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教学和ESP双语理念在《国际商务谈判》课程中的应用
2017-12-11王威李铁峰
王威++李铁峰
doi:10.3969/j.issn.10017836.2017.11.015
收稿日期:20170116
基金项目:哈尔滨理工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于双语教学和模块化教学的《国际商务谈判》课程设计与实践”
作者简介:王威(1975—),女,黑龙江哈尔滨人,教授,管理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从事产业经济学研究;李铁峰(1963—),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副教授,从事国贸专业课程改革研究。
摘要:为了探讨模块化教学与ESP双语理念在《国际商务谈判》课程中的应用,将教学内容分为国际商务谈判理论与实践、各国商人的谈判特点、沟通技巧和商务礼仪四个模块;分析课堂讲授模式、案例分析模式、视频观摩模式、模拟谈判模式和实践体验模式各自的优缺点,并针对每个教学模块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教学模式;在双语教学中应用ESP理念,鼓励学生进行英语思维和英语表达;最后在教學实践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调查问卷结果进行教学效果分析。
关键词:模块化教学;ESP双语教学理念;《国际商务谈判》;教学设计;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7)11004203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和投资的深入发展,社会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要求其成为既掌握谈判理论,又熟悉谈判实践,并且能够运用英语进行商务沟通、贸易洽谈的复合型商务人才。《国际商务谈判》是专门培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这方面能力的一门必修课。目前在《国际商务谈判》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两个问题:第一,传统的课堂讲授教学模式中学生参与程度较低;第二,学生的专业英语运用能力,尤其是口语表达能力仍有待提高。模块化教学是模块化方法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是在深入分析每个课程内容特点的基础上,将教学大纲和教材开发成不同的教学模块,形成类似积木组合式的教学方式[1]。张锦平(2014)提出应积极开展国际商务谈判课堂教学改革,构建多元化的教学模式[2]。吴莹莹(2013)提出在《国际商务谈判》课程教学中应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参与到带有情景的教学过程中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3]。张丽丽(2014)分析任务驱动法在《国际商务谈判》课程中的应用,并提出如何形成强烈的问题驱动和运用奖励政策是任务驱动教学法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4]。在双语教学方面,王星远(2014)提出了“ADA”双语教学模式,即Acquiring/Applying(获得/运用)—Displaying(展示)—Assessing/Amending(评估/修正),认为在“ADA”教学模式以学生在行动中获取知识与能力为主,而教师从传统的知识灌输者转化为情境设计者、行动引导者及评估反馈者[5]。胡红等(2014)提出可以在双语课程中引入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理念,强调学习目标不是通过学习单词、短语和语法规则来掌握一门语言,而是通过学习语言来掌握一种思想、一门技术和一种知识[6]。
本文将模块化教学与双语教学融合并应用于《国际商务谈判》的教学改革,这不但可以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而且对于帮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提高英语沟通能力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本文将进行基于模块化教学和ESP双语理念的《国际商务谈判》课程设计,包括教学内容的模块化划分,不同教学模块与多元教学模式之间的匹配,以及ESP理念在双语教学中的运用,并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学生的问卷反馈分析实际教学效果。
一、《国际商务谈判》课程模块化教学设计
1教学模块的划分
模块化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操作模式,将教学目标分为具有操作性的任务模块,并在每个教学模块匹配适合的教学方式,从而达到教学目的[1]。教学任务通过模块化后,任务难度得到分解和降低,有效避免了学生因学习难度较大而产生的抵触心理。针对课程的培养目标和内容,可以将《国际商务谈判》的授课内容划分为四个模块,分别是模块一:国际商务谈判理论与实践;模块二:各国商人的谈判特点;模块三:沟通技巧;模块四:商务礼仪。
2与多元教学模式的匹配
在不同的教学模块,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增加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学生的参与程度。根据《国际商务谈判》的教学内容,本项目认为可以采用的教学模式有课堂讲授模式、案例分析模式、视频观摩模式、模拟谈判模式和实践体验模式等。本文在对这些教学模式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后,将其与四个教学模块进行匹配,具体如表1所示。
第一,课堂讲授模式。课堂教授模式是传统教学模式,其教学活动以教师为中心,学生通过听课、记笔记的方式获取知识。虽然课堂讲授模式存在被动学习以及与学生之间互动性不强等明显缺点,但是其优势在于单位时间传授知识量较多,知识点明确。因此,笔者认为《国际商务谈判》的四个教学模块都可以配合使用课堂讲授模式。
第二,案例分析模式。案例分析是经济管理类课程授课过程中较为常见的实践方式,在学生掌握一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由教师组织通过对具体案例进行深入分析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具体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授国际商务谈判理论与实践模块中的“声东击西”战略时,可以利用国美家电卖场小家电位置的谈判案例,引导学生分析竞争局面和该战略实施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案例分析的优点是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衔接起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但是由于具体案例往往只侧重某一或几个方面,因此其缺点在于缺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训练。因此,笔者认为案例分析可以适用于国际商务谈判理论与实践模块和各国商人谈判特点模块。
第三,视频观摩模式。视频观摩是《国际商务谈判》课程教学中的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它把知识内容融入到动画、电影、电视等视频媒体中。例如,在商务礼仪模块中,可以观看金正昆教授的商务礼仪讲座片段;在进行国际商务谈判理论与实践模块时,可以观看《王牌对王牌》等节目中的谈判片段。视频观摩模式的优点在于它可以通过直观的画面,加强学生对商务礼仪和国际商务谈判活动的感性认识。视频观摩模式的缺点主要是如果视频观摩时间过长,学生会容易沉湎于视频内容,缺乏对相关知识的讨论与理解提升。笔者认为,视频观摩模式适合于商务礼仪模块和国际商务谈判理论与实践模块,但是每次视频观摩的时长不宜超过20分钟。endprint
第四,模擬谈判模式。模拟谈判模式是由4—6名学生组成一个团队,然后分别扮演谈判队伍中的不同角色,模拟国际商务谈判的真实情景。模拟谈判模式的优点在于可以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在整个谈判过程中实现团队合作,可以训练学生的综合谈判能力。虽然模拟谈判模式有很多优点,但是在实施中任课教师要注意选择适合的谈判命题,跟进学生的谈判方案,才能使模拟谈判不流于形式,真正达到仿真的模拟效果。笔者认为,模拟谈判模式较为适合国际商务谈判理论与实践模块。
第五,实践体验模式。实践体验模式是指让学生切身践行所学的相关知识。笔者认为,实践体验模式可以适用于商务礼仪模块和沟通技巧模块,可以通过邀请外籍教师和留学生来配合学生进行商务礼仪和沟通技巧模块的实践体验。
二、基于ESP理念的双语教学设计
使用英语进行商务沟通和谈判是《国际商务谈判》课程教学的高级目标。在开设《国际商务谈判》双语课程的过程中,如果不加以注意,教师和学生容易将大量的时间和注意力都放在了英语生词和句子阅读上,而忽视了对国际商务谈判专业知识的学习,使双语课变成了国际商务谈判方面的英语阅读课。ESP(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是专门用途英语,它以语言交际功能和学生的交际需要来确定,将专业知识和英语语言知识融为一体。基于此,笔者提出在《国际商务谈判》的双语教学中应用ESP理念,鼓励学生进行英语思维和英语表达,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不同的模块采用不同双语教学方式,从而更好地体现商务英语的实用性和专业性。
在《国际商务谈判》课程中,ESP教学理念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模拟谈判和商务礼仪等模块中,培养学生对英文表达的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进行英文表达,不要过多纠正文法错误,让学生习惯并接受自己英文的不完美,真正理解沟通是国际商务谈判的最高目标。第二,在教学中强化专业词汇和表达。《国际商务谈判》中有大量的专业词汇,对专业词汇的掌握可以迅速提高学生的表达水平。第三,在练习和考试环节,要充分贯彻英语是学习工具,而不是学习目标的理念,增加用英语回答的主观试题。
双语教学方式的选择取决于教和学双方能否相互沟通,一方的语言能否为另一方所接受,其实质是两种教学语言使用度的选择。因此,选择合适的双语教学方式对保证和提高双语教学质量是非常重要的。一般而言,双语教学方式主要有“维持母语”“双语过渡”和“沉浸式”三种。其中,“维持母语”模式是指在注重学习和运用英语的同时,以母语来维持理解与交流过程并在教学过程中强调专业英语词汇的渗透,专业概念和理论模型公式的表达,以及部分英语释义;“双语过渡”模式是指在授课中灵活地互用汉语和英语两种主体语言,帮助学生逐渐提高英语理解能力。“沉浸式”教学法即在教学过程中将英语和汉语同时作为教学语言使用,甚至代替汉语作为唯一使用的教学语言的方法。考虑到学生的英语水平和接受情况,笔者认为,在《国际商务谈判》不同的教学模块可以选择不同的双语教学方式:在商务礼仪、各国商人谈判特点和沟通技巧环节以“维持母语”为主;在国际商务谈判理论与实践模块主要采用“双语过渡”,而在国际商务谈判理论与实践模块中的谈判模拟环节可以采用“沉浸式”双语方式,如表2所示。
三、教学效果分析
笔者于2016年秋季对哈尔滨理工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2013级进行了教学实践,并在授课与考试结束后对参加教学实践的57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绝大多数学生对《国际商务谈判》的模块化和双语教学效果表示满意。有94.73%的被调查学生(54人)对《国际商务谈判》教学中采用模块化教学和ESP双语的教学效果表示满意,另外有2人(3.5%)表示基本满意,还有1人(1.8%)表示教学效果一般。
第二,在国际商务谈判理论与实践、沟通技巧、商务礼仪和各国商人谈判特点四个模块中,学生最偏好沟通技巧模块的教学内容。在回答“你最喜欢哪个教学模块?”的问题时,有42人(73.7%)选择沟通技巧模块,其次是商务礼仪模块(18人,22.8%),第三是各国商人的谈判特点(13人,22.8%),最后是国际商务谈判理论与实践(4人,5.7%)。学生在回答“你认为哪个模块会对今后的工作中较为有用(多选)”的问题时,排在第一位的仍是沟通技巧模块(42人,73.7%),第二位的是商务礼仪模块(28人,49.1%),第三是国际商务谈判理论与实践模块(15人,26.3%),最后是各国商人的谈判特点模块,有15人(26.3%)选择。学生对于不同模块的偏好如下图所示。
从上图可以看出,学生对于教学模块的偏好情况与他们对该模块是否在未来工作中有用的判断是基本一致的,这说明学生在获取知识时是需求导向的。而国际商务谈判理论与实践模块作为《国际商务谈判》课程的主要内容和考核重点,只有26.3%的学生认为该模块对今后的工作有用,5.7%的学生最喜欢该模块,这一方面说明该模块的内容难度大,学生确实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才能掌握,同时也提示任课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应继续进行教学方法的调整和创新,争取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和喜欢这部分授课内容。
第三,绝大多数学生认为通过学习双语课程,自己的商务英语水平有所提高。91.2%的学生(52人)认为自己的商务英语水平有所提高,只有5人(8.8%)认为基本没有提高。在认为商务英语水平有所提高的52人中,61.4%的学生认为主要是专业词汇方面的提高,29.8%的学生认为口语表达能力有所提高,还有5人(占比8.8%)认为提高体现在阅读能力方面。虽然双语教学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效果,但是仍有接近一半的学生表示听课中存在一定的理解困难。在问卷调查中有22.8%的学生(13人)表示只能听懂教师讲授内容的一半,26.3%的学生表示(15人)表示能听懂70%左右,其余50.9%的学生(29人)表示双语不会影响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四、结束语
将模块化和ESP双语应用于《国际商务谈判》的教学实践,可以避免传统课堂“填鸭式”教学的弊端,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通过四个教学模块的学习和训练,学生不但掌握了国际商务谈判的基本理论,在模拟谈判环节中得到了谈判实践的训练,而且学习了商务礼仪和沟通技巧,了解了不同国家商人的谈判特点,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多元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对课堂教学更加有兴趣。运用ESP教学理念,在不同的教学模块采用不同双语教学方式,也较好地体现了商务英语的实用性和专业性。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肯定了模块化和ESP双语教学的成果,但是同时也反映出国际商务谈判理论与实践模块较为枯燥难懂,双语教学中仍有近一半学生存在一定理解困难的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改革和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邹亮.商务礼仪课程模块化教学模式探讨[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5):110—112.
[2]张锦平.多元化教学模式在商务谈判课程中的应用[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4(3):107—109.
[3]吴莹莹.情景教学法在《商务谈判》课程中的运用研究[J].高校科技,2013(11):89.
[4]张丽丽.任务驱动法在《商务谈判》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J].经济研究导刊,2014(3):35—36.
[5]王星远.国际商务谈判课程双语教学研究[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4(5):102—103.
[6]胡红,吴慧,周蔷.基于建构主义的ESP课程设计——以国际商务谈判为例[J].高教探索,2014(2):92—93.
[7]宋洪秋.基于培养关键能力的项目教学法在商务沟通与谈判中的应用[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65—67.
(责任编辑:侯秀梅)2017年11月第36卷第11期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Heilongjiang College of EducationNov.2017Vol.36 No.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