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千载金声奋木铎,百年师大青春梦

2017-12-09庄周梦蝶

小演奏家 2017年11期
关键词:西北师范大学甘肃省敦煌

庄周梦蝶

滔滔黄河数万里,悠悠丝路三千年,在祖国陆域版图的几何中心、古丝路重镇兰州西郊的黄河母亲河畔,坐落着一所古朴典雅的百年学府。承京都之皇皇,汲河水之泱泱,融文化之厚重,积岁月之朴实,百余年来育英才10余万,它就是被誉为“陇原教育之摇篮”的西北师范大学。

无论是在专业领域取得一定成就的专家学者,还是默默耕耘奉献在基层一线的中小学教师;无论是锋芒初露的青年才俊,还是慎思勤勉的在校学子,西北师大人都用一颗火热的心书写着内心最纯朴的师大情怀。从初入校门时的胆怯羞涩到多年后对同学聚会的渴望与期盼,从饱含深情的枣花之恋到丁香树下的激动心绪,从黄河岸边的一次次漫步到图书馆里的一次次耕读,从激情飞扬的三尺讲堂到醍醐灌顶的幡然感悟……每一个西北师大人都忘不了晨曦雨霧中屹然矗立的水塔山,忘不了根深叶茂、硕果累累的核桃树,忘不了朴实厚重、书声琅琅的文科楼以及典雅静默、庄重沉稳的理科楼,忘不了幽静浪漫、邂逅爱情的百合花圃,更忘不了沐浴书香、启迪智慧的图书馆……“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不一样的景致变换,唯一没变的是学子们对母校的眷恋之情。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百余年来,西北师范大学砥砺前行,为社会各界输送了大批人才,其中不乏专家学者、政府精英、国企骨干、教育工作者、艺术达人……他们遍布大江南北,用自己的人格魅力传扬着母校博大的人文情怀。今天,就让我们游走在西北师范大学美丽的校园中,一起来看看那些独具魅力、培养无数专业人才的艺术类学院吧。

音乐学院:历经沧桑,与音乐相伴而行

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前身是国立西北师范学院劳作专修科,设立于1939年,现有音乐学(教师教育)和音乐表演两个本科专业,下设作曲与音乐学系、声乐系、器乐系、键盘系、管弦乐系、民族器乐系、西部音乐文化研究中心、专业技能训练中心、资料中心和音乐中专(音乐附中)等机构,设有音乐与舞蹈学、艺术学理论两个一级硕士学位授予权点和一个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点,招收音乐教育人类学博士研究生和中国传统音乐研究、西北少数民族音乐研究、音乐教育理论研究、外国音乐史学研究、中国音乐史学研究、(音乐)艺术理论研究、合唱与指挥、作曲、声乐、器乐等方向的硕士研究生。

音乐学院的教学设备齐全,具有良好的办学条件,现有音乐教学楼、学生琴房楼各1栋,有专业的音乐厅和多功能音乐欣赏厅,还有教师工作室72间、专业录音棚1间、数码钢琴教室2间、电脑音乐教室2间、学生琴房100余间以及各类钢琴150余架,其中有价值130万元的施坦威音乐会大钢琴1架、雅马哈音乐会大钢琴4架、卡哇伊三角钢琴10架。资料中心藏书35000余册、专业期刊100余种、音像资料10000余件,能够满足音乐教学、科研和学生培养的需要。

目前,音乐学院与省内外30余所高校的音乐学院和艺术团体建立了合作关系,2003年8月与中国音协数字化音乐教育学会、中音公司共同举办了第三届STN中国数字化音乐教育大会;2004年6月主办了“中奥音乐周”,同年承办了中国传统音乐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首届花儿国际学术研讨会和中国音乐教育学会作曲理论教学研讨会; 2006年9月举办亚太民族音乐学会第十一届年会;2007年至2008年连续两年利用暑期举办声乐大师班,邀请意大利著名歌剧演员、斯卡拉歌剧院终身演员帕纳利埃罗和著名旅意女高音歌唱家陈素娥来校为大师班授课,还多次邀请兰州鼓子、通渭小曲、环县道情皮影、新疆木卡姆、青海平弦等民间艺术团来校进行交流和演出;2010年至2012年学院连续三年受国家汉办和孔子学院总部委托,选派师生利用寒假赴摩尔多瓦、塞尔维亚、苏丹、埃塞俄比亚、埃及等国家进行文化宣传和艺术交流;2011年11月,应美国密苏里州州立大学和杜瑞大学的邀请,学院张君仁教授和朱东生教授赴美国举办中国古代音乐学术讲座和个人独唱音乐会。

自1939年以来,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各类优秀学生数千人,广泛活跃在甘肃乃至全国教育和文艺部门,不少人已成长为各自领域的专家,多人在美国、法国、德国、奥地利、加拿大、澳大利亚等海外工作。著名校友有徐孟东(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作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薛艺兵(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杜亚雄(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沛(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康建东(中国海洋大学艺术系、艺术教育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庄曜(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等,他们通过各自对艺术的不懈追求为母校和学院赢得了荣誉。

舞蹈学院:德艺并进,文舞相融

西北师范大学舞蹈学院的前身是成立于1939年的国立西北师范学院劳作专修科,于2001年在敦煌艺术学院正式创办舞蹈专业并开始招生,2003年成立舞蹈系,2006年设立音乐学院舞蹈系,2012年5月, 经学校机构改革正式成立舞蹈学院。

西北师范大学舞蹈学院是西北五省(区)首个获得舞蹈硕士学位授权点的单位,学院立足于西部,以传承华夏文明和发展艺术事业为己任,秉承“敬业求实,锐意进取,德艺并进,勇于奉献”的精神,以“德艺并进,文舞相融”为院训,以“办好让学生满意的舞蹈教育,培养让社会满意的舞蹈人才”为宗旨,在全省文化大发展的背景下,立足甘肃,辐射全国,培养出众多高水平的舞蹈教育、舞蹈表演及舞蹈理论研究人才,甘肃省经典剧目《大梦敦煌》中的演员大多都是西北师范大学舞蹈学院的毕业生。

目前,舞蹈学院设有舞蹈学和舞蹈表演两个普通本科专业,有艺术学(舞蹈方向)、舞蹈学和舞蹈编导等三个二级硕士学位点。学院的体育艺术中专部是由兰州市歌舞剧院、甘肃省歌舞剧院、甘肃省民族歌舞团、天水市歌舞团和敦煌艺术旅游中专学校等五家单位联合办学。

2003年至今,舞蹈学院师生共参加省级、校内外的各项演出活动400余场次,还连续10年承担了甘肃省春节联欢晚会及“陇原骄子”的主要演出任务,策划、创编并参演了中国上海世博会甘肃周的开闭幕式文艺演出、甘肃省第二届大学生运动会开闭幕式、中国机器人大赛颁奖晚会、甘肃省第27个教师节暨陇原名师颁奖晚会、西北师范大学110周年校庆主题晚会、全省中小学校艺术教育普及工程主题文艺演出等活动。2010至2014年,舞蹈学院连续4年编创并参演美国、欧洲和非洲等八国孔子学院的交流演出活动,共演出40余场次,屡获好评。endprint

西北师范大学舞蹈学院积极探索专业实习新途径,开拓社会实践和艺术实践基地,开创校校联合、校企联合新模式。针对舞蹈学和舞蹈表演两个专业,学院分别制订了实习计划,为广大学子提供艺术实践平台并开展相关的就业指导。舞蹈学院现已摸索出一条校企联合、校校联合、互惠双赢的艺术实践和专业实习社会化、市场化的新模式,成为学院教学工作、艺术实践、实习工作和就业指导工作等方面的一大亮点和特色。

今天的西北师范大学舞蹈学院是培养舞蹈人才的摇篮、普及和提升舞蹈艺术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推动舞蹈文化科学研究和舞蹈作品创作的基地、促进舞蹈文化国际交流的桥梁和窗口。学院历届毕业生在自己的岗位上敬业创新、无私奉献,已成为全省乃至西北地区舞蹈教育、舞蹈表演以及舞蹈理论研究的中坚力量。未来,舞蹈學院将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力争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舞蹈科学研究等各方面取得更大的成绩,创建西北一流的舞蹈高等学府,为推动甘肃省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更大的贡献。

美术学院:水墨丹青,书画有乾坤

1949年11月,西北师范学院为了适应国家艺术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将原三年制的劳作科改建成四年制的艺术系,成为当时我国师范院校中最早设立美术专业的五所院校之一,首任系主任由著名美术教育家吕斯百教授担任。在之后的岁月里,美术系在名称和设置上几经变迁,1996年美术系和音乐系合并成立西北师范大学敦煌艺术学院,2006年1月成立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在美术学院的发展历史上,群贤汇集,先后有著名艺术家吕斯百、常书鸿、洪毅然、刘文清、方匀、韩天眷、汪岳云、黄胄、陈兴华、张介平、 杨鸣山等人执教于此。这些艺术先贤为美术学院的办学奠定了深厚的人文基础,形成了规范的教学管理体制,树立了教书育人的良好学风,培养了大批美术人才,为我国现代美术教育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目前,美术学院设有“四系一所三室两中心”,分别是油画系、国画系、视觉传达设计系、环境艺术设计系、美术理论研究所、雕塑陶艺版画工作室、西北传统美术工作室、跨媒体艺术工作室、敦煌艺术研究中心和艺术培训中心。学院有美术学、艺术学和艺术专业硕士三个硕士学位点,包括中国画艺术研究、油画艺术研究、传统美术研究、美术理论研究、艺术设计理论研究等九个研究方向。本科专业有美术学(中国画、油画、书法方向为师范类专业)、绘画(中国画、油画方向为非师范类专业)、视觉传达设计(非师范类专业)、环境设计(非师范类专业)等。2001年,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被国家教育部批准为“国家体育与艺术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在2002年人民网公布的全国艺术学科排名中位列第19位,居高师院校第4位。自2001年起,学院的艺术学理论、美术学、设计学被评为甘肃省高校重点一级学科。

2012年,西北师范大学成立了书法文化研究院,挂靠美术学院,聘任我国著名书法教育家欧阳中石先生担任名誉院长,书法院的成立走在了西北地区高校书法教育与研究的前列。2013年,经有关部门批准,书法学本科专业在美术学院首先设置并面向甘肃及相关省份招生。

传媒学院(新闻学院):不忘初心,不负韶华

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新闻学院)是学校为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而组建设立的学院,也是西北师范大学最具活力、最具发展潜力的学院之一。2000年3月,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设立,这是西北地区最早开始招生的编导类本科专业;2001年5月,新闻学专业设立,是甘肃省属高校最早开始招生的新闻传播类本科专业;2007年9月,播音与主持艺术方向开始招生,2010年增设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2008年6月,设立动画专业;2012年5月,传媒学院成立;2014年4月,新闻学院成立,与传媒学院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体制。

同时,根据中宣部、教育部《关于地方党委宣传部门与高等学校共建新闻学院的意见》,甘肃省委宣传部决定与西北师范大学共建新闻学院。学院以“传媒六艺”(礼、乐、摄、制、书、说)为大学生专业技能综合素质提升的切入点,致力于培养具有较高文化创意素质、编导设计能力、新闻采编水平和传播沟通技巧,能够在政府机构、新闻媒体、文化产业和社会组织从事相关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目前,传媒学院(新闻学院)招生文理兼收,以艺术见长,重视文化传统教育。学院现设新闻学、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动画等四个本科专业和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文学方向)专业方向,有文化与传播一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戏剧与影视学、艺术学理论两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学科,文化与传播一个二级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和艺术硕士(广播电视)一个专业学位,有新闻传播学、艺术学理论两个省级重点学科,还设有传媒实验教学中心和甘肃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传媒学院(新闻学院)现有新闻系、广播电视编导系、播音与主持艺术系和动画系四个系,设有甘肃文化传播研究中心、当代文艺评论中心、西部戏剧与影视文化研究所、新媒体研究所四个科研机构,有影视策划与制作中心、西北师范大学纪录片创作中心、广告动画与游戏研发中心三个应用研发机构,省委宣传部在此设立甘肃省融合媒体研训基地,省教育厅在此设立甘肃省教育网络舆情监测中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在此设立影像信息技术职业培训学校,甘肃省当代文学研究会也设立在该学院。

传媒学院(新闻学院)拥有一支实践经验丰富、理论素养较高、乐于教书育人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学院教师先后承担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甘肃省重点文艺资助项目等国家级、省部级课题20余项,出版专著、教材30余部,摄制电视专题片、教学片30余部(集),获得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甘肃省敦煌文艺奖、甘肃省优秀图书奖、甘肃省高校教学成果奖等各种奖项50余项。

学院的教学设施先进,实验设备精良,专业实践基地完善,现有高清影像制作、动画设计与制作、数字图形图像处理、影视编辑、电视摄像、电视演播室、数字影院、播音训练、形体训练等10个实验室,能够满足学生课堂内外的专业发展要求。学院在中央电视台、中新社甘肃分社、新华社甘肃分社、广东电视台、深圳电视台、湖南电视台、甘肃日报、甘肃电视台、读者动漫科技有限公司、南特数码科技集团、科讯学院(香港)、兰州日报社及省内市县新闻媒体等多家单位建立了30多个专业实习实训基地,与兰州市广播电视总台合作建立兰州播音主持培训基地,中国甘肃网在学院设有校园记者站。endprint

传媒学院(新闻学院)在本科生中实施“传媒六艺”大学生专业技能综合提升工程,坚持组织开展“文化名人进校园”、“重返经典”电视大讲堂等精品文化活动,推动学院内涵式发展。近年来,学生广泛参与全国大型节目的策划制作与电视电影的拍摄,在国际首届大学生微电影节、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嘉峪关国际短片节、四川金熊猫电视节、西安国际民间影像节、“科讯杯”全国大学生DV作品大赛、甘肃省大学生DV大赛等专业性比赛中成绩斐然,屡次获奖,其中《荷尔德林的陶》等电影作品还参加了戛纳、釜山等国际电影节。在校学生多次执导并举办个人电影展映活动,其中影片《失乐岛》成为国内首部院线公映的大学生商业电影,在广州、兰州、敦煌等城市举行了巡回放映及院线放映;纪录片《缺水的土地》和《猫爷狗妈的非典型生活》入围第十届半岛电影节,其中《缺水的土地》还同时获得中国镇江国际纪录片盛典 “新地平线”单元银山奖、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摄影奖、甘肃电视金鹰奖最佳编导奖;纪录片《开学》荣获第二十二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第十六届大学生原创影片大赛“评委会特别奖”、第三届嘉峪关国际短片电影展大学生短片大赛一等奖;纪录片《守望舟曲》荣获第二届中国·西安国际民间影像节校园文化单元二等奖、全国优秀电视节目奖“幸福家庭”栏目三等奖;纪录片《过年》入围第三届金荷奖参赛单元;纪录片《艺考路上》荣获首届万峰林国际微电影盛典纪实类二等奖;微电影《青天妙音在我心》入围美国亚洲丝绸之路银幕国际电影节……与此同时,学生出版专著、朗诵集多部(张),在国家核心期刊、各级各类媒体发表学术作品、新闻稿件多篇。学院还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省内外文化艺术活动,并在话剧表演、主持人大赛、广播节目大赛、配音大赛、广告艺术设计、诗会、朗诵、演讲等文化艺术活动中屡获大奖,多次夺冠。

近几年,传媒学院(新闻学院)还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甘肃省建设文化大省和“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为契机,打造高水平的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基地、研究规划基地、精英集聚基地、师资培训基地和文化产品研发基地,着力打造富有特色、实力和活力的创新型品牌学院,努力把传媒学院(新闻学院)建成一所高水平、有特色、西北一流,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的学院。

敦煌学院:传承和弘扬敦煌文化艺术

西北师范大学是我国最早从事敦煌学研究和培养敦煌学人才的高校之一,早在20世纪20年代起,著名史学家陈垣先生就在西北师范大学的前身北平师范大学讲授敦煌学知识,并出版了《敦煌劫余录》。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考古学家黄文弼、阎文儒、何乐夫,陇上著名学者冯国瑞,敦煌学家常书鸿等人均曾在西北师范大学任教。建国后,西北师范大学先后有金宝祥、吕斯百、李鼎文、洪毅然、陈守忠、赵逵夫等教授在文、史、艺术等院系开授敦煌学有关课程。

2014年6月,经甘肃省教育厅批准,由西北师范大学和敦煌市人民政府共同创办成立了西北师范大学敦煌学院,标志着作为敦煌建设核心支撑项目的“敦煌文化教育基地”正式启动。这所普通高校校属学院实施全日制本科学历教育,以贴近敦煌特色设立专业。

敦煌学院位于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甘肃省敦煌市,西接敦煌公园,东临党河风情线,现占地面积125亩 ,另有规划建设用地400余亩,建有适应现代教学需求的专业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美术馆、资料室、体育场等教学设施,教学科研条件完善,服务设施完备,校园环境清静优雅。

敦煌学院依托西北师范大学的优质学科资源和敦煌的文化艺术资源,着眼于国家和地方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以特色化、精品化、高端化和国际化为目标,开展具有敦煌文化艺术特色的教学、创作和研究活动,致力于培养具有宽厚人文、科学素养和学科知识的专业人才。学院现开设美术学(中国画)、舞蹈表演、动画、旅游管理等本科专业,并建有西北师范大学艺术、旅游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学实践基地和陶艺工作坊,与地方艺术机构合作建立舞蹈、雕塑、壁画等实践教学基地,与敦煌研究院及十余所大学相关专业学院建立了协同合作关系,学院拥有一支素质精良、德才兼备的专、兼职教师队伍。敦煌学院致力于建设成为具有敦煌文化艺术特色、开放的国际视野、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新学院,并搭建敦煌文化艺术创作、敦煌文化传承交流、敦煌学研究实践的高层次学术平台。

西北师范大学敦煌学院面向全国招生,招生计划纳入国家普通高等教育統招计划,同时接受相关专业的留学生和访问学者。学生学习期满成绩合格,并符合学校毕业和学位授予相关规定,则颁发西北师范大学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endprint

猜你喜欢

西北师范大学甘肃省敦煌
席晓辉作品
作品赏析(3)
作品二
The Application of Storytelling in English Writing
2017年度甘肃省三八红旗手(集体)名单
Love and Responsibility Connect Three Generations
敦煌画师,I服了YOU
敦煌 敦煌
赵玉兰作品
张超、哈春发、罗炜、白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