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分析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2017-12-09谢风琪
摘 要:本文通过对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出其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过程中存在着培养目标缺失、师资力量匮乏、考核体系不完善、忽视实践能力等问题。同时阐述了“互联网+”技术对提高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性,进而提出了培养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方法,从制定培养目标、重视实践能力、增加师资力量、建设实训设施等角度展开论述,旨在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稳步提升,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 高职国际贸易专业 学生职业能力
一、培养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学生职业能力中存在的问题
(一)培养目标缺失,培养方法不正确
职业能力是学生在进入工作岗位后应具备的必要工作能力,也是学校对学生的培养重点。而职业能力在国际贸易工作中,则是企业公司评价人才的基本。并且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这也促使我国的国际贸易公司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相应的转变,对学生的职业能力也愈发看重。不仅要求学生具备极强的专业能力,还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互聯网技术,其更加需要全面的人才。但部分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其更加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增加,忽视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没有认识到学生的职业能力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造成了培养目标缺失现象。并且教师在制定培养计划的过程中,没有为学生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学习计划,导致学生对自身的发展方向没有形成明确的认知。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也没有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认真完成职业能力培养计划,失去了开展职业能力培养项目的重要性。
(二)忽视实践能力,师资力量匮乏
实践能力的高低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关键。但部分高职教师并不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教师对国际贸易专业的认知过于片面化,认为学生应该熟练的掌握专业知识,却没有在教学中,指导学生把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相结合,导致学生无法把自身的专业知识应用到实践操作中。不利于学生的发展。而且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不仅需要学生的配合,对教师也有一定的要求。教师自身应具备极强的职业技能。可以对国际贸易的相关工作进行熟练的操作。但高职院校的教师结构过于单一,使得其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而实践能力稍弱。因此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很好的调控学生培养方向。
(三)缺失实训设施,考核体系不完善
在国际贸易专业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还需要对其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但部分高职院校缺乏相应的实训设施,无法让学生通过接受实训培训,进而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并且在使用实训设施的过程中,没有结合“互联网+”技术,为学生营造虚拟贸易实训平台。学生缺少代入感,其职业能力提升困难。同时,考核体系的不完善,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考核内容在安排过程中,重视对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考核,忽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
二、“互联网+”技术对提高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性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其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而把“互联网+”技术应用到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之中,为其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也转变了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培养方向,从以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向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方向转变。而且“互联网+”技术也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手段,拓展了教师养成学生职业能力的思路。与此同时学生也能够通过“互联网+”,了解到国际贸易操作的具体内容,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推动自身的发展。
三、培养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方法
(一)制定培养目标,设置培养方法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国际贸易企业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这也使得国际贸易企业转变了自身对人才的需求,更加注重人才职业能力的强弱。面对这种情况,高职院校也加强了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首先,高职国际贸易专业通过“互联网+”了解企业对学生的具体需求,在结合实际教学情况,树立职业能力培养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按照培养目标,制定教学内容。并且在这一过程中,运用潜移默化的方式,引导学生对自身的职业能力形成正确的认知。促使学生也重视对自身职业能力的增强,从而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其次,由于学生个体的不同,其学习进度与学习能力也不尽相同。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利用“互联网+”技术对学生展开调查,在依据调查结果,帮助学生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培养计划。学生可以依据培养计划,为自己设置阶段性的完成目标,通过对小目标的实现,加快完成大目标的速度。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也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对自己职业能力的养成进行监测与科学分析,实时调整自身的目标与计划,促使职业能力稳步增高。
(二)重视实践能力,增强师资力量
教师在培养学生国际贸易职业能力的过程中,应重视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在教导学生理论知识的过程中,指导学生把理论知识融入到实践操作之中。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利用“互联网+”技术,为学生营造模拟国际贸易环境,增加学生的代入感与认同感,在为学生演示具体的操作过程,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高职院校还应增强自身的师资力量。教师作为教学的引导者,对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高职院校可以定期组织教师培训,让教师亲临工作一线,了解实际工作情况,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更好的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并且应用“互联网+”技术为学生播放企业教师的实践操作流程,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
(三)建设实训设施,完善考核体系
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过程中,应加强对实训设施的建设,为其提供基础训练条件。在建设实训设施的过程中,可以把“互联网+”技术结合到其中。为学生营造形象生动的实训环境。同时健全自身的考核体系,加大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比例。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促使学生积极完成培养计划。
四、结语
在“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通过应用转变教学方式、建设训练设施、明确培养方向等方法,解决了国际贸易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差的问题。达到了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稳步提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唐夏韵.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高职毕业设计改革实践研究——以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为例[J].高教学刊,2017,(17):178-180+184.
[2]张燕.职业能力导向的高职国际商务专业课程考试改革研究——以“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为例[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32(01):115-117.
[3]吴哲,胡心宇.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的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J].经贸实践,2015,(12):302-303.
作者简介:谢风琪(1976-),女,汉族,湖南省长沙市人,湘潭大学硕士,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国际贸易及国际贸易教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