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幽灵堵车” 谁在作祟

2017-12-07

汽车与安全 2017年3期
关键词:前车陋习幽灵

“幽灵堵车” 谁在作祟

道路越拓越宽,高架越架越多,但莫名其妙的堵车现象却越来越频繁发生。对于车一族来说感触会更加深刻,尤其生活在大城市,交通从来都不会让人省心。多年的“逆来顺受”,我们已经能坦然面对早、晚高峰这种可以预料的堵车。但是,突如其来的堵车还是让人抓狂,前方明明没有事故,没有停顿车辆,没有封闭施工车道,道路却会莫名地出现堵塞,过一段时间后,又会毫无征兆的顺畅起来。何因?“幽灵堵车”使然。

“幽灵”何在

这种莫名奇妙的堵塞现象称为“幽灵堵车”(Phantom Traffic Jam)。难以直观捕捉的“幽灵”怪象,真的是一种超自然力作用的结果吗?

在拥挤的公路上,很可能仅仅由于某个司机急刹车、突然变道或者超车,造成短暂的停顿,就会在这辆车的后方引发一连串的停顿,这条道路像撞上幽灵一样发生了堵车。哪怕第一辆车停下来后只需要2秒钟就能启动,可到最后一辆汽车启动时,所需的时间可能就要几十分钟了。研究显示,如果处于繁忙的高速公路上,那么一名新手司机的急刹车就可能引发一场“交通海啸”,受影响的路段可长达80公里。

据一线交警介绍,其实道路并没有真正被“堵”,只是汽车行驶的时间差加大了。由于第一辆车的刹车,后面所有的司机也必须刹车,一辆一辆车传递下去,带来的连锁反应,就会导致大面积的交通整体减速。

此外,人们的反应千差万别,也是“幽灵堵车”不断扩张的原因。如果所有人都能做出正确的反应,那么几秒钟的停顿就很容易化解。但事实正好相反,越是堵车的时候,便越有人想钻空子,希望能插队往前,而这只能让已经堵塞的路况更为恶化。

不文明驾车是主因

如何避免“幽灵堵车”呢?急刹车、随意并线、不让行及分心驾驶等不文明驾车习惯是引发“幽灵堵车”的主要原因。因此,避免急刹车、不要强行变道、更不要随意加塞,这些看似简单的驾驶习惯,其实就是避免“幽灵堵车”最好的方法。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科学家通过数学模型分析得出结论:如果驾驶员降低车速并以固定的速度行驶而不是急停急驶,不但可以节省燃料,更有望消除“幽灵堵车”的阻滞。

日本名古屋大学科学家也进行了一个有趣实验:许多辆车间隔排成一圈,要求匀速绕圈行驶;刚开始,驾驶员们保持与前车的适当距离匀速行驶;过了一段时间,一些后车与前车的距离不知不觉间缩短了,司机们只好踩刹车;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扰动不时发生,最终堵成了一锅粥。

科学实验的结论告诉我们,所谓的“幽灵堵车”,并非神出鬼没的灵异在使坏,而是一些司机的“大胆”驾驶陋习在作祟。

驾驶陋习之一,“老牛拉车”慢三拍:一些车德意识欠缺的驾驶员,或开车时“大胆”打手机、刷微博、玩微信,或到了路口才想起“大胆”减速往外走,以至于车流断档,该快不快生“堵点”;驾驶陋习之二,“横冲直闯”急刹车:一些路权意识淡漠的驾驶员,“大胆”胡乱加塞、随意变道,任性踩刹车,以至于你踩我踩大家踩,急行急停生“路梗”;驾驶陋习之三,“缓进快出”抛脑后:一些交规意识不强的驾驶员,视“辅路车让主路车”为儿戏,或驶离主路时不提前并线“大胆”往边蹭,或开进主路时不减速缓入“大胆”往里挤,以至于蝴蝶效应速传导,肆意妄为生“车塞”。

“大胆”陋习早剔除,“幽灵”自然不堵车。交警提醒,“道路行驶不怕慢就怕站。”急停猛拐、随意并线、强插强超、乱停乱放、机动车非机动车互扰等。如果能保持相对匀速的状态行驶,进出路口提前观察,该让行让行,就能避免类似的“幽灵堵车”现象。

猜你喜欢

前车陋习幽灵
快把我哥带走
炒楼陋习
1916年的幽灵
育儿陋习
物理问答
官场陋习
夫妻关系陋习
五七炮对屏风马挺7卒
力量源自看家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