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态动脉硬化指数在社区中的应用

2017-12-09苏媛陈娟

上海医药 2017年22期
关键词:指数应用

苏媛+陈娟

摘 要 随着综合卫生改革的推进,对于社区慢性病管理工作,做出了“量质结合”的要求。通过便捷、无创、易及的24 h血压监测,社区卫生工作者不仅可以获得患者血压的一般情况,甚至可以了解动脉硬化的程度,预测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情况。利于慢性病管理同样能够做到疾病控制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关键词 动态动脉硬化;指数;应用

中图分类号:R54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7)22-0048-02

Application of ambulatory arterial stiffness index in a community

SU Yuan, CHEN Juan

(Dapuqiao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Huangpu District, Shanghai 200023,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advance of the comprehensive health reform, the requirement of “combination of quantity and quality” has been made for the management of chronic diseases in communities. Through convenient, noninvasive, and easy 24 h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community health workers can not only obtain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blood pressure, but also understand the degree of atherosclerosis to predict the damage of the target organs such as heart, brain and kidney. It is beneficial to the management of chronic diseases, and can also be used for early detection, early diagnosis and early treatment of the disease control.

KEY WORDS ambulatory arterial stiffness; index; application

早年Li等[1]提出一项可以从24 h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ABPM)推算到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mbulatory arterial stiffness index,AASI)的观察指标,并认为其可以反映动脉硬化程度。多个针对AASI展开的研究提出,AASI不仅可以预测高血压患者靶器官的损害,甚至高血压患者的亚临床靶器官损害[2];而且,AASI与肾脏及颈动脉内膜损伤程度密切相关[3];对老年人冠心病的发生和严重程度也有一定的预测作用[4]。近年来,英国国家卫生与保健研究所(NICE)指南已将AASI纳入高血压诊治的检查项目[5]。本文旨在综述AASI在社区应用的前景。

1 AAIS计算方法

在ABPM基础上,以舒张压(DBP)为纵坐标,收缩压(SBP)为横坐标,求出24 h的DBP与SBP之間的回归斜率(β),再用1减去这个斜率,得出AASI。

2 AASI的正常值及变化规律

国外动态血压研究验证AASI≥0.55为异常[6-7],并指出动脉弹性越差、硬化程度越严重,AASI越趋向于1。但Franklin等[8]的研究发现,AASI在健康人群中是随着年龄增大而呈直线上升。欧洲多个对大样本高血压患者的研究结果证实,AASI与年龄和血压呈显著正相关,与身高和心率成负相关[9]。

3 AASI在社区中的应用

3.1 在社区高血压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3.1.1 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角度来看

根据《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2014年修订版)》[10]要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规范的管理。管理的前提是先通过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了解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情况及相关临床疾患,进而才能够对患者进行评估及针对性的健康指导。目前,脉搏波传导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PWV)被认为是评价动脉硬化程度的金指标。欧洲更是将PWV纳入高血压管理指南,作为高血压管理时的一种评价方法[11]。然而因PWV需要特殊检查设备才能进行,在社区实际的工作中进行此项检查的执行率并不高。与动脉硬化监测等常规检查相比,ABPM具有便捷、无创、易及的特点,对于基层卫生机构来说,无需新增加专门的人员和设备,无需特殊的培训,更易于在临床应用及推广[11]。通过该项检查推算得出的AASI结果,被多项研究证实与PWV、脉压指数(Pulse Pressure Index,PPI)有着非常高的相关系数[12-13],提示同样可以反映动脉硬化的程度。

3.1.2 从患者角度来看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以老年人就诊为主,对高血压患者的全程健康管理是一件持续性的工作。要提高规范管理率,性价比、经济因素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患者通过24 h动态血压监测,不仅可以直观地了解到自己的血压情况,提高依从性,同时可以获得疾病严重程度的评估信息。因此,在基层ABPM的普及率远比PWV、踝臂指数等检测来的高。

3.2 AASI在临床上的应用endprint

3.2.1 了解血压情况

从计算公式可以看出,AASI既可反映血压的变异性、昼夜节律变化,又能反映动脉硬化程度,是一项复合指标。但正因为AASI来源于ABPM,基础血压水平及血压变异性不可避免地会对其有比较明显的影响。

3.2.2 预测靶器官损害作用

在基层卫生工作中,常可见到患者在血压达标的情况下仍会发生靶器官损害的情况。“如何预测靶器官损害?”、“靶器官损害到了什么样的程度?”等问题也逐渐成为许多研究者的研究方向。在基层卫生工作中,如何在有限的检查设施下,更早、更准确地掌握疾病情况,是目前全科工作者的研究重心。多项研究证实高血压患者AASI增高与心血管风险增加有显著相关[14]。甚至有研究发现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也与AASI值呈正相关[15]。荟萃分析显示,除了肯定AASI对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并发症风险的预测作用外,还特别指出AASI对脑卒中的风险预测作用更为突出[16-17]。对于心脏来说,左室重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随着AASI的增高而增高,二者呈显著正相关性[18]。还有研究提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AASI升高伴左室高电压,是发生房性及室性心律失常事件的基础[19]。有关肾脏的研究发现,AASI与尿蛋白量呈正相关,与肾小球滤过率呈负相关[20]。Eriksen等对1 627位正常中年人进行观察,提出AASI是年龄相关性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血压患者中,随着AASI的增加,患者尿白蛋白肌酐比、微量白蛋白尿患病率均有所升高[22-23],患者肾脏的损害程度也会有所增高[24]。

4 关于AASI的争议

尽管AASI的临床意义从文献研究结果来看,对社区高血压管理中的一级和二级预防工作十分有益,但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不同的观点和争议。有研究认为在计算AASI时应该保证监测的有效测量率,否则会影响结果的可靠性[25]。AASI的重复性不高也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目前,还需要更多大规模临床试验来对这样一个方便、可及、经济、有预测疾病风险作用的指标进一步验证,以利于在社区长期高血压管理工作中得以运用,使慢性病管理中同样可以落实“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疾病控制策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

参考文献

[1] Li Y, Wang JG, Dolan E, et al. Ambulatory arterial stiffness index derived from 24-hour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J]. Hypertension, 2006, 47(3): 359-364.

[2] Garcia-Garcia A, Gomez-Marcos MA, Recio-Rodriguez JI, et al. Relationship between ambulatory arterial stiffness index and subclinical target organ damage in hypertensive patients[J]. Hypertens Res, 2011, 34(2): 180-186.

[3] 杜国峰, 张志敏, 向文海. 高血压患者动态动脉硬化指数对靶器官损害的早期预测[J].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11, 27(8): 571-573.

[4] 郑琴, 黄波, 孙燕淑, 等. 动态动脉硬化指数与老年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6, 18(5): 470-473.

[5] Bernard MYC, Tommy TC. Nice new hypertension guidelines[J]. World Journal of Hypertension, 2012, 2(5): 45-49.

[6] Dolan E, Thijs L, Li Y, et al. Ambulatory arterial stiffness index as a predictor of cardiovascular mortality in the Dublin Outcome Study[J]. Hypertension, 2006, 47(3): 365-370.

[7] 徐艷秋, 崔炜, 刘英华. 动态动脉硬度指数与脉搏波速度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08, 31(15): 21-23.

[8] Franklin SS, Gustin WT, Wong ND, et al. Hemodynamic patterns of age-related changes in blood pressure. The Framingham Heart Study[J]. Circulation, 1997, 96(1): 308-315.

[9] 李燕. 动态动脉硬化指数对高血压预后的评价[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09, 4(6): 465-468.

[10] 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修订委员会. 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2014年修订版)[J]. 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 2015, 9(1): 10-30.

[11] Mancia G, Fagard R, Narkiewicz K, et al. 2013 ESH/ESC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rterial hypertension: the Task Force for the management of arterial hypertension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Hypertension (ESH) and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ESC)[J]. J Hypertens, 2013, 31(7): 1281-1357.endprint

[12] 唐云霞, 王桂杰, 徐东升, 等.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动脉硬化指数与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 33(23): 5788-5789.

[13] 孙艳, 杨苏, 何燕, 等. 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动脉硬化指数与脉搏波传导速度、脉压指数的相关性[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16, 37(2): 93-95.

[14] Mancia G, Fagard R, Narkiewicz K, et al. 2013 ESH/ ESC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rterial Hypertension[J]. Blood Press, 2014, 23(1): 3-16.

[15] Mule G, Cottone S, Cusimano P, et al. Inverse relationship between ambulatory arterial stiffness index an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in arterial hypertension[J]. Am J Hypertens, 2008, 21(1): 35-40.

[16] 陈云, 袁如玉, 李广平, 等. 动态动脉硬化指数的相关因素及其对靶器官损害的研究[J]. 天津医药, 2014, 42(5): 477-480.

[17] Kollias A, Stergiou GS, Dolan E, et al. Ambulatory arterial stiffness index: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Atherosclerosis, 2012, 224(2): 291-301.

[18] 吴琪, 刘忠, 汪东良. 高血压患者动态动脉硬化指数与左室肥厚的相关性[J]. 中国现代医生, 2011, 49(3): 20-21.

[19] 崔国雄, 马强. 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动脉硬化指数与心律失常的关系研究[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 20(21): 167-169.

[20] 寇惠娟, 牟建军. 高血压患者动态脉压相关指数与早期肾臟损害[J].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10, 18(3): 220-224.

[21] Eriksen BO, Stefansson VT, Jenssen TG, et al. High ambulatory arterial stiffness index is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for rapid age-rel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decline in the general middle-aged population[J]. Hypertension, 2017, 69(4): 651-659.

[22] 谢艳秋, 郭志军, 吴玉婷. 高血压患者动态动脉硬化指数与微量白蛋白尿相关[J].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13, 21(12): 1183-1185.

[23] 王雅琼, 胡亚蓉, 李燕, 等. 动态动脉硬化指数与高血压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关系[J].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11(04): 342-346.

[24] 廖超, 韩力, 石江伟, 等. 动态动脉硬化指数与高血压的相关性[J].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15, (1): 16-18.

[25] 王文, 张维忠, 孙宁玲, 等. 中国血压测量指南[J].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11, 19(12): 1101-1115.endprint

猜你喜欢

指数应用
中国电影产业的集中度研究
V—Ray for 3dsMax伽马值研究
基于MATLAB软件的周期符号纠缠函数构造的新混沌系统动力学分析
保险业务数据质量指标体系及指数研究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