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工业发展的现实思考
2017-12-10孙祥林雪馥
孙祥,林雪馥
(1.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哈尔滨150080;2.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哈尔滨150086)
黑龙江省工业发展的现实思考
孙祥1,林雪馥2
(1.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哈尔滨150080;2.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哈尔滨150086)
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是国家的一个重大战略。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黑龙江省也处于东北振兴发展中的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关键期。加强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顺应“互联网+”的发展潮流,引入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理念,打破原有二产的运行模式是黑龙江省经济发展最为有效的发展途径。
第三次工业革命;新常态;黑龙江省
2016年5月23日至2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黑龙江省进行考察调研。习近平指出,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是国家的一个重大战略。老工业基地要抢抓机遇、扬长避短,闯出一条新形势下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新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黑龙江省也处于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关键期。面对经济增速换档、结构调整阵痛、动能转换困难的相互交织的困局,我们需要尽快适应改革发展的新趋势,探索一条全面振兴龙江的新路。从黑龙江的产业结构现状看,虽然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有一定的拓展空间,但第二产业仍是解决的重点和难点,而要打破原有的第二产业的运行模式,引入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理念也许是最为直接和有效的。
一、新常态下黑龙江省的发展困境
(一)经济增速下滑
新中国成立后,黑龙江省作为共和国的“长子”,肩负着为全国输送资源和工业产品的重任,黑龙江省是资源大省,也是主要工业基地。形成了以重工业为主、较为完整和独立的“大而全”的产业体系。包括钢铁、煤炭、石油、木材等资源型产业以及机械制造、化工、纺织等重工业成为东北的主要发展方向。我国经济已经进入三期叠加的发展阶段。随着新兴科技发展、环境保护意识逐步增强,我国重工业生产总体出现产能过剩的趋势。黑龙江省的经济发展也不可避免地出现总体下滑的态势,尤其是传统产业集中负向拉动的挑战严峻。黑龙江省的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的位次不断后移,2013-2015年全省油、煤“量减价跌”,能源工业出现负增长,全省工业生产增速回落到个位数。黑龙江省科顾委主任陈永昌认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经济增速下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供给结构看,主要是工业增速下滑;从需求结构看,主要是投资增速下滑。增幅缓慢的原因有很多,第一、第三产业都没有问题,都保持着稳定增长,问题出在了第二产业上。
(二)资源环境形势严峻
从全国总体发展趋势看,目前经济增速最低的几个省份,都与重化工业比重过大有关。黑龙江省原来是一个资源大省,随着不可再生资源的日益枯竭,能源产业的触礁,资源型产业越来越难以为继。因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对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的粗放式开发,导致黑龙江省在资源枯竭后产生的各类问题比其他地区更为明显,转型也更为艰难。2013年,黑龙江省最大的煤矿企业龙煤集团整体亏损、大庆油田也早已步入老油田之列,每采出100吨油液,只能产出6吨原油。从2014年开始,全省过去依赖重化工业拉动经济增长的时代已经结束。那么,面临资源、环境、要素等瓶颈制约,黑龙江省经济如果要实现继续发展,应该由被动“倒逼”转向主动选择,从“适应性”改革向“预见性”改革转变。
(三)民营企业发展空间有限
黑龙江省是最早进入计划经济的省份,又相对较晚转向市场经济,转型较为缓慢,带有浓重的计划经济的印痕。黑龙江省进入计划经济体制的时间要比新中国成立还要早上十几年。新中国成立的头五年,全国56个大型工业项目,黑龙江省就占了22个,市场经济成分很难从产业内部独立成长起来。因为承载了国家很多指令性任务,产品大多被低价调拨,一直缺乏足够的资金进行自我完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由于受到生产模式、体制限制,民营经济发展乏力、规模有限、创新不足。尤其是黑龙江省的农村改革比全国滞后,个体经营主、乡镇企业没有发展起来,缺少发展民营经济的土壤。
二、工业革命的现实基础
(一)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内涵
主要是指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信息和新能源技术创新引领并孕育的新一轮工业革命,不仅包括“制造业数字化革命”“能源互联网革命”,还包括生物电子、新材料和纳米等技术革命。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科技和产业革命发展呈几何式的增长,新兴技术的发展依然保持着高歌猛进的态势,各种新突破层出不穷。面对世界变化莫测的现实,2011年9月,美国学者杰里米·里夫金出版了《第三次工业革命》一书,预言一种建立在互联网和新能源相结合基础上的新经济即将到来。这可以说是“第三次工业革命”一词的正式出现。
(二)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征
1.由集中生产转向分散生产
我们现在的生产组织方式为“集中生产面、全球分销”,企业在生产前,先要盖厂房,从全世界采集原料,生产后再运送到各地销售,运输成本高,信息搜寻与交易成本都很大,极其浪费资源。新的生产方式则不同,它叫做“分散生产、就地销售”,只需要3D打印机就可以真正做到本地生产、本地销售。
2.由规模生产转向个性定制
现有大规模生产方式追求的是生产成本的最低化、标准化,以获取规模效益;而新的生产方式,是以互联网为支撑的智能化大规模定制的方式,更加精准、细腻,注重人性化设计,凸显“以人为本”的生产理念,避免生产盲目性和浪费,是未来企业的发展方向,标志着个性化消费时代的到来。
3.由削减式制造向叠加式制造转变
削减式制造,先要铸造毛坯,切削加工,再做成零部件或产品;数字化叠加式制造则是快速成型,“打印”出来的,更加节约资源、提高生产效率。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兴起将可能使国际能源生产、供应和利用的地缘重心发生深刻变化。可以预见,随着绿色能源、智能网络、节能环保等战略产业率先获得突破,将实现对通信、交通、制造、材料等主要产业的全面带动,引发世界经济产业结构重大调整。
三、黑龙江省走出发展困境的对策
(一)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1.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第三次工业革命已经改变了原来的工业发展形态,出现新的特征。黑龙江省应该紧紧抓住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发展机遇,充分发挥龙江多年积累的科技创新基础条件和优势,进一步增强依靠创新驱动推动龙江产业转型的紧迫感。把振兴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应紧紧抓住被国家列为创新型试点省份和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契机,大力构建完善以国家高新区为骨干引领的高新技术产业带,可以利用产学研一体化的优势,利用第三次革命的大环境,加大对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力度。
2.找到新的经济生长点。加快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力度,改变原来依靠资源和重工业发展的老路,利用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在“互联网+”和航天航空、智能机器人方面,利用第三次工业革命发展的契机,找到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生长点。充分发挥黑龙江省的特有地理位置优势,大力发展农业生态旅游、养老、健康等产业。
3.搭乘“一带一路”顺风车。利用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加强与俄罗斯等沿线国家的经贸往来和人员交流,积极鼓励大企业走出去,在沿线国家寻找投资需求和市场。通过举办高水平的贸易洽谈会,吸引世界各国的企业和人员来到黑龙江省,进行全方位的技术和贸易合作。把黑龙江省打造成为世界各国投资的重要汇聚地。为新常态下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内生动力。
(二)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
1.精耕细作,打造品牌。黑龙江省的科技制造业应该把目光放得更长远,做长期发展的准备,打好基础,慢中求快,精耕细作,才能最后出品牌、出精品。在电子、航空航天材料、机器人、医药、能源和消费品行业上下功夫,打造成为黑龙江省的经济增长引擎。形成具有特色和优势的创新驱动发展体系,把潜在的科技创新能力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2.信息支撑,集群发展。加快工业化与信息化结合的步伐,形成产业链、价值链协同促进,走集群式发展之路,充分发挥龙江军工领域的基础和潜力,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方面取得更大突破。要面向市场,转变机制,推动重大军工技术在达到终极技术目标前所形成的技术溢出和军民融合技术应用,以形成更多的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实现产业化。
3.完善体制,营造氛围。大打“第三次工业革命”牌,在体制设计上下功夫,领导干部需要亲力亲为、善作善成,明确责任主体,理清责任链条,拧紧责任螺丝,不断解放思想,营造一个重视人才、吸引人才、选拔人才的大环境。鼓励创新,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吸引更多的有识之士来黑龙江省发展、创业,助力黑龙江省经济的发展。
(三)推动大中小微企业协调发展
非公有制经济是支撑黑龙江省振兴发展的重要力量,黑龙江省的发展离不开民营企业、小微企业的发展,政府必须打开“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鼓励民营企业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扶持壮大一大批业主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民营企业集团和龙头企业。把黑龙江省打造成为世界各国投资的重要汇聚地。为新常态下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内生动力。
[责任编辑:金永红]
F279
A
1005-913X(2017)09-0019-02
2017-06-19
孙祥(1965-),男,哈尔滨人,教授,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林雪馥(1970-),女,哈尔滨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