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教师的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之间的关联性

2017-12-08王静鑫��

考试周刊 2017年30期
关键词:幼儿园教师社会支持心理健康

王静鑫��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间的关联性展开探究分析,结合二者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希望能够对相关教师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社会支持

一、 前言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行,教育工作者的心理健康问题受到学校以及学生家长的广泛关注。目前,幼儿园教师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然而相应的社会支持能够对这一问题有效缓解。

二、 社会支持的基本内涵

所谓社会支持,指的是一种具有支持作用的一般性或者特殊性支持行为,社会支持不仅能够适当减轻承受者的压力,而且能够及时缓解承受者的心理负担,从而提高承受者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承受者身心健康发展,为其心理健康保驾护航。社会支持又可被细分为五种类型,这五种类型分别为:情感性支持、物质性支持、陪伴性支持、尊重性支持以及信息性支持。从中可以看出,社会支持这一定义内部蕴含的因素较多、作用明显。

三、 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现状分析

(一) 心理健康现状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参加测试的幼儿园教师中,具有轻微心理健康问题的教师人数占测试总人数的1/3,具有中度心理健康问题的教师人数占测试总人数的1/5。目前,教师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有:焦虑、强迫、抑郁、敌对、精神病性、偏执、恐怖以及人际敏感。其中敌对、抑郁以及强迫是教师较为严重并且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敌对,主要表现为冲动、厌烦、争斗以及不可控的争论等。现如今,将近一半的幼儿园教师具有敌对这一心理健康问题,导致敌对心理健康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教师的攀比心理以及游戏竞争心理较为严重。抑郁,主要表现为心情失落低沉、情感苦闷、激情减退、兴趣降低等。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师长时间从事同一职业,进而产生了单调性。强迫,明显特征为:思想、意识等无形因素下意识引导教师的实际行为,但是教师却不能有效、及时摆脱,之所以会产生强迫这一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是因为教师的职业意识过于强烈,进而常常促使自身陷入矛盾状态。

(二) 社会支持现状

教师虽然能够获得较高的社会支持,但是教师个人对于社会支持的使用率不高。此外,教师的婚否情况也会影响社会支持现状,即在客观支持方面,已婚幼师与未婚幼师的差异性较小;在主观支持方面,未婚幼师明显低于已婚幼师;在社会支持利用方面,未婚幼师显著低于已婚幼师。从中可以看出,已婚幼师能够在家庭方面受到较多的支持和关心。

(三) 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的关联性分析

从数据显示中能够看出,偏执与人际敏感是影响客观支持主要因素。因为幼儿教师在客观实际的影响和支持下,会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构建,在建立融洽人际关系的同时,能够促使教师发现自身职业的乐趣和意义,进而教师会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避免教师出现人际敏感以及执拗的倾向,因此,有利于促进幼儿教师在保持良好心态的前提下,积极主动地投身于教育活动中去。恐怖、精神病性、人际敏感、健康、抑郁以及偏执是影响主观支持的关键因素,主观支持主要是指教师的心理感知,当心理感知得到相应的尊重以及被重视时,那么教师的实际教育行为也会随之充满正能量。反之,如果教师的心理感知受到挫折以及消极情绪影响,那么教师在实际教育活动中会被动教学,这不仅会拉大幼儿教师与职业间的距离,而且教师的消极情绪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知识接收者——学生,进而教师的教学效果不能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得到实现,一定程度上会降低教师的教学自信心,弱化教师的教学动力。从中可以看出,社会支持对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影响,即积极的社会支持有利于促进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反之,消极的社会支持会阻碍幼师心理健康向良性方向发展。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间的关系较为密切,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四、 加强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的社会支持建议

从上述社会支持与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关联性可知,要想提高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就要从社会支持方面入手,构建完善的社会支持体系,加强社会支持系统建设。首先,完善政府方面所能提供社会支持,即我国政府在维护教师权益的过程中,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并且出台相关文件。与此同时,政府要加大对幼儿园教育的资金投入,完善幼儿园的基础教学设施,进而为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提高物质支持,为幼儿教师营造舒适、健康的教学环境。其次,学校要为教师提供一定的支持。因为学校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实现职业价值的重要场所,如果学校环境不良好,学习风气不浓厚,那么教师的教学动力也会随之下降。因此,学校可以为教师适当地提供外出实践机会,进而使教师在实践中丰富知识储备、开阔知识视野。然后,教师与同事间要融洽相处、互相帮助,这不仅能够使教师收获友谊,而且有利于教师减少工作阻碍,促进教育活动顺利进行。最后,教师家庭内部成员要给予教师积极的鼓励和支持,做教师最坚实的家庭后盾。同时,教师在家庭中要实现教师到家庭成员的角色转变,积极、主动的承担家务,这不仅能够缓解家庭成员的压力,而且还能有效缓解自身的教学压力。此外,有利于教师营造良好的家庭关系,这对于事业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五、 结论

综上所述,幼儿园教育工作要想优质、高效完成,在关注幼师心理健康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社会支持的优势和作用。同时,处理好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间的关系,促进幼儿园教育工作健康、有序运行,促进教师和学生全面进步。

参考文献:

[1]李永占.幼儿教师社会支持、工作投入和心理健康关系[J].中国职业医学,2016,(03):332-336.

[2]卢长娥.幼儿教师工作压力、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影响的路径分析[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1):143-146.

[3]邓远平,罗晓.教师职业压力、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关系探析——以中小學教师为例[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01):44-48.endprint

猜你喜欢

幼儿园教师社会支持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社会支持与员工工作满意度的相关关系
幼儿园教师职业倦怠现状研究报告
优化管理,过渡也精彩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感恩、社会支持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一课》中教师娜迪亚悲剧形象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