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农村建设中社科普及大众化路径初探

2017-12-10李可福

重庆行政 2017年5期
关键词:社科大众化普及

□ 李可福

☆文化建设☆

新农村建设中社科普及大众化路径初探

□ 李可福

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针对建设主体的基层群众进行社科普及大众化至关重要。通过社科普及大众化让基层群众了解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准确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实质,自觉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坚定理想信念,凝心聚力,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保驾护航和提供智力支持。

课题组在深入调研取得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梳理当前新农村社科普及大众化面临的困境,并对困境背后的深层次原因进行分析,初步探索新农村建设中社科普及大众化实践路径。

一、切实提高基层群众真实获得感,增强社科普及的吸引力

社科普及大众化应引入利益引导机制。以基层群众的现实利益为考量,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政治承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切实改善民生,才能赢得基层群众的广泛拥护和支持,才能更好地推进社科普及大众化。

(一)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精准扶贫是新时期党和国家扶贫工作的精髓和亮点。经过全国范围有计划有组织的大规模开发式扶贫,中国贫困人口大量减少,贫困地区面貌显著变化。从总量上看,截止2016年底,全国农村贫困人口还有4300多万人,现有贫困大都属于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范畴。

2017年6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着重指出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是坚中之坚,实事求是指出深度贫困地区在2020年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在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分析了深度贫困的主要成因,并提出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具体措施,这为我们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新思路、提出了新要求、拿出了新举措。

(二)加大引导和扶持力度,拓宽农民增收领域

加快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推动建立“三级”转移机制。一是促进农民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持续出台惠农政策,以全民创业活动为契机,通过建立完善农民创业机制,以降低创业门槛,提供资金扶持、技术市场指导等可行措施,鼓励农民自办产业。二是引导农民向农民工转移,拓宽农民收入渠道。三是引导农民工或农民向城镇居民转移,引导他们在城里安家、生活、创业、发展,使这部分农民从根本上脱离农村,减少农村人口基数,增加农村人口改革红利。

(三)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改善生活质量

以农村公共事业为着力点,加大投资力度,切实推进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逐步消除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公共服务的一体化。进一步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方面社会事业发展,使农民能够平等地享有社会公共服务。在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础上,使广大群众能够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只有这样才能争取到广大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从而推进农村社科普及大众化。

二、全面从严治营造风清气正的农村社科普及政治生态

(一)“两学一做”,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在基层干部中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主要目的就是固本培元。通过学习教育,改善“四风”,发挥基层干部自我净化、自我提高的主动性,自觉做“四讲四有”合格党员,强化党员意识、宗旨意识、责任担当意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密切干群关系,以引领新农村建设中基层群众新民风。

(二)高压反腐凝聚农村社科普及大众化党心民心

高压反腐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自我净化能力的重要举措。郑永年教授指出:“中国当下的反腐败可能是一个不可多得的窗口和机遇。如果习近平不反腐,再过十年你就反不动了,那时候既得利益集团会变得很强大,如果最后从经济寡头转成了政治寡头,就会像以前的俄罗斯,或者今天的乌克兰那样。一定要抓住现在的机遇,一反到底。”2015年1月,习近平在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严肃指出:“减少腐败存量、遏制腐败增量、重构政治生态的工作艰巨繁重。”十八大以后,高压反腐和党风廉廉洁建设取得了巨大成效,得到全国人民的高度认可和真心拥护。

(三)加强基层协商民主政治建设,拓宽干群的互通渠道

树立协商性民主观念,自觉地实行民主决策、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拓宽基层群众政治参与渠道,不断提高民主执政的能力和水平。一是要建立协商对话平台,在村委会要成立政策咨询工作组,建立专门的接待办公室,负责宣传政策、接受惠民政策咨询、村社重大事项征求意见建议;二是发挥现代新闻媒体的快捷性和广泛性特点,拓宽政府与群众间的沟通渠道,就重大舆情加强对农民的舆论引导;三是要完善电子政务平台,完善平台内容,及时公开政务信息,接受群众监督;四是要建立完善的全(区)县、乡、村三级信访接待机制,自下而上逐级接访,理顺信访渠道,使广大农民群众能够及时反映问题,相关部门及时解决,从而更好地疏导积怨、化解矛盾。

三、加快新农村先进文化建设,彰显农村社科普及的软实力

新农村先进文化建设是推进农村社科普及大众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要在新农村建设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引领,结合农村特色文化,依托当地的红色文化资源,打造各具特色的社科普及基地,彰显以红色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先进文化的教化和鼓舞激励人的文化特质,激励广大农民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倡导积极健康、奋发向上的乡村风尚。

(一)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先进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民的思想文化素质普遍相对较低。农村长期的乡土文化传统及城乡二元结构造成农民的思想文化素质普遍相对较低。具体表现在:(1)封建意识浓厚。小富即安、宗法制度、传宗接代、重男轻女、愚昧迷信等还未彻底根除。(2)文化水平不高。农村整体经济发展落后导致大多数农民家庭经济压力过大,直接影响到子女的受教育水平。(3)人才流失严重。经济发展滞后迫使农村中大多数受过一定程度教育的年轻人外出打工,大部分不愿再回乡就业,仅靠空巢老人、留守妇女儿童和几个村干部支撑起农村文化建设的重任。

2.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不足。总体而言,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同时存在环境封闭、观念落后、缺乏组织等弊端,用于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十分有限,造成长期以来农村文化建设水平落后。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下,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但在新农村文化建设方面依然滞后,由于过度重视物质财富积累,大量资金被盲目投入市场,甚至在个别地区出现为发展经济而占用文化投入资金等现象。

3.农村文化传播方式单一。受到传统消费观念的影响,在新农村文化建设过程中,农民普遍认为文化消费属于非必要品,这种观点导致普通的农民家庭在文化消费方面支出较少,甚至出现没有文化支出的现象。这就造成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文化生活方式单一,缺乏多样性和先进性。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先进文化建设的实践路径

1.进一步调动群众参与文化生活的积极性。一是切实做好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宣传,大力宣传节庆文化活动、主题文化活动、广场文化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社区文化活动、企业文化活动、文化交流活动等,让人民群众在享受文化盛宴的同时感受文化的乐趣和魅力,从而提高人民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兴趣和热情。二是重视挖掘和培养基层文化人才,鼓励和扶持扎根基层的乡土文化能人、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和文化活动积极分子,动员其参与基层文化建设,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作出积极贡献。三是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以镇(街)推动为主,结合各地传统和特色,组织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引导群众在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充分发挥群众的力量和智慧,推动基层文化生活繁荣发展。

2.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文化设施建设一体化。针对当前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失衡的现状,政府部门应加快优质文化资源的有效整合,让广大农民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更多更好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成果。各级政府在规划建设公共文化设施时应优先考虑农村,让每一个村至少要有一个书屋、一个娱乐活动室、一个篮球场,同时还要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传播网络,开辟不受地域、时空限制的文化传播渠道,全力保障偏远地区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实施。

3.统筹好新农村两个文明建设,促进新农村先进文化繁荣。在进行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过程当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以新农村文化素质较低为背景,结合实际情况,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全面促进先进文化建设。同时,在新农村先进文化建设过程中,要注重文化软硬件的协同发展。在大量投入资金、保证文化硬件建设的同时,也要注重文化软件的作用,通过软硬件的结合,以文化硬件为基础,以文化软件为指导,全面促进新农村文化建设良性发展。

四、构筑社科普及自身体系,提升农村社科普及合力

通过构建“白话文”的理论形态、建立专业化的普及队伍、普及资金保障和建立激励机制来整合各方资源,发挥农村社科普及的合力。

(一)社科普及大众化必须与群众的生产生活实际紧密结合

社科普及内容必须关切普通群众。理论联系实际,必须把理论和群众本身结合起来,和群众的生产生活结合起来。要关注大众需求,回应大众关切,解答大众困惑,不能从理论到理论进行通俗化宣传。

(二)社科理论形态实现“白话文”

社科理论内容要切近基层群众实际,通俗易懂,力求用基层群众常用的生活化语言,“用大白话,谈大道理”方受群众欢迎,才让群众接受。大力提倡“短,实,新”的平易文风。首先,力倡讲短话,说实话、说真话;其次,善用比喻让人耳目一新;再次,使用老百姓听得进、记得住的事例和数字来阐述深奥道理。同时,字里行间要渗透着对基层群众浓浓的民生关怀,才能拉近社科理论与群众期盼的心理距离。这就要求我们要深入基层实际,放下架子跟老百姓认真学习,熟悉基层群众生活方式,了解百姓语言。

(三)建立专兼职队伍,提升宣传普及效果

对农村实际情况、对基层农民群体基本特质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认识,是专业队伍开展社科普及活动的必备条件。主要组建专兼职两支专业团队:一是专职团队,主要包括党政机关从事宣传教育和政策研究的工作人员、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社科普及理论工作者、专门从事三农问题研究的媒体人和村党支部成员。这支专职队伍具有规范性、程序性和长期性特征,要建立起较为健全的规章制度、考核体系和激励机制,发挥农村社科普及的主体作用。二是兼职团队,主要包括乡镇干部、离职镇村干部、农村各领域精英人物以及农村文艺工作者。这些人员熟知农村生产生活,最易于和基层群众打成一片,是农村社科普及工作的重要补充力量。

(四)以活动为载体,打造寓教于乐的普及平台

有学者认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社科普及与民间文化的结合决定着社科普及在中国的生根、发展、乃至命运,比社科普及与精英文化的结合更加重要。”

1.继承民间优秀传统文化活动。主要活动形式有:一是通过在红色景点对民族先烈进行祭祀和凭吊,弘扬优秀的民族精神,发掘农民的爱国主义内涵;二是结合地方特色,组织传统庙会、戏剧演出等活动,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三是利用农村地区传统节日,组织开展锣鼓队、戏曲队、龙狮队、农民剧团等民间活动,激发村民的参与热情、融合村民关系。通过民间文化活动与农村社科普及的结合,可以提高社科普及宣传的参与度,提升实效性。

2.创新开展社科普及活动。要营造浓厚的农村社科普及活动文化氛围,还应创新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以图书馆、农家书屋、学习园等地为阵地,开展读书会;围绕农村现实问题开展民主恳谈会、意见征求会、专题普及宣讲会等;以基层群众的疑惑为突破口,开展惠民政策解读会,答疑释惑,顺气平怨,化解人心。

中共重庆市合川区委党校

责任编辑:粟 超

猜你喜欢

社科大众化普及
社科成果展示
社科成果展示
社科成果展示
5G手机打响“普及战”
现代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质量观
人文社科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
引导发展 推广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