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指向语文核心素养的拓展作业设计

2017-12-06魏舒阳��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17年11期
关键词:会意字蚕宝宝课文

魏舒阳 ��

当“核心素养”这几个字响当当地叩开教学之门,开启教育“3.0時代”时,怎样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值得教师深思的问题。“核心素养”带着教育变革的使命,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帮助学生改变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形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让每个学生都在各自不同的起点上提升学科能力,发展语文素养。

作为教学过程基本环节之一的作业,是促使学生认知、能力、情感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我们不仅要研究和改革课堂教学模式,而且要以学生发展为基础,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来精心设计好学生的作业。其中,语文拓展性作业,则指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为目的,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和教材相关内容而设计,它强调学生是作业的主体,注重发挥学生作业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让他们在能动性、创造性的活动中,获取生动、活泼、完满的发展”。同时,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奇,想象力丰富的特点,结合语文教材和生活实际,本着彰显学科特色的理念,笔者觉得可以从以下四种拓展性作业形式出发,探索研究怎样设计有趣又有效的拓展性作业。

一、 在编写中拓展,落实语言的表达

“语文”二字,究其根本是语言和文字的表达。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的特点,所以,学会运用与表达是语文学习的根本目的,也是拓展性作业的一种重要形式。低年级学生因为正处于学会表达的初级阶段,他们的优势在于具有丰富生动的想象与联想能力,表达的内容质朴又不失童真;而不足之处在于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对薄弱。所以,教师在设计表达类的拓展练习时,通常以仿写和续写为主要形式,因为课文的模仿是学习语言表达的最好方法。学习《水乡歌》《雨后》这样清新活泼的小诗,我们可以带着学生模仿课文的形式学写诗的片段;学到《狐狸和乌鸦》《狐假虎威》这样生动有趣的寓言故事,便是激发学生想象力,续写练习的好机会。在这样的拓展性表达练习中,学生们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充分提升,远胜于机械的背诵和记忆。

在教学《狐狸和乌鸦》这个故事时,课后第四题就是一个拓展性训练,让学生续写“肉被骗走以后”的故事。在执教时,我并没有对学生有过多的指导,而是期待看到学生们天马行空的想象。果然,一个个小脑袋并未让我失望,可以看出他们都尽力续编出自己觉得十分精彩的故事。在他们的故事里,有的秉承着善恶有报的是非观,让狐狸在叼着肉回家的途中遭遇了种种不测;有的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思维,续写了狐狸的肉被更强大的动物抢走了;有的延续了课文中狐狸和乌鸦的主角地位,想方设法地让乌鸦抢回了肉;也有的则让狐狸回家享受着美味的肉,并把故事讲给自己的孩子听……其实,无论故事是怎样,在这样的续编中,都自然地让课文中的故事内化成学生们自己的故事,也是对课文主旨的一种延伸。之后,我从学生的作业中选取了许多版本的故事和同学们分享,大家都很喜欢小伙伴们的故事,我又和同学们共同修改故事,让语言更加通顺,故事更有条理。

当然,除了仿写和续写,口语交际和课本剧表演,也可以是在低年级拓展性作业中不断尝试的形式。

二、 在绘画中拓展,落实审美的创造

怎样能够让学生们喜欢作业呢?我想我们一定要让作业变得好玩、有趣,作业不应该只是单调的练习,而应该是形式丰富、妙趣横生的。所以,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动手画图可能会是他们喜欢的作业形式之一。不仅文字能够表达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图画也能够让我们知道学生是否感受到课文语言文字的美。同时,在画图的过程中,也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享受审美乐趣,增强审美的理解力和创造力。

在教学《云房子》一课时,我初次尝试了让学生通过画图的形式,描绘出小鸟是怎样造云房子的?云房子又是什么样的形状?其他的小鸟还会造出哪些课文中没有的云房子呢?学生对此充满了兴趣,下课就叽叽喳喳地围着我问作业的要求,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完成这项作业。学生的作业充满了童真童趣,许多有心的学生还为自己的图画配上了文字。而在《台湾的蝴蝶谷》这一课中,我又想到了绘画创作的办法,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观察蝴蝶或者标本,加入自己的创作,呈现出一只只精美的蝴蝶。令人赏心悦目的图画作业,丰富了课文对蝴蝶的描绘,拓宽了同学们对蝴蝶的认识视野,我想一定也会让同学们更加喜爱蝴蝶,向往有着美丽蝴蝶谷的宝岛台湾。

三、 在积累中拓展,落实文化的体悟

中国文化中,文字是根,成语是枝,诗词是树,其中凝聚着民族文化的智慧。教师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引导学生主动积累的愿望。低年级语文学习中最主要的是字词的积累,还有古诗词的积累。《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要重视培养学生有意识地查找资料的能力和把有效的资料运用到课文学习中的能力”。所以,如何指导学生积累,从而在学习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需要老师在设计积累作业时讲求方法,选择合适的积累内容,我想这也是拓展性作业的一种重要形式。

在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我就常常布置这样的积累作业,以达到学一类字,认一堆字的目的,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汉字文化的魅力。苏教版二上《识字3》是一节会意字集中的识字课,会意字在造字法中是最难辨别的,所以,我让学生课后去查找并积累会意字,尝试用“采——手在树上,采摘东西”这样的形式说出字的意思。学生课后通过请教家长、网络查询等途径,每个人都能认真积累这样的会意字。然后,我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去除重复、生僻字后,尝试将留下的字编成短语,最后全班分享。编短语的形式,能使学生读来琅琅上口,便于记忆,这样每个人除课本上的六个会意字,又积累了很多会意字,其中还有许多是生字,间接地扩大了识字量。《识字4》是形声字集中的识字课,课上我以“苗”字为花心,“描、瞄、喵、猫、锚”为花瓣,开出了一朵“形声字花”。课后,同学们也以这样的形式绘制了很多的“形声字花”,让形声字的积累不仅有意义且有趣。endprint

学到《英英学古诗》一课,我让同學们去搜集有关月亮、思乡的诗句来读一读;学到《一株紫丁香》一文,我布置学生们去搜集赞美老师的诗句,抄一抄;学到名人故事的单元,我布置学生去搜集名人轶事,积累阅读……

现代社会,网络通讯技术发达,信息搜索便捷,为我们资料的搜集与积累提供了便利。其实,我更愿意将积累设置成常规性的拓展作业,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 在体验中拓展,落实思维的发展

体验是极其引人入胜、充分调动感官的一个学习过程,“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低年级的同学们正是具有这样的好奇心,所以作为老师,在设计体验性的拓展作业时,应“首先构建情境,将学生带入情境,诱发学生亲历活动,从而生成情感,获得知识,发展能力,构建意义”。

苏教版二下有一篇课文叫《蚕姑娘》,其教学目标要求“初步了解蚕的生长过程,激发学生观察,研究昆虫的兴趣”,这样的课文说一千道一万,不如自己养一次蚕。于是,我将这节课推迟到蚕宝宝生长的时候教学。对于这样的体验,同学们很是兴奋,许多同学们都跃跃欲试,也有个别同学们有一点害怕,但是还是每个同学们都认领了几条蚕宝宝,并且在家长的指导下亲手给蚕宝宝布置了一个家。我让同学们用画笔、镜头或者日记记录下蚕宝宝生长的过程,同学们都很感兴趣,不少小朋友就像小爸爸、小妈妈一样呵护着蚕宝宝,每天在班级里交流着自己家蚕宝宝的生长情况。蚕长大的过程是很快的,蚕宝宝的食量也让小朋友和爸爸妈妈们操了不少心,天天到处找桑叶,甚至还有上网买的,真是煞费苦心。蚕结茧的时候是同学们最兴奋的时候,有同学这样写道“蚕宝宝在自己悬空吐丝织的网里结出了一个个椭圆形的茧,有淡黄色、金黄色、白色,漂亮极了”;有的学生有些迫不及待,甚至想要“剪开茧子看一看”;有些小朋友们的蚕结茧晚,真是急坏了同学们!小蚕宝宝给全班小朋友带来了无穷乐趣,同学们在观察中体验、描绘、记录,这是远比课文本身更生动的体验。再学《蚕姑娘》一课时,同学们对蚕的生长过程已是很熟悉了,课上,同学们都很兴奋。读了课文,再对比自己的养蚕日记,怎样把事情记叙得生动有趣也就显而易见了。观察也是科学探索的过程,这样的拓展性作业,能够让同学们获得了体验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使教学目标的实现更轻松、更清晰。学生学习语文,只有和生活实际相结合,亲身参与体验,手到、眼到、心到,才能把知识转变为能力,终身受益。

拓展性作业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及延伸,我们在选择和设计时,要时刻遵从“以生为本,精选作业,精心设计”的原则。依据不同的文本内容,选择做游戏、绘图制作、体验生活等丰富多彩的形式,让低年级小朋友能够在有趣的情境中去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提升能力、愉悦身心,个性得到张扬,思维得到发展,语文素养得到提高,真正践行“寓教于乐”,让学生充分发挥研究精神、创造精神,从而学会学习。

(作者单位:南京市滨江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会意字蚕宝宝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近四十年来会意字研究综述
背课文的小偷
蚕宝宝养成记
蚕宝宝
一生只做一件事的“蚕宝宝”
背课文
蚕宝宝
汉语会意字的概念整合
有趣和会意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