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化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途径探微
2017-12-08蔡英黎
蔡英黎
摘要:所谓的转化思想,就是一种由繁化简、由难化易的一种划归思想。该种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可以将抽象、复杂的数学知识,转变成学生易了解、易接受的数学知识。该种教学方法可以有效降低数学学习的难度,推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从而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因此,本文就从小学数学视域出发,对转化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途径进行一些探微。
关键词:转化思想;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途径
新课标强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应重视对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同时应重视对学生解决问题思想与方法的引导,使学生在学习生涯中既学会数学理论知识,同时可以掌握相关的数学解题技能,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而促进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但由于数学知识中大部分内容抽象性、逻辑性较强,小学阶段思维尚未发育完全的小学生在学习与理解上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为解决这一问题,相关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转化思想的渗透,以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一、 当前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分析
数学是小学课程体系中三大重点学科之一(语、数、英),对学生之后的学习与生活具有重要影响。在小学教育中,学习数学知识,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增加学生思维的严谨度;可以让学生发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有助于提升学生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能力,进而可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但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仍受传统教育影响,沿袭传统单一、教条式的教学方法。大多教师以讲授为主,以“填鸭式”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造成学生在学习中的被动。这样的教学方法,影响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且不利于学生数学学习效率的提升。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创新能力与推理能力的提升,阻碍了学生的综合发展。而转化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渗透,可以有效解决以上问题。因此,相关教师应意识到转化思想的重要性,并积极采取相关的教学策略,以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二、 小学数学中渗透转化思想的作用
转化思想,不仅是一种教学思想,同时还是一种思维策略,其主要作用是在学生解决相关数学问题时,教师可以通过引导,使学生采用某种方式将数学问题进行转化。降低原问题的难度后,学生通过解决转化的新问题,进而以解决原问题的一种数学思维方式。该种转化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渗透,可以将相关数学问题变旧为新、变难为易、将抽象变直观、将不规则变规则……进而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由此分析,转化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应积极采用多种教学策略,从而使学生可以形成自觉转化与有意识转化的习惯,以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促进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三、 转化思想在数学教学中渗透策略
(一) 渗透转化思想,变旧为新
孔圣人曾说过学习应温故而知新。只有这样,学生在温习旧知时,不仅可以获得新的领悟,同时可以获取一些新的知识。有助于使学生将新旧知识相融合、融会贯通,并完成知识的迁移,进而,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而转化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实现以上目标,而且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提升。
以小学数学“周长”中“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这一知识点为例。教师应抓住长方形与正方形之间的联系,并明确长方形与正方形之间的区别。在明确“共同点”与“不同点”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借助转化思想,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发现、思考与探究,掌握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并推导出相关的计算公式。如:课前,教师可以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长方形的图片,带领学生回忆“周长概念”与“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在学生回答完“周长是图形一周长度,长方形周长是:(长+宽)×2”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出正方形的图片,并提出“正方形周长怎么计算,周长公式是什么”的问题。为学生留出时间,让学生自由探索。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找出新旧知识的联系,进而推出新知识,该种方法中,学生不用死记硬背就可以牢牢掌握新知。
(二) 渗透转化思想,变难为易
数、形是数学教学中最古老,同时也是最基础的研究对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与形贯彻始终,且二者既对立又统一。学生在研究数量相关的问题时,通常需要图形的辅助;而在研究图形间的关系时,又暗含数量的求解。在解决数与形的问题中,通常需要学生具备很强的逻辑思维、理解与推理能力。但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大都思维尚未发育完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时存在一定难度,阻碍了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渗透转化思想,将知识变难为易,以降低知识难度。以小学数学“圆柱的表面积”这一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应改变传统为学生讲解公式,使学生在日后的解题中,采用套公式的方法解决问题这一教学策略。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拆解圆柱,让学生明确圆柱是由“两个面积一样的圆与一个长方形”组成。这样,部分学生可以推导出圆柱的表面积应是“两个圆的面积与一个长方形面积相加”即可得出。而长方形的面积与圆的面积计算学生之前早已学过,这样学生就可以轻松地掌握圆柱的表面积应如何计算。通过以上转化,可以将难的数学知识转变为简单的数学知识,方便学生记忆与掌握,可以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三) 渗透转化思想,将抽象变直观
众所周知,小学数学中蕴含大量抽象性强、概念性强的数学知识。而小学阶段的大多学生还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对抽象的、复杂的数学知识无法理解。这一背景下,教师仍采用单一、枯燥的教学方法,学生可能逐渐丧失对数学知识学习的兴趣。为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教师可以借助转化思维将抽象、复杂的数学知识转变得形象、直观,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
“倍数”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在解决相关问题时,学生可能一时转不过弯,使之成为学生经常出错的问题。以“倍数”相关的应用题为例,如:“已知,一支毛笔的价格是13元,而一个足球的价格还差8元,就是一支毛笔价格的5倍。请问一个足球的价格是多少元?”在解决这一问题时,由于题目中内容的数量关系比较复杂,故学生在解题时经常转不过弯来。对此,教师可以为学生渗透转化思想,引导学生将数形结合,借助“形”解决“数量”的关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画图,将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如:一个“△”代表毛笔,而足球价格差8元是毛笔的5倍,可以引导学生画5个“△”并标示“-8”。通过图形的分析,学生就可以清楚的知道毛笔与足球的价格关系,并求出足球的价格。
(四) 渗透转化思想,将不规则变规则
小学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受应试教育影响,过于重视学生数学成绩。通常会为学生划重点,组织学生以“题海战术”提高自己的做题能力,从而保证学生的数学成绩。但并不是所有的数学问题都是有公式、有规则的。因此,学生在面对一些特殊的、不规则的数学问题时,通常找不出解决方案。对此,教师应积极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通过转化思想的渗透,培养学生自觉转化与有意识转化的习惯,以促进学生解题能力的有效提升。
为提升学生解题能力,在“圆锥的体积”这一内容讲解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延伸课外的数学问题。如:“不规则物体体积的计算(如:石头、苹果、螺丝等)”。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探究,并通过思想转化,采用有效的方法——排水法进行计算。探究前,教师可以准备一个固定的带有刻度的容器,并将不规则物体放入容器中。水平静后让学生观察水上涨的刻度,而水上涨的体积,就是该不规则物品的体积。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不规则物体体积的计算,同时可以促进学生学习上的提高。
四、 总结
总而言之,转化思想是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中一种常用的思想。该种思想在小學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渗透,可以将数学知识变旧为新、变难为易、将抽象变直观,以及将不规则变规则。进而可以有效降低数学知识的学习难度,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明确转化的核心所在,以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凌德元.浅谈转化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J].学苑教育,2015,(03):45.
[2]李志刚.浅谈转化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2016,(09):187-188.
[3]唐荣华.小学数学教学中转化思想的渗透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24):1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