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创快乐的儿童世界

2017-12-09陆燕燕��

考试周刊 2017年14期
关键词:来园纸盘家园

陆燕燕��

摘 要:班级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班上老师和全班孩子一起共同管理的大家庭。有时教师要根据班上孩子的现有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来达到一定的目的要求。那么如何创造一个充满欢声笑语的班级呢?我个人认为需要班级管理中重要的三类人员(教师、家长、幼儿)的协调与合作形成一股凝聚力,从而达到和谐发展的目的,让我们的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健康快乐;家园共育

一、 尊重幼儿,师幼平等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教师要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的发展需要。”在班级常规管理工作中,我们首先应该树立“以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让幼儿成为真正的活动主体,为幼儿终生发展奠定基础。

结合我园开设的班级特色教育活动,我班也在尝试着。正当我为开设什么样的课程而发愁时,孩子们的一句话提醒了我。在一次班上孩子过集体生日时,吃完的纸盘一一被扔进了垃圾桶,这时优优慢吞吞地走到垃圾桶旁边,有点不情愿地把纸盘扔下,嘴里还叽里咕噜地说:“纸盘可以做好玩的玩具的,他们都不懂,唉!”咦,我怎么就没想到呢?每次过完生日后看到这么多的纸盘被扔掉是怪可惜的,于是我就请小朋友们围坐在一起,说说紙盘可以用来干什么。孩子们的回答真是让我大吃一惊,有的孩子说:“我看到过纸盘做的小鸟”、“我玩过用纸盘做的陀螺”、“我戴过纸盘做的帽子呢”……是呀,纸盘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物体,纸盘的创造性很强,可以变成孩子喜爱的玩具。利用玩纸盘来发展幼儿的想象力、思维力、动手能力等,激发幼儿参加活动的兴趣。这样的想法得到了孩子们的一致认同,于是我和孩子们共同收集材料,一起制定玩法及要求。就这样,在大家的组织与策划下,我班的特色课程《玩酷纸盘》就这样诞生了。喜欢游戏是孩子们的天性,我想从这一特点出发,让孩子在纸盘上绘画涂色,然后进行“变变变”的游戏,“变”出各种孩子们常见的物体,如:纸盘上涂上绿色,在上面添上深绿色条纹就变成了大西瓜,还可以把纸盘的边缘涂上绿色中间涂上红色,再添上黑色的点点,把纸盘剪成4份,就变成切开的西瓜等等。如此有趣的活动,孩子们怎能不喜欢呢?每次的特色活动结束时,孩子们都会嚷嚷着说:“下次什么时候玩呀?我们还想玩。”孩子们在涂涂、画画、剪剪、放放中享受着成功的快乐,和孩子一起探索出纸盘的多种玩法,激发孩子对玩纸盘的兴趣,并培养了孩子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活动中也形成了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对玩纸盘的活动产生了较大兴趣。孩子们边玩边学,轻松、愉快,没有一点压力。

教师要学会读懂孩子的内心世界,学会理解孩子的想法,站在孩子的同一视角去感受他们的需要。孩子具有很大的潜力,但潜力不是去拔苗助长,不是催化,而是要沿着他的生长规律去实施我们的措施。“玩酷纸盘”的系列活动就是根据孩子的想法与需求进行的,以幼儿的身心全面发展为目的,教师在实施任何一项活动的开展都应有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 对待幼儿,用心用情

一个班级就像一个家一样,我们老师是孩子的妈妈。孩子在班上是独立的个体,需要老师的精心呵护、正确指导,老师的态度对幼儿的一生产生重大的影响。如果老师过分严厉,会让孩子的性格变得胆小怯懦,过分懒散也不利于孩子良好道德行为的养成。“严谨、关爱、勤奋、创新”是新时期对老师的要求。老师要以敏锐的洞察力去发现孩子的表现、反应、需求等。

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对今后良好品格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好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它贯穿于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如晨间向老师问好、排队饮水、饭前便后洗手等等,这些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让孩子慢慢养成遵守集体规则的好习惯。教师要在生活中不断地去发现问题,不断地去改变孩子不够正确的方法,慢慢引导和教会他们如何做一个更文明、更礼貌的好孩子。作为一名幼儿教师,除口头提醒、正面引导外,还要在环境方面下功夫。通过环境的暗示来影响孩子。如各种标记、图案引导孩子形成有规律、有秩序的意识。教师还可以用有声语言、肢体语言以及师生之间的情感来强化幼儿的良好行为,物质和精神的鼓励相结合。如:奖励笑脸娃娃、小星星等等。

作为老师的我们,对孩子要非常尊重和热情。早晨入园时,老师先做到主动向孩子打招呼、问好,这样久而久之,班上孩子也自然而然地学会了尊重老师、同伴,见面问好!上课时,孩子可以随时举手打断老师的话,告诉老师我要干什么,如:我要上厕所或我要喝水……逐渐让孩子知道休息时做好这些事,以便上课时集中注意力学到更多本领,听到老师、同伴说的好听的话;休息时,老师除提醒孩子别忘了大小便、喝水的同时,鼓励孩子去户外活动,享受阳光,晒晒太阳,做做游戏,活动时有些孩子鞋带松开了,做老师的我们总是亲切地、笑容可掬地马上示范帮助他系好,并教会孩子自己系或下次遇此事怎么做,让孩子不怕班上的每一位老师。班上的老师首先得明白:喜欢学的孩子自然会努力学,不强制孩子做他不愿意做的事,人的兴趣、爱好和能力本来就各不相同,引导孩子爱学习,享受学习的乐趣,这样才是好老师。其实,教育孩子的本质就是在教育自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待孩子也是一样。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和孩子一起成长,一起改掉不良习惯,甚至可以向孩子学习自我约束!习惯藏在我们生活的点滴中,这需要老师的慧眼去发现,引导孩子成为遵守规则、不怕困难、勇于挑战的优秀人才。

三、 家园携手,共创乐园

俗话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孩子。为了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良好的家园互动是关键。为了拉近家园的距离,进一步加强家园沟通和合作,我们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定期开展家长会。每学期向家长开放半日活动,通过请家长来园观看孩子的半日活动,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相互沟通,彼此介绍育儿经验,使孩子在家在园一个样,为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和初步的生活自理打下坚实的基础,家园携手,共同努力,我相信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我班的好好小朋友刚上幼儿园时,常常口臭、咽喉反复发炎感染,睡觉时也爱踢被子,有时还出现磨牙、打呼噜现象。只要听到班上哪个孩子感冒了,看到哪个孩子流鼻涕了,他家大人绝对不会让孩子来园,就怕传染上。只要稍有刮风下雨现象,就把孩子留在家里,不让出门半步,每天班上最晚来园的孩子就是他。有时见孩子不想吃某样菜,那眼睛可怜巴巴地看着老师、看着那菜,直央求着老师等大人来接他时不要告诉他们,弄得孩子神经兮兮的。当孩子身体稍有不适,家长就变得格外的紧张,赶紧带着孩子去南通、上海大医院。每当下午大人来园接孩子,一见面开口就问:今天幼儿园吃什么,好吃吗,剩饭菜了吗。就怕老师亏待了他,弄得孩子每天吃饭前后都要问老师几次今天吃什么菜,叫什么名字,有时游戏活动时还问我们今天是不是吃那个菜,就怕说错了遭家里大人责问。我曾与孩子妈妈聊过:你为什么这么关注孩子的饮食?妈妈回答:“人是铁,饭是钢,不吃不喝饿得慌,孩子经常生病就是因为饭菜没吃好,没吃到量!”“那孩子现在饭菜吃了,身体棒了吗?你应该让孩子坚持正常来园与同伴一起进行晨间锻炼活动,别光关注孩子的饮食,这样会让孩子误认为到幼儿园的头等大事就是吃饭,只要吃好饭就能赢得你们家人的欢喜。孩子刚入园阶段出现身体不适应现象也是正常的,没必要这么紧张。”俗话说得好:“若要小儿安,略带三分饥和寒。”适当的饥饿感有利于孩子的胃肠消化能力。在多次与家长的沟通与交流后,家长的态度有了明显的变化,孩子缺席的现象也明显减少了。经过与家长的共同努力,一段时间后,孩子真正融入了班集体中,每天看着他高高兴兴地入园,快快乐乐地与同伴游戏、活动,这时大人安心了,孩子也宽心了!

我们还开展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进一步加深孩子与家长之间的感情,如:《元旦亲子游园》《浓浓子孙情,欢度重阳节》《亲子庆“六一”活动》《欢度万圣节》等一系列活动,使家长更加关注孩子,关注我们的教育,为家园共同教育孩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幼儿园班级管理是一项漫长而又艰巨的任务,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愿我们的真心、真诚打动每一个家长的心,愿孩子真正健康、快乐每一天!

猜你喜欢

来园纸盘家园
纸盘真好玩
将大自然带进室内的家园
家园
纸盘日晷
寻找失落的家园
如何挖掘“来园、离园接待工作”中的教育价值
迎来送往,妙趣横生
小签到 大作用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生活组织探析
纸盘变西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