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校园贷恶性事件频发浅析法律视角下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现状及管理策略

2017-12-07潘远杭

法制与社会 2017年33期
关键词:校园贷价值观大学生

摘 要 在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互联网已经逐渐渗透到各行各业中了,其中就包括互联网经济。在网络的推动下,互联网金融业从萌芽到壮大仅仅花了数十年,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和扩展,各类校园贷就广泛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但随着互联网经济进入校园的步伐,各式各样的校园贷恶性事件纷纷涌现,大学生因借校园贷却无力偿还高利息自杀,无力偿还巨额贷款而被人追债等等,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正常生活。在这频发的恶性校贷背后,法律风险隐患、金融乱象都存在着,大学生相对淡薄的法律意识也是导致这些隐患频发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就从互联网经济校园贷入手,分析其恶性事件频发的前因后果,并从中分析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现状,并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 校园贷 恶性事件 大学生 价值观 教育

作者简介:潘远杭,佛山市南海区石门中学。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11.332

一、 引言

校园贷作为近些年才出现的最新网络校园金融,凭借极为简单的申请手续,针对大学生的贷款认证方式,迅速在校园内发展起来。根据中国人民大学的大学生信用管理中心的调查表明,有将近一成的大学生使用过或者正在用校园贷。校园贷主要面向大学生,以小额短期贷款来吸引大学生来借贷,收取手续费或者利息费来进行盈利。但是近些年频发的校园贷恶性事件将校园贷推上了舆论顶峰。那这些恶性事件的发生不得不让我们来思考,这些校园贷恶性事件为何如此猖獗?其中的违法之处有多少?所涉及的法制法律条文有多少需要完善?

二、校园贷的发展现状

(一)校园贷快速发展的原因

校园贷能够快速发展是基于如今高度网络化的信息社会,一方面顺应网络化大力发展,另一方面也是金融业顺应潮流的发展结果。校园贷之所以能够这么“火热”发展,其原因是多元的。首先是因为近些年提前消费理念的普及,作为最容易接受新事物的大学生自然很自然的接受并去提前消费;其次现在这一代的大学生从小就接受网络文化的冲击,受到网络影响,为人处世较为浮躁,大多数都有虚荣心、攀比心较强的心理;再次,现在智能产品的更新速度极为迅速,而大学生面对这些新技术新手机都存在着渴求的心理,但因为自身并没有足够的消费能力,所以更倾向于小额借贷的校园贷;最后就是如今的大学生所接受的法律教育并不完善,在面对一些模糊新兴的事物无法产生完善法律认知。

(二)校园贷的种类分类

校园贷作为一个金融业的新兴产物,不单单只是人们所认识的线上网贷,其种类是多样的。一是最常见的传统网上电商的信贷服务,如阿里的蚂蚁花呗、借呗,还有京东白条这些有着网上电商平台背景的金融信贷服务;二是银行服务提供的信贷服务,如个人申请的信用卡、以及面向大学生的校园信贷,帮助一些家庭困难的大学生完成学业的官方信贷服务;三是顺应网络金融诞生的各种金融公司,通过各种名义向大学生提供小额贷款以及一定的贷款现金提现;四是线下的私人贷款,就是一般人所说的“高利贷”,私人组织进行放贷,这类通常可以在短时间提供较为大额的借贷,但是其借贷利息相对较高,容易在还贷时产生纠纷,甚至让受害者遭到人身伤害等恶性事件。

(三)校園贷兴起的现状

在倡导提前消费的如今社会,大学生更乐意去花自己未来的钱来为消费当下,这是一种新型的消费观,也是校园贷兴起的因素之一。根据研究表明,校园贷一般活跃在二三线城市的大学校园内,这并不是没有道理的。一般大学生在初入大学校园之后,遇到的新事物早就让学生眼花目眩,对新事物的消费欲望逐渐按耐不住,但是大学生的生活费远远无法实现这些消费,于是这些校园贷就进入了大学生的视野。学生通过这些简单快捷的校园贷来进行借贷消费,满足了自身的消费欲望,走了一些看起来方便快捷的“捷径”。通过网络贷款平台实现的消费能力带动了学生的消费欲望,消费欲望的不断高涨也带动消费能力,在两者的相互带动之下,直接就推动了校园贷的兴起发展。

三、校园贷的法律问题

从金融行业来看,大学生是一个优质的消费的群体对象,但是从法律角度来看,这些校园贷的进行程序上存在着大量的漏洞,这也就是造成大量校园贷恶性事件的纠结所在。种类众多的校园贷从电商平台到银行贷款,再到网络信贷,不同的金融信贷都或多或少存在着这些消费风险,但频发的校园贷恶性事件时刻在提醒我们,这些所谓网络贷款平台的风险都是比较大的,并且一旦产生了恶劣后果都将是在校大学生所无法承担的。

首先,如极为恶劣的“裸贷”事件,这类针对女大学生的校园贷有着借款快、手续简单等特点,但是需要提供借款人的身份信息以及所谓的裸照凭证,一旦借贷人无法及时还款,这些裸照将成为放贷人所谓追讨借贷款的手段,将裸照发给借贷人父母或者将其放在网络上,这些行为涉嫌敲诈勒索以及传播淫秽物品,极为可能触犯相关法律,要承担刑事责任的行为。同时公开借贷人的裸照,也会涉嫌人身侮辱罪,破坏他人名誉以及人格。

其次,校园贷贷款程序简化也是导致恶性事件发生的罪魁祸首之一。有些网络平台的借款手续极为简单便捷,在审核贷款人信息以及评估学生还款能力上出现了纰漏,极高的利息让学生很难在借贷后还清贷款,导致最后通过恐吓、催债等人身威胁方式来逼迫学生还款,使得学生自杀、跳楼等等校园恶性事件的发生。

最后,校园贷的高利息问题是多数校园贷的一致问题。校园贷所有的高利息在刚开始的虚假宣传中并不会提到或者模糊化,当学生借贷之后才会突然发现这类校园贷的利息已经超过其还款能力。一般学生可能向其长辈寻求资金帮助,但同时也有一些学生害怕家里人知道借贷的事,只好自己想办法,如再去通过其他平台借款来还这个平台的债务,拆东墙补西墙自然不是一个合理有效的行为。一旦这种行为出现漏洞,将会直接将学生卷入校园贷利息这个无底旋涡。一些学生无法承受这种经济压力或者被催债所折磨,这也就导致了学生自杀恶性事件发生。endprint

四、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现状

研究表明校园贷活跃在二三线城市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在校园贷这个事件的过程中,大学生的价值观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当下的大学生的三观建立都直接受到网络文化的影响。为什么现有的校园贷恶性事件没有一件是发生在一本等高等名校之中,因为名校在针对入学学生的素质教育和价值观教育上都比较看重,名校的学生的价值观消费观也相对成熟。名校学生由于有着较为宽广的就业前景以及消费能力也比较强,在选择借贷时大多会选择正规的金融机构,面对的风险相对也就较小了。

但是也会有人提出疑问,为什么大学生在陷入校园贷风波之中,不会优先想到寻求法律援助呢?这也是有原因的。从高中进入大学的这个过程中,大学生都从未成年人成为成年人,认为自己有能力解决一些问题,盲目自信。在校园贷面前,复杂的金融规则让大学生无法适应,无法处理这种类似事件,也就间接导致了校园贷恶性事件的发生。当然原因不单单只有一个,大学生的消费观念超前,热衷于贷款消费,在面对琳琅满目的市场,无法克制自己的消费冲动,但在冲动消费之后,又陷入了校园贷。大学生缺乏的法律意识让他们在面对因校园贷而产生的后果时,无法立刻想到去寻求法律帮助,他们潜意识认为,自己借贷却无力偿还是自身的问题,法律在这方面是会倾向于借贷平台的,这样自己除了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还会承担更大的法律责任。这种想法也是因为大学生所接受的法律教育并不够,法律意识单薄。

五、针对校园贷恶性事件的管理策略

(一)加强校园贷的法律管理

随着校园贷恶性事件的不断发酵,国家有关部门都已经开始出台各式法律文件来约束校园贷了,如国家银监会出台了《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以及深圳互联网金融协会发布的《关于规范深圳市校园网借贷业务的通知》,还有教育部、国务院、银监会、网信部就校园贷问题在今年6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管理规范的通知》。

校园贷的乱象,让我们意识到校园贷在管理上存在着大量漏洞。这些网络借贷平台或者公司都还是以盈利为主,只是在大学校园这个大市场中的竞争过大,缺少相应的管理和市场规范,平台通过简化放款程序来吸引大学生前来借贷,无法准确地评估大学生的还款能力就直接导致了无法收回还款的结局,进而为了维护自身盈利来逼迫借贷人还款。于是完善健全法律法规条文,加强这些网贷平台在法律上的管理,同时设立相关的监管部门,针对校园借贷加强监管,规范这个校园金融行业的规定,让校园贷在监督下进行,引导校园贷成为真正为大学生提供资金资助的合法存在。

(二)加强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和法律教育

在大学新生入学的时候,学校就一定要加强相对应的入学教育,通过系统风险教育以及讲解校园贷的危害来增强大学生的風险意识和法律意识。同时也要教育学生要合理消费,学会控制自身的消费欲望,明确自身的消费能力,不要盲目去攀比消费。同时也增加一些正规的信贷通道,为那些真正急需资金的学生提供合法的通道。同时要教育学生在面对一些经济纠纷或者其他纠纷时,要积极寻求法律援助,从而在最大程度上保证自己的利益和人身安全。

(三) 发挥国家有关部门的宏观调控功能

校园贷恶性事件的不断发生是网络金融在进入校园后并没有很好的适应大学生这个消费群体,缺乏合理的规范和调控,直接导致网络贷款平台的运营出现问题,也就间接导致了校园贷恶性事件。校园贷并不是洪水猛兽,恰恰相反,校园贷一个顺应网络潮流而诞生的一个新的金融行业发展点,只有通过国家相关部门出台相关的法律文件来规范这个新兴的事物,加强引导,使其在摸索中能够不危害社会,能够合理稳定地发展下去,在发挥足够的宏观调控下,我们有理由相信,校园贷恶性事件将不会再有,校园贷也会成为经济增长点。

六、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校园贷事件的持续发酵,有关部门也在积极面对,银监会也通过出台初步的对应法律条文来整顿校园贷乱象。校园贷作为一个顺应时代诞生的金融产品,在解决现有的一些乱象问题,同时加强法律管理和市场规范,我们有理由相信,校园贷有望成为金融行业一个新的发光点。而身为未来国家主人的大学生在素质法律教育的不断教育下,逐步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法律素质,完善自己的三观,从而真正成长为国家的主人。

参考文献:

[1]林明惠. 大学生网贷消费行为调查分析及引导策略.2017(5).

[2]谢留枝. 如何解决大学生网贷出现的问题.经济研究导刊.2016,300(19).

[3]廖丹.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研究.重庆师范大学.2016(5).

[4]林丽群. 网贷视域下当代大学生科学消费观培育探究.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33(33).

[5]贾东城、李云捷、王俊英. 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探析.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3).

[6]户可英.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法研究.电子科技大学.2014(10).endprint

猜你喜欢

校园贷价值观大学生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从众心理对大学生“校园贷”的影响浅析
厘清“校园贷”潜在风险:大学生当心跌入人生陷阱
论我国“校园消费信贷”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大二学生被“校园贷”夺命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