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文学术界的西方文学研究新贡献

2017-12-10张森林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17年4期
关键词:帝国建构旅行

[新]张森林

浙江大学张德明教授的近著 《从岛国到帝国:近现代英国旅行文学研究》①张德明:《从岛国到帝国:近现代英国旅行文学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是继《流散族群的身份建构——当代加勒比英语文学研究》②张德明:《流散族群的身份建构——当代加勒比英语文学研究》,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等多本著作之后,另一本博大精深、包罗万象的研究论著。《流散族群的身份建构》以文学叙事和文化身份建构的关系为切入点,从文化语境、主题形象、叙事策略和语言表述诸方面,系统论述当代加勒比海的英语语系文学 (Anglophone literature),而《从岛国到帝国》则近距离观察了英国近现代旅行文学的发展历程,经由对一系列前沿问题的细致考察和讨论,系统展现了英格兰民族从岛国到帝国崛起的过程中旅行文学自觉或不自觉担当的文化叙事功能。具体而言,后者乃当代中文学术界第一本研究英国(以及西方)旅行文学的专著,其学术史价值自不待言。宏观而言,此书对于全球化时代的英语文学甚至世界文学的研究,都具有另辟蹊径、创造典范的意义。

在《从岛国到帝国》中,作者根据英国殖民史的不同历史阶段,把近现代的英国旅行文学划分为三个时期:1356年至1719年是空间想象与全球视野的形成时期;1719年至1824年是殖民空间的拓展与主体意识的建构时期;1824年至1924年是帝国怀旧与人性反思时期。三个时间段横跨将近六百年,绝对是法国年鉴史学派所推重的“长时段研究”。作者经过长期的知识积累与学术准备,广泛阅读不同时代英国旅行文本,也参考了数量可观的旅行日志、航海日志、民族志、地图和绘图等非虚构性作品,透过这些扎实的文本材料,全方位考察了英国国民的空间想象、帝国崛起与主体意识的形成三大问题,涉及文化人类学、移民社会学、人文地理学、欧洲思想史、文艺学等学科。张德明教授的这一著作把文化批评与文学研究融为一体,迈向跨学科的研究方向。尤为重要者,此书在整理浩无涯际的文本资料时,显示出巨大的诚意、细致和耐心,它巧妙整合了历史纵深、理论概念、文本细读,发为高论,在在令人心折;其跨学科、跨洲际的研究旨趣,也令人赞叹不已。此外,张著对现代美学观念的形成、跨文化交往、近代小说的兴起等前沿问题也提出了独到见解。因此,这是治西洋文学、后殖民研究、现代性研究、比较文学、族裔研究者所不容错过的一本巨著。

“旅行文学”再定义与学术史贡献

既然书名是“英国旅行文学研究”,读者首先要对“旅行”和“旅行文学”的本义有一明确认识。在一般人的认知中,“旅行”和“旅游”的区别是含混不清的③例如在陆谷孙主编的《英汉大词典》(The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年8月)中,tour的第一个解释是“旅行;游历,观光;参观”,而travel的第一个解释则是“旅行,长途旅行;游历”,没有对“tour”和“travel”的本义做出正确的区分。,都指向一种休闲度假的享乐方式、集体式的游山玩水,最辛苦的不过是个人的“背包旅行”,而走马看花、浮光掠影式的游记则是旅行文学的大宗。事实上,旅行与旅游是两个不同概念,前者在英语中是travel,一个中性的概念,包括旅游、迁徙、离散、漂泊、流亡、放逐等主动的或被动的行动,个人或集团在空间中的移位。由于战乱、饥荒、政治迫害、自然灾难等原因,人们被迫离开居住地,例如苏东坡的被贬谪流放,都是属于旅行的范畴,绝对不是旅游的定位。在前现代,尤其是古代中国,对这种空间移位和个人心态的变化有着大宗书写,但是流于模式化、表面化。一直到了现代性、全球化、后殖民的时代,这种跨国旅行的意义及其悖论才深刻有力地彰显出来。后者在英语中是tour,是指一种商品化的娱乐休闲活动,背后是消费主义、实用主义的动机,具有轻松愉快的心态。

在《导论》中,张德明回溯了学者们对两者所制定的标准,然后正本清源,纲举目张。他参考《旅行文学百科全书》编者克里斯多弗·K.布朗、《诺顿旅行文集》编者保罗·福塞尔、美国历史学家詹姆斯·克利福德等人对“旅行”和“旅行者”所做的定义,在倾向于认同那种接近“跋涉式、苦行僧式”的定义的同时,也否定了真正的旅行必须建构在非功利性的愉悦动机上的标准。关于旅行家的定义,他在第十八章《跨文化交往的出路与困境》中,引述E.M.福斯特对“旅行者”和“旅游者”的区分,形容旅行者是身体和心灵都能进入旅行之地的人,旅游者则是身体进入而心灵没有进入的人。把握住福斯特这种定义上的区分,则我们对此书中关于旅行文学的选篇与阐述不难理解。

谈到“旅行文学”的定义,张德明赞同克利·霍普尔和梯姆·杨斯提出的中肯意见,也表示克里斯多弗·K.布朗的观点颇具启发性,但他认为旅行文学是一个包含多方位与多层次的综合性名词,“真实或虚构的航海日志、旅行日记,以及各种类型的游记和旅行故事,正是构成丰富庞杂的旅行文学,且激发了其同时代和后进的文学家创作灵感的源泉和材料”。①张德明:《从岛国到帝国:近现代英国旅行文学研究》,导论。作者对旅行文学的宽广定义,凸显了此书在旅行文学研究中的广阔视域。

此书的《结语》部分集中概括了作者的理论构想和学术贡献。他在定义“旅行”“旅行者”和“旅行文学”的内涵时,有意辩驳了一些流行性误解和似是而非的定论。他从帝国扩张、个体意识、社会变迁、文化交往等层面,细致阐述了旅行文学在英国文明进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强调了此书的中心思想。作者重申,旅行是现代性的产物,是现代性空间想象与主体意识双重建构的结晶。在帝国强权的授权下,现代旅行者才能在异域空间任意地漫游,以“帝国的眼睛”凝视他者的世界,满足其冒险冲动、发财欲望、传道热情和乌托邦幻想。旅行和旅行文学既是社会历史变迁的产物,也积极参与了社会变迁和话语转型的过程。旅行文学中涉及的不同民族、人群、宗教和文化间的交往,促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文化多样性的意义。作者深信旅行文学所发挥的巨大作用,他的学术成果奠定了此书在中文学术界之西方文学研究中的学术史地位。

重划英国旅行文学的历史分期

要剖析英国文学,我们有必要简单回顾一下英国的历史进程。1356年是英国介于中世纪和近代史时期之间的一个历史阶段,这时英国正处于“英法百年战争”时期。真正意义上的英国近代史始于1603年,苏格兰的詹姆斯六世继承英格兰王位,“斯图亚特王朝”开始,英格兰、爱尔兰和苏格兰统一。1603年至1815年,近代史时期的英国书写了海外扩张和君主立宪的辉煌一页。自此之后,英国步入“日不落帝国”时期,一直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

西方学者惯常将英国旅行文学的历史起点定在15世纪的文艺复兴和地理大发现,张德明断然放弃了这种做法,而独树一帜地把自己的研究上限定于1356年。因为他相信,从中世纪延续到近代的宗教朝圣及其文化-文学传统深刻影响了英国旅行文学的精神气质,所以约翰·曼德维尔的《曼德维尔游记》成了他对英国旅行文学的探险之旅的起点。《从岛国到帝国》把英国近现代旅行文学往前推进了一百年,让读者在更为漫长的时空坐标内一窥英国旅行文学的荦荦大端。

此书第二部分《殖民空间的拓展与主体意识的建构》涵盖七章,起始年份是1719年,比英国近代史的起始年份1603年迟了超过一百年,主要是因为1719年是英国作家笛福小说 《鲁宾孙漂流记》的诞生年份,而这部被张德明誉为“开创了近代英国乃至欧洲小说纪元的作品”的诞生,也标志着英国旅行文学主体意识的建构时期掀开了序幕。

第三部分《帝国的怀旧与人性的反思》的研究范围是1824年至1924年,基本上与“日不落帝国”时期相吻合。挟着近代史时期的余晖,英国国民在“日不落帝国”时期在全球事务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殖民事业方兴未艾。然而,在作者笔下,以1824年浪漫主义诗人拜伦的逝世为标志,英国旅行文学已经进入衰退时期。他把丁尼生的抒情诗《食莲人》和《尤利西斯》视为这个时期的起始之作,借助这位桂冠诗人所拥有的荷马史诗式的精神内涵,经营一页帝国怀旧时期的序章。

张德明对于英国文学史了然于胸,他把近现代英国旅行文学划分为三个历史时期,这种划分法不只适用于近现代英国旅行文学,也适用于近现代英国文学史的划分,为后来者提供了另一种分期的可能。为了保持历史谱系的连贯性,作者也借用了萨义德在《文化与帝国主义》一书中的理论,强调“有机的连续性”和“叙事的力量”。

朝向跨学科研究的新方向

《从岛国到帝国》仍带有《西方文学与现代性的展开》①张德明:《西方文学与现代性的展开》,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的余绪。作为一本朝向跨学科研究的专著,张德明在《导论》中开宗明义地表示,希望“既有对某个文学文化现象的宏观描述,也有对单个作家作品的微观透视,更多情况下是两者之间的互渗和互动”。他的学术目标是“保持文化批评与文学研究、理论阐发与文本分析之间的张力,正确处理好文学的内部研究和外部研究、美学判断和价值判断、文学的感受力和理论的洞察力之间的关系”。

在第一章《朝圣:英国旅行文学的精神内核》中,张德明经由对《曼德维尔游记》的分析,认为它是个人化的东方朝圣,在这个文本建构的异域空间中,想象虚构的因素远超写实的成分;经由对乔叟《坎特伯雷故事集》的剖析,认为它是团体化的本土朝圣,在这个文本建构的阈限空间中,生动逼真的写实压倒了虚构想象的成分;经由对班扬《天路历程》的诠释,认为它是前两者的转化,在这个文本建构的梦幻空间中,弥漫着寓言性的朝圣和纯粹的想象。从对文学文本的研究缕析出哲学性的文化元素,折射出了作者的写作目标。

除了在章节结构上的创新野心之外,张德明也不遗余力地借鉴前沿理论。他不止一次引述法国都市理论家亨利·列伏斐尔关于“空间的表征”和“表征的空间”的三元空间论,例如在第一章中,他认为《天路历程》中主人公穿越的想象的地理空间,既是基督教徒内心焦虑的空间的表征,又是基督教文化表征的空间。空间论被用以描述基督教徒的心理境界以及基督教文化的特质,这是张德明的独到之处。

第二章《新世界之旅与乌托邦想象》也借鉴上述两个概念,并加以一定的修正。张德明认为,理想的乌托邦空间应该介于旧的与新的、熟悉的与陌生的之间,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正是这样一种表征的空间。从形式结构上看,《乌托邦》是一个典型的旅行文学文本,涉及旅行空间与文本空间的互动,因此,它既是一个话语和文本的建构,也是一种空间的表征。

第十五章《帝国与反帝国的空间表征》中,作者指出,在约瑟夫·康拉德的小说《黑暗深处》中,地图-文本上的非洲是一个被欧洲书写、分割和符码化的空间的表征,而旅行-现实中的非洲则是一个千疮百孔、在西方现代性进程中被编码、被“祛魅”且无法还原的表征的空间。

此外,作者也不止一次引述维克多·特纳的“阈限”理论,例如,他在第一章中扩大人类学与心理学名词“阈限性”的使用范围,认为朝圣作为一个“阈限空间”,不但为不同阶层的交往提供了便利,也为不同文化传统的故事间的对话和交往提供了平台,体现了丰富的杂语性和互文性特征。

阈限空间的概念在第二章中被作者重复引用,他把莫尔的《乌托邦》、培根的《新大西岛》和哈林顿的《大洋国》并列为典型的乌托邦叙事,发现这三个文本中理想社会的空间表征具有两种共同的特征。在空间定位的不确定性这个共同特征下,它们对乌托邦空间的定位含混不清,三个理想社会似乎都置身于新旧两个世界之外,介于此岸与彼岸、存在与非存在的阈限空间中。类似的引用例子在此书中还有很多。

在第十二章 《沉重的雕像与轻灵的十四行》中,张德明游走于历史、博物馆与文学文本中,借鉴应用艺术品的理论概念如“脱语境化”和“再语境化”于实际的历史文物和文学文本上,让读者感受到融汇文化批评和文学研究的典范意义。

在总共18章的论述中,作者博采西方历史学、文化批评理论、人文地理学、文化人类学、哲学和思想史研究、国际政治学、文学理论的研究成果,自由出入于文本内外,既高屋建瓴、见其大者,又沉潜往复、洞幽烛微,从而成功迈向了“跨学科研究”的新方向。后之来者,如果仍欲针对“旅行文学”做进一步论述,必须在消化、吸收、辩难此书的基础上,才能另起炉灶,再创典范。

一点商榷意见

此书所涵盖的英国旅行文学文本非常宽广:从英国作家经由本土旅行过程所产生的旅行文学,跨越至经由国际和洲际旅行所产生的旅行文学,从经由宗教旅行和殖民旅行所产生的旅行文学,跨越至心灵旅行甚至虚构旅行所产生的旅行文学,循序渐进地呈现了英国文学的主体性与现代性的构建。可以这么说,在文本涵盖的层面上,此书为读者拓展了旅行文学研究的新视野;在文本分析的深度上,此书引用诸多前沿理论概念,通过跨学科的研究方式,为读者展现了深入探讨的空间。

有论者认为,此书中一些实用性的旅行文本并不具文学性,例如第三章《航海旅行文集与全球视野的塑造》以一整章篇幅介绍与分析的理查德·哈克路特编辑的《重大的航海》,其所搜集的文本主要是旅行日志和商业报告。这些以原貌面世的实用性航海文本尽管真实,却缺乏文学作品所需的审美元素和创造性。然而,根据作者的解释,首先,在西方,文学(literature)这个概念在很长一个历史时期中主要是指文献,18世纪后才逐渐转化成现代意义上的创造性的或想象性的写作,以作为对功利主义的对抗①参见[英]伊格尔顿著,王逢振译:《当代西方文学理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5页。;其次,对《重大的航海》这个文献的研究,作者还是从现代意义上的文学研究方法出发,着重分析了“词语与修辞的力量”。

此书博采综合了多种理论论述,让读者在惊叹作者的理论素养之外,有时也不免有“浓得化不开”之感。此书牵涉问题太多,如果面面俱到,平均用力,一些问题可能难以深入。倘若剔除一些枝蔓的议题,集中精力描述几个焦点问题,而在每一章上扩展篇幅,可以做得更为扎实绵密。

猜你喜欢

帝国建构旅行
论相对独立的刑事涉案财物处置程序之建构
恐龙帝国(6)
恐龙帝国(5)
恐龙帝国(4)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小黑的旅行
建构游戏玩不够
夏日旅行
“帝国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