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情感创建模式探索策略
2017-12-08严林��
严林��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总目标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每一部分核心内容教学之后,几乎都安排了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例题,这些例题的思维含量、思考价值都相当高。
关键词:数学;解决问题;兴趣
一、 激发“解决问题”情感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智商受情商控制,智商占成功因素的20%,而情商占80%。”教学第一线的教师都会惊奇地发现,教学中一旦触及学生情感、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他们高度有效的作用,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可见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枪支,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创建“解决问题”模式
(一) 审题——收集信息的能力
义务教育教材解决问题类型非常多,有图文结合式,有表格式,有对话式,而且信息量也很大,有时会同时包含多个问题,因此寻找有用的信息成为解题的关键,所以对低年级的学生要教会如何审,即读题、审题,重在理解题意。在通读的基础上,要精读,首先要细看,对教材所提供的信息要一字一句地读,努力从整体上对问题有一个初步了解,对教材中含图形比较多的问题,需要把文字和图画结合起来阅读。其次要理解,对提出的相关问题,要引导学生弄清每个问题的意义,然后再联系起来理解和体会。通过读题来理解题意,掌握题中讲的是一件什么事,经过怎样,结果如何。通过读题弄清题中给了哪些条件,要求的问题是什么。实践也表明:现在有些同学不会解答或解答错误,其主要原因往往是没有正确理解题意。
(二) 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1. 动嘴说
说就是用口头语言去表达或与他人交流自己对问题与方法的看法,可以说对问题的理解,也可以说对问题的分析,还可以说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对自己的推断和想法进行阐述等。当然,在学生用自己的话说的时候,应注意引导学生用准确、简洁的语言去表达,它反映了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正确理解。只有搞清楚数量关系才能根据四则运算的意义恰当地选择算法,把数学问题转化成数学式子,从而通过计算进行解答。
2. 动脑想
大数学家弗赖塔尔说过:“真正的数学家,常常凭借数学的直觉思维作出各种猜想,然后加以证实。”由此可知:猜想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手段,教学中应该根据题目的条件,联想出它的直观图形、猜想推理出什么结果,然后从得出的结果看看哪些是有用的,哪些是多余的。
3. 动手画
画图和找等量关系是建构数学模型最有效的手段之一。首先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图形是学生思维的基础。但画实物图很麻烦,它的优化形式是线段图,所以在解决问题教学中,可适当从实物图中抽象出线段图,为今后解决问题题目分析做好铺垫;其次数量关系是指解决问题中已知数量与已知数量、已知数量与未知数量之间的关系。
(三) 检验——自查自纠的能力
解决问题教学的意义就在于发现现实情景中的数学因素(数量与数量关系),建立模型,运用模型解决实际问题,并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从事数学练习和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做的体验和经验。所以,根据计算结果的合理性来判断解题策略和方法的正确性,可以进一步形成数学的模型。
三、 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
日本著名数学教育家米山国藏指出:“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在进入社会后几乎没有什么机会应用,因而这种作为知识的数学,通常在走出校门后不到一两年就忘掉了。然而不管他们从事什么工作,唯有深深铭刻于头脑中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等随时地发挥作用,使他们受益终身。”
(一) 画图法
前苏联心理学家克鲁切茨对天才儿童研究发现,许多天才儿童是借助画图解决问题,而数学能力较差的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不依靠形象图形,最主要的是他们不知道如何画图。因而,对学生进行画图策略的指导显得尤为重要。
画图能使题目更直观形象。如:在教学六年级的替换策略时,(例题1: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小杯和1个大杯,正好都倒满,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三分之一。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一开始,学生对题中复杂的数量关系理解得不透彻,光是靠教师摆弄一些教具,收不到很好的效果。后来,教师想到让学生齐齐参与,就设计了一张画有例题的已知条件的图,每个学生画出6个小杯,根据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三分之一,得出:大杯是小杯的3倍,因此一个大杯可以用3个小杯代替。通过画一画、写一写、说一说。借助图形的直观作用,理解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将复杂的抽象思维转化为简单的形象思维,理顺解题的思路,从而使转化的数学思想得到渗透。原来一半清醒一半糊涂的同学,原来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都学得有滋有味,教学效果大胜之前。
(二) 操作法
俗话说“心灵手巧”,“眼过百遍不如手过一遍”。通过动手操作可以获得广泛的数学体验。动手操作是智力的源泉、思维的起点,动手操作更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好帮手,如:一位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发现,圆的面积通过剪拼,不仅可以拼成课本上说的近似的平行四边形,还可以拼成近似的三角形、梯形,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发现:拼成符合三种图形时平均分成16份最合理。因为平均分成4、9、16、25、36……时能拼成三角形。平均分成4份时由于份数太少,不合理,平均分成9份时,不能拼成近似的平行四边形,所以课本选择平均分成16份。真是一个无心而又伟大的发现(自己认为)。他还因此写了一篇數学小论文《圆的面积公式推导时,为什么把圆平均分成16份》,如果不是通过操作,他是不可能把编者的意图都阐述出来的。
“方法比知识更重要”。《数学课程标准》中的“教学建议”给我们指明了较具体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和策略。数学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感情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降低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解题兴趣和自信心,重视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面对实际问题,能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