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就业需求为导向的高职汉语教学分析

2017-12-08古丽米热吐尔逊��

考试周刊 2017年30期
关键词:需求导向就业

古丽米热?吐尔逊��

摘要:高职教育是为国家提供专业化人才的培养基地,职业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都是紧紧围绕社会就业需求开展的。汉语教学作为高职教育中的重要内容,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化趋势加强,汉语教学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彰显出来。本文主要研究高职教育中的汉语教学,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提出汉语教学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就业;需求导向;高职汉语教学

高职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为我国经济的发展进行了大批的专业化技术人才的储备工作,培养高素质、高水准的职业人才是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高职教育活动的开展也是紧紧围绕社会的就业需求展开的。近些年来,国际间的交流不断的增多,文化交流也日益频繁,汉语热的情况十分普遍,汉语教育展现出极大的人才需求,在国家的倡导和社会需求的引导下,高职院校开展了汉语专业,为了更好地宣传汉语文化,加强高职院校汉语教学的管理,改革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果,高职院校应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好地满足社会的就业需求。

一、 高职汉语教学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 教学教材缺乏实用性和职业性

现阶段高职教育在汉语教学的教材设置上,缺乏应有的实用性和职业性,汉语教学作为文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其中涵盖丰富的内容,适用于很多的专业学科。例如,新闻、对外汉语专业也设有现代汉语教学,汉语教学在学校有着极大的重视程度,然而从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学选材上来看,高职院校选用的教学教材沿用了普通高校的汉语教材,教材虽然都具有一定的汉语基础知识,但是缺乏应有的实用性和职业性,无法满足高职院校的教学要求。

高职院校的汉语教学目标就是提升学生对汉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就业打下坚实的文字基础。高职院校汉语专业的学生就业方向十分的广阔,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教学的教材选择上,应该更多的以就业为导向,进行教学教材选择和教学内容的设计,实现提升学生汉语技能的掌握程度。例如,新闻类工作其中会涉及新闻收集和编辑的工作,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在教学中设计采访、写作和编辑等方面的工作。文秘工作的就业需求,需要学生具备公文的写作能力、方案策划能力,这些就业需求都需要加入到教材中,教材的编写应该围绕汉语的实用性和职业性,注重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 教学模式过于陈旧落后

高职院校在汉语专业的教学上沿用传统语文专业的教学方式,由于传统汉语教学的开始时间较长,在教学模式和教学课程设置上已经趋于稳定,同时自身也具有一套完整的教学系统体系,以教师为教学中心对学生进行填充式的知识传授是传统汉语专业教学的最大特点,然而这种传统的汉语专业教学,难以适应高职院校汉语教学的教学需求,缺乏职业性和实用性,这样无法实现学生汉语素养的提升。在高职院校的汉语教学中,部分老师没有意识到学生职业发展的重要性,在汉语教学中单纯地进行知识的传授,没有进行教学内容的创新,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工作缺乏内在联系,无法实现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导致高职院校的汉语教学模式难以培养出适应职业需求的专业汉语人才。

二、 以就业需求为导向的高职汉语教学

(一) 根据职业标准进行教学目标的制定

介于高职院校为社会提供专业技术人才的教学目的,职业化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特征,因此高职院校在进行汉语教学目标的制定上,应该根据不同的职业标准进行制定,考虑不同职业需求对汉语人才的能力要求。汉语专业有着较广的就业前景,在进行汉语专业的教学时,应该结合不同的岗位需求,有目的和有意识地进行相关职业技能的培训,培养符合就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在高职院校的汉语教学汇总可以着重培养学生的文字运用和处理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能力,只有紧紧抓住“听说读写”四方面的技能锻炼,才能培养出专业化的实用型人才。

(二) 以就业需求为导向,开展教学活动

高职院校汉语专业的教学活动应该以市场的就业需求为导向,围绕学生汉语专业技能的培养开展教学活动,提升汉语专业学生的就业率。首先,优化教学条件和调整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场地,培养应用型和汉语技能型的专业人才。例如,学校创办文字设计工作室、节目主持工作室、文书服务工作室、新闻采编工作室等,这样学生可以自主地进行选择,通过开办实践教学课程,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就业方向。其次,调查人才市场,针对市场的需求进行有目的的培养,保证学生的就业率。最后,校企合作的形式,高职院校同企业合作,根据企业的需求进行人才培养,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实习场所。

(三) 根据职业发展需求进行教学内容的设置

高职院校汉语教学内容应该围绕学生的就业需求进行设置,了解不同职业对于学生的技能要求,将技能要求同教学内容进行融合,教學教材的编制上,坚持实用性的原则,更多的侧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例如,文案写作技能的培养、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等,此外,针对国际汉语教学,还可以加强汉语的发音练习;文字写作方面,提高文字的写作规范等。还有一些编辑工作和方案策划工作,则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文字功底,这些技能都需要教师将其融入到日常的汉语教学活动中,以汉语专业技能培养为核心进行教学内容的设置。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是培养专业化技术人才的基地,然而现阶段高职院校在汉语教学方面,存在着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落后、教学内容脱离学生就业实际的情况,这与高职院校培养专业化技能人才的教学目标是相悖的。因此,高职院校在进行汉语教学的教学活动中,首先,教师应根据不同的职业的岗位需求进行教学目标的设置。其次,教学活动围绕就业需求展开,增加实践课程的教学,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最后,在教学教材和教学内容的设置上,明确培养技能型人才和实用性人才的教学目的,将职业技能同教学内容融合,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职业性。

参考文献:

[1]王欢.以就业需求为导向的高职汉语教学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旬刊,2015,(10):142.

[2]孙永进,魏珊.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学生英语需求分析与教学改革研究——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兴新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新校园旬刊,2016,(04):51.

[3]戴红稳,彭展声,陆汉军等.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汉语专业定位与课程体系[J].文教资料,2009,(01):5.

[4]宋会尊.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方式创新分析[J].学周刊b版,2014,(05):54.endprint

猜你喜欢

需求导向就业
美国在线音乐产业盈利模式的需求导向分析
基于网络与数据智能化的数码印花产品设计定制模式研究
“需求导向”视域中地方高校音乐专业的声乐教学构建
浅议民办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工作
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对策研究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