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美术教学中图片的选与用

2017-12-07王刚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17年11期
关键词:小学美术

王刚

[摘 要]课堂教学中,教师从美术教学图片出发,通过对图片的欣赏、比较、分析,明晰教学目标指向,形成美术评价语言,体验美术的创作乐趣;通过对美术教学图片的梳理与整合,创新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通过对教学图片的选择与使用,使其贯穿于美术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从而形成美术学科独有的视觉坐标系。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图片;选择与使用

[中图分类号] G623.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33-0061-01

一、让图片觉醒——打破教学图片的欣赏定势

在日常的实践研讨交流中,通过对当下美术课堂教学图片的细致分析,笔者发现主要存在以下几种定势。

1.图片分析的法与度。教师以个人认知经验为基础,过度地开发拓展图片的多元化与多样性,充分发挥个人的创造性,尽管课堂彰显了带有感性色彩的个性特色,但是却呈现出一些漫不经心的价值偏离。

2.图片选择的碎与乱。面对大量的教学资源碎片,教师往往产生了选择性零乱,缺少了逻辑梳理与理性调控,教学过程中的图片缺少主次分明的选择,会让学生陷入思维不够活跃与目标不明确的两难境地。

3.图片使用的质与量。课堂教学中,存在图片使用超量的现象,某一环节多张图片的相同叠加不仅耗费了教学时间,教学的重点也不够突出。在图片的使用过程中,教师多以静态的欣赏为主,使用的形式和方法较为单一,学习过程中对图片的操作与实践不多。

读图时代的到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对事物认知的形式与习惯,这样的视觉环境对于学生的认知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二、让图片说话——定位教学图片的目标取向

一图一故事,每张图片都有其自身独特的价值所在。教材提供的图片集中了编写组的群体智慧,为教学活动提供了基本保障,也提供了标准参照。自主选择图片为教师个性化教学与学生多元化的图例欣赏提供了空间,起到对教材图片取舍、补充、延伸、优化的作用。

1.教材图片隐含过程性脉络

教师在教材图片的检索过程中能够寻得课堂教学结构的视觉脉络,为美术课堂教学提供了必要的观察感知、认知发现、创作体验等环节的图例引导与提示,也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明晰目标指向。

2.自选图片追求个性化呈现

自选图片的重要途径源于网络搜索,教师在海量资源里筛选相关图片,拓展教学图片的多元化。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优秀作品的搜集与整理,形成每课时的作品图片库。学生自选的图片资料具有个性化的选择倾向,既是学生欣赏创作的参考资料,又是教师因材施教的价值取向。

3.图片選择具有目标指向

有的放矢地选用图片首先要建立目标意识。在教案的预设过程中,教师选择图片带有一定的理想化,很多精美的图片不但赏心悦目迷惑眼睛,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思维的扩展,容易受其影响而适得其反。因此,教师在图片选取的过程中,既要有整体的环节意识,又要有局部的目标意识。

三、让图片行走——指向教学图片的内在逻辑

一幅图的形式与内容,多幅图的区别与联系,它们都有着多样的交互关联。静态欣赏是图片教学的常态,通过师生身心感知的复演,将在动态的“具身”体验中创设图片教学的新生态。

1.注重图片欣赏的点线结合

学生欣赏图片的过程是一个表象积累的过程,他们会在图片中选择性地留下记忆表象并在作品创作中加以运用,如果总是平均着力地翻动图片或没有节奏的欣赏,等于悄然无息的流淌,不会带来视觉感官的刺激和联想。因此,教师就要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找到一个点,逐步展开。

2.把握图片欣赏的逻辑递进

课堂教学中,分类欣赏是图片欣赏的主要方式,层层递进的欣赏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如《鸟的纹样》一课,分类欣赏的过程大致决定了课堂教学结构,即实物照片——写生作品——纹样作品——大师作品——拓展运用。这样递进式的图片分类较为直观地演示了鸟的纹样的演变过程,也展示了古今中外关于鸟的纹样的文化。

3.强调图片欣赏的互动生成

教师利用各种图片编辑软件与互动媒体结合,将图片进行拆解和分化,让学生参与重新设计与创想,尝试探索与发现。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对图片内容与情境的复演,体验走进图画的奇幻之旅,在实践中更好地感知与表现教学的愉悦性。

总之,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强化视觉性审视,通过丰富视觉形式活化教学内容,让教学图片成为教学目标与评价语言的载体,并合理选择、使用教学图片资源,积极挖掘教学图片的价值意义,让图片成为美术课堂的智慧使者。

(责编 容 耘)endprint

猜你喜欢

小学美术
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办法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