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专业艺考指南
2017-12-09
我国各大音乐学府对声乐艺考的内容要求并不一样,但必考的项目有基本乐科和主试科目两大部分,其中基本乐科包括视唱、练耳和基本乐理三项。首先是视唱,在考试过程中,考生需要现场进行演唱,考官会通过考查直观了解和掌握考生的综合实力。练耳其实就是笔试,考生通过听力测试在试卷中写出自己的答案,分数高者占据优势。最后是基本乐理,这一项和普通的笔试一样,考生需要通过试卷回答音乐知识,并提出个人见解。除完成基本乐科之外,考生还需要完成主试部分,这一部分包括声乐或器乐,一般情况下,考生可以任选自己擅长的方面作为考试内容。我国部分音乐学府的艺考还有加试科目,有些院校增加了现场录音环节,这部分分数虽然占据总分的比例不高,但考生们仍需关注并力争拿分。
曲目选择
曲目选择是声乐艺考生需要面对的一个关键问题。世界上找不出两个完全相同的人,当然也找不出歌唱条件和素质完全相同的歌手,这种差异也决定了不同的歌手适于演唱不同的歌曲。
考生在进行曲目选择时,首先要适合自己,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优势,根据自己的音质、音域、声部选择曲目。例如一名抒情女高音最好不要选唱强烈的戏剧性作品,戏剧性女高音应避免选唱声音要求十分灵活的花腔性作品。适合自己的另一方面是力所能及,避免盲目追求高难度歌曲而使演唱失败。有些中外艺术歌曲各个声部都可以演唱,考生可以按原调演唱,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声部来移调演唱。如果选择歌剧的唱段,就必须遵从角色的要求,严格按照原调和声部进行演唱。民族唱法的考生可以选择不同类型、不同民族、不同风格的曲目,美声唱法的考生最好能准备两首外国作品,这样可以多方位地展示考生的专业程度和音乐素质,也有利于考生的发挥。
视唱练耳
视唱练耳是声乐类艺考中一门十分重要且较难掌握的课程,它的地位很重要,艺考生要考过视唱练耳的校考合格线,如果没过,唱得再好成绩都会归零。考生要提高视唱练耳的分数,可以从听、练、写三方面着手。
所谓“听”,即听单音、听音程、听节奏、听旋律、听调性等。对于一位学声乐的人来说,一对敏锐的耳朵很重要,我们唯有建立起一种缜密的听觉系统,才能分辨出声音的高低短长,迅速解决面临的困难,突破考试的难点。许多考生在备考练习时,错音、漏音甚至大的原则性错误屡禁不绝,还会出现听不到、听不清等现象,甚至背视唱谱时也会磕磕巴巴,不是背不好就是背不熟、背不透。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何在?在于考生懒得动脑子、懒得练耳、懒得看、懒得听。
所谓“写”,是就要准确记录下听到的内容。这需要考生进行大量的模拟考试,才能在各种情况下具有不受外界干扰准确记录听到内容的能力,才能在考前达到相对稳定的备考状态。
所谓“练”,是要考生在视唱练耳备考中注意运用适合自己的练耳方法,避免听觉惰性的产生,注重对音乐情感的培养,充分调动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考生要明白学习视唱练耳的目的不仅仅是通过考试,同时也是为之后的艺术学习打下坚实的音乐基础。
现场录音
目前,许多艺术院校的声乐艺考都增加了现场录音环节,考官们也以考生的演唱录音资料作为衡量其能力的标准,那么,在演唱录音的过程中有哪些通关技巧呢?
个人练习、教室演唱、舞台表演与录音棚录音演唱完全不同。个人练习演唱具有随意性;教室演唱时态度端正,但同时也会存在一点依赖心理;经过剧场或音乐厅及音响的渲染,舞台表演让演唱的缺点和错误弱化,而且现场表演的演唱属于“过去式”,无论是比赛还是表演多数舞台演唱者自己的感觉总比实际情况好,这其实就是思维上的误解;录音棚录音的结果是最真实的,在一个绝对安静的声场环境和一个超高灵敏度拾音的录音话筒前,从口腔里发出的所有声音的细节一览无余,哪怕是口腔中一点点粘液的声音都会被捕捉到。而现场录音容易出现没有录音经验的演唱者因为吐字的力度太大和气息控制不均匀而产生喷麦的状况,让一首平日自以为唱得不錯的歌变得面目全非。
综上所述,声乐专业考试要求考生录音是要获得考生最真实的资料,这也给考生们增加了一道新的课题,即录音经验必将计入演唱的能力之中。因此,考生在现场录音时要注意以下事项。
首先心态要稳定。所有专业录音棚的录音室都是绝对安静的,声音内外完全隔绝,当考生独处在这种异常安静的环境中,没有观众,没有陪同,很容易拘谨并产生压力,从而影响气息的运用,更严重的还可能影响考生正常的听力,因为人在过分紧张的状态下会导致听力下降,所以录音棚录音时要保持心态稳定。
其次是控制好与麦克风的距离。每个人的生理音量大小都不一样,再者因唱法不同、音高不同、力度不同,音量也会产生变化,作为考试环节,这种录音不会加效果器,这就需要考生灵活地掌握发生体、共鸣点与麦克风之间的距离,太近很容易产生爆音、喷麦,太远则使演唱的细节变得模糊不清而丧失演唱的特点和优点,这要求演唱者要有非常好预听能力。什么叫预听能力,是指当考生听到自己发出的声音时,便能立即意识到后续声音的效果,迅速判断出当前状态的好与坏、对与错,并立即做出相应的调整,包括演唱本身的技术调整和使用工具方法的调整。
再次是快速适应。考试时,录音环境、录音设备、监听效果对考生而言都是陌生的,对一个没有经历过现场录音的学生而言,从心理状态到演唱行为都要快速适应。进棚前,尽量能熟悉一下录音环境,消除陌生感,目测一下麦克风的位置及与麦克风的距离。最重要的环节是进棚后考生要迅速调整到演唱状态,可在麦克风前与外面的老师或录音师说说话,此时要仔细听听耳机里自己的声音,包括音量和音色,以此来快速适应麦克风和耳机,为自己接下来的演唱做准备。
有的考生平时会通过“唱吧”等软件来熟悉自己的声音或者以此来获取录音的经验。这类软件录出来的歌曲,人声与伴奏并不在同一声场,人声是贴着耳朵,而伴奏又与人声存在距离,而且软件自带的一键式后期效果渲染使考生听到的歌声并不是真实的声音效果。而考试时在录音棚录音涉及到美声与民族的唱法比较多,录音师对效果的设计是不可能按照手机软件的效果来调节的,基本设计应该是按照现场还原不插电小型音乐厅的标准。手机的耳机大多是入耳式的,这类耳机本身注重的是渲染,它们的高频与低频都经过处理,让唱者听上去自己的录音很饱满很磁性,事实当然不是这样,而且这类耳机充分利用了头腔的共振而获得更好的音响效果,让人觉得声音入脑又入心。但是,录音棚里的耳机功能与它们完全相反,录音棚使用的耳机功能原则上是还原,将声音还原得越真实越好。
所以,在考试前几天,建议考生尽量不要使用手机K歌软件和入耳式耳机,如果经常使用这种设备会造成一定的依赖感,更为严重的是还会导致考生对自己的真实能力产生误判,而考生一旦习惯了这种设备,进入录音棚之后就会觉得自己的声音很干涩很遥远,此时的后果就会让考生丧失正常的判断,无法调动正常的意识,无法使用正常的方法来演唱。
(鸿 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