈现出教育的“反哺”,即“由年轻人一代将知识、文化传递给他们生活在世的前辈”[1]。教育反哺倒逼师生关系发生重构,师生关系走向更加和谐平等的主体间性,师生呈现出对话性。这种主体间性就是各主体之间通过平等自由的交往、对话等所形成的理解性、共识性与和谐共处性。它是对“主体—客体”二元对立关系的扬弃和超越,形成的是“主体—主体”范式[2]。“微辅导”工作模式异化了师生传统地位,消解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传统话语主导权,辅导员不再是传统教导式育人主体,而育人对象也不再是教育客体,教育者即辅导员与教育对象即学生形成“主体—主体”的平等关系范式,二元主体的平等关系重构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本真新型师生地位。
三、“微辅导”工作框架构建与路径选择
与当代大学生同处于微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尽快适应时代要求,转变传统的教导式育人方式为引导式育人方式,从学生有效需求出发,尽快掌握微媒体技术,并利用微媒体对学生进行思想、文化、情感和学业引领,切实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把握网络特点,创新“微辅导”方式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是集课程育人、文化育人和实践育人的“三育人格局”。微时代,“微辅导”工作拓展和创新了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构建了网络育人模式,实现了两个转变,即思想政治教育主战场从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向网络阵地转变,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从正面灌输向构建网言网语的话语体系转变。在网络阵地上,“微辅导”主体对大学生以“疏”为主,以“堵”为辅,可以采取互动式、体验式、引导式、渗透式等方式,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引领、文化导向、情感交流和学业指导。
2构建网络社区,打造“微辅导”平台
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再上新台阶,就必须以“精致育人”理念全面推进“微辅导”工作。重视细节管理和过程管理,做好痕迹管理和深度辅导,提升辅导的效率,使学生能够更加容易接受,以精心、精细、精品、精益求精实现精致育人理念,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被动性、建设性和批判性作用,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同时也要以精致化管理理念来整合“微辅导”工作内容与平台。在“精致育人”理念指导下,结合当代大学生特点,构建“微社区”,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微言微语”“微思微想”话语体系,将育人理念、价值内容和时尚文化贯穿其中,如开辟情感交流、学业指导、时尚文化、理论宣讲、创新创业、素质拓展、骨干文化、班团文化、寝室文化、公益项目、生涯规划、兴趣文化、危机干预等专门社区,与大学生共话成长话题,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条主线,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核心,有力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新效果。
3注重多元育人,拓展“微辅导”主体
在充分发挥辅导员这个“微辅导”主体个性化、平等式育人功能的同时,将部分优质大学生也作为“微”主体,开展朋辈教育。通过对新生各项活动的组织与服务,传导生活,引领文化,构建辅导员、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学生党员、优秀学生共同发力的多元化辅导格局。可以整合辅导员专业背景、知识结构、业务特长等优势资源,以团队形式在全院范围内开设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领航”微讲堂,内容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微讲堂、专业技能提升微讲堂、综合素养提升微讲堂;辅导员可以利用微媒体,通过特色网约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指导,帮助学生解决思想、学习、情感及生活等方面的问题;可以选拔一些思想成熟、热爱生活、充满正能量的高年级学生引导低年级学生做好自我管理,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帮助新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协助解决新生的学业、生活、心理的困惑;可以在全院范围内选拔在专业学习、科学研究、技能创新、就业创业等方面有特长的学生,定期在微媒体上开展小规模的、分类别的辅导讲座,帮助有兴趣的学生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帮助低年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規划,提高面试、就业技巧和职场技能等。当然,“微辅导”主体要自重自律,同时增强道德判断能力,学会甄别和选择,提高个人网络修养,养成道德自律[3]。endprint
4开展特色文化活动,充实“微辅导”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工作实践中,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到校园文化总体建设格局,打造极具特色的网络时尚文化环境正面引领当代大学生。可以利用微媒体开展以“绿色生活,动感人生”为口号,彰显兴趣、激情、运动等体育文化的系列活动, 唤醒当代大学生的活力激情,点燃青春熊火,强健年轻体魄;可以利用微媒体开展以“崇尚道德,尊重学习”为口号,彰显勤学、致行、创新等学习文化的系列活动,充分发掘每个学生的学习潜力,引领大学生在学习的道路上走得更加坚毅;可以利用微媒体开展以“乐享生活,共筑雅舍”为口号,彰显健康、温馨、和谐等寝室文化的系列活动,激励大学生继续营造健康文明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周晓虹.文化反哺:变迁社会中的亲子传承[J].社会学研究,2000(2).
[2]徐世甫.微时代下高校德育主体间性理念重构研究[J].江苏高教,2014(4).
[3]陈秋兰.微时代高校德育工作创新研究[J].菏泽学院学报,2013(5).
“Micro Guidance”: a Practice Model of Network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JIN Jianlong
(Business School, Liaoning University, Shenyang 110136, China)
Abstract:“Micro guidance” is an innovation in the mode of refine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also a useful attempt to improve the network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tarting from the students effective demand and guided by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it constructs the micro community by the use of micro media platform, and equally communicates with students, and actively spreads positive social energy in order to help them establish a correct outlook on life, the world and values.
Key words:refined education; network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icro guidance
(責任编辑:陈树)2017年11月第36卷第11期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Heilongjiang College of EducationNov.2017Vol.36 No.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