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中职实际绽放英语教学之花

2017-12-08张贻座��

考试周刊 2017年21期
关键词:语言魅力典范技能型

张贻座��

摘要:世易时移,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中职英语教学也应结合形式的变化而进行确实有效的教学改革。本文以我多年来教学实践体会入手,谈谈中职英语教学过程中,怎样进行教材的处理、理念转变、教法革新等方面的问题,进而促使中职英语教学更适应新形势下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

关键词:实用性;技能型;教法革新;典范;语言魅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专职业学校面临着职业新型化的新的挑战,中职英语教学首当其冲。要怎样面对这番挑战?怎样才能突破“教师难教、学生厌学”的瓶颈?这是我们每一位中职英语教师无法逃避的问题。在多年的中职英语教学中,我深深体会到应依据中职学校办学方针,合理性打破以往观念上的固有教学模式,从教材教法上探索研究,大胆的革新,并与专业知识技能培养有机结合起来,探索出一条中职英语教学新路。

一、 结合中职培养目标,强调实用性与技能性

中职所培养的人才类型应适应当前社会形势,是其所需要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大多学生毕业就可能直接到社会生产第一线,走上技术型的岗位。所以,英语学科教育方向及目标也必须立足于中职生的准确定位,重点凸显英语课教学的实用性、技能性。

(一) 培养“动口”能力,提高表达能力

中职生一毕业就要面临就业的选择,要怎样在僧多粥少的就业竞争中一马当先旗开得胜?要怎样营销自己,在面试中过五关斩六将赢得用人单位的青睐,是其就业能力强弱的综合体现。而要赢得机会,则应有良好社交能力,而社交能力的高低往往体现在语言基础,语言是一种工具,它是表达思想的具体体现;沟通着人与人的思想交流。它包括口头语言表达和书面语言表达。可是,并非人人都是天生的口齿伶俐的外交家,大部分人还是要经过后天的勤奋努力,才能达到的。而当前,中职的英语教学仍有大部分延续着以往教师绝对权威的固有教学模式,因而,学生讲的机会少得可怜,甚至几乎没有。从而导致不少学生在求职场合中,一发现气场较大时就产生恐惧心理,脸红耳赤、汗流浃背,胆怯不发言,语无伦次,前后不搭边,相互矛盾,无法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这就要求我们应该改变过去的“灌输”教学方式,留出更多的时间让他们多锻炼。无论学生讲的怎样,只要有上台,有讲,就能够逐步增加学生的胆量,优化学生的口才。特别是对那些从遥远的农村来的,性格内向,木木讷讷的学生来说,这是他们学会自如地表达的重要的绿色通道。也许,有人窃笑“说话”不是很简单吗?这种观点其实有偏颇之处,毕竟,要说好一段话,其中包含邏辑思维、判断理解,还得加上处之不惊的临场应变能力等诸多因素。所以,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必须得加大口语实训,以此提高学生语言组织,强化学生的口语表达的能力。

(二) 注重“听力”训练,提高表达能力

要让学生收发自如地运用英语技能,对其听力的培养万万不能忽视,听力是学生接受能力的重要体现。故而常听说,听说读写如鸟的双翼,车的两轮,缺一不可。对于中职生来说,“听力”不应只是粗浅地认为听到与否,而是到底听懂没有。在我们的实际英语教学过程中,不时会遇到在教室里用同样的语音、语调反复强调一件事,结果部分同学听到了,但没明白,甚至出现牛头不对马嘴,风马牛不相及的现象。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如,开展辩论、进行演讲、合作探究等口语训练活动,以此强化“听力”训练。

(三) 加强“动手”操作,提高表达能力

诚然,只会听,不会写,依然是长短脚的缺陷,如果闭上眼睛,走了一遭,仍将回到起点,终归为零。所以,中职英语教学还应教会学生把自己所想,用嘴讲出来,用笔写出来。无法否认,当前中职英语教学中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即,理论基础较低、操作能力偏差。大家常常有这样的感慨,越教越不会教了,经过一年的英语课程教学后,学生对写作依然是害怕,大有闻风而逃之势,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之状。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究其根源,主要是我们侧重于理论知识的点点滴滴,恨不得把这“全真心法”一咕噜塞进学生的脑子里,而忽视实际动手能力——写作能力的训练,使得学生如刚入全真时的杨过,只会心法,没有实践,结果比武时处处受制于人。如在教学有关应用文体时,我们每每只对学生进行一些方法的传输,而忽略实际的写作模拟演练,从学生的作业反馈上,常常是文体格式不规范的现象,这恰恰说明实战演练是不够的。所以,在中职英语教学中,不必要求灌输太多高深的心法,重要的是强化实战能力,尽量避免教师在台上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却听得如堕雾里云烟,茫茫然不知其所以然。在“讲”的同时。多让出些时间来指导学生写作训练,可以指导通过范文进行仿写,可别小瞧“葫芦画法”,动笔伊始,常有较大的功效。

(四) 引导阅读训练,强化理解能力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仙人指路不如阅人无数。有了大量阅读,才能见多识广。如蜜蜂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好蜜。过去的英语教学上,每每“默守成规”,不敢越教材上有限的篇目之雷池一步,未敢有所选择性地增添合理的内容,恐怕在教学任务上出现问题。如此一来,教师把教材内容烂熟于心,可学生又能真正从中获益多少呢?大家都了解,对于语言的感受能力的培养是英语教学中的重中之重。而语感的形成又是怎么得来的?先天的吗?不是!必须多读!感受典范作品,感受语言魅力,读得多了,感受力就强了,领悟力就深化了。所以,我们应该尽可能优化以往的教学形式。如学习一篇文章,过去可能要好几课时才能上完的,现在可把触手伸及重点、精妙之处,点到为止,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充分阅读、感受语言的魅力。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以教材内容为依托,精心设计话题,促使学生能够多层次、多角度、多维度、多创意地进行个性阅读。除了教材上的内容,我们还应多课外读物或网上美文给学生阅读,进而拓宽视野和拓展知识面,同时,还可采取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转换人称叙述等方式来进行广泛地阅读训练。这不但使学生积累了更多的知识信息,更有助于学生理解能力的提高。

二、 依据中职办学方针,大胆革新教学教法endprint

由于身处青少年年龄段,中职学生多处在性格形成时期,他们既渴求获得尊重及理解,又有点叛逆,处处张扬个性,难以接纳他人,每每天马行空,目空一切;他们既有很强的模仿能力,却又有惰性,懒于学习,见识较少,基础相对薄弱。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能够尽可能考虑到诸多实际问题,根据学生身心特点,俯下身来进行多维度的教法革新。

(一) 营造民主和谐氛围,搭建沟通平台

突破以往观念上的一言堂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教师要俯下身,从心理上与学生平等和谐相处,理解宽容学生,尊重接受学生。从实际出发,不急功近利、华而不实,尽量鼓励学生多学习、多思考、善质疑,从而充分促使教学相长;让学生自我评价,充分调动其主体意识,积极参与;同时,更大限度地拓展沟通“平台”。事实告诉我们,当真正实行民主,我们就能够得到众多可贵的助手,获得未曾想过的帮助,四两拨千斤,取得比意外的效果。

(二) 采取多样教学形式,激发学生求知兴趣

由于中职学生底子薄弱、理解能力偏差,但又善于模仿,所以,我们应根据实际情况,巧妙应用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不能做装在套子里的人,仅仅局限于一桌一书本式的教学,而应把教学内容和具体实践活动紧密结合,甚至有可能的话,还可把课堂拓延到课外,如商场等,促使学生能够在切身体验中深有体会和领悟,从而使所学内容直观化,最终深入理解。此外,还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设置一些简单的现场模拟活动,如结合学校的校企联办项目,让学生进行服装表演的活动策划的草拟等,除此之外,诸如请柬的制作、导游解说、就业应聘等活动都可让学生自主选择,进而由“要我学”到“我要学”,这样,学生就会为了搞好活动而努力寻找对策。如此一来,不但提高了学习兴趣,而且在活动中能够学会如何去待人处事沟通交流,无形中增强了协作交流意识,真可谓一石三鸟之功效。

总而言之,在新的形势之下,我们不能用老一套眼光来看问题,而应以崭新的思维,前瞻的眼光来看待这不断发展变化的未知情况,冷静分析,认真谨慎,科学转变教学思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独辟蹊径,在纷杂的双岔路口寻找到符合中职自身实际,适应职业技能化的发展之路,从而形成中职英语教学鲜明而独特的教学风格,进而使中职英语教学能更好体现出技能性、实用性的终极目标,最终提升学生的就业综合能力,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显示出自身價值。

参考文献:

[1] 周玉梅.浅谈新课标下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9,(1).

[2] 吴东明.实施语境实践教学,提高中职英语教学有效性[J].咸宁学院学报,2010,(8).

[3] 俞绩伟.中职英语写作教学初探[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3).

[4] 李兰妹.浅谈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当代职业教育,2011,07.

[5] 徐秀芝.培养中职学生英语学习的自主性[J].科技创新导报,2011,21.endprint

猜你喜欢

语言魅力典范技能型
典范秦山 创新之源
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一般型三维簇的三典范映射
尊老爱幼的好典范
论小学数学课堂上的趣味性教学
幼儿园老师的语言魅力与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习仲勋:统战工作的典范
“天猫双11晚会”主持人语言特色研究
农村技能型供水管理人才培养浅析
浙江省汽车后服务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