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活用教材 落实估测 注重实践

2017-12-08陈建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17年10期
关键词:实践教材

陈建

[摘 要]估测是小学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教学内容,学生对此内容的学习存在一定困难。数学教学中,教师可通过“活用数学教材,掌握课标”“建立估测意识,策略引导”“培养估测能力,开展活动”等策略,使估测教学落到实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教材;估测;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30-0023-01

数学教学中,估测不仅是不可或缺的内容,而且在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一些教师并不具备系统的估测知识以及缺乏有效的估测方法,授课时对估测教学不是一笔带过,就是通过简单的几句话了事,导致学生的估测能力不能得到有效培养。因此,如何有效提高估测教学的有效性,改变现状是教师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活用数学教材,掌握课标

《数学课程标准》对估测教学提出明确的要求:“要让学生能够对物体的长度进行估测以及测量。”那么,对于这一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如何落实?教师应对教材进行深入研究,充分挖掘蕴含在教材中的估测策略,使学生的估测知识得以构建,进而提高估测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教学“面积单位——平方厘米”一课时,教师可先让学生动手摸一摸各种物体的面,初步理解平方厘米这一面积单位,积累感性经验。为了使学生能够亲自体验1平方厘米的实际大小,教师可让学生丈量自己的手指,使学生能够对1平方厘米的大小有直观的体验,然后让学生动手将这1平方厘米的面积画出。但是,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学生为了使结果更加准确,习惯性地使用直尺、三角尺等测量工具,这样不仅弱化了让学生凭印象画出1平方厘米实际面积大小的估测要求,而且使教师的教学设计毫无意义,导致学生的估测能力得不到有效培养。因此,为了使学生的估测能力得到培养,教师可对其他版本的教学设计进行参考,以激发学生的自主估测意识为主要目标,运用多种估测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对1平方厘米的实际面积大小能够完全理解以及掌握。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这样提问:“如果你有一把没有刻度的尺子或者给你一张纸,如何在这张纸上画出或者剪出一个1厘米的单位长度?请同学们想一想,并且动手试一试。”由于学生之前在用手比划1平方厘米的大小时已经积累了经验,所以能够以手为参照物进行估测,这样便能顺利完成1平方厘米面积单位长度的估测。以上教学,教师从教材的设计出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教材,引导学生将惯性实测转换为估测,使得估测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提高。

二、建立估测意识,策略引导

建立估测意识,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有效的估测情境,给学生搭建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并适时开展实践活动,使学生的估测能力得到有效培养。同时,教师还应通过有效的策略,引导学生在活动中积累丰富的经验,建立估测意识。

例如,教学“克与千克”一课前,教师可让学生将家里买的水果用手掂一掂,估测500克的重量,再放置于电子秤上测量其实际重量,然后反复拎一拎,使学生亲身感受500克的重量。同时,教师告诉学生:“就算估测错了也没事,重新再来,再进行实测,这样次数多了,就会积累经验了。”学生在进行估测和实测后,便能很快建立单位测量感,纷纷说道:“在一般情况下,3个大苹果的重量基本上有500克了。”“通常情况下,2个较大一点的梨就差不多有500克了。”“我發现4个橘子也差不多有500克了。”……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准确建立重量单位的表象,还能让学生形成敏锐的数量直觉,培养了学生的估测能力。另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对两个小组的数学本数量进行估测,有的学生以自己书包里的书本数量为参照进行估测,很快就得出了结果。这样教学,既能使学生建立克与千克的估测意识,又能让他们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方法,提高估测策略的运用能力。

三、培养估测能力,开展活动

要想有效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学生只拥有估测量感是不够的,还要能将其运用在实践中。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让学生能够选择合适的估测策略解决问题。

例如,教学“千米”一课时,教师可开展这样的实践活动:“每个同学先将自己从学校回家的路程进行估测,再进行验证。”于是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实践,如步行、乘坐电动车等。其中,有的学生选取学校门口到公园约1000米的距离作为参照进行估测;有的以附近小区的距离作为参照进行估测;还有的乘坐出租车回家,通过仪表盘里的里程对距离进行估测……不管学生运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估测,都是以实现估测教学目标而开展的实践活动。

总之,教师应积极探索、深入研究估测这一教学内容,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使估测教学落到实处,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责编 杜 华)endprint

猜你喜欢

实践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