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互联网融入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2017-12-08杨存典米文静

学周刊·上旬刊 2017年36期
关键词:工程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

杨存典+米文静

摘 要:隨着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互联网应用日益广泛,教育信息化建设也在不断推进。分析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结合问题与教育信息化建设要求,提出将互联网与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深度融合,从明确办学定位、互联网教学资源建设、创新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等方面改革创新,为社会培养优秀的复合型、应用型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

关键词:互联网;应用型;工程管理;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36-0005-04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36.001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建设项目及其规模不断扩大,社会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数量和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据统计,2008年全国共有331所高校设置工程管理专业,截至2016年底,开设院校增至近400所。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将互联网与教育深度融合,探究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程管理专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互联网融入教育的发展现状

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为切实把教育事业办好,……让每个人都有机会通过教育改变自身命运”。报告强调要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作用。2015年9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征求《关于“十三五”期间全面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意见的通知,提出了要应对时代挑战,牢牢抓住教育信息化发展历史机遇的意见。《意见》回顾了“十二五”时期以来,我国教育网络教学环境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多媒体教室普及率已经达到了73%。[1]《教育部2016年工作要点》篇首的总体要求论述到“紧紧围绕提高教育质量这一战略主题,……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2016年6月,教育部印发了《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该规划的制定确定了我国“十三五”期间教育信息化的目标和任务,推动了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与教育服务供给方式的形成[2]。

目前,发达国家已将互联网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互联网技术被应用于高等教育的课程、教学、教材等方面。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在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教学中引入BIM技术。BIM技术是基于数字化和可视化的技术,可以有效指导项目建设的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效果[3][4]。风靡全球的MOOC是互联网与教育成功融合的产物。据统计,目前全球共有来自700多所大学开设出了6850门MOOC课程,包括剑桥大学也加入了MOOC的大军。2016年首次出现2300万以上用户注册同一门MOOC课程。其中,工程类课程占到2016年所有新课程的 6.32%。

我国将互联网运用于教育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互联网+教育”背景下,MOOC、微课、翻转课堂、云课堂等新型知识学习方法应运而生。网络融入教育拓宽了我国教育对优质教学资源的获取渠道,提高了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加快了我国高等事业的发展步伐[5]。目前,我国MOOC课程数量已超过1600门,课程视频数量近5万,报名选课人次1200万以上。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程管理专业教育教学现状

2014年6月16日,六部委联合出台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提出“引导一批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培养生产服务一线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为主要任务。工程管理是新兴的工程技术与管理交叉复合性学科,具有实践性强、知识面广的特点。现有的师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难以满足应用型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和服务区域经济的目标[6]。

(一)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

工程管理专业探究工程技术的管理规律,主要开设的是土木工程技术、管理学、经济学、法律等相关课程,具有复合型的特点。工程管理专业以培养学生具备较强创新和实践动手能力为基本要求,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任课教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工程管理知识,还要熟悉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等,并能熟练掌握其应用操作技术[7]。应用型本科院校多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民办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而来,教师总量存在缺口,双师型教师更是不足。师资问题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所面临的重大问题。

(二)教学方法陈旧

应用型本科院校由于受经费、师资、设备等问题的限制,教学方法仍以教材、板书、口述相结合的传统方法为主,少部分采用多媒体[8]。由于工程管理专业开设的课程类型较多,且实践性强,传统的教学方法苍白乏力,影响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学习兴趣,教学效果差。此外,部分教师对多媒体教学的认识存在局限性,多媒体设备仅用于播放视频音频,设备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9]。

(三)理论教学模式单一

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相对滞后,教育观念沿用的是传统的“重知识、重理论、轻实践、轻技能”,教学过程主要以教师为中心,采用知识灌输型的方式,教材偏重理论,缺少实践应用内容。因此,学生学习主动性差,独立思考和创新性不足,实践操作能力偏低[10]。同时,单一的教学模式也影响了学生学习的氛围,学生缺乏探索和接受新事物的兴趣和能力。教师和学生对网络的利用局限于娱乐,对互联网教学的了解十分有限,运用网络解决学习问题的意识淡薄。通过对陕西省西安工业大学、陕西科技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三所高等院校196名学生关于MOOC的了解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见表1)近一半的学生不了解MOOC,非常了解的学生数量极少[11]。

(四)实践教学环节难以保证

工程管理专业的课堂教学难以生动形象的为学生展示具体工程项目的施工程序、施工工艺流程、施工操作方法、新设备的使用、新材料的应用等。施工现场观摩等实践教学环节能够帮助学生将理论转化为实际,但现场观摩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课时的局限决定了观摩次数的有限,时间的局限决定了学习内容的有限,且工程施工进度很难与教学进度一致,实践教学环节难以保证学生对实践技能的学习和掌握[12]。endprint

(五)网络教学资源不足

2014年12月,陕西省教育厅按照相关精神,制定了《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院校转型发展试点工作方案(2014—2020年)(试行)》,以“试点推动,示范引领”为转型指导方式,14所高校被确定为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院校。其中包括西北大学、西安文理学院、商洛学院等6所省属公办本科院校;西安培华学院、西安翻译学院等6所民办本科院校;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等2所独立学院。6所公办本科院校中,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数量占到50%。对以上6所公办本科院校网络教学资源情况进行了调查,其校内网络教学资源主要以各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为主,MOOC处于起步阶段,现有资源数量相对较少,具有示范性、带动性的国家级共享课程数量偏少(见表2)。

三、基于互联网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

移动计算、云计算、大数据等网络新技术在我国已逐步广泛应用,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的能力,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程管理专业教学模式亟待以互联网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为抓手,不断深入探索、创新人才培养问题。

(一)明确办学定位,合理制定教学规范文件

综合考虑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结合区域经济发展方向,及其对人才的需求情况,构建理论、实践、工程训练为一体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邀请政府、企事业单位人员参与制定工程管理專业人才培养方案,多方考察、论证,形成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工程管理专业相关课程教学大纲。

(二)推行网络课程,加强互联网教学资源建设

网络课程教学平台是互联网与教学结合的产物,课程资源较为丰富,教师授课方式新颖,学生听课时间相对自由,考核方式具有灵活、客观的优点。目前,我国高校课程资源企业发展较为成熟,应用型本科院校可将通识课作为试点,推行网络课程教学,校内指导教师与公司技术人员通力合作,指导学生选课、学习、考核;随之强化应用性优质课程资源建设,逐步将网络课程应用到工程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中,在确保教学质量的前提下,不仅可以有效缓解由于缺少双师型教师带来的教学压力,同时,也提升了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水平,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13]。

互联网应用于教育教学具有显著的优势,应用型本科院校要认清形势,转变观念,从学校发展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大局考虑,对互联网设备和网络课程建设方面给予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持,加快课程资源建设,共享优质教育资源[14]。

(三)形成多元化教学模式,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互联网与传统教学各具优缺点,互联网教学具有教育资源丰富,学生占主导地位的优势,但学生在虚拟的情景中难以感受教师的人格魅力,且缺乏互动[15];传统教学教师占主导,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系统地掌握理论知识,且集体形式的学习利于交流、合作和竞争,利于营造积极向上的和谐氛围,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得不到培养和锻炼[16]。将互联网与传统教学有机融合,各取所长,形成多元化教学模式,对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效果具有积极的意义。

新型教学模式对教师综合素质、考核方式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工程管理跨技术与管理学科,应用型本科院校要加强教师跨学科交流和合作的能力。教师培养遵循“请进来、送出去”,将工程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人才请进来,上讲台,将需要提升的教师送出去,送向企业一线实践锻炼[17]。逐步建立“考核内容综合化、考核形式多样化,考核过程全程化”的多元化课程考核新模式。对于综合实践性强的课程可选用某一具体工程项目为考试内容,以小组为单位,考核结果结合小组汇报与个人提问,该考核方式能相对合理的反映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实践应用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实践的重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动手操作能力。

(四)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

转变教师和学生的陈旧观念,将传统的教师为中心,转变为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原有的“一支笔”“填鸭式”教学难以满足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教师要积极选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对于概念、原理性的内容可选用启发式、注入式、发现式等方法加深记忆;对于操作、技术性的内容可选用演示法、讨论法、任务驱动法、参观、实习等方法增强学生对具体操作的理解和掌握。

多媒体是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学生主动学习的帮手。多媒体不应局限于教室的多媒体设备,为了更好的服务专业教学,可分类建立多媒体教室,如课堂教学的多媒体教室,学生学习的多媒体网络教室,工程类软件教学实践的机房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也充分发挥多媒体设备的作用,帮助学生掌握多媒体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能,让现代教育信息资源与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最大化[18]。

四、结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建筑行业对工程管理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要将互联网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从明确办学定位、丰富互联网教学资源、改革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等方面开拓创新,培养符合行业需求,能有效服务区域经济建设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

[1]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征求对<关于“十三五”期间全面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教技厅函[2015]76号),2015.

[2] 董文瀚,解武杰,孙秀霞,朱家海.“互联网+传统教育”模式在工程类高等教育中的应用[J].计算机教育,2015(24):45-47.

[3] 王雪青,杨秋波.中美英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教育的比较及其启示[J].中国大学教学,2010(6):36-39.

[4] 张雪,陈三波.将BIM技术融入工程管理专业课程的思考[J].河南科技,2013(17):269+280.

[5] 王亚东.互联网时代提升高等教育竞争力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究,2015(14):133-135.

[6] 方世杰,李晨.应用型技术大学模式下的工科专业建设中遇到的新问题及解决方法[J].职教研究.2015(2):8-10.

[7] 邓草心.宋战路.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背景下的工作本位学习教学模式研究[J].梧州学院学报.2015(2):103-107.

[8] 吴军.工程管理专业教学中对多媒体网络教室的需求分析[J].工程管理,2011(12):90-92.

[9] 刘光忱,王春霞,李欣.新时期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对策分析[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9-11.

[10] 鹿林.以专业建设为核心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式改革[J].山东高等教育.2014(8):19-22.

[11] 雷魏添,易雅晨.同学,你知道“慕课”吗?[N].陕西日报,2015-03-20.

[12] 汪应洛,王能民.我国工程管理学科现状及发展[J].中国工程科学,2006(3):11-17.

[13] 黄丽艳,吴玲.应用型本科高校工程管理专业“四维平台"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宿州学院学报育.2013(28):114-118.

[14] 李良宝,鲍婷,翟凤勇,张楠.普通高校本科生项目导向型教学模式研究——以工程管理专业为例[J].工程管理学报,2013(2):114-118.

[15] 王学通,庞永师,禹奇才.工程管理专业实验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1(1):77-79.

[16] 王卓甫,丁继勇,杨高升.现代工程管理理论与知识体系框架(一)[J].工程管理学报,2011(2):132-137.

[17] 任宏,晏永刚.工程管理专业平台课程集成模式与教学体系创新[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2):80-83.

[18] 文宇.天津大学工程管理本科教育改革及其特色研究[D].天津大学,2013.endprint

猜你喜欢

工程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
应用型本科院校机械控制工程实验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由GS地产服务质量事件反思电力工程管理
浅析电力工程中的技改大修工程管理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广西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成立
应用型本科高校《旅游文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