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不知不觉成为“主角”
2017-12-06董文秀
董文秀
我们常说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可是在教学实践中常会出现越俎代庖的现象。怎样才能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呢?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别让学生“闲着”
为了向40分钟课堂要效生益,我把学生要学的东西排得满满的,课堂教案上虽然设计了让学生自主学习,但有时还是担心学生掌握不好,自己又不知不觉唱起了主角。这不禁使我想起陈佩斯和朱时茂的小品《主角与配角》。记得有一次讲《飞上蓝天的恐龙》这篇课文时,我本来打算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去找一找恐龙是怎样经过漫长的演变成为飞向蓝天的鸟的相关句子,然后大家互相说一说。当我发现有的学生找错地方,或说不出来时,我就担心是不是课文内容太深,学生理解有困难,于是我又义不容辭地讲起来,结果我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云里雾里,回答问题仍是支支吾吾,令人大失所望。我禁不住反思,我讲得这么累值得吗?“反客为主”的滋味真不好受啊,我一定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主人,别让他们闲着,得让他们动起来。
第二天,讲老舍先生的《猫》,我改变教法,课前要求学生预习,查找关于老舍的资料。上课时,黑板上已板书了一组待解决的问题:1.简述老舍的生平。2.老舍先生家的猫性格怎样?3.课文中老舍先生写了有关猫的几件事?4.每件事各反映了猫的哪种性格?5.老舍先生为啥能把他家的猫写得这样细致?6.读完课文后你有什么感想?7.每位同学可向老师提一个问题。(要求每道题用规定的符号表示)为了解决问题,教室里鸦雀无声,学生一会儿认真看书,一会儿用笔在书上标出答案,一会儿写答案,忙得不亦乐乎,而我却成了“闲人”。等大家都解决了问题,我让他们展示自己的成果,大家都热情高涨,自告奋勇到讲台上把自己的成果与同学们分享,全班同学都融入了自主学习的氛围,不知不觉学生成了课堂主角。所以课堂40分钟,千万别让学生“闲着”。
照抄“有误”
上学期刚接手了一新班,学生有个特点,“乖乖”上课,不吵但也不发言,做作业4个字——照抄不误。抄生字,抄词语,这是理所当然的“拿手好戏”,但在与教材同步的作业本上每一课都精心编制了一则“思维体操”,那是课文内容的延伸拓展,借教材的内容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面对这样的练习学生就束手无策了。比如,人教版第七册《乌塔》这篇课文的同步练习上的“思维体操”题目是:“中国的家长和德国的家长爱孩子的方式有什么不同?你赞成中国式的还是德国式的?为什么?”这本来是一组很适合四年级学生心理年龄的问题,但很多学生都不会主动去完成它,干等老师的答案,尽管我告诉他们没有标准答案,但他们还是习惯等老师嘴里的答案。还有人教版第七册《卡罗纳》中“你是怎样理解给予是快乐的?有没有这样的经历?请写一写吧!”多好的题目啊,既启发孩子们思考,又鼓励孩子们动手把自己的所做所想记录下来,但孩子们就是懒得动手,铁定要等老师的答案。而我是不轻易给答案的,我鼓励学生写自己想出的答案,并告诉他们写得不好老师不会批评,而那些等老师答案者要严批的。这样学生慢慢习惯自己思考,再让他们到讲台上大声朗读自己写的内容,老师及时鼓励点评。学生尝到了自己思考的甜头,感受到了自豪与骄傲,慢慢地,他们就不再依赖。我还告诉学生,只知道照抄答案不但误了自己的思考能力,还会丧失创造能力。
把最美味的“菜”端给孩子们
当然,要让学生全心全意融入课堂教学之中,那课一定得有吸引人的“魅力”。记得讲叶圣陶先生的《爬山虎的脚》,我考虑到大部分学生对爬山虎这种植物较陌生,上课时隔空说物,很难让学生真正认识爬山虎,于是在课前我特意采集了一条长长的鲜活的爬山虎,导入新课时,我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爬山虎的叶、茎、叶柄等各个部分的颜色、形状,还特地指出叶茎下面的触须形状、颜色,并饶有兴致地讲解:爬山虎就是靠它爬上墙的,就像人的脚,有人就把它叫做爬山虎的脚。那么是谁想出了这么有趣的名字呢?那就是我国著名的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今天,我们就学一学叶老写的《爬山虎的脚》,同学们可要认真地读,看看叶老写爬山虎写得像不像,如果哪儿不像,你们也可以给叶爷爷提提意见哟。同学们的阅读兴趣立刻被调动起来,那节课学生读课本读得格外认真,他们热烈讨论叶老哪里写得好,写得像,哪里有些不懂。整节课学生学得有声有色。回到办公室,我的脑海中仍然浮现着孩子们一张张生龙活虎的脸。突然我觉得老师就像一位厨师,文本就是食材,教师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就像厨师做的菜过程一样,不同风格的厨师做出菜的味道自然不同。传授知识也一样,相同的文本,授者不同,启发学生心智的方法就不同。善教者就像一位高级烹饪师,把文本教材调理得有滋有味,并且入口不忘。如果每位老师都能像高级厨师那样把最美味的菜端给孩子们,那么孩子们就会情不自禁胃口大开,品尝知识的美味,成为40分钟课堂盛宴的真正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