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生学习科学兴趣的培养

2017-12-08马福平��

考试周刊 2017年30期
关键词:兴趣科学小学生

马福平��

摘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理念,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本文笔者从新课程理念出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小学生;科学;课堂教学;兴趣

根据新课程标准,认为教学应该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树立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为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也要注意从小学生天性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等实际出发,注重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提升学生的科学素養,引导学生逐步形成科学探究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现笔者就以自己的实践经验为出发点,对此问题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 采用丰富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

小学生对周围世界总是充满了好奇,在教学中,我们会发现,许多小学生总喜欢问“为什么”,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也总是刨根问底,而小学科学本身所蕴含的内容,涉及了许许多多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是小学科学的一大优势。为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将小学生感兴趣或是熟悉的事物如:游戏、谜语、诗歌等有机地融入教学中,不仅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还能引导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又培养了良好的学习态度。例如,在教学《水和空气》相关内容时,为了使学生积极参与有关水的已有认识的研讨,发表有根据的见解;意识到水是地球上的重要资源;在识别水的活动中,学会小组合作。教师准备了几个不透明的袋子,在这几个袋子中分别装有石头、木块、树叶、水、醋、牛奶、空气这些物质。然后引导学生在不打开袋子的前提下,猜测里面装的是什么,水又装在哪个袋中?并思考这么猜测的根据是什么。然后组织小组讨论:猜测的结果、依据是什么?这些物质中,比较难辨别的是哪些,为什么?在此基础上教师把那些较难辨别的袋子单独取出,再进一步设问:如果可以打开袋子,但不能直接用眼睛观察,能准确地找到水吗?打算怎么做?为什么?学生实践后,教师再把所有袋子打开,让学生自己检验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然后引导学生将袋中所装的物质进行分类,交流汇报自己的理由。根据学生交流汇报的情况,告诉学生固体、液体和气体是正确分类方法中的一种,同时让生生进行交流,人们这样进行分类的理由是什么。并让学生举例,生活中常见的固体、液体和气体还有哪些。通过这样一种方式,学生经过自己扛、摸、闻等具体的活动,归纳总结出一些有用的信息,使学生对自己所观察的事物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对科学探索活动的过程和方法有一定的了解,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 开展多样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

根据心理学的观点,认为成功的体验是促使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力。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克服了较大的困难并获得成功,那么他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就会明显提升。而小学科学课有丰富的科学活动,重视学生的探究学习,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多样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探究科学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比如说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自己提出一些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然后制订简单实验计划,在老师的指导下科学有序地开展实验操作,从而参与科学研究,感受科学知识。例如在学习《温度和气温》这一节内容,为了培养学生保持对气温变化的研究兴趣,理解长期测量和记录数据的重要性,教师开展了这样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分组到室外不同地方测量温度,走廊上、阳光下、树底下、阴凉处,把测量的温度及时记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汇报交流,室内外温度有什么不同吗?哪个温度可以反映今天我们这个地方的气温?每个小组测得的温度一样吗?为什么不同?并最终由学生自己概括出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最能反映当地的气温,所以我们应该选择合适的地方来测量气温这一结论。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测量不同时间的气温,汇报不同时间所测到的气温。从而得出不同时间气温不同,一天之中(日出前的凌晨)的气温最低的结论。这样一来,学生不仅牢牢掌握了有关气温的基础知识,而且在自己的探索实践中,学到了书本知识的同时还提升了科学研究的能力。

三、 尊重学生个性,让学生喜欢科学课

在教学中,笔者常常感到很多时候,学生喜欢某位老师,就会对这位老师所教的学科充满兴趣。同样的,对于小学科学课而言,只有学生喜欢科学老师,他们才会对科学课充满期待,充满兴趣。而且当学生的个性得到了老师的充分尊重后,学生也才会信任老师,才会提出有趣的问题,积极地参与课堂,从而跟随老师的引领,步入科学的殿堂。由于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总是精心设计自己的课堂教学,采取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同时充分信任和尊重每一个学生,学生们对笔者的课总是表现得很期待,常常在课余时间有学生追着我问:“老师,今天科学课玩什么?”“老师,今天科学课上吗?”“老师,昨天我做实验,发现了一个有趣的问题……”等等。虽然,这只是一些简单的表达,但却反映出学生对科学这门学科的热爱。毕竟小学阶段的孩子好奇心浓,表现欲强,很多孩子都希望科学课的老师是自己真诚的朋友,同时也希望自己的小小发现能够得到老师的认可和赞扬。所以,在科学课教学中,教师不一定要百分百以完成教学目标为自己教学的最终目的,而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积极看待学生的小发现、小发明,师生互相信任彼此尊重,从而创设出民主融洽的气氛。让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使学生成为科学课学习的真正主人。

参考文献:

[1]娄小莉.教学实践活动激发科学兴趣——浅谈培养小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J].高考(综合版),2015,(10).

[2]孟凡慧.小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研究与实验[J].中华少年,2016,(36).endprint

猜你喜欢

兴趣科学小学生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我是小学生
科学拔牙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