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课,无限精彩中的规矩与方圆

2017-12-06刘艳萍

江西教育B 2017年10期
关键词:木马机遇挑战

刘艳萍

2017年5月再次聆听孙建锋执教创课《缔造完美教室》,课堂上他依然睿智,依然尊重每一个孩子。他的课堂大气磅礴,师生间的精彩碰撞层出不穷。

午餐时间,老师们对这堂课仍议论纷纷:“孙老师的创课的确精彩,但这是一节六年级的语文课,好像没有体现语文学科和学段特点,没有关注课标……”

创课真的没有体现语文学科和第三学段的特点吗?再次重温这节课堂实录,我发现了创课无限精彩里的规矩与方圆。

【片段一】完美教室的缔造者是——

(播放幼儿园小朋友跳木马视频,学生认真观看)

师:如果你认同这是在缔造完美教室,那缔造者是谁?请写下来。

生:我们这些孩子。

生:我自己,还有老师和同学。

生:家长。

师:跳木马的小朋友,老师、同学以及家长们都在用什么缔造完美教室呢?

生:跳木马的小朋友用自信缔造完美教室,老师用鼓励缔造完美教室,同学用团结缔造完美教室,家长用赞许缔造完美教室。

师:你完全赞同吗?

生:不完全赞同。跳木马的小朋友用毅力缔造完美教室,老师用心灵缔造完美教室,同学用热情缔造完美教室,家长用鼓励缔造完美教室。

师:我们来读破这个V视,因为“不破不能立”。我们会发现,缔造完美教室,就是——

生:一群人(缔造)一个人。

师:反过来?

生:一个人(缔造)一群人。

师:大家都在洗耳恭听你的发言,因为你一个人缔造了所有人的耳朵。一群人——

生:完美一个人。

生:一个人完美一群人。

师:与其说这是在缔造完美教室,不如说这是在缔造——

生:完美的人。

【赏析】孙老师择取的这段视频,很多老师都在网上看过,却鲜有人能把它运用到课堂中来。孙老师通过巧妙的转化与组合使之成为“缔造完美教室”的教学内容。这一内容的择取既紧扣创课主题,又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引发了他们的思考。孩子先写出自己心中的完美教室缔造者,然后再全班交流。如果说书写是个体独立的思维,交流分享就是思想的碰撞与提升。从孩子的回答来看,他们把视频看得明白透彻,思维开放、深刻。特别是孙老师的引导,重视学生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能力的培养。这与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语文课程应发展学生的思维”不谋而合。

【片段二】 “写脸书”的机遇与挑战

师:写脸书缔造的是一种“挑战”与“机遇”,它给老师和同学提出什么样的“挑战”和“机遇”?

师:我数3、2、1,请最先站起的三名同学发言。(学生踊跃争夺话筒)

生:有关同学这一条。

师:为什么没有说关于老师的呢?

生:我害怕,我覺得老师会生气。

师:这样,你邀请一位老师上台,跟你PK,请你现在去邀请一名老师。

(年轻女老师上台)

师:为公平起见,商议一下,给老师的挑战是什么?机遇是什么?

生:给老师提出的挑战是老师的脸面能不能放下来。

师:给老师提出的机遇是?

生:机遇是能不能发现学生更好的地方。

师:“更好的地方”说得有些隐晦,从写脸书的画面说说。

生:勇敢,能够突破原本教育的禁锢,找到自我。

师:请这位老师来说说。

女教师:“挑战”是能和学生真正做朋友,“机遇”是放下身子和孩子们打成一片。

生:它给老师提出的“挑战”是挑战传统教学的拘束,“机遇”是与同学相处津津有味。

生:它给学生提供的“挑战”是挑战老师权威,“机遇”是能让同学们了解老师。

师:我们的PK不分胜负,在PK中,你们赢得了挑战,也赢得了机遇。

【赏析】学生争先恐后上台发言,他们打开思路,畅所欲言,俨然成了小教育家、小哲学家。学生的精彩表现让每位听课老师赞叹不已。孙建锋的秘诀在哪里?其实还是在于对课标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基本理念的落实与体现。孙老师在课堂上创造了生生合作探究的时机,同时将这种合作与探究延伸到师生间,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鼓励他们大胆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与表达。因此,我们才见识了那么多的精彩!

孙老师用智慧的眼睛从生活中寻找教学内容,整堂课丰富充盈。教学设计环环相扣,由浅入深,学生自己就理解、接纳了完美教室。为了唤醒推动孩子们的表达,孙老师的语言诙谐幽默、充满智慧,师生在课堂上彼此成就。冰心说过,没有一朵花不美丽,没有一个孩子不可爱。面对犯错的学生,孙老师能巧妙弥补,他留给学生的,永远是自信和骄傲。孙老师是一个精彩的缔造者,他缔造了精彩的内容,他和学生为我们缔造了开放、平等、尊重、自信的精彩课堂。

猜你喜欢

木马机遇挑战
小木马
骑木马
RCEP与房地产机遇
小木马
再见,机遇号
不必过于悲观,四大机遇就在眼前
旋转木马
第52Q 迈向新挑战