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分类思想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渗透
2017-12-07郑圣发
郑圣发
【摘要】本文阐述借助概念教学、图形教学、统计教学以及解决问题教学等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分类思想,从而为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分类思想 渗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9A-0033-02
分类思想是根据数学本质属性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将数学研究对象分为不同种类的一种数学思想。它作为一种基本的数学思想,几乎贯穿了中小学的教学过程,教师如能根据学生所学知识的特点,注重渗透分类思想,必将使学生的认知更加全面化、系统化、深刻化,从而使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得到有效提高。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渗透分类思想呢?笔者认为,教师可以从借助数学概念渗透分类思想,借助图形几何渗透分类思想,借助统计教学渗透分类思想,借助解决问题渗透分类思想等方面进行。
一、借助数学概念渗透分类思想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比较强的学科,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比较紧密,而概念教学作为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深化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教师可以巧借分类思想,把各部分概念之间的相同点与异同点一一罗列,以避免学生混淆概念知识,达到有效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
如在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百分数的认识》这部分内容后,为了深化学生对百分数的认识,教师要引领学生对前面所学知识进行回顾与总结,并运用分类思想来进行一一说明。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得出了如下表所示的结论:
学生这样对数进行分类以后,各种数的特点介绍详细具体,与此同时,学生对数的概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深化了学习效果。
从上述教学案例可以看出,在教学《百分数的认识》一课后,教师引导学生将各种数进行分类归纳,利用图表的形式将数的特点详细介绍,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和认识数的概念,深化学习效果。如果不注重数与数之间的联系,那么,学生所学的知识也只不过是孤立的、是零碎的,教师运用这种教学方法引领学生对已学知识进行回顾与总结,不仅有效渗透了分类思想,还能使学生对数的概念感受更加深刻,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借助图形几何渗透分类思想
图形与几何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由于小学生所接触到的图形大都与长方形、三角形、正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有关,因此,教师可以借助图形几何在课堂教学中进行适当渗透分类思想,从而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在教学多边形的面积后,为了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能够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笔者主要让学生就这些图形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方法进行分类。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分类、总结,得出了下表:
这样对所学知识进行分类与总结后,学生对各种图形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方法一目了然,既节省了学习时间,又增强了学习的效果。
在上述案例中,在关于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等各种图形的周长与面积的学习与认识上,教师主要根据所学知识的相似性与异同点,鼓勵学生进行分类,让学生在形象直观的图标中对所学知识的特点感受更加深刻,学习效果也更加显著。
三、借助统计教学渗透分类思想
统计教学作为数学知识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对开拓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由于统计知识大多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比较紧密,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所学知识的特点,引领学生对平时生活中的分类现象进行迁移训练,如此教学,不仅促进了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而且有利于分类思想的渗透。
如在教学《简单的数据汇总》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让学生把本班同学的性别、身高、体重、家庭住址、联系电话、兴趣爱好和特长等进行统计,作为自己班上同学的基本资料。为了提高学生的统计速度,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给每个小组安排了不同的统计任务,然后,再进行汇总。就这样,学生团结协作,很快完成了统计任务。为了使学生对班级整体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与认识,在学生开展数据汇总的基础上,教师鼓励学生以表格的形式进行汇报。学生的展示如下:
这样,既深化了学生对统计知识的理解与认识,也使分类思想在其中得到了自然而然地渗透。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在“简单的数据汇总”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上,教师不仅关注了学生的所学知识,还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分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动脑能力,同时也使分类思想在课堂中得到了及时有效的运用,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分类思想、统计思想在生活中明显的教学价值与运用价值,促进课堂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借助解决问题渗透分类思想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解决问题教学占据了很大的比重。对于分类思想来说,不仅体现在图形教学中,在解决问题中也可以运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所学知识内容的特点,教师也可以巧借分类思想来降低学习难度,从而使学生的解题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如在教学《植树问题》这部分内容时,有这样一道题:学校新建了一座教学楼,如果在教学楼前20米的道路两旁栽种柳树,每隔5米栽一棵,一共需要栽多少棵?如果只是一端栽树,需要几棵?如果两端都需要栽树,需要几棵?如果两端都不载,又需要栽种几棵?由于植树问题是学习的难点,为了帮助学生尽快厘清解题思路,笔者鼓励学生先对种树的形式进行分类,然后再根据具体类型计算出相应的结果。于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师生共同完成了下表:
这样,学生通过对各种种树方法的回顾与总结,很快厘清了种树规律,有效降低了学习的难度,提高了教学效果。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根据所学知识的特点,教师主要鼓励学生对植树问题进行分类,促使学生真正明白各种植树方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有效降低了学生理解的难度,不仅有助于学生尽快厘清解题思路,还及时向学生渗透了分类思想,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分类思想作为一种基本的数学思想,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所学知识的特点,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从而使学生真正掌握数学的基本思想方法,提高数学素养。
(责编 林 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