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根植中职现实拓开崭新天地

2017-12-08易晓升��

考试周刊 2017年21期
关键词:教学观专业性技能型

易晓升��

摘要:目前,中职语文教学面临着各种各样的不利因素,陷入了尴尬的境地。要如何走出困境,怎样提高语文教学实效?这是身为中职语文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积极面对的问题。在我潜心中职语文教学改革中深刻地发现,如果能结合现实逐步优化中职的人文教育环境,重视语文教师的素养提升,激发学生主体意识积极上进的动力,设置确实有用的课程等诸多方面着手,那么中职语文教学就应该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教学观;困境;对策;专业性;技能型

近年来,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中职生面对就业“将行太行雪满山,欲渡黄河冰塞川”的“行路难”现象,难道社会对中职生的需求饱和甚至“供过于求”了吗?也许,造成这种现象的个中缘由是复杂的。但这无疑给中职教学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尤其是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更是首当其冲。改变中职语文教学的尴尬处境是摆在中职语文教师面前的不容忽视的问题。

要如何突破这种语文教学的瓶颈?勇敢面对,不逃避,转变原有只为教学任务而教学的教学观念,力求在课堂教学方式上进行相应的改革,在教学内容上谋求突破,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

一、 明确中职教学实际,优化人文教育环境

社会形式日新月异,教育随之大众化。中等职教也由此获得发展的机遇,但也不可避免要承担着更多的社会责任,如教育普及、就业前提的培养等等。同时,其也受到了不堪重负的压力。毕竟,在学而优则仕的官本位的影响下,中职毕业生受到社会认可度有所偏见,因而,学生难以管理、教学组织不容易等问题的出现,使中等职教语文教育的人文环境受到干扰。

要优化人文教育环境,首先,应打通学生家长的教育观念这任督二脉。在应试教育的导引下,教育功利化愈演愈烈,社会、学校、家长三者在办学“利益”诉求达到了三维空间的默契——把眼中的“优秀”学生送进普高,而对那些面临高中看似可望而不可即的、学习严重缺失的学生,则听之任之,从而使管理久已生疏的学生在课堂中如脱缰野马,难服管教。因而,在中职语文教学中,作为教师应善于通过语文这一人文特性,改善学生的人文环境。

“以人为本”,作为教师,不单只是教学生课本知识,更应看重人的品格,以人的基本地位为前提来观察日益发展的信息科技化、国际市场化的世界。要加强以语文为主的人文素养,真正提高语文学科地位,万万不可使民族传统的浓厚的文化在西学东渐时代的洋流中被冲垮,在经济时代的浪潮中被冲远。因而,我们应把握好中职学校发展立足点以及改革发展的人文目标,真正关注人文教育,促使每一个中职生能够接受新的知识体系,并逐步形成与时代相适应的价值观念、世界观。

二、 确立人本教学观,提高语文教师素养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起到了组织教学、指导活动的作用,教师的素质在教育的质量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所以,作为中职语文教师,不应因陈守旧,墨守成规,死抓住传统的辫子不放松,不再只是做“到死丝方尽”的春蚕,而应该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更新提高现代教学能力,要重视教学研究,成为不断充电的长明灯。

如此一来,无疑要求中职语文教师必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往,人们对教育的价值的认识,更偏向于为社会服务的强调,而忽视了个人要如何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世易时移,如今职业教育不但要为社会发展,还应为个体的发展服务,促使“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达到和谐的统一性”,有机结合在一起。面对着经济腾飞的时代,中职生应该具有高素质的专业性、技能性。这就需要教师确实关注教育观念的转变,整体上提高中职生的素质,摒弃过去单纯接受学习、毕业就业的教育陋习,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并促使之具有终身学习、与时俱进的能力。

中职语文教师应该建立符合时代发展的教学观。我们要建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诚然,教育的对象归根结底是人。而学生是独立意义的,并且具有巨大发展的潜力股。他们在心理特征上既具有同龄层次的共性,同时又因为每个学生的家庭条件不同、所观察到的社会现象不一样、其生活阅历不同而产生了独特的思维、不同的情感和各异的知识能力。而这种独立性无疑是具有客观性,它并不因为教师的好恶而转移的。所以,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学生必然是主体,教师不可能像“天龙八部”中无崖子一下子把毕生功力传输给虚竹一般来代替学生读书、观察、剖析、思考,而是树立起“人本”的教学观,进而使学生在渐進中接受自己的指导。可见,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性,并关注学生的认知能力,根据学生的个体需要进行紧密结合,平等对话,和谐相处,使得教育教学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潜能的发展。

三、 针对学生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众所皆知,“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只有兴趣,才能促发学生的吸引力,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人们力求感知世界现象、强烈渴求获得科学知识、并不停探索真理的意向活动。但由于诸多因素,中职教育的尴尬环境,中职生的语文学习成绩偏差,基础较薄弱,从而在中职语文教学上带来了不良的影响,诸如,不善于听讲,难以静下心来,所以,在讲授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老师,我们不明白”;甚至在理解出现障碍时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如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或支支吾吾,或牛头不对马嘴,或言语不得体;久而久之,就不想读书,看见课文就心里发毛,看到文字的东西心生厌恶,眼睛不自觉的酸涩了,这样哪里还能谈得上学习的兴趣?

所以,我们要能够关注学生实际,结合学生的生活环境,学校的实际教学条件,尽可能为学生搭建平台,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只有这样,他才会集中精力,积极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如,在教学过程中,我结合了我校制茶能手温老师的从因贫困而辍学,到当兵服役,退伍后边应聘工作边载客,并紧跟政策,努力钻研茶业技术,最终成为我县一颗茶业界新星,让学生明白了平凡却精彩的人生。由于人是身边的人,事是周围的事,亲切而不遥远,真实而不虚无,生动而不枯燥,学生易于接受,信服,从而产生了兴趣。当然,这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更需要我们的用心经营。所以,面对中职生的语文教学,我们要想方设法创造条件,尽可能与学生生活休戚相关,和他们的生活经验相整合,再巧借风趣诙谐的语言,富于感染的言词,激发起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以及强烈求知欲,进而生成良好的教学效果。endprint

四、 明确就业方向,设置不同教学内容

诚然,中职生一毕业或继续深造,但更多的将是面临就业。所以,就业方向很明确,不同的工作岗位,其专业学科知识必然有所区别。因而,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针对不同专业岗位的需求,设置不一样的教学内容。

针对实际,设置相应的教学课程。如,光电专业的学生,我除了教材上的教学内容,还自行添加了一些生活常用的写作——《请假条》、《申请书》、《求职信》之类的应用文体;对于电商专业的学生,则加强学生做好《策划方案》、《合同书》等方面的应用。只有针对不同的实际应用进行教学,才能使学生在日后的职业岗位上,拥有并真正提升职业能力。

针对实际,设置合理的教学活动。教学活动中,学生占主体地位。既是教学活动,其重点就应该放在“活动”上,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期间,应善于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也因此,在活动的设置时,要能够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依据,进而达到培养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一终极目标。诚然,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教学模式主要是以课堂上为教学中心,但是如果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下未能够事先做好大量的工作,有可能将会出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或者“学而不牢”的尴尬境地。毕竟,课前后的内容是为了能够更好地论证课堂内容和巩固课堂知识。只有把课上课下两者有机结合在一起,才能够真正意义上完成学习任务。进而,通过师生间所进行各种互动实践的外在形式,如听说读写等活动项目来内化教学实质,塑造学生良好的人格。

总之,作为中职语文教师,必须具备有现代教学能力,能够适时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把握课程教材意识,深入了解不同时代中的青少年生理特点及心理特征,并善于把自己的知识功力传输给学生的教学艺术,营造生机勃勃的教学氛围的才能,最终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提高创新发展的能力。让我们立足现实,走出誤区,站好本岗,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语文能力为教学重点,致力于中职语文的教学上的改革,突破瓶颈,开拓出一片新天地!

参考文献:

[1]晏艳琴.中职语文探究式教学初探[D].江西师范大学,2006.

[2]张春霞.中职语文教学的现实困境及应对策略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

[3]周卫鸽.中职语文教学改革中几个基本问题的反思[D].上海师范大学,2009.

[4]薛冰超.让中职语文课堂实用而温暖[J].宁德师专学报,2011,03.

[5]杨秋红.如何提升中职语文教育的实用性[J].河南教育,2011,09.

[6]陈延萍.中职语文教学困境分析[J].群文天地,2011,10.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观专业性技能型
气象宣传新闻性和专业性融合的实践与思考
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声博雅徐兆宪 音响零售,品牌+专业性不可或缺
中调协下发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专职人民调解员登记通知
中宇银太陨石鉴定有限责任公司:专业性陨石鉴定机构
诗心语文的“田园嬉乐”教学观
探析高中语文“实用说”教学观对学生的濡润
农村技能型供水管理人才培养浅析
浙江省汽车后服务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文化育人——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