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期研讨主题:在少先队创新活动中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2017-12-08

辅导员 2017年31期

本期研讨主题:在少先队创新活动中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特邀嘉宾: 上海市静安区第一中心小学大队辅导员 朱莉敏

栏目主持人:顾岫荫

主持人:上海是一座国际大都市,静安区又是这个大都市中海派文化体现较为集中的地方。作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中的一所名校,静安区第一中心小学为什么要坚持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朱莉敏:我校是陈鹤琴先生实施“活教育”的实验基地,一直与时俱进地继承和弘扬陈先生的“活教育”。为了坚守陈先生“一切为儿童”的育人理念,多年来,在上海和静安区国际化发展的进程中,我们始终坚持引导队员们“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因为中国人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上成长起来的。学校为实现自己的教育追求,努力践行与生活同步的当代“活教育”,坚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来延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引领队员们凭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张名片走向世界,让他们在现代社会多元融合的全球化生存环境中,成长为我们所期望的“现代中国人”。

为了这份不变的教育情怀和美好的教育追求,我们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小公民教育”计划相融合,设计了立足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小公民”系列活动。这一活动共包含“中国小公民”“民族小公民”“世界小公民”“未来小公民”这四大板块,分四年实施。

队员们跟着志愿辅导员学越剧

主持人:你们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国际静安”的立身之本,让队员们的文化基因有了根。但为什么选择“小公民教育”作为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切入点呢?

朱莉敏 :公民是指具有一个国家的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人。怎样使中国的“小公民”具有良好的素养,承担起未来中国建设的义务?“小公民教育”十分重要。在“小公民教育”活动中,我们以队员们喜爱的少先队活动形式,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多种元素有机融合,来培养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悦纳和认同,用中华民族数千年积累的文化精髓来滋养“小公民”,塑造他们的中国灵魂,使他们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中成长起来,从而在心灵中和行为习惯上都打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烙印。具体做法是:一是从小培养队员们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我是中国人”的文化意识、文化认同;二是引导他们在“小公民教育”实践活动中,接触和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萌生主动学习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意识,培养小主人态度,在文化的认同中培养做好公民的爱国情感,为努力成为具有民族责任感的中国公民做准备。这是我们选择“小公民教育”融合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

身着少数民族服饰的队员正在民族村学写少数民族文字

身着汉服的队员们演绎中华民族的传统礼仪

主持人:你们怎样从海派文化的视角把“小公民教育”活动做出特色、做成品牌,又巧妙地在其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朱莉敏:在习近平总书记大力倡导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背景下,我们在进行“小公民教育”系列活动的策划时,既考虑抓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共性,又注重体现学校的个性,因此设计思路上突出了这三个关键词组:尊重多元、不断创新、发扬个性。

尊重多元。海派文化的特点是“海纳百川,兼容并蓄”。因此,在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我们不摒弃世界文化和现代文化,而是指导队员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大力弘扬世界优秀文化共同的向上向善的内容,引导队员们在接触世界多元文化的过程中,进一步意识到“中华文化”的魅力。

不断创新。勇于创新是海派文化的又一特点。少先队活动形式多样,又多为队员们自主设计、组织和开展,其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不仅有助于教育实效性的体现,更能提高队员的自主意识和文化认同感。因此,不断创新少先队活动的形式,注重队员自主体验和探索,是我们实现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又一个着眼点。

发扬个性。海派文化是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中西方文化形成的富有独特个性的文化。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我们要培育的是博古通今的富有个性的队员。为此,我校“小公民教育”活动的原则之一是理解和尊重每个“小公民”,挖掘其潜能,发扬其个性,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尊重每一位队员的兴趣爱好,引领每一位队员的个性发展。

主持人:你校在80多年文化教育底蕴的基础上,以海派文化的现代视角开展的“小公民教育”系列活动,一定独具特色。我很想了解你们是怎样具体实施这一活动的?

朱莉敏:我们主要通过两大板块的少先队活动来实施“小公民教育”。首先,是“中国印象”活动。该活动的教育目标是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中激发队员们的爱国热情。为此,我们把着力点落在了“全方位了解祖国”上,强调在文化认同中激发“中国小公民”的爱国情怀。

2014年年底,我校举行了“中国印象——中国小公民迎新嘉年华”活动。我们营造了这样一个氛围——伴随着激荡的古乐,身着汉服的队员们翩翩起舞,演绎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礼仪;一幅长达15米的书法长卷缓缓展开,展示了一个个代表中国印象的书法汉字——长城、长江、布达拉宫……30分钟的启动活动,让队员们了解了伟大祖国从古至今在人文、科技、艺术和体育等方面的显著成就,唯美的画面配上师生精彩的表演,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演绎得丝丝入扣。之后,3个小时的校园游园活动在39个精心布置的、充满中国文化气息的体验场馆里展开。队员们走进一个个活动室,参与巧手染坊、老上海旗袍铺、“筷”乐大比拼、生肖贺元旦等体验活动,着实过了一把“中国瘾”。

其次,是“最炫民族风”活动。这个活动的目的是帮助队员理解并践行“协力牵手各民族,同心共承传统文化”。2015年10月,我校“最炫民族风”活动拉开帷幕。随着倒计时结束,学校操场上响起了“最炫民族风”乐曲。7位 “小歌王”带领全校师生和嘉宾边歌边舞。整个仪式紧紧围绕“友善”这一核心价值观,分为“底蕴深厚”“友善好客”“能歌善舞”和“祖国统一”四个主题徐徐展开。在以“爱我中华”为主题的数字故事环节中,播放了少数民族同胞们用自己民族的文字写下“爱我中华”四个字的视频,诠释着各民族人民对伟大祖国的热爱。在“友善好客”“能歌善舞”环节中,队员们演绎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蒙古族的敬酒歌、维族的新疆舞、佤族的摸你黑……仪式最后,一百名身穿各色民族服装的队员和辅导员一起涌上舞台,一幅由辅导员和队员现场即兴创作的巨幅山水画《爱我中华》在舞台中央缓缓升起,队员们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此次游园活动还开辟了涵盖56个民族内容的44个各具特色的少数民族体验馆。队员们在其中可以品尝藏族的酥油茶,欣赏维吾尔族的手工挂毯,参加鄂伦春族的狩猎活动……大家一起感受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百名身穿各色民族服装的师生伴着《爱我中华》音乐载歌载舞

主持人:这样的大型活动,你们是如何准备的?

朱莉敏:我们把每次的“小公民教育”活动分为两个部分:启动仪式,引导队员们概览优秀文化;游园活动,则让他们近距离地实践和感悟。就拿“最炫民族风”活动来说,为了让队员们充分了解各民族的多元传统文化, 少先队大队部引导队员们开展了5堂以“友善”为主题的少先队活动课 :第一课时,播放以往我校队员与少数民族小伙伴交流互动的录像,在看一看、议一议中唤起队员们了解各民族文化的兴趣;第二课时,进行“爱拼才会赢”少数民族地图拼图大赛,在拼一拼、玩一玩中增强队员们对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的整体感知 ;第三课时,开展“歌王争霸赛”,在唱一唱、跳一跳中激发队员们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第四课时,进行“金牌主持人大赛”,鼓励队员们以喜闻乐见的形式介绍各民族的文化特色,在说一说、演一演中对各民族文化有较为系统的了解;第五课时,举行“我手写我心”活动,引导队员们制作明信片、手绘书签,在写一写、画一画中表达“团结各民族小伙伴共同发展”的愿望。最后,全校队员策划并参与“最炫民族风游园嘉年华”活动。

主持人:朱老师以所在学校开展的“小公民教育”系列少先队活动为例,向我们诠释了在上海这样的国际大都市里,在海派文化的背景下,他们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少先队活动相结合的创新思路和实践成效。他们的做法为少先队辅导员同行提供了如何在不同区域文化背景下,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范例,也为大家打开了让校本特色文化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共荣共生的发展思路。

欢迎更多的少先队辅导员像朱老师这样走进“岫荫会客厅”,与大家交流、分享少先队工作的经验。联系电子邮箱是2847302856@qq.com。下期,我们将一起走进吴越文化、江南文化发源地浙江,与那里的少先队工作者交流、探讨。

(栏目编辑 李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