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资本对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研究:综述及展望
2017-12-08周雪峰左静静
周雪峰,左静静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会计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社会资本对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研究:综述及展望
周雪峰,左静静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会计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国内外学者就社会资本对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研究,虽已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但研究结论尚未达成共识。文章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归纳总结出社会资本主要基于政治关联、银企关联和董事会网络三个维度对企业创新投资产生影响,并对每一维度下社会资本对创新投资的影响机理进行分析。针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指出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能够丰富和完善社会资本与企业创新投资的相关理论体系,进而为指导企业正确培育和运用社会资本,优化创新投资行为,提高创新投资效率提供有益借鉴。
社会资本;政治关联;银企关联;董事会网络;创新投资
一、引 言
创新是维持经济持续增长的决定性因素,要加快我国经济发展,必须将技术创新摆在核心位置。目前,市场竞争环境日趋激烈,企业作为创新活动的主体,只有把创新贯穿于生存发展的各个环节,才能迅速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与威胁,及时调整内外部组织结构,使经营绩效得到维持与改善,即创新对企业可持续发展日益重要。但创新活动并不是一个孤立的过程,会受到众多因素影响。现阶段我国处于经济转型时期,资本市场尚未成熟,市场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产权保护和法律约束程度较低,社会资本作为一种替代性保护机制,对企业创新投资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已有大量学者研究社会资本与企业创新投资之间的关系,但结论尚未统一。鲜有学者归纳梳理社会资本对创新投资的影响及作用机理,所以对该领域文献进行梳理和总结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陈爽英等(2010)基于中国情景下结构维度的视角,将社会资本划分为政治关联,银企关联与董事会网络三个维度[1]。本文将依据上述三个维度,并基于国内外相关文献,梳理和综述社会资本对企业创新投资影响的研究成果,以期为后续学者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二、政治关联与创新投资
(一)政治关联对创新投资的积极影响
Fan等(2007)将政治关联定义为企业高管曾经或现在任职于中央(地方)政府或者军队[2],政治关联的建立是在不同制度环境下企业及高管对产权保护与经济利益诉求的具体表现。大量学者研究转型经济条件下政治关联对创新投资的影响,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部分学者基于政治关联的声誉机制和资源效应检验其对企业创新投资的积极影响,相反,另一部分学者基于政治关联的寻租理论和锦标赛理论实证研究了政治关联对企业创新投资的消极影响,还有部分学者综合考虑制度环境差异和产权性质差异等影响因素,发现政治关联对创新投资具有双重效应,即在不同的情况下表现为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交替出现。
资源依赖理论认为,企业依赖一定的外部环境,如果其能够和外部环境建立联系,就会降低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给其带来的负面影响。而政府的政策性资源就属于外部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建立政治关联后可以获取相应资源,进而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2015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企业家成长与发展专题调查报告》显示,我国企业创新投资不仅面临内源融资不足,而且也面临外部融资约束[3]。同时,创新投资的社会收益高于私人收益,创新投资者难以占有自身创造的知识溢出和消费剩余[4],这些都使企业的创新投资举步维艰。政治关联的存在将为企业带来良好的声誉和保护机制,并为企业带来有价值的外部资源,进而刺激企业创新投资行为,现有部分学者直接检验了政治关联与创新投资的正相关关系。Zhou(2013)研究发现,政治关联可以作为无效市场和法律的替代机制,促进企业的创新投资[5]。蔡地等(2014)认为具有政治关联的民营企业进行了更积极的创新投入,并取得更多的创新产出,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效应在小规模企业和制度环境差的地区更为显著[6]。Shi和Zhu(2014)以中国信息技术产业和医药产业为对象,研究政治关联对创新投资的影响,发现政治关联正向影响企业创新投资,同时,不同政治关联层级对创新投资的影响因企业所处行业不同而存在差异[7]。
但是,这种直接效应的检验并没有深入研究政治关联影响创新投资的具体路径,而对相关路径作用机理的分析却至关重要,体现为,理论层面上,路径分析有助于深入理解政治关联对创新投资的影响机理,进而不断丰富和完善创新理论;实践层面上,有助于为企业创新投资活动提供经验借鉴。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发现政治关联对创新投资的积极影响主要通过四个路径,即政治关联有利于企业获得融资便利、创新知识、创新补贴和税收优惠。
1.政治关联与融资便利
在完美资本市场中,企业内外部融资可以完全替代,但由于创新投资的高度信息不对称,导致企业外部融资成本显著高于内部融资成本,即产生了融资约束问题。政治关联的声誉机制降低了资金供求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有利于缓解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帮助企业获得更多的贷款金额,更长的贷款期限和更低的贷款利率[8],从而促进企业创新投资,部分学者也实证检验了这一作用机制。Wang等(2013)研究发现中小高科技企业的政治关联与创新投资呈正相关关系,外部融资在其中发挥直接效应,政治关联有利于疏通融资渠道,进而促进企业创新投资[9]。康志勇(2013)的研究结果表明,企业获得政府支持后,能够缓解其所面临的融资约束程度,对企业创新投资具有直接和间接的促进作用,这种效应主要体现在非国有、规模较小以及劳动密集型企业[10]。Cumming等(2016)发现中国企业贷款的可获得性直接对公司的创新投入水平产生积极影响,政治不稳定性会减弱这一效应,但是拥有政治关联的企业将会减弱政治不稳定性对创新投资的负向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建立政治关联的企业会获得创新投资支持,而该现象在高科技公司更为显著[11]。
2.政治关联与创新知识
创新投资需要各种资源支持,政治关联的建立将有利于企业获取创新资源。通过政治关联,企业与大学、研究所等机构建立联系,为企业提供创新资源的关键性渠道[12],企业以外部获取的资源为基础,再将其与自身的知识能力进行整合,有利于获得长期竞争优势。同时,企业建立政治关联后,可以取得用以应对商业环境变化的知识、信息和资源[13],增强企业创新投资的应变能力,进而提高企业的创新投资水平,实证检验也证明了这一作用路径。Shu等(2010)基于结构方程模型和极大似然估计法检验高管政治关联、知识创造与企业创新投资之间的关系,发现知识交换和知识整合在高管政治关联与企业创新投资之间发挥完全中介效应[14]。简兆权等(2014)采用层级回归分析法,研究中国情境下政治关联对组织创新投资的作用机理,发现政治关联对组织创新投资产生积极作用,知识获取在其中发挥中介效应,知识整合能力在知识获取与组织创新投资之间发挥正向调节作用[15]。
3.政治关联与创新补贴
长期以来,为了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我国政府对一些企业进行创新补贴。由于公共产品具有溢出效应,创新补贴能够解决因为创新投资活动中不可避免的知识泄露以及非完全专有性带来的市场失灵问题。创新补贴释放了基于政府信用的技术认证和监管认证的双重信号,在融资中发挥了“光环”作用[16],这将增加企业外部融资的可能性[17],同时也降低了研发资金需求和市场融资成本[18],从而提高企业的创新投资效率。企业建立政治关联后,基于其资源效应,可以及时获取政府提供的创新补贴[19],创新补贴积极引导着企业的创新投资行为,学者们也实证检验了建立政治关联的企业获得创新补贴后对创新投资的影响。李传宪和干胜道(2013)研究了上市公司政治关联、创新补贴获取和创新投资三者之间的关系,发现与没有政治关联的上市公司相比,具有政治关联的企业更容易获得创新补贴,进而促进企业创新投资[20]。Tong和Chen(2016)以中小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在制度环境越差的地区,企业更有动机建立政治关联,具有政治关联的企业更容易获得创新补贴,创新补贴有效促进企业创新投资[21]。
4.政治关联与税收激励
高额税收将会降低企业投资积极性,使其避免风险承担[22],同时,支付税收将会减少企业的税后现金流,从而减少创新资金投入,创新投资需要足额的现金储备以应对突发的调整成本,而税收支付会降低企业的现金储备量[23]。由于创新投资的外部性,需要政府直接参与创新活动,税收激励能够有效缓解融资约束对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24],进而提高企业的创新投资水平。为了加强企业的创新投资,企业将寻求政府的税收减免,而政治关联是降低企业税收负担的主要途径之一,目前仅有少量文献实证检验税收优惠在政治关联与创新投资之间的路径传导机理。李建标和梁馨月(2016)研究民营企业政治关联、税负与创新投资之间的关系,发现政治关联可以提升民营企业创新投资水平,税收负担在其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且这一作用在市场化程度低的地方更显著[25]。
(二)政治关联对创新投资的消极影响
以上文献研究了政治关联对创新投资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为政治关联缓解信息不对称以及政策资源获取效应。然而,自从“资源诅咒”被提出以来,大量研究证明一个地区的资源丰富度会影响该地区的经济增长率、就业水平以及寻租腐败行为。Bellettini等(2009)认为,虽然长期政治关联所带来的高昂寻租成本为企业形成抑制竞争者进入的屏障,但却抑制其创新动力,最终不利于经济长远发展[26]。袁建国等(2015)也支持上述观点,发现政治关联对企业创新投资产生“诅咒”效应[27]。政治关联作为特殊的社会资源,同样是有风险的。一方面,基于寻租理论,如果一个地区的政府对资源有很大的控制权,企业很难通过提高产品品质来获得竞争优势,相反企业会更加热衷寻求政治关联,将无心加强核心竞争力建设。另一方面,基于地方政府锦标赛理论,政府的效用目标既包括经济诉求,也包含政治诉求,政府干预将会使企业偏离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目标。而无论从哪一方面分析,政治关联的存在都会对企业创新投资产生消极影响。
1.企业“寻租”政府挤出创新投资
寻租理论认为,寻租活动是某些利益集团为了谋取私利而对政府决策或政府官员开展游说的非生产性活动。企业的寻租活动使其将稀缺资源集中到非生产领域,从而挤出创新投资。根据现有实证研究成果,寻租动机不同,对创新投资的“挤出”效应也不同。一方面,企业为了获取政府资源和政策导向,将稀缺资源和有限精力都投入到政治关联的建立与维持中,挤掉核心能力建设的投入。杜兴强等(2012)揭示了非正式制度对上市公司创新投资的影响,发现政治关联显著“挤出”企业创新投资[28]。李诗田和邱伟年(2015)以制造业和信息技术企业为样本,从政治关联和制度环境的角度研究上市公司的创新投资水平,发现政治关联与创新投资负相关,这意味着企业家愿意花费大量的财务与政府保持良好关系,从而对创新投资水平产生挤占效应[29]。另一方面,一些建立政治关联的企业即使取得政府的资源和政策支持,依然被政治关联的“魅力”所诱惑,将已经获得的资源继续用于寻租,陷入政府寻租的恶性循环。王宇峰和张娜(2014)实证检验了政治关联、债务融资与企业创新投资之间的关系,发现债务融资抑制企业的创新投资,政治关联虽然为企业带来一定的长期债务资源,但并未产生“资源效应”,反而挤占企业的创新投资[30]。逯东等(2015)以创业板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发现政治关联所获得的资源更容易用来寻租,而不会将资源用于创新投资[31]。
2.政府“寻租”企业挤出创新投资
政治家也会通过与企业建立联系来获得租金,具有政治关联的企业往往会承担更多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32]。同时,“地方政府锦标赛”会造成政府官员的激励扭曲,一些急于晋升的地方官员“铤而走险”,热衷于搞政治工程。由于创新活动可能与地方政府短期的政治和社会目标相悖,为了迎合地方政府的政治和社会目标,企业可能会被迫压缩创新投资规模。部分实证检验结论也支持上述观点。李健等(2012)从战略选择角度研究政治关联对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发现地方政府为了获得GDP的快速增长,对企业提供的支持使企业实施低成本战略,而非差异化战略,即低成本战略的实施将会抑制企业的创新投入[33]。连军等(2011)对政治关联的“扶持之手”与“掠夺之手”展开深入研究,发现在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政治关联的民营资本投入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掠夺之手的侵害,加剧了固定资产对创新投资的挤占效应[34]。Lin等(2014)基于资源基础理论,研究政治关联对企业绿色创新投资的影响,发现政治关联抑制企业绿色创新投资,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政府的强制干预所导致[35]。Xu 和 Yano(2016)研究反腐败与企业创新投资之间的关系,发现强烈的反腐败行动会增加企业外部融资的可获得性,尤其是长期债务,随着地区反腐败行动加强,企业将获得更多的创新投入资金,产生更多的专利,进一步检验了反腐败的两种机制:掠夺效应和寻租效应,结果发现企业创新投资水平低是政府的“掠夺之手”造成的[36]。
(三)政治关联对创新投资的双重效应
政治关联作用的发挥还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不同制度背景、产权性质、政治关联类型以及外部环境等,均会导致政治关联对企业创新投资产生双重影响。江雅雯等(2011)研究政治关联、制度因素与企业创新投资之间的关系,发现被动的政治关联抑制企业的创新动机,较之于CEO由政府直接任命的企业而言,企业主动任命具有政治背景的CEO更倾向于创新投资,这表明企业主动建立的政治关联对企业创新投资有正向影响[37]。Song等(2015)采用动态数据模型,发现政治关联对创新投资的作用受到融资约束程度的影响,若融资约束程度处于一定范围区间内,政治关联将有利于企业的创新投资,这一发现说明政治关联对创新投资的影响是复杂的,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38]。杨洋等(2015)从资源获取机制和信号传递机制这两个角度来剖析创新补贴对企业创新投资影响的通道,发现相比于国有企业,创新补贴对民营企业的激励作用更大,但是在要素市场扭曲的情况下,创新补贴未能有效激励民营企业的创新投资,其拿到补贴之后更倾向于寻租[39]。刘雅琦等(2016)以创业板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发现从样本整体来看,政治关联对创新投资产生消极影响,但是不同的政治关联类型能够产生不同的影响机理,代表委员类政治关联抑制企业创新投资,而政治官员类政治关联却促进企业创新投资[40]。Zhou等(2017)基于制度逻辑与效率逻辑视角揭示政治关联对企业创新投资产生不同影响的条件,发现政治关联对创新投资积极作用的有效发挥依赖于激烈的竞争环境以及新兴产业的兴起,同时,政治关联强度也会对企业创新投资发挥不同作用,强政治关联会抑制企业创新投资[41]。
综上所述,关于政治关联对创新投资影响的相关研究,学术界形成了“三大阵容”,结论的差异性可能是因为基于的理论前提不同。如图1所示,政治关联的积极影响主要基于资源依赖理论,认为政治关联能够为企业带来融资便利,获取创新知识、创新补贴和税收优惠,这些将刺激企业的创新投入。政治关联的消极影响更多基于资源诅咒理论,认为政治关联的建立耗费了企业大量的精力和资源,企业缺乏创新的动力,而且由于地方政府个人的政治目标,将导致企业短视行为,企业创新投资被“挤出”。政治关联的双重效应主要考虑不同的制度背景、产权性质差异、政治关联类型和外部环境等影响,认为政治关联对创新投资的影响是复杂的,需要视具体情况而定。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归纳后发现,目前关于政治关联对创新投资的影响机理研究还有待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例如,对税收优惠发挥的中介作用研究尚缺乏深入性,研究成果并不丰富,随着我国税收政策的不断改革和完善,学者应丰富相关研究,进而为我国税收政策制定提供理论基础和经验证据。
图1 政治关联对创新投资的影响机理
三、银企关联与创新投资
(一)银企关联对创新投资的积极影响
由于创新投资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会加剧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程度。银企关联的建立,使银行获得了公众无法获得的企业专有信息,缓解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进而降低债务融资与有形资产之间的敏感性,企业可以获得更多的贷款以及更低的贷款成本[42],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进而有利于企业创新投资。Herrera和Minetti(2007)研究银企关联持续时间的长短对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发现从银行获得的长期贷款时间越长,企业越具有创新投资能力[43]。Da⁃vid等(2008)以日本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债务异质性视角研究不同债务来源对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发现与商业信用的硬约束不同,关系性贷款能够更好地发挥对创新投资的治理作用,拥有银企关联的企业更倾向于创新投资[44]。温军等(2011)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研究银企关联贷款、企业规模与创新投资的关系,发现创新投资越高的企业,银企关联债务占比越高,而且,相对于大企业而言,银企关联债务对小企业的重要性更大一些[45]。武力超等(2015)基于Heckman两阶段选择模型,研究不同来源的资金在创新决策与创新能力中所起的作用,发现银企关联贷款不仅加大中小型高科技企业的创新投资力度,而且对企业创新能力具有正向影响[46]。Cosci等(2016)检验欧洲企业关系型贷款强度对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发现基于“软信息”建立的银企关联有利于企业创新投资[47]。
(二)银企关联对创新投资的消极影响
银企关联虽然降低企业的投资现金流敏感度,缓解了融资约束,但银企关联高管可能更关心固定收益最优化,出于银行贷款风险的考虑,为了降低银行贷款的违约风险,会表现出一定的风险规避倾向,进而在投资决策上更有可能拒绝高风险、高价值的投资[48]。所以企业获得充裕的现金流后可能会投向盈利不佳的项目,进而抑制企业的创新投资,部分实证研究结论也证明这一现象的存在。Liu和Jiang(2016)研究银企关联和知识产权保护对创新投资的影响,发现在民营和集体企业中,银企关联与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创新投资发挥互补作用,当知识产权保护欠缺时,银企关联将会挤出创新投资[49]。Ghosh(2016)以印度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并基于贷款监督效应视角,研究银企关联对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发现在资产负债率高的公司,银企关联将会抑制企业创新投资[50]。
与政治关联对企业创新投资影响的研究不同,以往学者并没有对银企关联与创新投资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而系统地研究,目前国内外研究结论尚未达成共识。如图2所示,国外的部分学者基于银企关联的监督效应,认为具有银企关联的高管可能更多的代表银行利益,倾向于避免创新投资这类高风险项目的投入。国内学者认为银企关联将会缓解企业的信息不对称,促进创新投资,翟胜宝等(2014)区分不同的银企关联类型,研究发现若企业没有积极利用这一资源,银企关联会加大企业风险[51],未来研究可以基于银企关联贷款的风险视角,研究中国银企关联对创新投资的双重影响。同时,将研究范围拓展,研究不同的银企关联类型对创新投资的影响,关注银行股权关联在董事会创新投资决策中的作用,而不仅仅局限于贷款效应,另外,还应区分不同银企关联层级,研究其对创新投资的影响,进而丰富和完善银企关联的经济后果以及企业创新投资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图2 银企关联对创新投资的影响机理
四、董事会网络与创新投资
企业除了从政府、银行获取创新资源之外,还会通过在多家企业董事会任职形成董事会网络来获取创新资源。董事会网络作为企业社会资本的重要类型和最主要的一种企业间网络关系,是指公司董事会的董事个体以及董事之间通过至少在一个董事会同时任职而建立的直接和间接联结关系的集合[52]。创新投资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董事会是企业创新投资战略的决策者,对企业创新投资产生重大影响。不少学者研究董事会结构与董事会人力资本对创新投资的影响,但是在命运共同体时代,任何主体都与外部利益相关者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从中获取所需资源,创新投资更是如此。通过梳理国内外董事会网络与创新投资的相关文献,发现结论也尚未达成共识,部分学者基于信息效应和资源效应,认为董事会网络对创新投资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另一部分学者认为,“强”网络关系会造成信息锁定,进而导致董事会网络抑制企业的创新投资思维,使其失去创新投资动力。
(一)董事会网络对创新投资的积极影响
董事会网络对创新投资发挥积极影响的理论基础主要是信息不对称理论和资源效应理论。基于信息不对称视角,董事会网络发挥信息传递功能,进而获取信息优势,为公司与外界的信息交流开辟新渠道,从而掌握有价值的信息,并及时做出创新投资决策[53]。基于资源效应视角,董事会网络可以为企业带来各种创新资源,包括有关组织已获得的创新成果、互补技术以及利用新技术的合法性等,从而提高创新能力,部分学者的实证研究结论也证实了董事会网络对创新投资的积极影响。Carpenter和Westphal(2000)研究发现董事会若处于中心网络位置,则更有利于和外部组织紧密联系,专业知识更加丰富,为公司提供更好的建议,从而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创新投资水平[54]。吴晓波和韦影(2005)通过对制药企业研究发现,网络成员之间形成的紧密联系为企业搭建输送技术知识的桥梁,能够疏通高质量的信息渠道,推动前沿知识转移,进而有利于企业的创新投资行为[55]。马连福等(2016)以中国技术密集型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信息效应与资源效应视角,研究董事会网络位置与企业创新投资之间的关系,发现董事会网络能为企业带来外部资源,有效传递关键信息,进而促进企业创新投资[53]。Chuluun等(2017)研究企业网络结构中连锁董事的不同维度对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发现连锁董事的信息优势和信息扩散效应将促进企业创新投资,并且拥有紧密董事会网络企业的创新投资向资本市场传递利好信息[56]。Helmers等(2017)以印度公司治理改革作为外生冲击进行准自然实验,并采用双重差分法研究外贸企业的董事会网络对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发现连锁董事的信息传播正向影响企业创新投资[57]。
(二)董事会网络对创新投资的消极影响
董事会网络成员由于依赖网络内部资源,就需要付出时间、精力和资源来维持关系,“强”关系使得一些企业只和固定的企业保持联系,这样往往不能带来更多的信息与资源,容易自我封闭,最终导致企业认知高度趋同,削弱企业开拓新市场的能力,表现出董事会网络的锁定效应[58],而且部分学者也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董事会网络对创新投资的消极影响。范建红和陈怀超(2014)从董事会网络的信息获取能力角度出发,实证检验董事会网络对创新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网络中嵌入程度深的董事会阻碍多样化信息获取,过滤远距离董事会信息,导致董事会网络嵌入对企业创新投资具有抑制作用[59]。
综观国内外研究现状,发现董事会网络对创新投资影响的观点并不一致。部分学者认为董事会网络所获取的信息与资源有利于企业创新投资,但另一部分学者却认为董事会网络的建立容易产生锁定效应,关系越深,越不利于信息传播,致使企业故步自封,最终对创新投资行为产生抑制作用,具体的影响机理分析见图3所示。从目前的研究来看,董事会网络影响创新投资存在一个度的问题,孙国强和石海瑞(2011)研究发现网络群体中心性与负效应存在“倒U型”关系,从量的角度揭示了网络组织负效应宏观整体的微观基础[58],但是这个研究只揭示出群体中心性使绩效最大化时的量,没有考虑董事会网络的整体作用,而且没有考虑其对创新投资的影响,因此构建一个有效衡量董事会网络的指标来研究其对创新投资的影响,并确定出“度”将成为未来的研究方向。此外,相关研究也关注董事会网络对创新投资的间接影响,例如,Chen等(2013)研究发现,董事会网络通过链接外部关键信息和资源,为董事会提供更好的创新投资建议,进而强化董事会任期和董事会教育水平对创新投资的积极作用,并认为具有高强度创新投资的企业应选任更多具有丰富社会资本的董事[60]。李小青等(2017)基于资源依赖理论,实证检验董事会网络对CEO知识禀赋与探索性创新关系的调节效应,发现董事会网络正向调节CEO行业内工作背景和任期与探索性创新之间的关系[61],未来研究可以将这些影响因素细化(如CEO职权,CFO职权等),深入而系统地研究董事会网络对创新投资的影响机理。
图3 董事会网络对创新投资的影响机理
五、总结与展望
(一)加深社会资本对创新投资的影响机理研究
首先,关注政治关联对创新投资影响的作用路径。已有学者研究融资便利和创新补贴在政治关联对创新投资的影响中发挥中介效应,但是目前研究还缺乏对税收优惠作用机制的实证检验。现有研究多集中于政治关联和税收优惠以及税收优惠与创新投资两者之间的关系,鲜有学者将这三者纳入同一框架进行研究。同时,未来研究可以将政治关联对创新投资影响的所有中介变量置于同一框架下,研究其是部分中介还是完全中介,将会更好地衡量政治关联对创新投资的影响程度。其次,细化银企关联对创新投资的影响机理研究。目前银企关联对创新投资的影响仅限于其融资便利性,鲜有学者研究其作用路径,而且,现有研究发现银行股权关联可以影响企业的投资决策,但是鲜有学者考虑银行股权关联对创新投资决策的影响。第三,深入研究董事会网络对创新投资的影响机理,并区分不同性质的董事网络对创新投资的影响。现有成果大都将董事会网络作为调节变量,在某种程度上弱化了董事会网络的积极作用,未来研究应关注董事会网络影响创新投资的中介效应。同时,董事会网络的相关研究要结合中国的基本国情,考虑董事的性质,与美国上市公司大量独立董事不同,中国上市公司存在大量内部董事,考虑不同性质的董事会网络对创新投资的影响就很有意义。只有全面打开社会资本对创新投资影响路径的“黑箱”,企业才能够从根本上增强创新能力,从而使研究结论更具有说服力。
(二)设计更加全面的指标来更好地度量社会资本与创新投资
寻找和设计合适的代理变量是实证研究的前提,如果代理变量太具随意性,将会直接影响研究结论的可靠性,表1归纳整理了政治关联、银企关联与董事会网络的基本度量方法。从表1可以看出,社会资本的度量方式趋于多样化。对政治关联和银企关联的度量方法主要采用虚拟变量,这种方法的缺陷在于未能考虑社会资本的关联强度问题。虽有部分文献考虑到政治关联与银企关联强度,采用赋值法进行度量,但是,主观性太强且数值之间差异太小,区分度不大,可能会影响实证结果的稳健性。还有部分文献以董事和总经理曾任和现任进行界定,忽略了政治关联和银企关联的整体影响。赵晶和孟维烜(2016)发现官员视察可以提高企业的创新投资水平[62],官员视察和官员合照都可以视为政治关联,所以未来研究应全面度量政治关联。在董事会网络度量方面,度量指标并未完全统一,董事会网络的度量指标包括:中介中心度、程度中心度、特征向量中心度和接近中心度,有些学者仅采用接近中心度和程度中心度,不同的网络中心度代表着不同的维度,仅仅考虑某种维度会造成结论的有偏性,未来研究应综合考虑董事会网络各个维度对创新投资的影响。另外,创新投资指标设计不够科学。由于创新投资的衡量方式相对单一,本文并没有将其列示。目前,大多数研究都采用企业开发支出占销售收入的比值来衡量,也有学者采用新产品销售收入进行界定,有些学者也采用专利申请作为代理变量,但是在中国,专利申请门槛高,不能反映改良性创新,而且有些企业出于商业信息保密,不愿申请专利,选择一个较为全面且合适的指标来衡量创新投资也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认为,代理变量设置的片面性可能是导致目前研究结论不统一的原因之一。
表1 社会资本的度量方式
(三)关注社会资本对创新投资的动态研究和交叉影响
首先,以动态的视角关注社会资本对创新投资的影响,目前大量研究都是“静态”研究社会资本对创新投资的影响,少量学者开始研究社会资本“从无到有”或者“从有到无”的影响,采用连续变量或者动态研究社会资本对创新投资的影响将成为未来的研究方向。其次,要关注社会资本对创新投资的交叉影响,唐建新等(2011)研究了政治关联和银企关联并存对银行借款的影响,发现二者具有替代效应,即同时建立政治关联与银企关联的企业并没有比只建立一种关系的企业能够获得更多的银行贷款[63],鉴于此,未来研究应关注多种社会资本并存对创新投资的影响,研究其是协同效应还是替代效应。
(四)关注社会资本影响创新投资过程和模式的相关研究
一方面,关于社会资本对创新产出的影响以及如何利用社会资本来提高创新产品产出的研究较少。李维安等(2016)基于税收优惠的激励效应与税盾效应,研究其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发现政治关联企业虽然获得了相当数量的税收优惠,但是企业并未将税收优惠投入到创新投资活动中去[64],鉴于此,未来研究应关注社会资本对创新产出和创新绩效的影响。另一方面,要拓展创新投资模式的研究,目前关于创新投资的研究已不能再局限于创新投资总额,近些年,自主创新和模仿创新作为企业的主要创新投资模式,受到普遍关注,社会资本对不同创新投资模式会产生何种影响,也是未来研究方向之一。
(五)关注转型经济特征对社会资本与创新投资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
在不同的环境下,社会资本对创新投资的影响可能发生改变[65],本文认为单纯考虑社会资本的作用而忽视周围环境的影响可能是目前研究结论不一致的原因之一。今后政治关联成本将上升,获得收益将下降,企业寻求政治关联的动机将变小,社会资本对创新投资的影响可能会产生新变化,重新定位社会资本对创新投资的影响将具有重要意义。
[1]陈爽英,井润田,龙小宁,等.民营企业家社会关系资本对研发投资决策影响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10(1):88-97.
[2]Fan J P H,Wong T J,Zhang T.Politically-connected CEOs,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Post-IPO Performance of China’s Newly Partially Privatized Firms[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7,84(2):330-357.
[3]Westhead P,Storey D J.Financial Constraints on the Ggrowth of High-Technology Small-Firms in the United Kingdom[J].Applied Financial Economics,1997,7(2):197-201.
[4]Guellec D,De LaPotterie B V P.The Impact of Public R&D Expenditure on Business R&D[J].Economic Innova⁃tion New Technology,2003,12(3):225-243.
[5]Zhou W.Political Connections and Entrepreneurial Invest⁃ment:Evidence from China’s Transition Economy[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13,28(2):299-315.
[6]蔡地,黄建山,李春米,等.民营企业的政治关联与技术创新[J].经济评论,2014(2):65-76.
[7]Shi Y,Zhu P.The Impact of OrganisationalAgeing and Po⁃litical Connection on Organization Technology Innovation:An Empirical Study of IT Industry and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in China[J].Asian Journal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2014,22(2):234-251.
[8]Zhao H,Lu J.Contingent Value of Political Capital in Bank Loan Acquisition:Evidence from Founder-controlled Private Enterprises in China[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16,31(2):153-174.
[9]Wang Z,Yang J,He H,et al.The Mechanism of Political⁃ly-connected Managers o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for Small and Medium High-tech Enterprises-empirical Evi⁃dence from Listed Firms in Chinese SMEs Stock Market[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rvice&Computing Oriented Man⁃ufacturing,2013,1(2):178-195.
[10]康志勇.融资约束、政府支持与中国本土企业研发投入[J].南开管理评论,2013,16(5):61-70.
[11]Cumming D,Rui O,Wu Y.Political Instability,Access to Private Debt and Innovation Investment In China[J].Emerging Markets Review,2016,29:68-81.
[12]陈嘉文,姚小涛,李鹏飞.中国情景下政治关联、创新过程与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J].软科学,2016,30(9):1-4.
[13]Xu K,Huang K,Gao S.The Effect of Institution Ties on Knowledge Acquisition in Uncertain Environments[J].Asia Pacific Journal of Management,2012,29(2):387-408.
[14]Shu C,Gao S,Jiang S,et al.Managerial Guanxi ties,Knowledge Creation,and Firm Innovation:Evidence from China[R].Academy of Management Annual Meeting Pro⁃ceedings,2010.
[15]简兆权,陈键宏,王晨.政治和商业关联、知识获取与组织创新关系研究[J].科研管理,2014,35(10):17-25.
[16]王刚刚,谢富纪,贾友.R&D补贴政策激励机制的重新审视——基于外部融资激励机制的考察[J].中国工业经济,2017(2):60-78.
[17]Wu A.The Signal Effect of Government R&D Subsidies in China:DoesOwnership Matter?[J].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2017,117:339-345.
[18]Takalo T,Tanayama T.Adverse Selection and Financing of Innovation:Is There ANeed for R&D Subsidies?[J].Journal Technology Transfer,2010,35(1):16-41.
[19]Boubakri N,Cosset J,Saffar W.Political Connection of Newly Privatized Firms[J].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2008,14(5):654-673.
[20]李传宪,干胜道.政治关联、补贴收入与上市公司研发创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30(13):102-105.
[21]Tong A Q,Chen W.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Government Subsidies on R&D Investments:From ANew Perspective of Political Connection of Private Small and Medium-sized Listed Firms[J].Studies in Science of Science,2016,34(7):1044-1053.
[22]Mukherjee A,Singh M,Žaldokas A.Do Corporate Taxes Hinder Innovation?[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17,124(1):195-221.
[23]Brown J R,Martinsson G,Petersen B C.Do Financing Constraints Matter for R&D?[J].European Economic Re⁃view,2012,56(8):1512-1529.
[24]水会莉,韩庆兰.融资约束、税收激励与企业研发投入——来自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证据[J].科技管理研究,2016(7):30-36.
[25]李建标,梁馨月.民营企业是为创新而寻租吗?—基于税负的中介效应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6,34(3):453-461.
[26]Bellettini G,Ceroni C B,Prarolo G.Knowing the Right Person in the Right Place:Political Connections and Eco⁃nomic Growth[J].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2009,12(3):641-671.
[27]袁建国,后青松,程晨.企业政治资源的诅咒效应—基于政治关联与企业技术创新的考察[J].管理世界,2015(1):139-155.
[28]杜兴强,曾泉,杜颖洁.政治联系对中国上市公司的R&D投资具有“挤出”效应吗?[J].投资研究,2012,31(5):98-113.
[29]李诗田,邱伟年.政治关联、制度环境与企业研发支出[J].科研管理,2015,36(4):56-64.
[30]王宇峰,张娜.政治联系、债务融资与企业研发投入——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4,35(3):60-64.
[31]逯东,万丽梅,杨丹.创业板公司上市后为何业绩变脸?[J].经济研究,2015,50(2):132-144.
[32]Faccio M,Hsu S H C.Politically Connected Private Equi⁃ty and Employment[J].Journal of Finance,2017,72(2):539-574.
[33]李健,陈传明,孙俊华.企业家政治关联、竞争战略选择与企业价值——基于上市公司动态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12,15(6):147-157.
[34]连军,刘星,连翠珍.民营企业政治联系的背后:扶持之手与掠夺之手——基于资本投资视角的经验研究[J].财经研究,2011,37(6):133-144.
[35]Lin H,Zeng S X,Ma H Y,et al.Can Political Capital Drive Corporate Green Innovation?Lessons from China[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14,64(2):63-72.
[36]Xu G,Yano G.How Does Anti-corruption Affect Corpo⁃rate Innovation?Evidence From Recent Anti-corruption Efforts in China[J].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2016,45(3):498-519.
[37]江雅雯,黄燕,徐雯.政治联系、制度因素与企业的创新活动[J].南方经济,2011(11):3-15.
[38]Song M,Ai H,Li X.Political Connections,Financing Constraints,and the Optimization of Innovation Efficiency among China’s Private Enterprises[J].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2015,92(3):290-299.
[39]杨洋,魏江,罗来军.谁在利用政府补贴进行创新?——所有制和要素市场扭曲的联合调节效应[J].管理世界,2015(1):75-86.
[40]刘雅琦,王世权,王凯.政治关联、创新基金与企业研发投入——基于不同关联方式的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6(24):93-98.
[41]Zhou K Z,Gao G Y,Zhao H.State Ownership and Firm Innovation in China:An Integrated View of Institutional and Efficiency Logics[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2017,62(2):375-404.
[42]Sisli Ciamarra E.Monitoring by Affiliated Bankers on Board of Directors:Evidence from Corporate Financing Outcomes[J].Financial Management,2012,41(3):665-702.
[43]Herrera A M,Minetti R.Informed Finance and Technologi⁃cal Change:Evidence from Credit Relationships[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7,83(1):223-269.
[44]David P,Brien O J P,Yoshikawa T.The Implications of Debt Heterogeneity for R&D Investment and Firm Perfor⁃mance[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08, 51(1):165-181.
[45]温军,冯根福,刘志勇.异质债务、企业规模与R&D投入[J].金融研究,2011(1):167-181.
[46]武力超,孙梦暄,张晓东.关系型贷款与企业创新问题的研究——基于Heckman两阶段选择模型的分析[J].经济科学,2015(1):66-78.
[47]Cosci S,Meliciani V,Sabato V.Relationship Lending and Innovation:Empirical Evidence on a Sample of European Firm[J].Economics of Innovation&New Technology,2016,25(4):335-357.
[48]Güner A B,Malmendier U,Tate G.Financial Expertise of Director[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8,88(2):323-354.
[49]Liu X,Jiang S.Bank Equity Connections,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and Enterprise Innovation-A Bank Ownership Perspective[J].China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2016,9(3):207-233.
[50]Ghosh S.Banker on Board and Innovative Activity[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16,69(10):4205-4214.
[51]翟胜宝,张胜,谢露,等.银行关联与企业风险——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2014(4):53-59.
[52]谢德仁,陈运森.董事网络:定义、特征和计量[J].会计研究,2012(3):44-51.
[53]马连福,张琦,王丽丽.董事会网络位置与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基于技术密集型上市公司的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6,37(4):126-136.
[54]Carpenter M A,Westphal J D.The Strategic Context of Ex⁃ternal Network Ties:Examining the Impact of Director Ap⁃pointments on Board Involvement In Strategic Decision Making[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0,44(4):639-660.
[55]吴晓波,韦影.制药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网络中的关系性嵌入[J].科学学研究,2005,23(4):561-565.
[56]Chuluun T,Prevost A,Upadhyay A.Firm Network Struc⁃ture and Innovation[J].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2017(44):193-214.
[57]Helmers C,Patnam M,Rau R.Do Board Interlocks In⁃crease Innovation?Evidence from ACorporate Governance Reform in India[J].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2017,80:51-80.
[58]孙国强,石海瑞.网络组织负效应的实证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32(7):24-30.
[59]范建红,陈怀超.外部网络结构和内部知识基础组合模式对董事会创造性决策的影响研究[J].管理评论,2014,26(12):100-109.
[60]Chen H L,Mei H C H,Hsu W T.Does Board Social Cap⁃ital Influence Chief Executive Officers’Investment Deci⁃sions i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J].R&D Manage⁃ment,2013,43(4):381-393.
[61]李小青,宋淑利,王亚宏.CEO知识禀赋对探索性创新的影响研究——董事会社会网络的调节作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7,34(5):127-134.
[62]赵晶,孟维烜.官员视察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基于组织合法性的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16(9):109-126.
[63]唐建新,卢剑龙,余明桂.银行关系、政治联系与民营企业贷款——来自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经济评论,2011(3):51-58.
[64]李维安,李浩波,李慧聪.创新激励还是税盾?——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研究[J].科研管理,2016,37(11):61-70.
[65]朱磊,孟令倩,王春燕.政治关联与企业创新绩效——研发人员的中介作用研究[J].经济与管理评论,2016(6):71-79.
A Study on the Impact of Social Capital on Corporate Innovation Investment:A Literature Review and Outlook
ZHOU Xue-feng,ZUO Jing-jing
(School of Accounting,Zhengzhou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Zhengzhou 450046,China)
Although foreign and domestic scholars have studied the impact of social capital on corporate innovation investment and ob⁃tained fruitful achievements,the conclusions have not yet reached a consensus.Through reviewing relevant literature,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impact of social capital on corporate innovation investment mainly based on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political connection,bank enter⁃prise connection and board network,and analyzes the influential mechanism of social capital on corporate innovation investmentin in each dimension respectively.Finally,the paper,aiming at the existing problems,points out the direction of future study with expectation to en⁃rich and perfect the theory system of social capital and corporate innovation investment,The paper also provides a useful reference for en⁃terprises to correctly cultivate and use social capital,optimize innovation investment and improve innovation investment efficiency.
social capital;political connection;bank enterpris econnection;board network;innovation investment
F273.1
A
1007-5097(2017)12-0153-09
10.3969/j.issn.1007-5097.2017.12.020
2017-04-2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6CJY006)
周雪峰(1982-),男,河南新乡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研究方向:公司治理;
左静静(1993-),女,河南济源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司治理。
[责任编辑:程 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