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

2017-12-09张德静

考试周刊 2017年22期
关键词:拓展自主学习培养

张德静

摘 要:教师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尊重、善待每一位学生,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增强自主学习的意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展开主动探索数学问题,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自主学习;主动探索;培养;拓展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进行学习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课堂教学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习到了课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体会到数学学习和科学研究的策略,活动学习成功的快乐,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的自信心。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在课前精心设计自主学习,开展数学问题的探究活动,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呢?

一、 学情调研是开展自主学习,提高课堂有效性的必要前提

在课堂上帮助学生经历主动的、富有个性化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已经成为了教师们的共同愿望。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然发现,大部分学生仍然处于“只听不想,只记不问”的学习状态。那么,要在小学阶段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就要先了解所教班级的具体情况,我们称之为“学情调研”。学情调研,从广义上说,是指教育者为了改进教育教学工作,从工作需要出发对教育对象所进行的一系列的调查、研究与分析等活动;从狭义上说,是指教师为了有效地达成学生的发展目标,对学生的知识、经验、兴趣、情感以及学习方式、问题解决策略和障碍等方面进行了解、分析与把握的过程。

波利亚曾经说过:“教师讲什么并非不重要,学生想什么比这重要一千倍。”我们也常说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准确地了解学情是制定教学内容,实施有效教学的重要依据。高年级学生虽然具备了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但是仍然需要教师引导,帮助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我们必须依据学生的学情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定位自己的教学设计,在研究教材的同时研究学生,根据对学生调研出来的学情进行的教学设计,需要得到实践的检验,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上课过程中具有收集信息的能力,注意观察获取学生学习状态、对知识理解的速度和深度、学生的错误和争议等问题的信息,并且做好记录。

二、 确定适合的学习内容,开展自主学习、主动探索活动

新课标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有相当一部分内容可以放手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得到结论,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学习数学的方法。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是开展自主学习、主动探索活动的前提条件。哪些内容符合小学生认知的规律,适合安排小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这是每一位数学教师在上课前都要明确的。

首先,小学生的社会阅历和知识面不广,推理能力较差,应该选择一些直观的、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的、易于学生操作的内容。小学生可以通过调动自己的多种感觉器官共同参与自主学习活动,从而发现直观事物背后的奥秘。

其次,教学内容的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旧知识的生长点,这些知识有利于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活动,学生也会乐于主动去探索,这就需要教师认知思考,确定学习的内容,比如,圆形的面积推导公式,圆柱体的体积推导公式等。

第三,数学教学内容中解决的方法和结果不是唯一的答案的类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已经学习过的数学方法来自主学习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发现新的规律。比如,在新建的学校里,教室墙壁的粉刷面积问题;操场周围种树问题等都可以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

第四,有了适合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的内容之后,还要具有启发性的探索的问题,教师要善于结合教材的内容,精心设计问题,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深入地进行探究。小学生年龄较小,有时候把一个复杂的问题直接抛给他,他们会不知所措,在探究过程中如果没有必要的引导,学生将成为无头苍蝇,会偏离探索的方向,舍本逐末,只看到表面现象,而看不清内在的规律。

三、 合理地选择探索的方法,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学生的自主学习不是随意性的,教师在学生开展自主学习之前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和接受程度精心设计好自主学习计划,采用适当的形式,让他们能在自主学习中展现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借助自己的经验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呈现出不同的解决問题的思路和方法,从而使个体的活动经验在群体的经验交流中相互补充,让每个人的经验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实、丰富、修正和发展,同时也促进思维水平和情感的发展。

首先,在小学阶段教师一般都采用了小组合作交流,主动探索的学习方式,不能否认这种方式具有它的优越性、科学性和合理性。但它并不是完美的,也有自身的缺陷,比如,有些学习基础较差,观察、推导能力较慢的学生,在小组里就没有了发言权,只能尾随于优等生,失去了自己判断、思考的机会。因此,教师在选择学习方式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情,探究的内容,探究问题的难易程度。对于比较简单,个人可以经过努力就能独立完成的,应采用个人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自主学习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个体根据自己的经验,在不受其他同学影响的情况下,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索,去发现,去总结,找出规律。

其次,在探索比较复杂的问题的时候,或者需要做实验的时候,个人的力量显然是不够的,首先人手就不够,这时候就要借助小组内其他同学的力量一起完成探究任务。合作交流的核心是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当学生面对复杂的情况,巨大的困难,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小组内成员在动手实践的基础上展开讨论,达到相互启发,相互质疑、资源共享、集思广益、思维互补、思路开阔。使得每一个人都在迷茫中寻找到了方向,让模糊的认识变得渐渐清晰,最终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准确的结论。并且能够把蕴藏在结果背后的思维过程的价值,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的这个平台展现出来。比如,在推导圆的周长的公式的时候,如果让学生个人去测量圆的周长,肯定会有一定的难度,不好测量;同时,一组数据也难以发现数量之间的内在规律,这时候就需要合作交流才能更好地探求圆的周长和直径之间的关系,小组合作交流的效果也比较明显。endprint

第三,经验是沟通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新的数学学习活动的桥梁,对学生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关注与培养,不仅会凸显学生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也会促使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而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学生的学习经验不是只来自于学校,它来自家庭、社会、学校等各个方面。学生同伴之间的交流、学生自身的体验都可以形成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经验,教学活动、实践活动、师生互动往往是经验形成的路径。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思考、与学生交流,并在相互作用的思维碰撞中逐渐获得理性的数学经验。在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的过程中,教师绝不是抛出问题就一走了之,放任自由,而应该在实践活动中适时予以指导,在空间上加以限制,过大,小学生无从下手,过小,学生只能机械式地按部就班地完成,收不到多少效果。在学生尽心自主学习中扮演好教师自己的角色,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使自主学习活动能够顺利地进行,圆满完成实践动手操作的学习任务,获得学习的经验。

四、 营造开放式课堂,拓展学生自主意识

营造开放式课堂,拓展学生自主意识,就要求有教学的新理念,老师要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来改变教学的方式。《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的任务就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导学生投入到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数学学习活动中去。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也就是经历一个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过程,经历一个实践好创新的过程,从中体验探索數学知识的乐趣。使学生获得数学学习的乐趣和信心,认识到数学意义和价值,使学生不仅“喜欢数学”,而且“会做数学”“会用数学”,真正使学生在情感、能力、知识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

教师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尊重、善待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在班集体中拥有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增强自主学习的意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展开主动探索数学问题,做到师生平等、生生平等,并且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查阅资料、寻找信息,在探索中发现,在发现中学习,不断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总之,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重点在于课堂教学上,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灵活使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自主权交给学生,发挥好小组的合作精神,增加学生的实践活动机会。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实践,主动地去思考、探索和创造,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余文森.小学数学:名师魅力课堂激趣艺术.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3月第1版.

[2]刘娟娟.小学数学教学技能.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8月第1版.endprint

猜你喜欢

拓展自主学习培养
关于新形势下公证业务拓展的一点思考
高中语文《先秦诸子选读?孟子》课堂拓展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