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2017-12-10金悦
金悦
摘 要
高职院校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使学生成为技能型人才,满足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旅游专业学生需要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才能在毕业后找到满意的工作,进而提高学校的就业率。开展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可以有效实现高职院校整体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有效的提升,促使我国的高职院校获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加理想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的社会整体发展步伐也在逐步的加快,企业越来越需要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需要高职院校通过长期的实践教学对其进行培养。开展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实现高职院校的整体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水平的有效提升,可以我国高职院校的良好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加理想的发展前景。
1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的现状
进行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首先应当明确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的现状,开展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的现状的全面探究,主要可以将探究内容总结归纳为以下几点:
1.1 学校方面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社会上越来越需要高职专业的人才,高职院校开设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是适应社会发展步伐,能夠使学生在毕业后找到合适的工作,从而提高学校的就业率,这就促进学校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扩招,从而为学校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促进学校持续发展。由于这一利益因素的存在,使得学校在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当尽可能的在人力资源课程的开展进程中加入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开展的实践环节,引导学生们在实践中真正实现自身的人力资源综合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
1.2 学生方面
相关学者对开展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高职院校进行了调查,发现很多学生在企业实习后都没有继续留在企业中,人才流失率较大,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企业没有对人才进行培养、缺少对学生重视之外,高职院校缺少对学生的教育和学生自身原因也是重要的因素。在人力资源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都没有对学生讲解基本教育规则,使得很多学生只重视眼前的利益,忽视了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长期的、有效的应用。此外,学生缺少对人力资源管理概念的全面认识,很多学生认为学习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知识是为了毕业后能够找到一个好的工作,忽视了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学习,对于自身的综合素质的有效提升,有的企业没有严格的管理模式,缺少人才之间的竞争氛围,使得学生的竞争意识较差,没有对就业前景产生忧虑,对于企业的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的开展,所具有的概念也有很大的模糊性,因此,高职院校要加强对实训基地的开展,让学生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开展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进而成为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1.3 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内容方面
根据对高职院校的调查结果可知,有80%以上的学生在私企进行实习,有10%的学生到国企进行实习,企业在接受实习生后,大多数都对学生进行短期岗前培训,让学生掌握一些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技能。企业的培训时间大多数都在七天左右,有的学生没有掌握技能后也直接进行工作,由此可见,企业对实习生的培养主要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忽视对学生进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技能的培养。
2 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资源存在的问题
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资源存在的问题的全面研究,根据当下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现状,主要可以将研究内容总结归纳如下。
2.1 学校对实践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很多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没有根据企业实际需求进行教学,很多都是顺势潮流,缺少本学校的特色,导致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安排上缺少明确方向,开设的很多课程与企业需求不相符,学生在学校内学到的知识不能用到实处,不但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浪费,还影响了学生的就业方向,不利于学生长期发展。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开设课程数量在20门左右,这些课程要在两年完成,包括专业课和文化课,大多数学生认为专业课没有必要进行课堂教学,以实践的方式进行教学能够达到最佳效果。但在实际课程安排上,大多数专业课都没有进行实践教学,没有实现职业院校学生能力本位的教学宗旨。
2.2 教师队伍建设相对落后
师资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但很多高职院校老师在毕业后直接到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进行教学,缺少一定的教学经验,对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较差,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高职院校对人力资源管理管理专业学生进行扩招,导致学校需要教师队伍,一些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方向的老师是从其他专业转来的,没有全面学过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知识,导致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水平不高。有的高职院校从其他学校外聘一些老师来本校进行教学,由于老师精力有限,对学生不够认真负责,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不利于学生专业水平的提高。
2.3 实训设施体系不够完善
很多高职院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验室只是为个别实训课程提供有限的实训,很多课程都没有达到实训的效果,并且高职院校的实训设施较为落后,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步伐,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与人力资源实践教学没有形成互动效益。由于学校和老师缺少对实训教学的重视,使得实训体系不够完善,导致学生对实训教学产生错误的认识,认为实训教学没有多大用处,进而影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2.4 全面探索高校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模式
在当前大数据时代背景的影响之下,社会人力资源的管理模式也进行了相应的创新。高校在全面探索人力资源教学改革,教学人员应该始终坚持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将学生作为开展教学工作活动的主体,基于学生的需求进行人力资源教学的方向进行探索,真正的实现人力资源教学工作的开展对于学生人力资源管理能力的提升。在探索信息化管理这一过程中,教育人员还可以积极地强化对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平台的构建力度,全面贯彻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并将信息化的管理模式付诸于实际的教育工作工作当中。通过教学人员全面的对于学生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内容的学习的更加全面的引导。endprint
3 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改革方案
针对于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的现状和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资源存在的问题,进行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改革方案的全面探索,主要可以将研究内容总结归纳为以下几点:
3.1 设置合理的课程
要想充分发挥出实训基地的作用,高职院校应该根据企业实际需求,设置科学的实践课程,满足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进而使学生成为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在理论教学基础上,学校应该加大实践课程比重,实践课程的门类要多样化,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此外,在课程设置上,高职学校还要改变传统的观念,高职院校主要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成为技术型人才,这就需要在实践中强化理论学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提高学生旅游服务的专业化程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2 创新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首先高职学校要关注从事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的师资力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加强对人力资源管理管理专业教师的培训,使教师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从而在实训教学中更好的为学生传授知识和实践技能,进而提高学生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其次,高职院校要实行校企联合的教学模式。通过校企合作,高职院校能够了解人力资源管理市场的动态变化,从而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优秀人才。最后,与国外人力资源管理院校共享信息资源。随着我国人力资源事业不断发展,掌握国外人力资源管理方案,也可以实现学生的发展路径的有效开拓,因此,高职院校要加强与国外一些人力资源管理学校的交流,通过信息资源共享,从中借鉴一些先进的教学模式,从而提高高职院校实训教学质量,进而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
3.3 建立完善的实训制度
现在高职学校对于学生的实训判定主要是“优”、“良”、“及格”、“不及格”等,这些主观评价不能对学生的实训成果进行有效评价。因此,学校要建立完善的实训制度,把技能作为考核的主要标准,通过学生专业技能掌握情况进行全面评价,可以分为A、B、C三个等级,用人单位在聘用人才时,可以根据学生实训情况进行择优录取,从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4 结语
开展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首先应当明确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的现状,进而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资源存在的问题的全面研究,当下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的开展进程中仍然存在着众多的不足之处,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有效改革,进行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将新型的、全面的教育教学改革理念全面应用于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的开展进程中,可以进一步有效的提升我国的高职院校的整体人力资源教学水平,进而为我国的社会的整体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和提供强大的发展推动力。
参考文献
[1]李鹦.高职院校基于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探究——以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为例[J]. 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01):34-37.
[2]龙彦君.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体验式教学策略研究[J].陕西教育(高教),2016(04):75-76.
[3]陈刚.高职院校人力資源管理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改革[J].教育与职业,2015(25):110-112.
作者单位
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 01004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