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思政教育手段探究
2017-12-08桂漩
桂漩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物联网、大数据等概念被提出,我国高校的教育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被广泛应用到高校教学过程中,高校思政教育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在新媒体环境下,如何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质量,成为当前教育工作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思政教育
目前,我国社会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高校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了教育与新媒体的融合。这一方面可以有效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另一方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教学质量。但在新媒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主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思政教育手段。
一、新媒体技术对思政教育的作用
新媒体技术丰富了思政教育的教学手段。传统的教学手段是以教师讲课、学生听课记笔记为主,形式比较单一,内容比较枯燥。而现阶段,新媒体技术实现了思政教育手段的多样化。比如,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课下可以利用微信、QQ等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打破时空的限制,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而且,利用这些新媒体技术,学生和教师可以实现平等互通。学生在与教师面对面交流的过程中,可能会紧张、言不及义,这就导致教师很难了解其真实想法。而在新媒体环境下,网络技术可以为师生创造和谐、轻松的交流平台,促进师生交流,避免沟通障碍。
二、新媒体环境下思政教育存在的弊端
1.增加了教育工作的难度
传统的思政教育都是以教师讲课、学生听课为主,学生获取的知识大多来源于教师传授或者课本。如今,新媒体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获取面,使学生可以通过各类新媒体接触大量的信息,而学生往往难以辨别这些信息的真伪,在解决问题的方法上也会产生分歧,如果教师不能对其进行正确的处理,那么学生和教师之间就容易产生隔阂,这不仅不利于师生之间的沟通,对思政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也会造成一定的阻碍。
2.弱化了思政教育的疏导功能
在思政教育过程中,应用新媒体技术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如果学生的自制力比较差,就容易对学习产生负面效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使教学速度加快,但一些学生将精力放在了抄写多媒体课件的内容上,忽略了教师讲授的内容,有的学生还会被幻灯片的背景动画吸引,这都影响思政教学的质量。
三、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思政教育手段
1.整合高校思政教育资源
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应该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对各类思政教育手段进行整合,并且对教育手段和模式进行创新,将新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手段,纳入思政教育体系。为了有效提升思政教育工作的水平,校党委可以联合学生会、校宣传部以及各院系思政教育工作部门,成立思政教育工作小组,并合理运用手机报、微博、微信、网络贴吧等各种媒介,进行管理运作和宣传教育。
2.加强新媒体平台的建设
在思政教育工作中,要想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创新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更优质的教学内容,高校要加强新媒体平台的建设。第一,要创新思政教育手段,使用新媒体技术,创办网络视频、公众号等,将教学内容呈现出来。第二,要鼓励教师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对新媒体平台进行推广,并且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扩大思政教育的覆盖面。第三,融合校团委、校宣传部等,加大思政教育的宣传力度和深度,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筛选传递教育信息的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3.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要想有效地创新思政教育的手段,就要提升教师的新媒体意识,提高其综合素质。教师不仅要具有丰富的思政知识,还要具有较强的新媒体运用能力,以更好地与学生进行网上交流。教师必须掌握思政教育的主动权,准确把握时机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高校要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比如,可以通过技术交流会、深造学习等方式,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为教师更好地运用新媒体技术提供保障。
四、结语
新媒体具有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交互性强、覆盖面广等优势,在高校思政教育过程中应用新媒体技术具有一定的挑战。但是教师要转变思维,提升能力,充分发挥新媒体教学的作用,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苏苏.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思政教育手段研究[J].时代教育,2016(13):108.
[2]張秀庭,刘尚莲.新媒体视野下大学生思政教育内容构建研究[J].成才之路,2016(28):25-2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