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864例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分析

2017-12-08张亚男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年11期
关键词:体重儿初筛通过率

张 媛,杨 宏,王 璇,徐 潜,张亚男

(西安市兵器工业521医院,陕西 西安 710065)

864例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分析

张 媛,杨 宏,王 璇,徐 潜,张亚男

(西安市兵器工业521医院,陕西 西安 710065)

目的通过新生儿听力筛查,初步了解先天性听力障碍发病的相关高危因素,为新生儿期、婴幼儿期保健及早期干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西安市兵器工业521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出生的864例新生儿采用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TEOAE)进行听力筛查,初筛于生后2~7d完成,初筛未通过者于生后42d复筛,复筛未通过者于出生后3个月行听性脑干反应、声导抗等检查,并对外耳道发育畸形患儿行颞骨CT检查。结果在864例(1 727耳)新生儿中,初筛通过785例,初筛通过率90.86%,初筛未通过79例(157耳),其中,75例(149耳)接受复筛,复筛率为94.90%,复筛通过71例(142耳),复筛未通过4例(7耳),复筛通过率95.30%,总通过率99.07%。最终4例确诊为不同程度的先天性听力缺失,确诊听力缺陷率0.46%。听力筛查结果与性别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3,P=0.5),与分娩方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5,P=0.1),与高危因素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2,P=0.005)。结论在母婴同室与新生儿病区顺利开展听力筛查,对及早发现听力缺陷、加强高危儿的监测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分析

先天性听力损失是常见的出生缺陷,早期发现听力损失,早期干预,将使患儿不会错过言语发育的最佳时期,从而做到聋而不哑,避免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为了解正常新生儿和高危儿的初、复筛率及听力损失检出率,本研究采用丹麦Madsen公司生产的Accu-Screen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transient evoked otoacoustic emissions,TEOAE)筛查仪,对西安市兵器工业521医院产科及新生儿科的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并对可能引起听力损害的某些因素进行探讨,结果报道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西安市兵器工业521医院产科及新生儿科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所有同意行听力筛查的新生儿864例,其中男506例,女358例;自然分娩573例,剖宫产291例;正常儿499例,高危儿365例。纳入排除标准如下:第一,正常儿:母婴同室中,家属同意行听力筛查的所有新生儿。第二,高危儿:①胎龄评估小于37周的早产儿;②出生体重1 500~2 500g的低体重儿,其中包括早产低体重儿及部分足月低体重儿;③足月正常体重儿,在院期间出现病理性黄疸者。以上高危儿中,部分生后有轻度窒息史,亦纳入研究对象。1例生后重度窒息患儿因复苏后立即转院故未纳入。

1.2筛查方法

初筛时间选择:母婴同室正常足月儿在生后3~4d进行初筛,平均测试日龄为3.3±0.5d,新生儿科婴儿在生后2~7d进行初筛,平均测试日龄为3.8±2.1d。操作人员:初筛、复筛及诊断均由耳鼻喉科专科医生完成。筛查判断:TEOAE测试在安静环境中进行,环境噪声应小于45分贝,于新生儿安静或睡眠时进行。检查动作轻柔,首先检查外耳道是否有畸形,再用电耳镜检查外耳道有无分泌物堵塞,清洁外耳道后,将已消毒、带耳塞的探头轻放入外耳道内。参数设置:刺激声为非线性短声,刺激速率80次/秒,刺激声强度为80dB peSPL,脉冲宽度为80μs,叠加次数在50~260次之间,采用3个同极性短声和1个反极性短声(即“3+1”方式)给声[1]。通过标准:两个缓存中的信号重复率(reproducibility)≥50%,总反应能量(response)≥5dB SPL,3个以上分析频率的信噪比(SNR)≥3分贝,以上3个条件同时满足,则认为该受试者通过听力筛查。

1.3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3.0软件,本次研究数据为计数资料,进行率的比较,故采用四格表进行χ2检验,用以推断两个及两个以上总体率之间有无差别,使用非校正公式、连续性校正公式的方法计算χ2值,Plt;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新生儿听力筛查初筛通过率情况

参加听力筛查的新生儿共864例,初筛通过785例,初筛总通过率为90.86%。其中男457例,初筛通过率90.32%,女328例,初筛通过率91.62%,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3,P=0.5)。自然分娩527例,初筛通过率91.97%,剖宫产258例,初筛通过率88.66%,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5,P=0.1)。正常足月儿465例,初筛通过率93.19%,高危儿320例,初筛通过率87.67%,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2,P=0.005),见表1。

表1 新生儿听力筛查初筛通过率比较

2.2初筛未通过者相关高危因素构成比

初筛未通过者79例,有高危因素45例(56.96%),未询问出高危因素者34例(43.03%),高危因素的相关构成比及顺位见表2。

表2 初筛未通过者高危因素的相关构成比及顺位

2.3初筛未通过者复筛及诊断结果

初筛未通过79例(157耳),其中75例(149耳)接受复筛,复筛率为94.90%(149/157),复筛通过71例(142耳),复筛未通过4例(7耳),复筛通过率95.30%(142/149),不同性别、不同分娩方式、有无高危因素,其复筛通过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gt;0.05)。各组新生儿复筛通过率的比较见表3。未通过的7耳接受诊断性听力学检查,最终确诊4例先天性听力损失,其中1例为外耳道发育畸形(单侧外耳道闭锁),1例为母婴同室新生儿(患儿父亲为先天性听力损失患者),2例为早产低体重儿,4例听力损失患儿中,2例为传导性耳聋,2例为感音神经性聋,新生儿先天性听力损失总检出率为0.46%(4/864)。

表3 新生儿听力筛查复筛通过率比较

3讨论

3.1听力筛查的重要性

先天性听力损失是新生儿期常见的出生缺陷之一。自出生起至2岁,是言语、认知能力,社会交往、情感交流及技能发育的关键时期,这个发育阶段获得的声刺激,对婴幼儿言语、情感、智力的发育有着重要的作用,早期发现有听力障碍的婴幼儿,并对其及时干预,是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

3.2造成听力损失的因素

本次研究中,具有高危因素患儿听力初筛的未通过率明显高于正常新生儿,分析原因如下:

第一,高胆红素血症。血清游离胆红素存在广泛的神经毒性,影响神经元突触的传递功能。新生儿血脑屏障发育不成熟,当血清总胆红素达到一定水平时,游离胆红素即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形成胆红素酸,并和神经细胞突触膜结合,扰乱膜结构而进入细胞,影响线粒体等细胞器的功能,从而损伤神经细胞,导致神经元对神经冲动反应性降低,出现神经传导异常。胆红素浓度增高还可引起胆红素在听觉旁路特别是耳蜗核的沉积[2]。

第二,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这类新生儿大脑发育相对不健全,对声刺激的分析、综合能力较差,直接影响其听觉发育和听力筛查结果。且这类患儿常伴有机体各个脏器功能的不健全,如肝酶活性不足、血脑屏障发育不成熟等,往往同时合并窒息、感染、高胆红素血症等高危因素。研究证实,人类耳蜗外毛细胞的成熟是在孕33~35周[3],本次研究中,早产儿的听力筛查均在矫正胎龄35周以后进行,以减少假阳性率。

第三,新生儿窒息。窒息可引起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颅内出血,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海马、脑干、丘脑、基底核等部位对缺氧损伤极为敏感,生后窒息缺氧使毛细胞、听神经、听觉传导通路等各级神经元受到损伤,引起感音神经性耳聋。窒息时,由于低氧血症、酸中毒,影响耳蜗的正常代谢,减少外毛细胞的数量,也可使听力筛查的通过率降低。国内有学者对生后有窒息史的新生儿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查,发现:窒息组BAEP异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重度窒息组BAEP异常率又高于轻度窒息组[4]。本次研究中,有2例生后窒息患儿听力初筛未通过,均为轻度窒息患儿(1分钟Apgar评分均为7分),经治疗后通过了听力复筛,因此笔者假设:对窒息后患儿进行及时、合理的治疗及康复训练,或许可减少听力损失。此假设还需大样本研究加以证实。

近年来,开展对聋病易感基因的筛查,成为国内外新生儿听力筛查的热点。耳聋的遗传因素正逐步被确定,国内有学者对1 440例生后3~5d的新生儿,在进行听力筛查的同时,检测GJB2、线粒体12S rRNA及SLC26A4等3个基因8个突变位点,发现在通过听力筛查的新生儿中,有32例聋病基因致病突变携带者[5]。如果能够对所有新生儿进行听力损失相关易感基因的检测,同时联合听力筛查,可大大提高听力损失症状前诊断率。

3.3对本次研究结果分析

近年来有研究结果显示,性别对新生儿听力初筛通过率有影响,女婴高于男婴[6],Mana等于2008年的研究提示,新生儿期TEOAE反应强度的性别差异比较为0.5~1.5dB,分析原因为雌激素对中枢神经系统有保护和刺激作用,不同的雌激素水平也影响耳蜗的发育水平,导致不同性别新生儿听力初筛结果有差异。但在本研究中,不同性别组通过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考虑与以下因素有关:①女婴组早产、低体重儿较男婴组相对多,而早产、低体重儿恰好是影响听力初筛通过率的重要因素之一,从而造成本次研究中男婴与女婴听力初筛通过率无差异;②本地区属于城乡结合部,居民“重男轻女”思想较重,不仅导致新生儿出生性别比例失调,还有些家属因患儿为女婴,从而拒绝听力筛查,导致本次研究对象中,男婴数量远大于女婴数量(506:358),不排除因样本量不均衡引起的误差。

本次研究的复筛率为94.90%,达到了复筛回访至少70%的要求,复筛未通过者均转诊,转诊率100%。但从初筛率来说,有很大一部分母婴同室的正常新生儿,以及少许转入NICU的高危儿,其家属拒绝听力筛查,因此,本次研究的初筛率尚未达到2009年颁布的《新生儿及婴幼儿早期听力检测及干预指南(草案)》[7]所要求的90%以上,分析原因如下:①家长对听力筛查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自己认为小儿没问题,不需要做听力筛查;②受经济条件限制,部分农村患儿的家长不愿负担筛查费用;③有的患儿有多种疾病,父母不再重视患儿的听力状况。

通过本次研究,笔者认为,减少新生儿听力损失,需从以下方面入手:①与产科合作,进行高危孕产妇及配偶的耳聋基因筛查,提供遗传咨询;②加强宣教,使家长充分认识新生儿听力筛查的重要性;③将听力筛查费用纳入新农合及医保报销范畴,使家长的接受度增加;④积极救治高危新生儿,最大程度避免听力损失的发生。目前我国农村贫困家庭和城市低收入家庭的新生儿初筛、复筛率低,失访率很高,还需加强测试者的责任心及随访管理,同时,应提高复筛率,保证转诊率及减少失访率,以便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听力损失患儿。

[1]钟波,何龙标,许欢,等.听力筛查设备相关计量标准[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15,13(5):342-345.

[2]Sheppard A,Hayes S H,Chen G D,etal.Review of salicylate-induced hearing loss, neurotoxicity, tinnitus and neuropathophysiology[J].Acta Otorhinolaryngol Ital, 2014,34(2):79-93.

[3]周雅利,刘少峰.耳蜗支持细胞与毛细胞再生研究进展[J].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5,39(6):322-324.

[4]吴玫瑰,黄志坚,李坚,等.出生窒息对新生儿神经行为和听力的影响研究[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4,25(3):363-365.

[5]张章,范联,余凤慈,等.新生儿听力和聋病易感基因联合筛查报告[J].实用医学杂志,2014,30(17):2754-2756.

[6]章晓军,周剑勇,胡小怡,等.4676例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分析[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3,21(2):184-185.

[7]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听力学组,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新生儿及婴幼儿早期听力检测及干预指南(草案)[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9,44(11):883-887.

[专业责任编辑:艾 婷]

Analysisofhearingscreeningresultsof864neonates

ZHANG Yuan, YANG Hong, WANG Xuan, XU Qian, ZHANG Ya-nan

(521HospitalinXi’an,ShaanxiXi’an710065,China)

ObjectiveTo understand the high-risk factors related with congenital hearing impairment through neonatal hearing screening and to provide some evidence for health care and early intervention at neonatal and infant period.MethodsFrom January 2014 to June 2015, 864 neonates born in 521 Hospital in Xi’an

hearing primary screening 2-7 days after birth by transient evoked otoacoustic emissions (TEOAE). Re-screening was performed 42 days after birth for cases who failed the primary screening. Those cases who failed again received further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 and acoustic immittance 3 months after birth, and cases with deformity of external auditory canal received CT examination.ResultsAmong 864 cases (1 727 ears) screened, 785 (90.86%) passed the primary screening, and 79 cases (157 ears) (9.14%) failed including 75 cases (149 ears) received re-screening with a re-screening rate of 94.9%. There were 71 cases (142 ears) passing re-screening test and 4 cases (7 ears) failed, and the pass rate of re-screening was 95.30%. The total pass rate was 99.07%. Four cases were confirmed with congenital hearing loss of different severity, and confirmed hearing defect rate was 0.46%.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between hearing screening results and gender (χ2=0.43,P=0.5) as well as between those and delivery mode (χ2=2.55,P=0.1). But the difference in high-risk factors was significant (χ2=7.72,P=0.005).ConclusionHearing screening carried out in NICU and neonatal ward is of great importance for early detection of hearing impairment and monitoring high-risk neonates.

neonates; hearing; screening; result analysis

10.3969/j.issn.1673-5293.2017.11.037

R76

A

1673-5293(2017)11-1427-03

2017-03-29

张 媛(1983—),女,主治医师,硕士,主要从事新生儿危重症诊治的研究。

杨 宏,副主任医师。

猜你喜欢

体重儿初筛通过率
瓦里安VitalBeam直线加速器Portal Dosimetry验证通过率低故障维修
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配合早期微量喂养对极低出生体重儿营养支持的作用分析
低出生体重儿脐静脉置管的应用及护理措施探究
直肠癌患者术前放射治疗应用Tomo和Monaco计划系统的剂量学差异及Gamma通过率对比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计划不同剂量区间三维γ通过率分析
静态调强计划参数对放疗Gamma通过率的影响
用初乳进行口腔免疫护理对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影响
体检人群使用NOSAS评分作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初筛工具的可行性分析
极低出生体重儿胃管喂养后采用空气冲管的临床效果
无偿献血采血点初筛丙氨酸转氨酶升高的预防及纠正措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