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事药闻

2017-12-11

医食参考 2017年10期
关键词:适应症血红素人造肉

食事药闻

日本科学家研发出“不会化的冰激凌”

日本金泽生物治疗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在冰激凌中添加了一种草莓提取物,让冰激凌能在28℃环境下维持原状长达3小时,口感依然冰凉。金泽大学教授太田富久参与了冰激凌的研发工作。日本《朝日新闻》援引他的话报道称,这种草莓多酚提取液能够阻止油水分离,因此具有保持冰激凌冷冻状态的作用。有趣的是,这种号称“不会融化”的冰激凌的诞生竟源自一名糕点师的一次失误:他将草莓多酚液加入甜点,结果发现甜点上的奶油慢慢凝固。受此启发的科研人员最终研制出不易融化的冰激凌。

国内首个儿童抗乙肝病毒药物获批

百时美施贵宝公司宣布,基于国外已经完成的儿童适应症临床试验数据和中国进行的成人适应症长期临床观察数据,其口服抗乙肝病毒药物恩替卡韦片(博路定),获得CFDA批准用于治疗2岁至小于18岁慢性乙肝病毒感染代偿性肝病的核苷初治患者,这是我国首个被批准用于小龄儿童(<12岁)乙肝患者的核苷类药物。据最新版中国《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慢性乙肝患者,其治疗目标都是最大限度地抑制乙型肝炎病毒DNA复制,减少肝脏炎症坏死,大幅度降低进展至肝硬化、肝癌的风险。“虽然治疗目标明确,但我国低龄儿童抗病毒治疗长期以来却始终面临少药可用的困境。”专家指出,“博路定是目前有乙肝儿童治疗适应症的最有效的口服核苷类抗病毒药物,能够抑制乙肝病毒在肝脏中的复制,减少肝脏炎症坏死,逆转肝脏纤维化,从而降低肝病进展至肝硬化及肝癌的风险。其儿童口服片剂适应症的获批,开启了中国儿童抗病毒治疗的全新篇章。”

美国从植物根茎中提取血红素制出“人造肉”

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整点财经》报道,美国的一家公司推出了“人造肉”汉堡。这种“人造肉”是由美国的一家公司在硅谷的一个食品实验室历时5年,投资1.8亿美元发明的。其实,人造肉本身的原材料并不是那么高科技。除了取材于小麦和土豆的蛋白质之外,再加上水、椰子油进行混合。但是之所以能让它吃起来和普通的肉饼味道非常相似,其中的秘诀就是添加了一种从血红蛋白中提取的血红素,这种天然的血红素存在于一些固氮植物根茎中。血红素含铁,一旦与氧气接触就会变红,并且能产生与肉接近的味道,这也是“人造肉”在卖相和口味上与肉类如此接近的关键因素。这家“人造肉”公司目前正专注于将更多的植物肉汉堡推向世界,他们计划每月生产453吨的“植物肉”,目标是打入美国价值数十亿美元的碎牛肉市场。

中科院首次利用猴子模型取得自闭症研究新进展

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张永清博士课题组首次利用SHANK3缺陷型猴子模型发现了其神经发育的障碍。利用CRISPR/Cas9技术,作者将猕猴胚胎中的SHANK3基因进行改造,成功得到了3个存在独特基因突变的后代,之后他们通过免疫组化等方式分析了猴子的各个组织中基因的突变情况。后续的试验表明,SHANK3的突变会导致突触后蛋白质,例如GluN2B、PSD95、mGluR5等的下调,并且会导致Homer1b/c在细胞中的聚集。此外,突变体猴子的大脑前叶区成熟的神经元数量有明显降低,而星形细胞的数量则有明显增加。这些发现表明SHANK3蛋白对于灵长类动物大脑的早期发育具有重要的作用,揭示其具体的作用机制能够促进对自闭症领域的了解。

猜你喜欢

适应症血红素人造肉
MEAT 2.0
人造肉也有高盐高油风险
“人造肉”或将被端上餐桌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临床分析
外源过氧化物酶在毕赤酵母中的优化表达
外源过氧化物酶在毕赤酵母中的优化表达
超声辅助酶解制备猪血血红素及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
连接不同轴向配体铁卟啉体系的自旋非极化和自旋极化密度泛函活性理论研究(英文)
骨髓腔输液的历史与现状
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联合持续低负压吸引治疗老年性气胸的疗效观察、安全性评估及适应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